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艺术品

时间:2024-12-31 17:00:13编辑:花茶君

根雕艺术品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

根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的传统审美观里,自古以来就崇尚自然并以自然为师,自然界蕴藏着魅力无穷的美,根雕艺术,正是用奇根异木创造出来的艺术,是自然美学与技术美学高度结合的综合反映。它的美是天人合一、与天同创的美,是天然造化与人为加工“奇”“巧”结合的美。根生于泥土当中,大地孕育、造化了它的自然质朴的美。陵川根雕之美妙,在于它的自然形态,似人,似花,似果。在于它的自然结构,或险奇、或嶙峋,或层云叠翠、或纵横交错、或粗犷突兀、或光滑圆润;在于它的色泽,黄色、白色、黑色、灰白色;在于它的纹理,像流云、像湍流、像缕缕青丝、像细雨飘落。
“自然往往是最平凡也是最难达到的东西”,根雕艺术之美的极致也正在于自然的美。在根雕艺术创作中若不能更多保留和顺应根的自然美,那么根雕艺术独特的魅力必然也会大为逊色。根雕,是以树根、树身、树瘤等位置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在根雕大师的眼里、手里,这些以另一种生命形态呈现出来的物我合一、人天同构,展现得淋漓尽致,光华夺目。
任何艺术都有它的创作规律,根雕艺术的创作规律就是注重自然,顺其自然,首先要善于寻找和发现具有自然美的根材,然后在加工制作上的整个过程中,依根的自然形态、自然结构、自然色泽、自然纹理、传自然之神韵,抒作者之情怀,用一切可能调动的加工手段,让根的自然美得到最大限度的显现。根雕的制作一般可分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精加工、配淬、着色上漆、命名等八个步骤,以集自然之美、塑造化之妙的形式和风格创造出魅力无穷的艺术氛围,在创作中巧藉自然,妙施雕琢,以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技法营造神奇的艺术境界。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议根雕艺术时指出:千姿百态的树根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尊重原材料的富裕变化的形态和有趣特色的前提下,再经过顺应自然而又显示了创造加工而形成的作品,具备了非人为的、更为自由的创造出来的一种区别于一般雕塑具备的,更足以显示原材料没的特性和自然、质朴的审美价值。
作为一种三维艺术,根雕突破了空间约束,将“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美立体化地呈现出来,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展现到了人们的眼前,对视觉冲击更强,让人们更加贴切的感受到自然的气息。根艺作品力求简约与神韵的结合,流溢浓厚的人文底蕴,折射深邃的哲理光华,妙趣天成,立意深远,于无声处显神奇,具有丰富而清新的艺术表现力的感染力。


根雕的艺术价值

根雕,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说在根雕创作中,大部分应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选材是根雕制作的第一步。根雕用材必须选择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定、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能长久保存的树种,如黄杨、檀木、榉木、柏木、榆木等都是根艺造型的上好材质品种。被水淤泥淹没或深埋土中的死根,经数百年碳化形成的古老阴沉根木,其质坚几乎接近化石,更是根艺的佳材。
根材造型的选择标准可概括为“稀、奇、古、怪”四种类型,此类素材在自然界极为难得。一般生长在平原或土层较厚山地的树根,因水和养分充足,生长快,木质纤维也较松,难以形成奇特形态。只有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根材,如背阳生长或悬崖峭壁石缝中,并经雷劈、火烧、蚁蚀、石压、人踩、刀砍而顽强生存下来的树根,由于光照不足缺土少水乏养分,久长不大渐渐变形,年愈久,质愈坚,造型也愈奇崛遒劲,是根艺的理想用材。

  根艺创作的构思,必须着眼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之形,溢自然之美,而一切人为艺术的再创造的痕迹需藏于不露之中。构思中应对根材作多角度的全面观察,反复揣摩,依形度势,深思熟虑后方能定型。如构思未成熟一时难以立断的根材,可搁置一段时间,常有经过一年半载后方能发现意外的收获。


上一篇:火车车次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