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租车公司有哪些哪家租车公司比较好
Reocar瑞卡、至尊用车、AVIS安飞士、CSD车速递、悟空租车都是不错的租车公司1、至尊用车:至尊用车(深圳市至尊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为消费者提供租车、专车服务,是国内连锁用车服务品牌,倡导健康出行,安全出行的理念,改善人们的出行问题,打造国内专业用车服务品牌。2、AVIS安飞士:AVIS安飞士租车 由Mr. Warren Avis先生于1946年在美国底特律创建。发展至今,已经超过了70年。在全球,AVIS安飞士租车,业务遍及世界16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000多个经营网点。3、CSD车速递:上海车速递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全专注于个人消费者的连锁汽车租赁企业。车速递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苏州六大城市设有分公司,形成了全国性的连锁租车网络。4、悟空租车:悟空租车,是一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B2P全时共享租车平台,提供时租、短租、长租等多样化的出行服务。公司成立于2014年8月,由四位来自汽车及互联网行业资深高管、北大/清华校友在北京联合创立。5、Reocar瑞卡:瑞卡连锁租车集团是中国第一家提出“租车便利店”概念的汽车租赁服务提供商,经营短租、自驾租车业务,致力于提供城市内、城郊之间的交通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提供快捷生活方式实现便利出行。
上海有哪些汽车租赁公司
上海有上海一嗨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上海零距离汽车租赁公司、上海帛锦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上海安兴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上海圭宝租车公司汽车租赁公司。1、上海一嗨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上海一嗨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简称"一嗨租车")是中国的连锁租车服务提供商。公司总部设立于上海,分公司遍布全国一、二线及各大省会城市,拥有各种车型几千辆,服务范围遍布70多个城市,是一家覆盖全国、以高质量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的大型现代交通。2、上海零距离汽车租赁公司零距离租车网是上海零距离汽车租赁公司倾力打造的专业汽车出租平台,出租车辆种类齐全,主营上海租车上海汽车租赁服务,是以国内外企事业单位、中外宾客、港澳台同胞为主要服务对象,主要提供各种类型用车的汽车租赁并提供空车租赁、涉外包车、商务租车等。3、上海帛锦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上海帛锦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以"安全第一、服务第一、信誉第一"为宗旨,以"客户至上"为生存之本,让客户体验到真正的便捷和实惠。提供商务租车、旅游包车、公司班车、机场接送、市内用车、长途包车、等一切用车业务。4、上海安兴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上海江浙沪自驾安兴汽车租赁公司,长年的好口碑,荣获多项荣誉,被上海江浙沪自驾市政授予“便民服务婚车租赁服务公司”并长期合作。公司位于上海上海市普陀区,主营汽车租赁、老爷车飞机展示、大型擎天柱等。5、上海圭宝租车公司上海圭宝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办公室地址位于中国大城市,魔都上海,上海上海市普陀区怒江北路399号7楼759室,于2016年08月08日在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成立,提供好的产品和技术支持、健全的售后服务,主营汽车租赁。
华晨汽车破产重整,给中国汽车产业哪些启示?
