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时间:2024-12-28 02:10:19编辑:花茶君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本次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要求。以下是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欢迎阅读。   一、积累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迈进了中学已四个月了。在这片沃( )土上,我们眺望繁星漫天,凝眸( )夕阳余辉;líng( )听悦耳的朗朗书声,醉心bān( )斓的文学风景。在这片沃土上,我们与贾里交朋友,向田晓菲学习……让我们爱上语文,播撒希望。   2.默写(6分)   (1)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3)晴空一鹤排云上, 。 (刘禹锡《秋词》)   (4)最是一年春好处,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绿树阴浓夏日长, 。 (高骈《山亭夏日》)   (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论语》)   3.名著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回答问题。(4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 国(国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的作品。(2分)   (2)作品中主人公汤姆在想去当海盗之前还计划做什么?(2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勤奋努力、独立思考、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爷爷听力不好,在广告上看到一款高级助听器,购买需要汇款1486元。汇款单上有一栏要求汇款金额(大写),请你帮忙写一下。(2分)   6.下面是打乱的三副对联,请你运用你所学过的对联知识匹配,配出两副来即可。(2分)   东风吹出千山绿 四面荷花三面柳 九天日月开新运   万里笙歌乐太平 春雨洒来万象新 一城山色半城湖   ① ②   二、理解阅读(40分)   (一)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7-8题。(6分)   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7. 作者是抓住哪些意象(景物)来写“秋怀”的,创设了一幅怎样的图景?(3分)   答:   8.“芭蕉雨声秋梦里”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曲简要分析(3分)   答: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甲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   【乙文】今有人①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②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③已。”如知其非④义,斯⑤速已矣,何待来年? (《月攘一鸡》)   【注释】①攘:窃取、偷盗。②损:减少。③已:停止。④义:符合道理、事理。⑤斯:那么就应该的意思。   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先自度其足( ) ②而置之其坐( )   ③或告之曰 ( ) ④是非君子之道(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①宁信度,无自信也。   ②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11.下列对加点字“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 ②而置之其坐 ③是非君子之道 ④请损之   A.①②③④都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③④都不相同   12.你认为【乙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三)阅读《地球之水天外来?》选段,完成13—16题。(共8分)   地球之水天外来?   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有生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地球上有大量的水。水存在于辽阔无边的海洋,存在于纵横交错的江河,存在于星罗棋布的湖泊,也存在于地下。   那么,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   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仍一直在探索。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是:地球上的水是在地球形成时,从那些宇宙物质中分离出来的;而在地球形成以后,从地球内部不断析出水分聚集在地表。这由今天的火山活动可以得到证实。从地下分离出水的规模现在还很大。一次火山爆发,它喷出的水蒸气就可达几百万公斤。可以想见,在漫长的地球历史发展过程中,这样产生的水是很多的。此外,地球的重力比较大,它能把水吸引住;地球上的温度也有利于水的存在,如果地球表面温度太高,水就会被汽化跑到太空去了,如果温度太低,水都变成冰了。   近来,科学界又有一个重要发现:地球上的水源靠“天外来客”不断得到补充。   据美国科学家最近在美国地质物理协会的一次会议上宣布,卫星观测表明每天有成千上万个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大气层,它们带来的水分进入了地球大气和海洋,对地球上保持充足的水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依阿华大学的物理学家路易斯弗兰克于1986年首先发现了这一现象。1996年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极地探测卫星又发现,每隔5至30分钟,就会有直径在12米左右的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外层大气,每天撞击地球大气层的冰球总数最高迭4.3万个。   科学家解释说,这些冰球由冰和宇宙尘埃组成,实际上也就是小彗星。当距离地球1660公里到2.4万公里时,冰球就分裂成小碎片。当这些碎片暴露在阳光下时,就地迅速汽化,成为厚达48公里左右的云层,然后或被风吹散或形成降水。弗兰克博士估计,每隔一万到两万年,来自太空的冰球可以使地球海平面升高2.54厘米。   天文学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认为陨冰(如余杭陨冰)可能就是这些未汽化的冰球。   13.文章为什么用问句“地球之水天外来?”作标题?(2分)   14.画线句中的“这一现象”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15.