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作业,求大神指点
肝硬化,肝炎、药物性肝病、脂肪性肝病、肝癌之类的?合成蛋白质,合成尿素排出氨,分泌胆汁排出胆红素,分解雌激素,合成凝血因子血氨升高,肝功能降低,不能合成尿素,加上饮食不注意,饮食代谢产生的氨让血氨上升第一次吃牛肉,摄入蛋白质过多,第二次大便时发生了消化道出血(柏油样便),机制就血氨过高,氨是气体,能通过血脑屏障,形成假性神经递质,干扰脑的代谢,影响脑的正常生理功能。谷氨酸钠能结合氨生成谷氨酰胺,降低血氨,限制蛋白质摄入是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抗生素治疗是减少肠道细菌产氨不可以。酸性溶液灌肠是利用氨和酸反应生成铵根离子,铵根离子,水溶性,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肥皂水是碱性溶液,肥皂水灌肠会阻止氨的排出,反而加重肝性脑病。通过滴住左旋多巴,让脑内多巴胺量增加,和假性神经递质竞争。假性神经递质学说,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γ-氨基丁酸学说, 其它(硫醇、锰中毒、短链脂肪酸增多、酚、吲哚)
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疾病: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过程,集体因自稳调节紊乱出现一系列功能 、代谢和形态改变的异常生命活动。
2、脑死亡:集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包括枕骨大孔以上的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 3、健康:没有疾病和痛苦,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4、病理过程:也叫基本病理过程,或典型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肯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1、水中毒:有叫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特点为血清钠浓度小于130mmol/l,血浆渗透压低于29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
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系统科学方法
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祝你成功朋友,加油.
病理学研究生是做什么?
目前病理学研究生招生基本上都是报的基础医学院“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它实际属于基础病理的,临床病理硕士似乎未见有招生,有少数学校比如泸州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等有病理本科,此类应该属于临床病理。 基础医学院的“病理与病理生理专业”硕士毕业后是不是在医院“病理科”工作,主要是看你本科学的是不是临床医学,只有临床医学本科才能考执业医师,没有执业医师证就不能做病理医生,只能做病理技术员。现在病理还是挺缺人的,所在相对容易,男的比女的还要容易些。病理科的确是高风险的科室,相反,却不受医院重视,因为病理收费较低,病理医生的收入也是很低,差不多是医院的底层,当然少数病理科内有医院领导的话就例外,这种情况或许将来的若干年会有改善吧。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科学。病理学一直被视为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充分表明了它在医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由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病理学知识点
疾病发生的三大规律:损伤和抗损伤;因果转化;局部和整体。
脑死亡五大指标:自主呼吸停止;不可逆性深度昏迷,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脑干反射消失;脑电图呈持续平坦波形;自主性肌肉活动完全消失。(自主呼吸和脑干反射还在—植物状态)
萎缩:全身性——慢性消耗疾病及晚期恶性肿瘤
局部性——营养不良性萎缩;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肾萎缩;
压迫性萎缩;肾盂积水长期引起肾实质萎缩;
废用性萎缩;骨折后肢体长期固定不活动引起肌肉萎缩;
去神经性萎缩;脑脊髓神经引起肌萎缩;
内分泌性萎缩;席汉综合征(内分泌功能下降,靶器官缺乏正常刺激)
化生类型:只发生于同源性的细胞组织,即上皮组织之间和间叶组织之间、
①鳞状上皮化生:柱状上皮(支气管粘膜上皮)、移行上皮化身为鳞状上皮;
②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上皮发生肠上皮化生;
③间叶组织化生:纤维组织化生为软骨或骨组织(骨化性肌炎)
生理意义:①增强局部抵御刺激能力;
②降低局部组织的固有功能;
③化生原因持续存在会产生恶变。
细胞水肿:肝肾心; 肉眼观:体积变大质量增加,颜色苍白,边缘圆钝。
镜下观:病变早期,细胞质内有红染细颗粒状物质,此为肿胀的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因此称为颗粒性样变;
严重时,细胞肿胀,胞质异常疏松透明,胞核肿胀,称为气球样变或水样变,如病毒性肝炎。
玻璃样变性:三个类型:①结缔组织(瘢痕组织;动脉粥样硬化纤维斑块;坏死组织)
②细动脉壁(良性高血压,糖尿病的肾脑脾中的细小动脉)
③细胞内(肾小管上皮细胞;酒精性肝病是肝细胞)
坏死的细胞核病理变化: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坏死类型:①凝固性坏死-心肝肾脾等实质器官;
-肉眼观-灰白灰黄,质坚,界限清楚,充血出血带;
-镜下观-细胞微细结构消失,组织轮廓一定时间内存在。
②液化性坏死-富含水分和磷脂的组织;脑软化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脓肿;
③纤维素样坏死-镜下表现细丝状、颗粒状;
-风湿病、恶性高血压;
