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跑训练方法

时间:2025-01-01 05:53:07编辑:花茶君

中长跑训练方法有哪些

  很多人都喜欢跑步健身,坚持跑步不仅能瘦身减肥,还能促进我们的成长,很多健身人士都喜欢中长跑,但是刚开始跑步的朋友不能习惯这种跑步方式。本文为大家介绍中长跑训练方法,及跑步避免受伤的方法,一起来学学吧!   中长跑训练方法   一、间歇训练法   1.等距离,等间歇时间训练法   例如,400米×5次,每次间歇3分钟。   2.递增距离,等间歇时间训练法   例如,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每次间歇3分钟。   3.等距离,递减间歇时间训练法   例如,400米+间歇3分钟+400米+间歇2分钟+400米+间歇1分钟+400米。   4.递减距离,等间歇时间训练法   例如,2000米+1600米+1000米+800米+400米,每次间歇时间5分钟。   5.等距离,等间歇时间多组训练法   例如,(400米x4次)×3组,每个400米间歇2分钟,跑完4个为一组,组间歇时间为10分钟,共跑3组。   6.不等距离,等间歇时间多组训练法   例如,(600米+间歇1分钟+200米)×4组,组间歇时间为5分钟,共跑4组。   运用间歇训练法进行训练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训练强度与间歇时间。一般来说,应选用85%~95%的次极限强度进行训练。间歇时间应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恢复能力来确定,通常以心率恢复到20~22次/10秒开始下一次练习为宜。其次要考虑的是间歇快跑的距离,数量与专项特征及个人特点的一致性,换句话讲,就是要因人、因项、因课的训练目的来确定训练量的多少。   二、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是指为了提高中长跑运动员耐受乳酸的能力,选用略短于专项的距离进行多次极限强度训练的方法。如800米运动员,选跑600米;1500米运动员,选跑1200米;5000米运动员,选跑3000~4000米。训练中要求跑速等于或高于专项目标成绩的平均速度。由于训练强度大,因此每次课的重复次数以2~4次为宜,重复跑之间的恢复时间应确保运动员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一般在10~15分钟之间。重复训练法对强化专项能力,提高专项成绩有着非常重要和直接的作用。   三、变速训练法   在中长跑的训练中,常采用不同速度长时间的交替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变速跑。变速跑分为越野变速跑和场地变速跑两种。越野变速跑多在公路和草地上进行,由于路线多变和距离测量不精确,因此加速快跑的次数、距离和速度一般由运动员自己掌握。而场地变速跑,由于距离测量准确,教练员可以对快跑和慢跑的距离、速度提出具体的要求,而且不以运动员恢复到什么程度为标准,因此训练难度相对较大。场地变速训练法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段落,短间歇、重复次数多,如(100米快+100米慢或200米快+100米慢或400米快+100米慢)×10~20次;另一种是长段落、短间歇、重复次数少,如(1000米快+200米慢或2000米快+400米慢)×4~8次。变速训练法对改善运动员不同代谢方式的转换能力及培养意志品质是非常有益的。   发展中长跑运动员专项耐力的关键在于如何因项、因人,控制好有氧、无氧及混合代谢供能的训练比例,科学制定跑的速度、距离以及间歇时间。只有根据专项特征,在强化有氧代谢训练的基础上,逐步加大无氧供能训练和混合供能训练的比重,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潜力,提高专项成绩。   如何避免跑步时受伤   一、每周少训练几天   跑步并不是次数越多越好,那些每周跑三次的人受伤的比每天跑步的人受伤的机率更低。因此没有必要那么拼命,除了奥运会选手和有志于冲击世界纪录的人外,绝大多数的跑步者可以跑一天休一天。这样照样能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较好的跑步表现。   每次跑步间隔48小时能够奇迹般得修复身体损伤。一些人在恢复日还加入一些短距离的慢跑,这样做事实上没有让身体完全恢复。每隔一天跑一次。一般这样伤痛就能消失。   二、长距离跑的速度要慢一些   经过30年来对马拉松训练伤痛的跟踪研究,专家们发现一些运动损伤都是因为在长跑过程中跑步速度过快而引起的。当然你不能把长距离跑得太慢,因为无论跑得非常快或是非常慢,你的耐力都会达到极限。步速降下来后,腿部能够更快地恢复。一般地,我要求我指导的跑步者们最快的速度是比比赛的目标速度慢2分钟/英里。他们中很多人的步速比比赛目标速度慢3到4分钟/英里,感到恢复起来很快。另外,还要注意随着温度的上升,步速要下降:温度在华氏60度以上时,温度每上升5度,步速下降30秒每英里。(译注:约合在摄氏15度以上,每升高1度,步速下降17.3秒每公里)。   三、更多行走间断   任何一块肌肉在同样的方式下持续运动,会更快地发生疲劳。肌肉已经疲劳后仍然继续跑步会极大地增加受伤的风险。如果你身上已经有伤痛,那么最好跑得少一些,走得更多一些。