11月13日,据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披露,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被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华晨汽车集团2017年-2019年的负债总额分别为1142.56亿元、1195.85亿元和1447.81亿元;而该三年的资产负债率则分别为70.84%、69.93%和74.11%。不知道大家对华晨汽车还有多少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过去华晨汽车还是很厉害的一家企业。要不然宝马也不可能愿意与华晨进行合资。我的印象中,华晨汽车的高光时刻来自中华尊驰,那是2004年,华晨汽车推出的一款中型车,在那个年代,能推出中型车的厂商可不多见。外观设计也是花重金让意大利PINFARINA(宾尼法利纳)设计公司来设计的。在2004年,中华尊驰就给消费者提供了10年20万公里的超长质保承诺,即使放在16年后的今天,也能让很多品牌相形见绌。但是我们现在再说到华晨的时候,似乎印象里只有“华晨宝马”这个品牌了。而且很多购买了宝马的车主,有的还会把华晨二字给扣掉。如今,华晨毫无疑问成为了在生死边缘游走的品牌,销量已经跌至低估了。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华晨中华品牌累计销量仅为3870辆,华晨鑫源累计销量甚至只有117辆。与此同时,华晨汽车还陷入债务危机。截至今年中期其负债已达1328亿元,同期资产为1933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8.72%。过渡依赖宝马,以为宝马会给技术,结果失去了合资公司话语权华晨与宝马的联姻,本来就是不对等的。当2001年的时候,宝马宣布与华晨进行合资的时候,很多人甚至是匪夷所思的。因为当年华晨汽车相比于大型国企集团来说,实力是偏弱的。但是华晨为了能够把宝马吸引来,给宝马了很多优厚的条件。在合资之初,华晨就让出华晨宝马财务、销售和渠道的权限,目的是想换取宝马汽车对合资公司全力支持。特别是希望在合作过程中获得宝马的技术。但是宝马的技术怎么能够轻易的给你呢?大家想想中国汽车合资这么多年来,有哪一个自主品牌是依靠合资方的技术输出崛起的呢?可以说一个没有!如今的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还是奇瑞汽车,比亚迪汽车,都是依靠自己的默默研发和投入发展起来的。所以华晨当时让出了合资公司话语权,其实不是一步好棋,但不这样也没办法,因为当时合资的时候华晨的实力就是偏弱的,没有太大的话语权。到2018年,宝马汽车以36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华晨宝马25%的股份,持股比例达到了75%,这意味着华晨汽车彻底沦为了宝马的代工厂。现在回想看看华晨宝马的合资过程,宝马才是最聪明的。华晨自身不重视正向研发,依靠宝马“输血”难有大发展华晨汽车一直以来其实没有建立起自己正向研发的体系,华晨依旧是东拼西凑的造车。还认为一款好的车,比如底盘是保时捷调校;造型、内外饰是意大利设计;发动机是和宝马合作。三大资源一整合,一款好车就出来了。但其实这种简单的造车思路也是过去很多自主品牌走过的弯路。虽然华晨在与宝马的合资过程中,确实活得了宝马的支持,比如说允许华晨使用2.0T发动机等等。但这样的做法无法长久下去。而且华晨在新车型推出的时候,并没有充分考虑市场,考虑消费者。而是错误的认为车能造出来就可以了,买不买是消费者的事儿。因此在2015年,华晨推出了一款MPV叫华颂7,对标GL8。采用的就是宝马的发动机。据说研发花了3年半时间,花了26亿,但是MPV本身就是一个很小众的市场,又有GL8,奥德赛这样的强有力竞争者,再加上华颂7上市之后20多万的售价,消费者并不买账。华晨汽车逐渐失去了政府的支持由于华晨宝马的强势地位,以及华晨自身的造血能力不足。因此华晨的地位越来越弱,宝马的地位越来越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华晨想要重新再发展起来,就很困难了。目前华晨宝马已经是沈阳最大的纳税企业,2017年纳税240亿元,创造了1.8万就业岗位,体量仅次于一汽大众。并且由于宝马的强势地位,在辽宁有很多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因此辽宁不能没有宝马,但却可以没有华晨。通过华晨汽车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自主品牌要想发展,指望合资公司帮助是不行的。华晨宝马合资之后,华晨没有发展起来。北汽与奔驰,现代合资之后,现在北京汽车也算不上头部厂商。东风日产合资之后,启辰汽车也不温不火的。一汽与马自达,奥迪,丰田都有合资关系。但是不管是一汽奔腾还是一汽红旗,发展的也跌跌撞撞。直到最近几年一汽集团才开始努力向自主研发转型,推出了红旗H9这样的车型。因此,只有自身的强大,才是真正的不受制于人。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华晨汽车破产重组,谁会步其后尘,已经玩不转的最可能
