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美好生活

时间:2025-01-08 20:09:30编辑:花茶君

简析初唐四杰的文学成就

初唐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其中涌现的诗人(以初唐四杰为代表)为大唐盛世诗歌打下了基础。其文学成就主要有一下几点:
1 诗歌基调的初建:其诗风变革的努力,促使昂扬之气与壮大之美的“唐音”之初立。健朗的风格,体现了时代精神的面貌;
2诗歌题材的开拓:从宫廷走上市井,从风花雪月走上江山寒漠,诗歌内容上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的方向;
3诗歌体式的发展:卢、骆擅长七言歌行,其歌行体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杨工于五律,为五律的重要奠基人,五律至二人标志初步定型。

另外,“七古正式成立之功应该归之四杰”(陆侃如语)。四人的杰作大半是七言。 “四杰”也奠定了五律的基础,他们的集子里,五律多者占二分之一,少者也在四分之一以上。
D、诗歌风格的形成:王勃“高华”,杨炯“雄厚”,卢照邻“清藻”,骆宾王“坦易”(明陆时雍)。个性各异,自成一格。
四杰吸取并改造六朝诗歌,他们继承六朝的艺术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纤巧轻靡的诗风,为唐诗高潮的到来作出了重要贡献。揭开了唐诗繁荣的序幕。

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唐四杰对唐代文学的贡献

初唐四杰对于唐朝文学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
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
四杰在文学主张上都竭力反对华而不实的绮靡文风,提倡抒发真情实感,为此,对齐梁文风的批判尤显自觉。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他们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歌风气,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狭小邻域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江漠的辽阔空间,赋予诗以新的生命力。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
四杰为结束齐梁文风,开启盛唐之音作出功不可没的贡献。


卢照邻最有名的十首诗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唐朝诗人。最著名的十首诗如下:1.战城南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2.紫骝马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3.曲池荷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4.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东。相看万馀里,共倚一征蓬。零雨悲王粲,清尊别孔融。裴回闻夜鹤,怅望待秋鸿。骨肉胡秦外,风尘关塞中。唯馀剑锋在,耿耿气成虹。5.送二兄入蜀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6.关山月塞坦通碣石,虏障抵祁连。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影移金岫北,光断玉门前。寄言闺中妇,时看鸿雁天。7.横吹曲辞·折杨柳倡楼启曙扉,园柳正依依。鸟鸣知岁隔,条变识春归。露叶疑啼脸,风花乱舞衣。攀折聊将寄,军中书信稀。8.送梓州高参军还京京洛风尘远,褒斜烟露深。北游君似智,南飞我异禽。别路琴声断,秋山猿鸟吟。一乖青岩酌,空伫白云心。9.春晚山庄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茸啼非选树,鱼戏不惊纶。山水弹琴尽,风花酌酒频。年华已可乐,高兴复留人。10.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卢照邻最有名的十首诗

卢照邻最有名的十首诗分别为:《战城南》、《紫骝马》、《曲池荷》、《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送二兄入蜀》、《关山月》、《三月曲水宴得尊字》、《横吹曲辞·折杨柳》、《梅花落》、《宿玄武二首》。卢照邻(约635年-约685年),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初唐诗人,与王勃、杨炯和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作品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等存世。卢照邻擅长诗歌骈文,其诗以抒发仕宦不遇、贫病交加之忧愤为主,亦有揭露上层统治者之骄奢淫逸,嘲讽其权势荣华不可久恃之作。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为王府典签,后出任益州新都尉。他擅长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卢照邻的文学作品,《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载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已佚。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7卷,后者最为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

上一篇:票据信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