张二奎

时间:2024-02-22 03:20:49编辑:花茶君

《四郎探母》的起源说法不一,但现在基本可以肯定,它并非是一出旧有的老戏,而是徽班进京后才有的。原作者不可确定,但如今的《四郎探母》是百余年演化而来的。

常见的说法是张二奎为了对抗四喜班的《雁门关》而编演了《四郎探母》。还有说张二奎创作了探母哭堂一场中的反西皮唱腔。这些说法有不少矛盾之处,很难说就是真的。

至于《四郎探母》的演出则是记载确凿的,张二奎、余三胜都擅长演出此剧,比如余三胜有演出《四郎探母》的轶事流传,而张二奎本人虽然无唱片传世,但他的弟子都演出此剧,许荫棠、德建堂都有唱片传世,而其最钟爱的弟子杨月楼更是以杨四郎的形象被收入了《同光十三绝》。《四郎探母》作为奎派戏的身份可见是无疑的。

此后《四郎探母》一直上演,几多变迁。那时的《四郎探母》和如今大不相同,从现在的演出本中可以看出这些修改的历史痕迹。比如那时的演出应该没有回令一场——比较信服的说法是这一场最早来自谭鑫培奉慈禧旨意的创作再比如那时坐宫的引子为“被困幽州,思老母,常挂心头”而坐宫的唱词更多,比如“未开言”一段会说全所有的兄弟等等而且坐宫一场舞台上有一对丑旦出场再有那时的两位国舅也并非丑角在见弟一场杨宗保有更多的唱词(这些词被删掉,才会出现杨四郎和杨六郎对唱杨宗保在一边当电灯泡的情况)。当然还有在戏迷界很流行的所谓“奎派坐宫不翻嘎调”的梗,这个梗博大精深,把马谭二位老板都卷了进去……还有一些,就不一一说明。

总而言之,今天《四郎探母》的剧本是不断完善更改而成的。张二奎殁后,杨月楼擅演此剧,依然宗奎派,腔儿自然和今天不同,比如开头的慢板两句,就应该是打金枝的路数。谭鑫培的出现改变了《四郎探母》的命运和面貌,加了结尾,改了唱腔,精简了唱词和场子,而且把《四郎探母》推向了巅峰,使得《四郎探母》成为京剧的佳品,也成为谭派的代表作(是指老谭一派)。

谭之后,余之始,是京剧从古朴到现代的进化,再之后,《四郎探母》的剧本变化就不多了。大概和如今音配像的版本差不多。

这样的情况持续到了建国后,《四郎探母》遭遇禁演,然后解禁,复排,此时经历最大的变化就是一度删除了“见妻”一场,这个事儿是谁做的我说不准,但事实证明删去这一场造成场次上的不均和是比较失败的,现在大多数时候已经恢复。

这就是《四郎探母》大概的历程。有一年学京赛还是什么,李祖铭说《四郎探母》经过多少代老艺术家的锤炼已经很完美,其实这话有点狂了,《四郎探母》现在的问题依然多多,比如坐宫一场舞台调度时出现的“时空混乱”,就是待解决的问题。

这话说远了,回到问题上,《四郎探母》虽然不是徽班进京的老戏,但也不是《春秋笔》《锁麟囊》《借东风》《白蛇传》一样的有明确作者创作的戏,而是最早诞生于舞台,经过历代锤炼而成的,距今少说也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了。

上一篇:绛县属于哪个市

下一篇:母乳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