地球上的哪些因素也使水得以在地球上存在?(2分)   16.最后一段句子中“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四)阅读《高贵的生命不卑微》一文,完成17-20题。(14分)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朱国勇   ①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②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衣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③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④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⑤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①。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⑥他笑了②,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能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⑦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⑧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 乔丹!   (选自《读写月报》,2011-4有删改)   17.试分析第①段有何作用?(2分)   18.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有两处“笑了”,其内涵不同,请加以分析。(4分)   第①处“笑”:   第②处“笑”:   (2)理解“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3分)   19.第⑤段中“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有人认为作者把“扑”改成“跪”更好,因为这样更能打动拉佛西,你认为呢?(3分)   20.人物形象探究:有人认为本文主人公是儿子,有人认为是父亲,还有人认为是父亲和儿子。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2分)   三、写作表达(40分)   21.以“我喜欢,所以我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说真话,抒真情,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挖掘值得写的.人、事、物,写出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1. wò móu 聆 斑(每空1分)   3.(1)美 马克吐温(每格1分)   (2)做士兵、到印第安人做大酋长(2分)   4. B(2分)   5.壹仟肆佰捌拾陆(错两字不得分)   6. 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九天日月开新运,万里笙歌乐太平(一副得1分)   7. 用西风、红叶、黄花、北雁、芭蕉、雨声这些意象(1分)渲染出一幅萧瑟(或凄清冷落)的秋天景象。(2分)   8.“芭蕉雨声秋梦里”这句诗写出了诗人的漂泊之感,以及强烈的思乡之情。(1分)家信、归期未、萧瑟的秋景分析(写到2处)(2分)   9. ①测量②同“座”③有人④这(4分)   10. ①宁愿相信尺子,也不相信自己。(2分)   ②如果知道那不符合道理、事理,就应该很快停止了,为何要等到第二年呢?(2分)   11.B(2分)   12.示例: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成大事者,必须当机立断,不能给自己找借口。(或发现自己的错误后就应该马上改正,浪子回头金不换。或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意对即可。)(2分)   13. 引起思考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兴趣(1分);表明疑问不确定,还有待研究。(1分)   14. 每天有成千上万个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大气层(2分)   15. 重力、温度。(每点1分)   16. 不能,表明陨冰就是这些未汽化的冰球只是天文学家的猜测(1分),去掉表示肯定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语言的准确。(1分)   17.(3分)交代了男孩的身份和他的自悲心理,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与结尾形成照应,使得文章结构严谨。(答出一点得2分,满分3分)   18.(7分)(1)(4分)第①处“笑了”:女主演拉佛西被男孩的热情和纯真感染,感到高兴,决定满足男孩的愿望,为他签名。第②处“笑了”:男孩为实现了自己的“计谋”而感到高兴。(答出一点得2分)   (2)(3分)男孩从自备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他心中充满了信心和希望(2分),增强了自信,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1分)。   19. ①改了就不符合事实;②丧失人格的跪不符合人物的性格;③跪会让拉佛西鄙视看不起,反而得不到签名。   20.(2分)(1)儿子:通过三次卖衣服,走出了自卑,增强了自信,对自我、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正是文章着力要表现的主题。从开篇和结尾看,文章都是围绕儿子来展开的。对儿子的描写所用笔墨较多。   (2)父亲:父亲是儿子的精神导师,儿子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亲的精神引领,正因为父亲的精心引导,才使得儿子克服了自卑心理。没有这样的父亲,就不会有充满自信的儿子,更不会有后来名满世界的儿子,儿子的成功实际正是父亲的成功。父亲的身影贯穿在三次卖衣服的全过程。对父亲的描写所用笔墨也较多。   (3)父亲和儿子:在主题的表现上都是为了体现高贵的生命不卑微,父亲是精神引领,儿子是实践验证,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情节的展开上,父子两人共同推动情节发展。在所用笔墨上,基本均等。   (此题为开放题,可从主题、情节、人物与主题的关系、所用笔墨等方面分析,答出1点即可得满分)   21、作文(30分切入)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迈进了中学已四个月了。在这片沃( ▲ )土上,我们眺望繁星漫天,凝眸( ▲ )夕阳余辉;líng( ▲ )听悦耳的朗朗书声,醉心bān( ▲ )斓的文学风景。在这片沃土上,我们与贾里交朋友,向田晓菲学习……让我们爱上语文,播撒希望。   2.默写(6分)   (1) ▲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3)晴空一鹤排云上, ▲ 。 (刘禹锡《秋词》)   (4)最是一年春好处, ▲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绿树阴浓夏日长, ▲ 。 (高骈《山亭夏日》)   (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则不复也。”(《论语》)   3.名著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回答问题。(4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 ▲ 国(国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 的作品。(2分)   (2)作品中主人公汤姆在想去当海盗之前还计划做什么?(2分)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勤奋努力、独立思考、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爷爷听力不好,在广告上看到一款高级助听器,购买需要汇款1486元。汇款单上有一栏要求汇款金额(大写),请你帮忙写一下。(2分)   人民币(大写) ▲ 元整。   6.下面是打乱的三副对联,请你运用你所学过的对联知识匹配,配出两副来即可。(2分)   东风吹出千山绿 四面荷花三面柳 九天日月开新运   万里笙歌乐太平 春雨洒来万象新 一城山色半城湖   ① ▲ ② ▲   二、理解阅读(40分)   (一)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7-8题。(6分)   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7. 作者是抓住哪些意象(景物)来写“秋怀”的,创设了一幅怎样的图景?(3分)   答: ▲   8.“芭蕉雨声秋梦里”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曲简要分析(3分)   答: ▲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甲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   【乙文】今有人①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②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③已。”如知其非④义,斯⑤速已矣,何待来年? (《月攘一鸡》)   【注释】①攘:窃取、偷盗。②损:减少。③已:停止。④义:符合道理、事理。⑤斯:那么就应该的意思。   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先自度其足( ▲ ) ②而置之其坐( ▲ )   ③或告之曰 ( ▲ ) ④是非君子之道( ▲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①宁信度,无自信也。 ▲   ②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   11.下列对加点字“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 ②而置之其坐 ③是非君子之道 ④请损之   A.①②③④都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③④都不相同   12.你认为【乙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   (三)阅读《地球之水天外来?》选段,完成13—16题。(共8分)   地球之水天外来?   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有生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地球上有大量的水。水存在于辽阔无边的海洋,存在于纵横交错的江河,存在于星罗棋布的湖泊,也存在于地下。   那么,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   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仍一直在探索。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是:地球上的水是在地球形成时,从那些宇宙物质中分离出来的;而在地球形成以后,从地球内部不断析出水分聚集在地表。这由今天的火山活动可以得到证实。从地下分离出水的规模现在还很大。一次火山爆发,它喷出的水蒸气就可达几百万公斤。可以想见,在漫长的地球历史发展过程中,这样产生的水是很多的。此外,地球的重力比较大,它能把水吸引住;地球上的温度也有利于水的存在,如果地球表面温度太高,水就会被汽化跑到太空去了,如果温度太低,水都变成冰了。   近来,科学界又有一个重要发现:地球上的水源靠“天外来客”不断得到补充。   据美国科学家最近在美国地质物理协会的一次会议上宣布,卫星观测表明每天有成千上万个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大气层,它们带来的水分进入了地球大气和海洋,对地球上保持充足的水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依阿华大学的物理学家路易斯弗兰克于1986年首先发现了这一现象。1996年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极地探测卫星又发现,每隔5至30分钟,就会有直径在12米左右的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外层大气,每天撞击地球大气层的冰球总数最高迭4.3万个。   科学家解释说,这些冰球由冰和宇宙尘埃组成,实际上也就是小彗星。当距离地球1660公里到2.4万公里时,冰球就分裂成小碎片。当这些碎片暴露在阳光下时,就地迅速汽化,成为厚达48公里左右的云层,然后或被风吹散或形成降水。弗兰克博士估计,每隔一万到两万年,来自太空的冰球可以使地球海平面升高2.54厘米。   天文学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认为陨冰(如余杭陨冰)可能就是这些未汽化的冰球。   13.文章为什么用问句“地球之水天外来?”作标题?(2分)   ▲   14.画线句中的“这一现象”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   15.地球上的哪些因素也使水得以在地球上存在?(2分)   ▲   16.最后一段句子中“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   (四)阅读《高贵的生命不卑微》一文,完成17-20题。(14分)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朱国勇   ①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②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衣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③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④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⑤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①。