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刘克庄翻译
原文:忆秦娥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白话译文:梅花凋谢了,北方边塞的冰雪已经融化,大雁也早早地向北飞去了。我要委托那北归的大雁,请它问候一下故都家乡的父老。前线地区防务荒疏、边声悄寂,金人占领的淮河以北,人烟稀少。那曾经繁华奢靡的宣和宫殿,已经衰草遍地,尘烟缭绕。 创作背景:开禧二年(1206年),韩侂胄仓促的北伐失败了。和议之后,南宋朝廷昏庸的皇帝和掌权的投降派大臣立刻就把恢复中原的大业置之脑后。南宋的许多爱国志士们没有忘记失陷的广大国土,日日为国家的前途担忧。然而由于他们处于无权的地位,根本不能将复国的计划付诸实施。心中的忧虑和期望,而作下的这首词。 文学鉴赏:开头以“梅谢了”三字说明季节正当柳垂金丝的早春。春梅谢去,引起词人一系列的联想。他想起这时中原大地宋、金边界地区,该也在冻解冰融、逐渐转暖了,宋、金自“绍兴和议”之后,两国边境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所谓的“塞垣”已不是往昔的北地,所以“鸿归早”也暗示着国境线的南移。接下去“鸿归早”三句,要借鸿雁带讯问候故都父老。下片进一层表达了对故土、故都的深切怀念。南宋偏安江左,浙江西路的镇江一带已经接近前线,北岸的瓜洲渡口是金失南侵的冲要之地。“边声悄”,指这一带平静无战事。“淮河”句,是说淮河一带,本来是人烟稠密、运输繁忙之地,自从靖康之乱、金兵南侵,一路烧杀掳掠,而在这片疮痍满目的土地上,人口稀少,生活艰苦,呈现出残破荒凉的景象,这里就以“炊烟少”三个字以概括之。末尾两句与上片结句相呼应。前面是说早春北归的鸿雁问候故都遗老,末尾点出故都宫殿(宣和是徽宗年号)那里曾是北宋朝廷所在,当年是何等巍峨宏丽,如今只余下冷烟衰草。遗民凭吊之余,不仅暗伤亡国,恐怕也在切盼着王师能如鸿归一般,早日北上恢复中原,而这也是词人的心愿。词人借鸿雁的眼光展示了北宋宫殿凄凉景色,抒发出故宫黍离、 国家衰亡的悲愤,也是对南宋当局的指责。
忆秦娥刘克庄翻译
刘克庄《忆秦娥》翻译:春意姗姗到人间,梅花落尽归泥沼。北国冰雪已销融,鸿雁北飞归去早。鸿雁北飞归去早,靠你把我话儿捎。若见开封遗老,千万替我问声好。浙河西路无战事,一片死寂静悄悄。淮河以北更荒凉,旷无人烟好寂寥。旷无人烟好寂寥!宣和宫殿成废墟,冷雨凄风满荒草。刘克庄《忆秦娥》赏析:本词以小令写大题材,然却非轻描淡写,反显得壮阔深沉。江南大地回春,中原仍在敌人铁蹄之下,“南望王师又一年”,山河破碎,只能托北飞鸿雁去问候北方父老。前线战事沉寂,说明当局边防废弛,无意恢复;淮北荒芜,说明沦陷区人民境况凄凉。多少国仇家恨,浓缩在寥寥数句之中。而末二句“宣和宫殿,冷烟衰草”,表达出“故宫离黍”、国家沦亡的极度悲愤,其用意略似李白《忆秦娥》中之“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以小见大,是本词最主要的特色,而沉浸在字里行间的强烈爱国精神,是本词得以传诵千古的根本原因。
忆秦娥(初春)原文_翻译及赏析
新春早。春前十日春归了。春归了。落梅如雪,野桃红小。老夫不管春催老。只图烂醉花前倒。花前倒。儿扶归去,醒来窗晓。——宋代·杨万里《忆秦娥(初春)》 忆秦娥(初春) 新春早。春前十日春归了。春归了。落梅如雪,野桃红小。 老夫不管春催老。只图烂醉花前倒。花前倒。儿扶归去,醒来窗晓。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杨万里 娇莺恰恰啼,过水翻回去。欲共诉芳心,故绕池边树。人去绮窗闲,弦断秦筝柱。百啭听新声,总是伤心处。——宋代·杨冠卿《生查子(闻莺用竹坡韵)》 生查子(闻莺用竹坡韵) 娇莺恰恰啼,过水翻回去。欲共诉芳心,故绕池边树。 人去绮窗闲,弦断秦筝柱。百啭听新声,总是伤心处。炊烟一点孤村迥。娇云敛尽天容净。雁字忽横秋。秋江泻客愁。银钩空寄恨。恨满凭谁问。袖手立西风。舟行秋色中。——宋代·赵长卿《菩萨蛮(秋 *** 行)》 菩萨蛮(秋 *** 行) 炊烟一点孤村迥。娇云敛尽天容净。雁字忽横秋。秋江泻客愁。 银钩空寄恨。恨满凭谁问。袖手立西风。舟行秋色中。堆枕冠儿悲翠钗。蒙金领子满絣鞋。于中沈净好情怀。新浴晚凉梳洗罢,半娇微笑下堂来。莲花因甚未曾开。——宋代·赵长卿《浣溪沙》 浣溪沙 堆枕冠儿悲翠钗。蒙金领子满絣鞋。于中沈净好情怀。 新浴晚凉梳洗罢,半娇微笑下堂来。莲花因甚未曾开。
忆秦娥·初春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忆秦娥·初春 [作者] 杨万里 [朝代] 宋代 新春早。春前十日春归了。春归了。落梅如雪,野桃红小。 老夫不管春催老。只图烂醉花前倒。花前倒。儿扶归去,醒来窗晓。 《忆秦娥·初春》作者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杨万里的其它作品 ○ 小池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宿新市徐公店 ○ 舟过安仁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 杨万里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