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的事例
春秋时,有年冬天,齐国下大雪,连着三天三夜还没停。
齐景公披件狐腋皮袍,坐在厅堂欣赏雪景,觉得景致新奇,心中盼望再多下几天,则更漂亮。
晏子走近,若有所思的望着翩翩下降的白絮。景公说:「下了三天雪,一点都不冷,倒是春暖的时候啦!」
晏子看景公皮袍裹得紧紧的,又在室内,就有意的追问: 「真的不冷吗?」景公点点头。
晏子知景公没了解他的意思,就直爽的说:「我听闻古之贤君:自己吃饱了要去想想还有人饿着;自己穿暖了还有人冻着;自己安逸了还有人累着。可是,你怎么都不去想想别人啊!」景公被晏子说得一句话也答不出来。
慈悲为怀的人,总是会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别人的切身感受, 总是会「推己及人」的为别人着想。。。没找到将心比心的事例,推已及人和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同意词。。。。
有关将心比心的名人事例
将心比心的名人事例: 1、席勒和歌德,歌德以贵族之身和穷人席勒交往,席勒助歌德完成《浮士德》第一卷。 2、李白和杜甫,京华一见如故。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杜分别时李所作的一首诗) 3、管鲍之交:指公元前7世纪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 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 鲍叔牙少时与管仲友善,曾一起经商。 齐襄公乱政,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出奔至莒国,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国。 齐襄公被杀,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 桓公囚管仲,鲍叔牙知道管仲之贤,举荐管仲替代自己的职位,而自己则甘居于管仲之下,齐国因为管仲的治理而日渐强盛,被时人誉为"管鲍之交"、"鲍子遗风"。 4、负荆请罪: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5、项庄舞剑:公元前208年(秦末汉初),项羽率40万大军开往咸阳,被刘邦的守军挡住。 项伯请刘邦到鸿门赴宴。 刘邦到鸿门后,项羽设计让项庄舞剑助兴,意在乘机杀了刘邦。 项伯也舞剑助兴,百般保护刘邦,刘邦手下樊哙冲进营帐来保护刘邦,刘邦借机逃离。
四年级第八课将心比心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人与人之间能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才会少一些摩擦,多一些和睦,生活才会是一片晴空。一位阿姨给“我”的奶奶推门、等门的事例和母亲宽容了扎针不熟练的实习护士并给了她鼓励。告诉了我们人与人之间要将心比心,互相关爱,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正如台湾作家罗兰所说:“如果每一个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拓展资料:动作见精神──“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这位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手一旦松开沉重的大门,就会撞倒后来的尾随者,于是她一直等到后来者跟上才松手。语言表心境──“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这位“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沉重的大门一旦松手,就会撞到后来的尾随者,于是她一直等后来者跟上才松手,然后想到自己。神态露真情──“……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瞧,母亲这时的表情并没有丝毫的埋怨,这与我此时的表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母亲的善良与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