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⑥他笑了②,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能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⑦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⑧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 乔丹!   (选自《读写月报》,2011-4有删改)   17.试分析第①段有何作用?(2分)   ▲   18.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有两处“笑了”,其内涵不同,请加以分析。(4分)   第①处“笑”: ▲   第②处“笑”: ▲   (2)理解“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3分)   ▲   19.第⑤段中“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有人认为作者把“扑”改成“跪”更好,因为这样更能打动拉佛西,你认为呢?(3分)   ▲   20.人物形象探究:有人认为本文主人公是儿子,有人认为是父亲,还有人认为是父亲和儿子。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2分)   ▲   三、写作表达(40分)   21.以“我喜欢,所以我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说真话,抒真情,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挖掘值得写的人、事、物,写出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1. wò móu 聆 斑(每空1分)   3.(1)美 马克吐温(每格1分)   (2)做士兵、到印第安人做大酋长(2分)   4. B(2分)   5.壹仟肆佰捌拾陆(错两字不得分)   6. 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九天日月开新运,万里笙歌乐太平(一副得1分)   7. 用西风、红叶、黄花、北雁、芭蕉、雨声这些意象(1分)渲染出一幅萧瑟(或凄清冷落)的秋天景象。(2分)   8.“芭蕉雨声秋梦里”这句诗写出了诗人的漂泊之感,以及强烈的思乡之情。(1分)家信、归期未、萧瑟的秋景分析(写到2处)(2分)   9. ①测量②同“座”③有人④这(4分)   10. ①宁愿相信尺子,也不相信自己。(2分)   ②如果知道那不符合道理、事理,就应该很快停止了,为何要等到第二年呢?(2分)   11.B(2分)   12.示例: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成大事者,必须当机立断,不能给自己找借口。(或发现自己的错误后就应该马上改正,浪子回头金不换。或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意对即可。)(2分)   13. 引起思考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兴趣(1分);表明疑问不确定,还有待研究。(1分)   14. 每天有成千上万个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大气层(2分)   15. 重力、温度。(每点1分)   16. 不能,表明陨冰就是这些未汽化的冰球只是天文学家的'猜测(1分),去掉表示肯定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语言的准确。(1分)   17.(3分)交代了男孩的身份和他的自悲心理,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与结尾形成照应,使得文章结构严谨。(答出一点得2分,满分3分)   18.(7分)(1)(4分)第①处“笑了”:女主演拉佛西被男孩的热情和纯真感染,感到高兴,决定满足男孩的愿望,为他签名。第②处“笑了”:男孩为实现了自己的“计谋”而感到高兴。(答出一点得2分)   (2)(3分)男孩从自备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他心中充满了信心和希望(2分),增强了自信,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1分)。   19. ①改了就不符合事实;②丧失人格的跪不符合人物的性格;③跪会让拉佛西鄙视看不起,反而得不到签名。   20.(2分)(1)儿子:通过三次卖衣服,走出了自卑,增强了自信,对自我、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正是文章着力要表现的主题。从开篇和结尾看,文章都是围绕儿子来展开的。对儿子的描写所用笔墨较多。   (2)父亲:父亲是儿子的精神导师,儿子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亲的精神引领,正因为父亲的精心引导,才使得儿子克服了自卑心理。没有这样的父亲,就不会有充满自信的儿子,更不会有后来名满世界的儿子,儿子的成功实际正是父亲的成功。父亲的身影贯穿在三次卖衣服的全过程。对父亲的描写所用笔墨也较多。   (3)父亲和儿子:在主题的表现上都是为了体现高贵的生命不卑微,父亲是精神引领,儿子是实践验证,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情节的展开上,父子两人共同推动情节发展。在所用笔墨上,基本均等。   (此题为开放题,可从主题、情节、人物与主题的关系、所用笔墨等方面分析,答出1点即可得满分)   21、作文(30分切入)

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一、积累与应用(4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脸颊(jiá) 匿笑(nì) 徘徊(huái) 霎时(shà)   B、倔强(qiàng) 胆怯(qiè) 蜿蜒(wān) 诀别(qué)   C、模样(mó) 弧形(hú) 冀中平原(jì) 截然不同(jié)   D、绽开(zhàn) 感慨(gǎi) 小心翼翼(yì) 花团锦簇 (cù)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宛转 嘹亮 抖擞 喜出忘外 B 茏罩 澄清 化妆 花枝招展   C烘托 粗犷 莅临 翻来覆去 D 决别 憔悴 分歧 各得其所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 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   B 春华秋实,没有那海藻的春风,又那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收成呢?   C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 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开始向我求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加强居民的环保意识,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   B.