④干酪样坏死-结核病,病灶脂质较多;
-肉眼观-淡黄,状似干酪,质软;原有结构消失。
⑤坏疽- 名解:较大范围组织坏死并伴发腐败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呈黑褐色;
类型:1.干性-动脉阻塞但静脉回流仍然通畅的四肢末端;坏死区干燥皱缩呈黑色,界限清楚,腐败菌感染较轻;
2.湿性-与外界相通的脏器(肺肠子宫阑尾)或动脉阻塞且静脉回流受阻的四肢;坏死区水分多,肿胀明显,呈黑绿色,界限不清,腐败菌繁殖。
3.气性-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产气荚膜杆菌。
结局: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包裹、钙化。
组织细胞再生能力排序:1.不稳定细胞:表皮、淋巴、造血、粘膜、腺体的上皮细胞;
稳定细胞:腺体(肝肾胰腺汗腺皮脂腺)的实质细胞及间叶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骨母、软骨母、平滑肌、内皮);
永久性细胞:神经细胞、骨骼肌和心肌细胞。
肉芽组织:定义-指由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
成分: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炎细胞;
作用:1.抗感染,保护创面;
2.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3.计划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结局:形成瘢痕组织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淤血后果:淤血性水肿;淤血性出血;实质细胞损伤;淤血性硬化。
肺淤血:左心衰竭是,左心输出量减少,左心腔内血量增加,肺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肺淤血;
急性肺淤血:肺体积增大,颜色暗红,且开始有红色泡沫状液体流出;光镜下:肺泡隔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可伴有肺泡隔水肿,部分肺泡腔内充满水肿液及漏出的红细胞;
慢性肺淤血:体积增大,重量增加,颜色暗红,质地变硬;
镜下:肺泡壁变厚及纤维化,肺泡腔内含淡红色水肿液,还可见大量含有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即心衰细胞,肺泡壁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肝淤血:右心衰竭,右心输出量减少,右心腔内血量增加,肝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肝淤血
急性肝淤血:体积增大,色暗红;光镜下:小叶中央静脉及肝窦扩张充血,严重时可见小叶中央坏死,门管区缺氧较轻发生肝脂肪变性;
慢性肝淤血: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色暗红,质地变实。切面出现红黄相间的花纹状结构,状似槟榔的切面,故称槟榔肝。
镜下:肝小叶中央静脉及附近肝窦高度扩张淤血、出血。肝小叶中央区的肝细胞因缺氧和受压发生萎缩甚至消失,小叶周围的肝细胞脂肪变性。
血栓形成的条件: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的高凝状态。
血栓类型:血小板黏集堆的形成是血栓形成的第一步。
①白色血栓:血小板黏附聚集于受损的心血管内膜出,并不断增大。(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
肉眼:灰白色,表面粗糙,质硬,与血管壁紧密黏着;
光镜:由血小板和少量纤维素构成,常位于血流较快的心瓣膜、心腔和动脉内。在静脉中,白色血栓位于血栓的起始部,即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头部。
②混合血栓:灰白色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层及暗红色的红细胞层交错而构成的血栓;是静脉延续性血栓的体部。(动脉瘤、室壁瘤的附壁血栓)
肉眼:粗糙、干燥的圆柱状,与血管壁黏着,有时可见灰白色与红褐色相间的条纹;
光镜:血小板小梁呈珊瑚装,表面有许多中性粒细胞黏附,小梁之间纤维素成网状,网眼内含有大量红细胞和少许白细胞。
③红色血栓:随着混合血栓逐渐延长增大,阻塞血管腔,其下游的血流停止,迅速凝固形成红色血栓,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尾部。
肉眼:色暗红,新鲜红色血栓湿润,有弹性;陈旧的红色血栓由于水分被吸收,变得干燥易碎,失去弹性,易于脱落,造成血栓。
光镜:为大量红细胞,可见少量纤维素及分散于其中的血小板。
④透明血栓:发生于微循环的毛细血管及小小静脉中,主要由纤维素构成,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栓塞:名解: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流动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类型:①血栓栓塞-
1.肺动脉栓塞:
栓塞部位及结果:a.肺动脉小分支:一般情况无症状,侧支循环代偿;若栓塞前存在肺淤血,则引起肺组织出血性梗死;若长时间发生小的肺动脉栓塞,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
帅色肺动脉主干或大感知,病人呼吸困难、发绀、休克可赢急性呼吸循环衰竭而猝死;
栓子小但数目多,可引起右心衰竭(急性肺源性心脏病)而猝死
2.体循环动脉栓塞:
部位及结果:a.下肢,缺乏有效侧支循环时可局部梗死;b.冠状动脉或脑动脉分支,可危及生命。
②脂肪栓塞
部位及结果:直径大于20μm进入右心到肺,引起肺动脉分支、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栓塞;直径小于20μm进入左心到体循环的分支,引起器官栓塞,如脑血管栓塞,引起脑水肿等。
少量脂肪滴无碍,大量进入肺循环,引起右心衰竭和肺水肿,引起呼吸困难。
③气体栓塞
空气栓塞:
部位及结果:空气与血液混合成泡沫状,血液循环障碍,呼吸困难、发绀;
氮气栓塞(减压并或沉箱病):
部位及结果:a.肌肉肌腱或者韧带,引起肌肉关节疼痛;
心脑肺肠,缺血和梗死;
骨,尤其脂肪多的胫骨股骨和肱骨发生缺血坏死,痉挛性疼痛.