行走间断是在跑步前期最重要,因为这些间断可以完全地消除疲劳。对于5千米以上的跑步比赛,行走间断还可能提高比赛成绩。对于马拉松比赛,有策略地采用数个行走间断,比起原来没有采用行走间断平均可以提高成绩13分钟。   四、不要拉伸伤痛处   如果我们在跑步过程中肌肉受伤了,那么这时你要拉伸受伤紧绷的肌肉或筋腱则会让损伤的几率增高。即使只是拉伸一次都会拉断组织纤维,使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一块因跑步而紧绷的肌肉如果受到拉伸,用不了一分钟就会受伤。按摩是处理这种由跑步引起的肌肉自然紧绷的极好的方法。肌肉紧绷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使你跑步效率更高。   中长跑运动呼吸不畅的原因   1 、肌肉紧张   如果你的肌肉太紧张,你就一定会呼吸沉重,因为紧张的肌肉会使肺部很难将氧合的血液挤压到你的肌肉细胞中。   想改善这一状况其实很简单,只要放松就好了。难道你不是为了放松自己才开始跑步的吗?别把自己搞得那么紧张,也别端着你的肩膀,笑一笑!放松你的臀大肌,不要让臀部紧紧的,像蝴蝶一样随风飞舞吧,放松起来!对呼吸帮助最大的方法,就是学会在跑步中放松自己,放松后一切都会变得容易起来。由于跑步的.效率提高了,你的需氧量也就降低了,呼吸将会更加自然。   2 、浅呼吸   如果你是用肺的上半部呼吸,那么你就不可能得到足够的氧气。一个人的氧交换区域主要是在肺的下半部,因此,就算你像个蒸汽火车似地大口呼吸,如果你只将空气吸进肺的上半部,你的血液中也不会有足够的氧气。改善的方法就是深呼吸,将空气吸入肺的下半部。如果你喘不上气来,那不是因为吸入的空气不够,而是因为呼出的不够。将肺底部无用的空气彻底呼出非常重要,这样才能让你吸入大量新鲜的氧气。   3、有氧能力低   如果你刚开始练习跑步,那很有可能会呼吸困难。这是因为你的肌肉还不能吸收更多的氧气以维持体力的消耗。增强有氧能力的最好方法是进行长距离慢跑,在你的训练计划中加入长距离慢跑可以使肌肉跟得上自己的需氧量。增强有氧能力的窍门在于,以一种可以聊天的配速进行长距离慢跑,也就是说,绝不要让速度快到使自己喘不上气来,你应该能够毫不费力地与同伴边跑边交谈。   4.、吃得太多   某顿饭吃得太多,充盈的胃会对器官有一定的压迫作用, 让你的呼吸不那么顺畅。同时,吃饱饭后身体的消化系统需要大量血液来帮助消化食物,如果立即运动,血液同时供应消化系统和肌肉组织,容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引起消化不良,也影响运动效果。   中长跑运动正确的呼吸方法   一些跑者仅仅通过学习改善呼吸就提升了速度和距离,所以越早发现产生呼吸问题的原因,就越有可能眷地作出调整。我们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来改善呼吸。   1、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横膈膜式呼吸)是将空气吸入肺下部的肺叶中,刺激身体的副交感神经产生反应,使身体分泌一种有益的激素混合物(即血清素和S-内腓肽)。这会降低心率和血压,改善循环,起到镇静作用并使身体感觉良好。在进行腹式呼吸时用鼻子呼吸效果会更好些,经常以可以聊天的配速进行长距离跑是最理想的提高有氧能力的方法,而鼻式呼吸(用鼻子呼吸)可以确保你是在用一种有氧配速进行跑步。   鼻式呼吸是一种非常好的自检方法,因为不论你是跑得太快还是不够放松,抑或是运动效率不高,你都无法进行鼻式呼吸。下次出去跑步的时候,把嘴闭上(一直闭着)并用腹式呼吸,如果你不得不张嘴才能喘气,便说明你吸入肺中的氧气是不足的,也就是说,你跑得太快了。   进行腹式呼吸的方法:站着或坐着,将双手放在肚脐上。现在,将嘴唇收拢,就好像你要吹蜡烛一样,吐气,将肚脐向脊柱方向压缩,使肺部的空气全部排出。旧能地吐完空气,放松腹部,空气就会自然地被吸入。如果你还想向肺中吸入更多的空气,可以在吸气的时候扩张胸腔下部。在不跑步的时候做这个呼吸练习,这样你就可以在不承受压力的情况下学会这项技能。当你习惯了腹式呼吸,就可以将它应用到你的跑步中。   2、加速时调整呼吸   我们知道想通过跑步减肥、健身的人在跑步过程中一定会进行加速变速跑来增强效果。如果你能够在加速的时候做到深呼吸,若是平时两步为单位一呼一吸就换成三步为单位一呼一吸。这样就能够在呼吸的配合下慢慢加快脚下的速度。当然,加速对于刚练跑步或是身体素质较弱的人来说,不可以逞强为之。跑步的目的不是让你为跑而跑,一定是在身体承受内进行。   3、疲累时加强深呼吸   跑过步的人都知道,可能跑了10分钟左右你觉得自己呼吸困难,四肢发软,觉得这跑步已经跑到自己的身体极限了。其实,如果你放弃,在此就停下了脚步,那你这次跑步对于身体锻炼是没有什么好的效果的。只要你能够通过加强深呼吸来慢慢缓解这种疲劳,身体过了这个适应点就能再次缓解之前的不适。也就是在出现之前的症状的时候,你要做的不是停下来,而是放慢脚步深呼吸,等到身体缓过来了再重新出发。如果是跑步半小时之后再次出现不适,建议停下来。因为你今天的运动量已经足够,没必要让身体过度劳累。   4、口鼻同时呼吸   这点其实就是我们经常想到的,也是很多人在跑步时会做到的。但是,要怎么样正确进行口鼻呼吸就是问题了。特别是冬天的时候,用口呼吸更是有讲究。冬天气温低,空气温度也低,如果直接吸入冷空气对身体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若是能够在呼吸时耍点心机,将舌尖抵住上颚,让空气从两侧进入。这样就给了冷空气加热升温的过程。

