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福晋

时间:2024-02-07 06:34:56编辑:花茶君

雍正的原配是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孝敬宪皇后于康熙三十年,嫁给还是皇子的雍正为嫡福晋,于雍正九年去世。孝敬宪皇后去世后,雍正再没有册立过皇后。除了原配妻子之外,雍正潜邸还有两位侧福晋。

其中一位就是著名的年氏,年羹尧的妹妹。她入潜邸的时间较晚,不过很快便获得宠爱,雍正即位就直接册封她为贵妃,后来更是晋升为皇贵妃。可另一位入府比她早,年龄比她大的侧福晋李氏,就没那么好命了。

李氏至少在康熙三十四年之前,就入了雍正潜邸,因为这一年她已经为雍正生下一个女儿。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女儿是雍正唯一活到成年的公主,即和硕怀恪公主,不过公主在康熙五十六年也去世了,年仅23岁。也就是说,雍正即位的时候,一个亲生女儿也没有了。

雍正即位后,将李氏封为齐妃,地位仅次于皇后乌拉那拉氏与贵妃年氏。说起齐妃,大家或许会想到《甄嬛传》中貌似愚蠢,爱给人下毒,且结局悲惨的三阿哥生母。她见了皇上总是一句:“皇上,三阿哥又长高了。”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在剧中,齐妃由于智商不够用,最终成为后宫争斗的牺牲品。在真实历史上,齐妃虽然得以善终,但后期失宠的她,却在齐妃之位上待了一辈子。

一开始,齐妃还是很受宠的。雍正前四个儿子,第一个是孝敬宪皇后所生的嫡子,可惜夭折了。后面三个皆是齐妃所生,第一个弘昐还未序齿便夭折了,第二个弘昀也只活到了10岁,第三个便是弘时。

李氏的封号为“齐”,在满语中是“俏丽”、“艳丽”的意思。在齐妃的册文中,雍正这样说道:

“咨尔妃李氏,持躬淑慎,秉性安和,纳顺罔愆,合珩璜之矩度,服勤有素……”

被封为齐妃后,内务府奏请将李氏家人出旗,于是李氏的亲戚被雍正准许出包衣籍,成为旗人,还能在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中任意挑选。

可以看出,早期齐妃还是深受宠爱的,那么为何她却一生没得到晋升,一辈子都是齐妃呢

我们前面提到,《甄嬛传》中的齐妃下场凄惨,但回想起来,她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也可以说,齐妃是为了自己儿子而死的。在历史上,齐妃虽然没有因为儿子而死,却因为儿子,永远失去了晋升的机会。

康熙四十三年,侧福晋李氏生下雍正第四个儿子,取名弘时,序齿为第三子。又由于前面几子先后夭折,弘时便成为雍正实际意义上的长子。而作为长子生母的齐妃,原本可以母凭子贵,却不曾想,反而被儿子给连累了。

我们如今能够找到,关于弘时真正的史料很少,只能知道的是,一直到雍正二年,弘时与父亲雍正的关系都还很正常。但雍正三年,弘时因“行事放纵不谨”出了事,这就为他的悲惨下场拉开序幕。

第二年,雍正将弘时过继给允禩,要知道,允禩是雍正最痛恨的人,可见他对弘时已经彻底失望。而雍正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允禩是罪人,他已经被撤去黄带,从玉牒中除名。弘时过继过去,自然也该对其进行相同处置。于是,弘时也被撤去黄带,并交由雍正的弟弟允祹“约束养赡”。

弘时身为长子,到底犯了什么错,才能让雍正如此生气,以至于要将其从玉牒中除名。具体原因我们今天不去深究,但弘时在被交给叔叔允祹一年半后,便郁郁而终了。

弘时被削去宗籍后,身为其生母的齐妃李氏,自然逃脱不了“管教失责”之罪,因此也受到牵连,不仅失宠,而且再也没能得到晋升。不过除此之外,齐妃也并未受到过多的处置,雍正还不至于对一个相伴自己多年的女人下手。

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驾崩,皇四子弘历继承皇位,年号乾隆。乾隆是个重情之人,雍正本来子嗣单薄,弘时去世之后,乾隆就只剩弘昼和弘曕两个兄弟了,因此乾隆对兄弟都很关照。

弘时虽然是被雍正亲自下令削去宗籍的,但乾隆即位后,仍然追复弘时的宗籍,而且也对李氏十分尊敬,也算替弘时尽了一份孝心。乾隆四年,被尊为齐太妃的李氏病重,乾隆还与皇太后亲临视疾。

同年四月二十四日,齐太妃病逝,终年64岁。乾隆不仅亲临殡所奠酒,将其葬入泰陵妃园寝,而且其券座位于纯懿皇贵妃(和亲王弘昼生母,于乾隆四十九年薨逝,享年96岁)东侧,前排东数第二位,其地位仅次于纯懿皇贵妃。

齐妃李氏,一早就嫁入雍正潜邸,先后为雍正生下三子一女,既有功劳也有苦劳。但不幸的是,四个孩子都早早去世,活得最大的弘时去世时也年仅24岁,而且齐妃还受到儿子牵连,从此失尽恩宠。

由于子女都不长寿,李氏也因儿子失宠,导致其在《清史稿》中,只有寥寥数语的介绍:

“世宗诸妃,又有:齐妃,李氏。事世宗潜邸,为侧室福晋。雍正间,封齐妃。子三:弘盼、弘昀,皆殇弘时。女一,下嫁星德。

可又好在,乾隆即位后对李氏不错,还追复了弘时的宗籍,李氏也该感到欣慰了。

上一篇:载运

下一篇:黑龙江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