通过老师的教导,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C.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灿烂的明天。   D.为防止水灾之后无疫情,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 )的儿子。   (2)雨仍然偶尔( )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   (3)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 ),城外又那么宽敞。   A.强壮 拜访 狭窄 B.强壮 造访 狭窄   C.强悍 造访 狭小 D.强悍 拜访 狭小   6、文言诗文默写(15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   (2)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3)《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唤醒“征人”思乡情绪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呢?《十二章》中对此进行了这样的阐述: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5)《峨眉山月歌》中抒发作者对友人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十二章》中感叹时光飞逝,启示人们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观沧海》中诗人以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的雄伟壮阔,表 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   (8)《夜雨寄北》诗人想象回家团圆后剪烛西窗共话良宵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但在它驶近黑暗的时候, , 。   7、请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以下两文的寓意。(2分)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2)《蚊子和狮子》:   8、写出一些与狼有关的成语。(最少6个)(3分)   9、《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10、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猫》——郑振铎——现代作家、文学史家——《文学大纲》   B.《动物笑读》——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狗的家世》   C.《鸟》——梁实秋——作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雅舍小品》   D.《狼》——蒲松龄——明代文学家——《聊斋志异》   11、用一句话概括从下面材料中得到的启迪。(3分)   猫头鹰的样子不招人喜欢,叫声凄厉,被人视作“不祥鸟”,然而它是益鸟;   蝴蝶艳丽多姿,翩翩起舞,招人喜欢,然而,它是害虫。   这则材料给我们的启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列举出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例即可。(4分)    二、阅读(48分)   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18分)   阅读《鸟》,回答问题。   ①我爱鸟   ②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蹓跶(现在这样有闲的人少了)。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 是那鸟的苦闷。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的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搏扶摇而直上”,便要撞头碰壁。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贴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   ③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 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   ④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啄,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烂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的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 拳着一条脚,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的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⑤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有人初闻杜鹃,兴奋的一夜不能睡,一时想到“杜宇”“望帝”,一时又想到啼血,想到客愁,觉得有无限诗意。我曾告诉他事实上全不是这样的。杜鹃原是很健壮的一种鸟,比一般 的鸟魁梧得多,扁嘴大口,并不特别美,而且自己不知构巢,依仗体壮力大,硬把卵下在别个的巢里,如果巢里已有了够多的卵,便不客气的给挤落下去,孵育的责任由别个代负了,孵出来之后,羽毛渐丰,就可把巢据 为己有。那人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于这豪横无情的鸟,再也不能幻出什么诗意出来了。我想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   ⑥鸟并不永久的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诗人哈代在一首诗里,他在圣诞的前夕,炉里燃着熊熊的火,满室生春,桌上摆着丰盛的筵席,准备着过一个普天同庆的夜晚,蓦然看见在窗外一片美丽的雪景当中,有一只小鸟蹐局缩缩的在寒枝的梢头踞立,正在啄食一颗残余的僵冻的果儿,禁不住那料峭的寒风,栽倒地上死了,滚成一个雪团!诗人感喟曰:“鸟!你连这一个快乐的夜晚都不给我!”我也有过一次类似经验,在东北的一间双重玻璃窗的屋里,忽然看见枝头有一只麻雀,战栗的跳动抖擞着,在啄食一块干枯的叶子。但是我发见那麻雀的羽毛特别的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⑦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型类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只是清早遇到烟突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檐下的`烟突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上的雀儿的映影。