中长跑训练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1、上体姿势练习。通过控制住腰部关节和肩关节,跑步中练习上身不左右晃动技术。2、摆臂姿势练习,通过原地练习以肩关节为轴的摆动和跑步过程中以肩关节为轴的摆动训练。3、腿部动作练习。通过单个辅助动作练习过渡到原地腿部动作练习再进一步过渡到跑动过程中整套。4、整套动作练习。通过单个上体姿势练习,摆臂姿势练习,腿部动作练习后过渡到整套动作的练习过程。5、持续跑训练是指低于比赛速度,长于比赛距离的一种跑法。其作用是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改善循环系统的机能,而且还可以提高无氧能力

长跑运动员怎么训练

   长跑 运动员平常都会有很多的训练 方法 ,长跑运动员的运动时间也是规律的。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长跑运动员怎么训练,希望你们喜欢。


  长跑训练八大原则
  原则一:按照大运动量训练日和小运动量训练日交替安排的方式来进行训练.

  原则二:应当意识到,每次,当教练员打发运动员上跑道的时候,运动员受伤的危险就在不断增大。因此,5000米、10000米和3000米障碍跑运动员的训练,应当严格限定在比赛距离之内。

  原则三:训练计划的安排,应当以准备参加5000米和10000米跑为核心。

  原则四: 小应当重视跑步训练的质量,而不应把训练所跑完的公里数放在首位。

  原则五:比赛战略,应当立足于在领先集团——第二位或第一位跑完全程。

  原则六:在比赛战术方面,应考虑到对手们的弱点,比赛战术方案应当建立在力求限制竞争对手的战术能力的基础之上。

  原则七:力争获胜的运动员,应当善于“自我发动’。

  原则八:训练课的安排,应当与比赛目标相适应。例如,如果计划在比赛中以5分30秒跑完1英里,那么,训练中的6分钟分段跑练习则毫无意义。

  这些原则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的实效性。在美国历届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华盛顿大;学运动员在长跑比赛中居前几名已形成传统。
  长跑运动比赛战略和比赛战术
  如上所述,比赛战略相当简单——争取在比赛中占据领先地位。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运动员应当力争迫使对手们屈从于自己的跑动风格。基本的比赛战术可以分为三类:

  1,从起点到终点一直居领先地位,这需要始终保持超过对手身体能力的速度。

  2,采用所谓“摆动式跑”的战术,在短时间内把速度降下来,然后再恢复到原先的较高节奏。在比赛过程中,这种方式可以重复几次。

  3.临近终点时,必须以最高速度冲刺。

  根据约翰·卓别林的观察,一些美国优秀长跑运动员,包括俄罗斯运动员,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是在第三名的位置上时间过长。然而,在华盛顿大学,卓别林教导自己的学生,在参加5000米和10000米的比赛时,要感觉到象是参加1—2英里比赛似的。

  此外,运动员们还应注意的是,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允许实力较弱的选手在终点冲刺之前仍然留在领先集团之内。否则,您将给这样的对手提供依靠终点冲刺而获得胜利的极好机会。以固定不变的速度进行比赛,不能削弱一个有天赋的优秀长跑选手的优势。