④其他栓塞P34
炎症
炎症:名解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
三大基本病理变化: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粘膜表面或体表;
生理意义:有利:(1)稀释细菌毒素;(2)给局部带来补体抗体;(3)纤维素网形成 :a.阻止细菌扩散;b.成为修复支架;不利:压迫、 机化粘连
增生
炎症类型:P46/47全文阅读
①变质性炎:急性重型肝炎(肝细胞中毒);流行性乙脑炎(神经细胞)
②渗出性炎:1.浆液性炎:水疱、关节腔积液、卡他症状
2.纤维素性炎:发生在粘膜的称假膜性炎,如咽白喉;浆膜和粘膜
-气管白喉、细菌性痢疾;发生在心包腔的纤维素
性炎,渗出的纤维素随着心脏搏动被牵拉成绒毛状
附着于心包膜表面,称为绒毛心;发生肺,大叶性
肺炎。
3.化脓性炎:名解-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的炎症;
蜂窝织炎-发生在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常发生在皮下、肌肉、阑尾处。病理表现:组织内有大佬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与健康组织界限不清;
化脓:局限性化脓性炎伴有脓腔形成,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多发生在皮下、肺脑肝处。病理表现:炎区渗出物中有大量纤维素网,造成炎症局限,炎区内坏死组织液化形成脓液,周围肉芽组织反应性增生形成脓肿壁,围成脓腔
表面化脓和积脓:黏膜和浆膜表面;黏膜性化脓-脓性卡他、化脓性支气管炎、尿道炎、脑膜炎;
出血性炎:细菌性感染;,炎症反应剧烈,大量红细胞渗出(鼠疫、流行性出血)
③增生性炎:1.非特异性增生性炎;2.特异性增生性炎;
发热的三个时相: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体温下降期。
按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分类:1.低血容量性休克;2.心源性休克;3.血管源性休克;
休克过程:早期: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休克期: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休克晚期:不灌不流,灌流停止;
微循环在休克是变化的代偿意义:1.维持动脉血压;2.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压供应;
病理学简介
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医学基础学科,揭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归。
一、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病理学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是研究和阐明存在于各种疾病的共同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转归等发生、发展规律,属普通病理学(general pathology),包括组织的损伤和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和肿瘤等章节。各论是研究和阐明各系统(器官)的每种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及病变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属系统病理学(systemic pathology),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及传染病等。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需以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等为学习的基础,同时又为临床医学提供学习疾病的必要理论。因此,病理学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
1、尸体剖验(autopsy):简称尸检,即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验,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2、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即用局部切取、钳取、细针吸取、搔刮和摘取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活检是目前研究和诊断疾病广为采用的方法,特别是对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细胞学检查(cytology):是通过采集病变处脱落的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观察。
(二)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
1、动物实验:运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可以在适宜动物身上复制出某些人类疾病的模型,并通过疾病复制过程可以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病理改变及疾病的转归。
2、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将某种组织或单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可以研究在各种病因作用下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四、病理学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
1、大体观察:运用肉眼或辅以放大镜、量尺、和磅秤等工具对大体标本及其病变性状(外形、大小、重量、色泽、质地、表面及切面形态、病变特征等)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检测。
2、组织和细胞学观察:将病变组织制成切片,经不同的方法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通过分析和综合病变特点,可作出疾病的病理诊断。
3、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通过应用某些能与组织细胞化学成分特异性结合的染色试剂,显示病变组织细胞的化学成分的改变,从而加深对形态结构改变的认识和代谢改变的了解,特别是对一些代谢性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免疫组织化学观察(immunohistochemistry):除了可用于病因学诊断和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外,更多的是用于肿瘤病理诊断。
5、超微结构观察:利用电镜观察亚细胞结构或大分子水平的变化来了解组织和细胞最细微的病变,并可与机能和代谢的变化联系起来,加深对疾病基本病变、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了解。
6、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不仅可作为诊断恶性肿瘤的参考指标,还可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行为;亦可用于对不同功能的淋巴细胞进行精确的亚群分析,对临床免疫学检测起到重要作用。
7、图像分析技术(image analysis):主要应用于核形态参数的测定,用以区别肿瘤的良恶性、区别癌前病变和癌、肿瘤的组织病理分级和判断预后等。
8、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应用于遗传性疾病的研究和病原体的检测及肿瘤的病因学、发病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提高到了基因分子水平。
五、病理学的发展史
1、器官病理学(organ pathology)
2、细胞病理学(cellular pathology)
3、超微结构病理学(ultrastructural pathology)
4、免疫病理学(immunopathology)、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遗传病理学(genetic pathology)、定量病理学(quantitative pat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