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找王江的影片评价
这是一部与众不同的警察题材电影,视角独特。可以看出,导演有一肚子话想说,并且讲故事的功力和技巧性很强。影片的落脚点是王江与山村百姓之间发生的一件件小事,表面看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但却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儿,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情节令人潸然泪下(人民公安报评) 。该片主题鲜明,情节生动感人,人物真实可信,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公安题材影片(佳木斯日报评) 。影片在短小篇幅中,再现了王江原型的真实工作和生活,很多段落都是让人捧腹大笑之后,细细品味,则是其内在的酸楚(腾讯娱乐评) 。
王江其人
王江的恩师王蒙先生曾这样评价他这位得意门生,“王江性格内向,不事张扬。做事、从艺谦虚谨慎,讷言敏行,遇事从容,身上有一股‘夫子气’”。我以为,王蒙先生的这个评价确是见道之言,可谓有感而发。如今书坛怪相丛生。一些书家字固然写得好,但身上总有一种叫人难以言喻的官场气、商场气、学阀气、市侩气,甚至是乖戾气,油腔滑调、两面三刀、阿谀奉承、八面玲珑,很有政客、商家、公关家、外交家的风度。除了那一顶顶耀眼的光环和虚假拿捏的举止,在这些人身上你嗅不到书法与生命的气息。失望之余,难免要感慨,不知从何时起书写变得与一个人的行义名节无关,书道竟演化成一种单纯的利禄工具?书法作为一种艺术的门类,原本只是为了使人生活得更好,让人在压抑的现实生活之外开辟一个审美世界,使人能真正地像人那样体面而尊严地活着。然而由于种种的原因,今天学识已等同于迂腐、教养已演变成鄙俗、智慧已异化为狡诈、德行已沦落成虚伪。古人言:“无狂放气,无迂腐气,无名士怪诞气,方放达者。有诵读声,有纺织声,有小儿啼哭声,才是人家。”我理解,王蒙先生所谓的“夫子气”,是指王江身上有一股书卷气、清正气,就像古代的那种谦谦君子,举手投足文质彬彬。对于当下的书坛来说缺少的正是王江身上的这种“夫子气”、“书卷气”。
有事找王江的剧情简介
东北某山乡,王江是一位基层警察,在他工作的十数年里,管区群众把他当做最信任的人。王江不仅要负责治安等分内工作,群众们遇到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鸡毛蒜皮的事也习惯找他。为了方便人们找到他,甚至在村里最显眼的一面墙上刷写了“有事找王江”还留下电话号码。他的所负责管区很大,涉及到的人口很多,人们不把他当外人,家家有事儿都会想到找王江。于是,警察王江成了最忙的人,每天都在帮助管区老百姓解决各类问题。乡亲们常会闹出匪夷所思的故事,令人哭笑不得。王江早已熟悉乡亲们的生活,对那些形形色色的问题自有一套处理办法。为乡亲们排忧解难,自己却吃了很多苦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