华晨汽车集团破产重组、前董事长祁玉民接受调查的消息前后脚曝出,一时间华晨汽车以及过往又被翻了出来,包括50多家小厂组成的金杯汽车、远走的仰融,还有祁玉民曾经说的豪言壮语。华晨汽车集团(以下简称华晨汽车)旗下产品有金杯面包车、华颂商务车、中华轿车和合资公司旗下的宝马3系等。虽然是都是华晨汽车的一家人,但当下境遇却有天壤之别,合资的华晨宝马活的有滋有味,每年给华晨汽车贡献几十亿的利润,也是华晨汽车的财神爷;金杯面包车曾经如日中天,但已经没落多年,和雷诺合资也没见起色,产品线收了又收;华颂感觉像是颗卫星,巨额投资,可市场不认,销量步步下滑,快归零了;中华轿车也曾一车难求,早期撑起了华晨汽车的大旗,可和众多没落的品牌一样,冲高后快速回落,而且落的更快。正是旗下众多自主产品的不给力,华晨汽车债务问题越来越严重,终于在某个时间崩了。假设一下,如果华晨汽车旗下自主品牌都能和华晨宝马一样成为利润奶牛,或起码不亏的话,债务危机也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也不会被法院裁定要破产重组,说白了根源还是出在产品上,车卖的太差了。作为一家车企,最重要的工作是卖车,就和面包店要卖面包一个道理,卖的好才有利润,老板有收益,员工有工资奖金,卖的不好只能关门大吉。面包店销量取决于店面位置、服务水平、周边消费能力等,但最重要的是面包好吃、性价比高。汽车想要卖的好,物美价廉之外还要有好的产品体验,从华晨汽车的销量下滑状态看,产品不怎么样,甚至可以用差来形容。一款产品优劣不是自我的主观评价,而是市场的真实反应,真金白银付出的消费者是用脚投票的。决定一款产品的因素很多,涉及整个产业链,但最重要的是人、财、执行力这三个方面。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流失不是一天两天了,华晨汽车自然难独善其身。与此同时,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又或多或少的加速人才的外流,当然吸引人才就更难了。可汽车制造不光需要机器人,还需要有思想的人,在汽车上最直观体现人的作用是造型,造型设计不是一两个人可以完成的,需要一个团队长时间打磨才能有所突破。造型设计对设计团队的要求很高,懂得时代潮流、理解消费需求、浸淫行业多年,再加上天赋和创新能力,缺一不可。如果没有这样的团队只能照葫芦画瓢,长城哈弗成功离不开豪华车企设计师的功劳。其实,不单造型设计这一点,整个造车环节都需要顶尖的团队加持,如果没有人这一切都是空谈。对于华晨汽车来说,这些年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员流动比较密集,而且没有招募到什么强人,没落就是早晚的事。其实,不单是华晨汽车一家,在强者越强的趋势之下,人员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处于弱势地位的厂家很难招募到适合自己的人才,有时候不是钱的事。与此同时,发展慢肯定有发展慢的原因,优秀人才融入和发挥作用受企业自身状态影响比较大,也就是优秀人才不一定有发挥空间,长城汽车近些年广募人才,但都是充当短期教员角色。需要优秀人才,更需要优秀人才发挥作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巨型资金投入之于重资产的汽车制造行业,是必不可少的,形容每款车型都是用钱堆出来的一点也不夸张。在车企中,研发经费比重一直很高,而且是逐渐递增的状态。结合目前智能化、电气化的趋势,研发经费也在水涨船高,2019年宝马集团研发投资超50亿欧元,同比增加11.9%,吉利开发的浩瀚SEA智能进化体验架构耗时4年,投入180亿元,这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所以,有钱才能有发展,华晨汽车之所以要破产重组就是欠债还不起了,而且欠账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所以说包括研发经费、营销费用、生产费用等都捉襟见肘,这种情况下活下来才是唯一主题,至于后续发展那就是有多钱办多少事了。这也是目前边缘车企面临的窘境,车卖的不好,没有太多的费用投入到研发、生产等诸多环节,也就会导致产品力不行,进而车卖的更不好,恶性循环。可以看到,这几年涌现出来的造型新势力,推出新产品、宣传新技术之外,融资是高频次出现,需要更多的钱来推出新车型,才能活下去。除人才和财力这两方面外,对于体系庞大的车企来说,特别是北汽、华晨这样国企来说,从上到下的执行力也关乎企业的成败,所谓执行力既包括行动力,也包括责任心,通俗讲是对企业爱有多少。这几年自主品牌发展比较好的是吉利、长安和长城,除长安之外两家是都民企,和国企相比民企活力更强,员工收入相对较高,压力也更大,奖惩更为分明,能者上庸者下。这一点长城更为极端,在厂区走路、吃饭都有规定,相信各项目推进都有异常严苛的时间表。对于内部关系盘根错节的国企,特别是处在滑落过程的企业来说,首先气势上就弱了几分,内部缺少积极向上的氛围,再缺少相应的奖惩机制,很容易造成内部的松散,凡事慢半拍。华晨汽车近几年一直处在快速下落状态,虽然不清楚内部氛围如何,但给外界的状态很一般,面对日益严峻的外部环境和销量的快速下滑,没怎么看到企业着急上火的行为。当然,不是所有企业行为都需要展示给外界,但起码要展示一个态度,传递出信心,给自己也给消费者信心,但这两年几乎没有看到。发生这种情况是众多因素造成的,但不可否认众人的企业责任心在消失,随之而来的可想而知。华晨汽车的没落只是国内车企整合的开始,对号入座一下发现远不止一家和它有众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北汽。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