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火龙

时间:2024-01-31 12:25:29编辑:花茶君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三日,香港铜锣湾大坑区客家人都人气鼎沸,舞动火龙,自1879年至今风雨不改。220尺长的火龙,单是龙头已重达70多斤,撇除举着莲花灯、云灯的人手不计,要应付一连三日,每日2小时的巡游便得花上200多人接力,其中35人举龙头、35人举龙尾,另有30人组成音乐组。

至于每个龙姿都有其名目,例如“喜结龙团”、“左右翻腾”、“火龙过桥”等。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

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的习俗就流传至今。

不管这传说有多少迷信成分,但中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如今大坑区的舞火龙活动规模颇大,除总教练、教练、总指挥及指挥外,下面还设有幻灯组、龙珠组、龙头组、龙尾组,以及音乐组、安全组等等。

轮番舞龙者达三万多人次。

每逢中秋迎月、赏月及追月三夜,港岛铜锣湾大坑的大街小巷,都会有一条独特的火龙在区内飞舞,向市民送上祝福。已一百二十多年历史的大坑舞火龙,可谓是香港最有特色的中秋节传统习俗。

入夜后,火龙先在村口起舞,区内村民敲锣打鼓,舞动插满香枝的巨型龙珠,引领着一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大坑穿街走巷,火光闪动。

舞龙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不怕烟熏,忍住烟火的灼热,热血沸腾地轮流舞动火龙,穿梭于?纱街、新村街、书馆街、京街、最后回到?纱街表演。

火笼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吸引了大批游客,更有千多名市民夹道欢迎。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亦慕名而来,他们架着云梯,长枪短炮齐备,前来摄录这一传统盛事。

此外,许多爸爸妈妈也带同小朋友前来,感受热闹气氛。

就读香港中文大学的Anna是来自美国加州交换生。她对记者说:“香港的中秋很热闹。火龙非常有趣,很刺激。”王太太的女儿在她的肩膀上睡着了,而王太太看得津津有味,她说自己“从小看到大,几乎每年都来捧场”。

火龙长六十七米,龙头是由粗藤条屈曲为骨架,以锯齿的铁片为龙牙,眼睛装上手电筒发光。用珍珠草扎成三十一节的龙身,每节都插满了点燃的长寿香。龙身每节用一条竹杆竖起给健儿舞动。

据了解,舞龙期间,单是舞龙便需要二百名“壮汉”好手,再加上随行打锣鼓及提云灯的工作人员,整个活动共有三百人参与,才能舞动得起来。

黑夜里,火龙飞舞翻腾,烟香缭绕,气势不俗。

舞火龙源自一八八○年的一场瘟疫,当时大坑客家村民为求消灾解困,依照神明指引,以珍珠草织成长龙,在龙身插满香,连续三晚烧鞭炮、舞火龙,后来消灾解难。祈福习俗便保留至今。

今晚入夜后,火龙不仅将冲出大坑,舞动到湾仔修顿球场,参与“和谐圆融中秋夜”庆回归十周年活动,表演“火龙过桥”等各种阵式,还将舞进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里,缔造“全世界最长的草扎火龙”纪录。

等到明晚的追月夜,再又继续“出动”,舞出满城的吉祥。

今晚张灯结彩的维多利亚公园,也是另一个人声鼎沸的乐园。十米高的巨型彩灯“丰年之咏”是全场的焦点。形象刻画出神话传说以及少数民族对祖先和神灵的敬畏。少数民族艺术家和表演团将在此献艺,表演传统蒙古舞蹈及民歌,还有西藏拉孜县的歌舞、苗族与朝鲜族群舞、土家族山歌对唱、陕西敲击乐,以及广东小调等。

当是时,在文化中心露天广场上,有历来最长的八十米金龙等候恭候多时——“十子游龙贺中秋”。舞龙者不是大坑的年轻人,而是民间传说中的“十兄弟”,以志“十”年纪念之盛。十人同舞一龙,代表港人同心同德,发挥“龙的精神”,为香港创造更好的明天。

而在西九龙海滨长廊上,正展出“百兽乐聚˙闪耀香江”,百只动物彩灯正于维港旁闪耀光芒。在维妙维肖的百盏华灯中,市民可以找到开心嬉戏的港人新宠熊猫国宝乐乐及盈盈,还可以一睹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欢欢”策骑骏马的英姿。

中秋夜的地铁除了迪士尼线和机场快线外,其他路线将通宵行驶,保证赏灯守月的畅通无阻。

在这火树银花不夜天,也许明月将拨开云层探头人间,那将是“明月逐人来”。

许多民间节俗的高潮都在尾段,打醮有祭大幽的仪式,而舞火龙则有「龙归沧海」,那是把火龙运往海边,沉下海底,寓意将龙请走。看完了这些压轴活动后,才真正感到有关节俗已告一段落。

大坑看舞火龙活动结尾,村民将火龙放入海中才离开。虽然今日香港已变得都市化,但这项「龙归沧海」的习俗没有改变。大坑居民在舞火龙之前,会先到区内的莲花宫拜祭观音大士。

上一篇:风雨送春归全诗

下一篇:鞍山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