  这既不能使他进入应激状态,也不能使他提高氧债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每隔1000米采用一次“摆动式跑”战术,直到他被催垮为止,有的运动员具备采用“摆动式跑”战术的身体条件,同这样的运动员争夺起来相当困难。

  在赛场跑道之外,华盛顿大学长跑运动员的主要训练手段是3公里和5公里跑。运动员们在体育场跑道上训练时,主要侧重于消除在比赛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在训练中加入那些运动员在比赛条件下无法利用的东西。
  长跑运动最后一个周期的训练计划
  星期一:下午——负重训练,8—10英里稳定式法特莱克跑,跑动速度——根据运动员的能力来确定,此后,进行10—12次180米跑,要求运动员以 短跑 速度来完成,每次练习之间的休息间歇为30秒。

  星期二:上午——9英里跑,下午——按以下方式进行5000米跑:第一、第三和第五个1000米——根据运动员的能力,要求速度达到62—65秒,每跑完1000米之间的休息间歇为2分钟,第二和第四个1000米要求以“摆动式跑”来完成,将每个1000米划分为5X200米分段跑,第一个200米,速度要求为40秒,第二和第三个200米一35秒,第四个200米一30秒,最后一个200米,要求以最高速度完成。

  星期三:下午一负重训练,6—8英里不稳定式法特莱克跑,其速度要求根据运动员的状态来确定,此后,或者象星期一一样进行短跑分段训练,或者进行5—7X300米跳跃训练,各次练习之间的休息间歇为1分钟,障碍跑运动员可以进行跳越水坑接跨越两个障碍的训练。

  星期四:上午——与星期二的安排一样,下午——5000米跑训练,其安排方式同星期二,障碍跑运动员可以进行跨越障碍的训练,各障碍之间的距离为600—800米。

  星期五:下午一—轻松的准备活动,公路上的放松跑训练。

  星期六:上午——20—30分钟轻松的准备活动,下午——参加比赛。

  星期日:下午——15—20英里长距离慢跑,每英里的速度要求超过6分30秒。
  法特莱克跑和间歇跑的概念
  在华盛顿大学,“法特莱克”的概念是指一种训练制度,在这一制度中,大负荷和小负荷交替安排,跑动距离和跑动速度之间的比例不断提高。这种训练,可以引起较高程度的疲劳,并且可以不增加每周跑动练习的训练量,照约翰·卓别林的话来说,在该大学整个9个月的训练计划中,他的运动员每周的训练量为60—80英里。卓别林坚信,与他所采用的在田径场跑道上进行的间歇式训练相比,在公路上进行的长时间慢跑训练没有任何优越性。

  在约翰·卓别林的训练大纲中,有两种类型的“法特莱克”——稳定式法特莱克和变异性法特莱克,在后一类法特莱克中,每一次跑动节奏的变化都伴随着分段间隔的变化,而在稳定式法特莱克中,在整个跑动距离内分段间隔均固定不变。例如,稳定式法特莱克的安排方式,可以是1英里一—1英里——1英里,而变异式法特莱克——1英里一800米一1200米一400米等等。

  卓别林认为,不一定每一次休息间歇都不能超过90秒。当在每一次休息间歇第90秒钟时运动员的脉搏仍然超过140次,则需要有更长时间的休息。他还认为,较长分段(1000米)与恢复所需要的最长时间相结合的训练制度,是与现代长跑运动员的要求相适应的最佳训练方式。

  卓别林还坚定地认为,他所采用的综合性训练制度,是在利用法特莱克跑的同时不断探索最佳的间歇安排方式,这种训练制度要比大多数人采用的90秒间歇的法特莱克跑训练制度培养出更为完美的长跑选手。
  长跑运动的无氧训练和有氧训练
  约翰·卓别林认为,必须根据无氧阈来分析比赛战术,在达到无氧阈之后,运动员的血乳酸浓度急剧提高,其氧债水平也会相应提高。这就需要因人而异地制定个人计划,编制这一计划的目的,是在不使运动员进入氧债所引起的状态的前提下,提高由于最大需氧量所造成的最低节奏水平。为此,教练员要力争降低有氧状态下的跑动时间,例如,400米跑的时间由70秒降低到68秒,从另一方面来说,又要提高无氧阈的速度,例如,从65秒降低为62秒。实践表明,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训练,可以在不增大每周跑动钥1练量的情况下而使跑动速度迅速提高。如果运动员由于提高跑动速度或者由于各次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较短而出现其他问题,可以降低负荷量,直到他完全适应这一负荷为止。约翰·卓别林认为,这种方式,是华盛顿大学长跑运动员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看过长跑运动员怎么训练的人会看:

1. 1500米长跑训练方法

2. 中长跑运动员营养应该怎么补充

3. 中长跑专项练习

4. 中长跑周训练计划

5. 怎么提高长跑成绩


上一篇:明锐2013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