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七号”飞船由那几部分组成?
神舟七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神七载人飞船重达12吨。长征2F运载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轨道舱——作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舱,以及用于出舱时的气闸舱。配有泄复压控制、舱外航天服支持等功能。内部有航天员生活设施。轨道舱顶部装配有一颗伴飞小卫星和5个复压气瓶。无留轨功能。返回舱——用于航天员返回地球的舱段,与轨道舱相连。装有用以降落的降落伞和反推力火箭,实行软着陆。推进舱——装有推进系统,以及一部分的电源、环境控制和通讯系统,装有一对太阳能电池板。
神舟七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七艘飞船,它的飞行任务是什么?
神舟七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七艘飞船,它的飞行任务是什么?神舟七号关键目标是因为执行中国航天员初次室内空间出舱按照计划活动,提升和把握出舱活动有关技术性;与此同时,进行通讯卫星伴飞.飞行数据信息终方案等室内空间科技进步试验。1.技术性跨距大,航天员由舱里活动转为舱外活动,这也是载人航天技术性的一个重要超越。完成出舱活动务必提升飞船别的舱的吸咐压,载客航天服的微机电工程,航空航天出舱活动的路面仿真模拟的一系列核心技术,必须 进行舱外航天服等的研发。在只开展了2次载人航天飞行以后,大家就执行航空航天出舱活动,这从技术上的跨距是挺大的。2.每日任务风险性大。此次每日任务除开存有发送和回收利用这两个风险性相对高度的出舱外,还增多了航天员出舱这一高危的时间段,具体表现是航天员的出舱活动的次序难以在路面开展彻底整个过程的真正的仿真模拟。一部分新研商品和新技术应用是首先开展飞行认证。除此之外,这一次也是神州飞船第一次载三个人的超负荷的飞行,这种都提升了飞行每日任务的风险性。3.航天员独立工作勤奋。此次飞行每日任务之中,航天员要在轨对舱外服务项目开展拼装检测;在无重力自然环境中实际操作时间长,抗压强度大,主体性强,与前2次载人航天飞行每日任务之中航天员的实际操作对比有质的区别;因而可以说航天员的实际操作品质立即影响到此次的每日任务成功与失败。4.执行难度系数大。为了更好地达到航天员出舱活动的规定,飞行商品技术性情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飞船开展了227项的转变,火箭弹开展了36项;务必保证 舱外航天服和飞船其擦藏的可以信赖,航天员的各类实际操作要准确,测控通讯要持续地平稳,飞行操纵要立即精确;其对航天员的素养,对飞行商品,对路面适用保和飞行每日任务的机构指引操纵,都明确提出了更好的规定。5.参试系统软件巨大。神舟七号每日任务为了更好地确保航天员的出舱活动环节的测控的持续,提升了测控船和海外路面测控站;并初次实现了施计飞行的传输数据试验,组成了陆海空天的立体式参试管理体系。飞船测控和航天员的救援就借用了9艘船只,30多架。
为什么宇航员要去太空
宇航员去太空是为了探索未知的宇宙、寻找新能源、发展新科技、维护国家安全、为可能发生的灾难做好预防准备以及开拓外太空领地等。伴随着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衍生出很多医疗器材,同时也促进了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
太空环境
自宇宙大爆炸之后,随着宇宙的膨胀,温度不断降低,太空成为了高寒的环境。同时,太空还是一个高真空、微重力的环境。
太空是一个强辐射环境。在太空中,各种天体会向外辐射电磁波或高能粒子,形成宇宙射线。许多天体都有磁场,它们会俘获高能带电粒子,形成辐射带。
太空中存在着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遗弃在太空中的各种物体和碎片,它们会按一定的轨道环绕地球飞行,形成一条危险的垃圾带。
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
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方式如下: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中,一不小心,所有的食品袋都会飞起来。所以,航天员吃东西时,一般都是一口吃下去,特别是容易产生残渣的食物,防止其漂浮起来对仪器产生影响。在微重力条件下,即使把杯子倒转,水也不会自动流进航天员的嘴里。因此,航天员在太空都是用吸管喝水的。装饮料的容器一端有一个注水孔,航天员用塑料吸管插入注水孔吸饮。在太空,可以站着睡、躺着睡、竖着睡设置可以飘着睡,当然,航天员也有专门的睡眠区。航天员睡觉时会钻到固定在睡眠区的睡袋里。其他交流方式:宇宙中是个真空环境,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递。声音的传播是依靠介质的振动来实现的。因此,在太空中,进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之间只能通过无线电交流。而在飞船舱内交谈跟地球上没有两样,因为舱内同样充满空气,能够传递声波。保暖方式:与地球的温度环境不同,太空属于低温环境。太空中一个物体的热量辐射到宇宙空间后,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分能够反射回来。目前的载人航天,还只是在地球附近的太空中活动,所以目前只关注这部分太空的环境。
神舟七号的简介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中国首次进行出舱作业的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能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科研单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准备工作:黄春平介绍,与“神五”、“神六”的不同之处在于“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门闸。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门闸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据悉,“神舟七号”时的太空行走对航天员的考核要求更高。由于航天服内的压力比正常情况下低,有可能会使人体组织内的氮气释放,在血管内形成气栓,导致减压病,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因此航天员在穿好航天服以后,必须在气闸舱内充分吸氧,协助工作的航天员回到内舱(即轨道舱),关闭内舱门,然后气闸舱开始泄压到真空,与飞船外的真空状态保持一致,此时航天员可以出舱活动。而完成舱外任务回到舱内时,还要对航天服进行一定的减压,再对气闸舱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