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既满足人类对物质文明的需求,又能够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现代化。它不仅要满足中国人民对物质生活的需要,还要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还要保护和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它不仅注重经济的发展,还注重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生态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它坚持绿色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共进。它坚持创新发展,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实现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它坚持协调发展,注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均衡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现代化,它不仅注重经济的发展,还注重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生态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坚持绿色发
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中包含三个生命系统及其和谐关系。第一是人的生命系统。这个系统的“生”在现代化视野下的重要内涵之一是美好生活向往的实现,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是辩证统一的。美好环境本身就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要指出的是,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一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现代化的重点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应促进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符合党的初心和使命,符合全体人民的预期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毫无疑问是要消耗自然资源的,而自然资源本身又是有限度的。这要求我们更多地采取绿色技术、环境友好型技术来提高经济总量,推进高质量发展。以上内容参考:光明网-【理响中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
建国六十年来取得的成就有哪些呢?
1、经济建设方面:建国六十年,我国经济建设经过“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跨越式大发展,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已突破23万亿元,平均年增长速度超过8%,全国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日本跃升世界第三位。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水泥等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中国已名符其实成为“世界工厂”。 2、政治建设方面: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彻底摆脱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真正当上了国家的主人。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中国妇女获得彻底解放成为社会半边天,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坚持“三个代表”思想,成为人民爱戴拥护为民服务的执政党。 3、科技文化建设方面:建国六十年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为先进文化建设的原动力。
建国以来的经济成就
主要有四大成就:一、GDP排名第二 1949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23亿美元,人均GDP大致在23美元左右。而到了2017年(2018年未结束,没有实际数据),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13.17万亿美元。1949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可以忽略不计,而到了2017年中国已经排名世界第二。是跨入10万亿美元俱乐部的两名成员之一。二、外储名列前茅 而在外汇储备上来说,中国在全球10大外汇储备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根据今年8月份的统计数据,中国外汇储备达到31097.2亿美元。How Much编撰人员曾经感叹到,不知道中国到底存了多少钱,单就从外汇储备来说就足以支撑英国一整年的经济,甚至还可以算上王室婚礼等各种开支。三、高速公路、高铁建设世界第一 在公路建设方面,中国高速公里总里程已经达到13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当年曾经说的,要致富,先修路,在这体现的淋漓尽致。从2013年到2016年期间,全社会累计投资于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就达惊人的3.1万亿元。而从铁路网建设方面来看,我国铁路总里程已经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铁占据了2.5万公里。在高铁建设方面,中国高铁占据全世界66.3%。在北京这样的城市中,已经实现了住在北京周边,早上坐高铁通勤上班。而今年,仍然有长达4000公里的铁路将投产,其中高铁就有3500公里。按照规划,到了2020年,中国铁路网将达到15万公里,高铁将达到3万公里。通过高速公路及铁路建设,将全国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都通过这些方式进行流通。原本无法被运出的特产、商品等,也通过发达的运输网络得以运送到全国。无论是商务、旅游、出行等,基本可以实现本省当天去当天回,邻近省份当天去隔天回。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不必要的开支。四、港珠澳跨海大桥推动大湾区建设 去年正式建成通车的港珠澳跨海大桥。这座大桥将香港、澳门、珠海三个地区相连,极大方便了商务、旅游等人员。这座跨海大桥是世界上投资额度最大的工程,总投资金额超1100亿元。在建设期间克服了多种困难,最终达成香港、澳门、珠海三个城市1小时圈。国务院港澳办港澳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蔡赤萌表示,预计开通后,能够为西岸各城市增加数600亿到1000亿的GDP。为大湾区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简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如下:第一,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第二,中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第三,中国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共同富裕。我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在现代化进程中要自觉、主动地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现代化是标识人类文明演进的核心术语。在世界历史前进的轨道中,现代化道路具有多样性、复合性,但在总体类型中,“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两种最为典型的道路,前者是以资本为驱动的现代化,后者是以人为价值追求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它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普遍意蕴,也有基于中国国情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中国式现代化的这种“共性”与“个性”共同标注了其内在特质、历史方位和未来走向,对于人类社会进步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哪些特点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如下:第一,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第二,中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第三,中国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第四,中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第五,中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于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探索过程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持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并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条新道路“新”在哪儿?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