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的怪叫。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13.作者在本文的一开头便点出自己喜爱鸟,“我爱鸟”。通读全文,请分条概括作者喜爱鸟的原因。(4分)   14.第2小节中的画线句“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贴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标本室里住着罢”的深刻含意是什么?(4分)   15.有人认为第5小节中的画线句可以不要,你同意吗?为什么?(4分)   16.在这篇散文里边,作者尽情赞美鸟类的自由、活泼、俊俏,但是在最后一小节中作者又写出了另一番寓意,你能读出这番寓意吗?(6分)   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14分)   睡在炊烟里的母亲   ①摸着黑回家的母亲,与黑暗融为一体,像一片不被人知的最单薄的影子,贴着地面,缓缓蠕动。   ②母亲老了,总是遗忘。晾晒的衣物忘了在下雨前收回,莫名其妙就弄伤了手脚,衣服上的扣子去向不明,做饭糊锅的次数越来越多……有人说,这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的确,现在的母亲,有时候甚至分不清左手和右手。   ③唯一忘不掉的,是她自己的孩子。三个儿子,三颗骄傲的星星。三个女儿,三件贴心的棉袄。忘不掉孩子们的生日,大概她也知道自己的记性不佳,便在日历上找到那些日子,然后叠起来,用以提醒自己。   ④除了儿女,母亲的口袋空空如也。   ⑤如今,儿女们如鸟一样飞远,母亲的桌上只有一双孤独的筷子。母亲,被冷落在遥远的炊烟里,一转身又是一年。   ⑥看到炊烟,就看到母亲了。我总是这样想,并习惯了这样去看每个人家的炊烟:炊烟缓缓,那一定是孩子们都在母亲的怀里,母亲用她的安详笼罩着孩子们的美梦;炊烟凌乱,那一定是孩子们迟迟未归,母亲牵肠挂肚,急得在院子里打转。   ⑦那时,我就是个喜欢疯跑的孩子,也是喜欢哭泣的孩子,满脸鼻涕的孩子。可是,母亲依然会毫不犹豫地、深深地吻下去。   ⑧一丝风也没有的时候,炊烟笔直笔直的,那很像年轻时候的母亲,身材高挑,相貌出众,被村里无数后生的眼睛偷偷地打量过。   ⑨可是一阵风就会将那笔直的身段吹弯,就像现在佝偻着的母亲。原来,炊烟也是会老的啊。母亲,用褶皱、用后半夜的一盏油灯、用老花镜、用哆哆嗦嗦的手、用手上的针线……爱着我们,却极力不发出声来。哪怕一声轻咳,都埋在一块柔软的巾帕里。   ⑩驼背的母亲,离土地越来越近。我担心有一天,她的头会低得触到地面,那是母亲的句号。如果耳背的上帝还能听见我的祷告,我不祈求风调雨顺,不祈求鸿运当头,只求让母亲可以伸直了腰身,好好地伸个懒腰。   ⑾柴米油盐,是这一生和母亲最亲密的事物。厨房是母亲的舞台,围裙是她的道具,锅碗瓢盆是她的乐声。即便在艰苦的日子里,母亲也总是认认真真地做饭,从来不对付。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是母亲却不一样,没看见她用了多少食材,却总能变着花样地做出许多可口的饭菜来。母亲在厨房里劈啪作响,把贫苦颠得上下翻飞,把日子炒得香滋辣味。灶台底下的火焰,总是忍不住蹿出来为母亲鼓掌。   ⑿而从灶台下欢快地跑向屋顶的炊烟,是缠绕在母亲手上的戒指,一生都未曾褪下。因为,在母亲的指缝间,我总能闻到葱花的味道,家的味道。   ⒀炊烟,就这样在我的目光里一茬一茬地熄灭,又一茬一茬地升起。   ⒁今夜,我想念母亲。可是 我无法回到她的身边,唯有希望故乡的风能轻一点儿,别把我家的炊烟吹得东倒西歪。因为母亲在炊烟里睡着,她累了,让她多睡一会儿吧,借着炊烟的暖。   17.请问第②段与第③段在内容上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18.“如果耳背的上帝还能听见我的祷告,我不祈求风调雨顺,不祈求鸿运当头,只求让母亲可以伸直了腰身,好好地伸个懒腰”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9.请赏析第11段中“厨房是母亲的舞台,围裙是她的道具,锅碗瓢盆是她的乐声”一句。(从修辞或表达效果两方面入手)(3分)   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3分)   21.你认为该文题目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3分)   文言文阅读(16分)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 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2.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一/犬坐于前   B.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C.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3.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恐前后受其敌( ) (2)屠自后断其股( )   24.下列语法现象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止有剩骨”中“止”是通假字,通“只”,副词。   B.“投以骨”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应理解为“以骨投之。”   C.“两狼之并驱如故”中的“之”和“禽兽之变诈”中的“之”用法是一样的。   D.“一狼洞其中”的“洞”是名词用作动词,指打洞、挖洞。   25.翻译下面句子。(4分)   (1)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6.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2分)   27.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4分)    三、作文(60分)   有人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一是青春,二是健康。”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又何止于此呢!   请以《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戏剧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2分)   A偌大(nuò) 倏忽(shū) 蜷曲(quán) 骸骨(hài)   B响晴(xiǎng) 发酵(jiào) 哪吒(zhā) 须臾(yú)   C尴尬(gāng) 匿笑(nì) 瘫痪(tān) 啜泣(chuò)   D宽恕(sù) 发髻(jì) 喑哑(yīn) 炫耀(xuàn)   2.选出下面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 )(2分)   A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宽洪大量 蛛丝马迹   B 滚瓜乱熟 独具慧眼 恍然大悟 疲倦不堪   C 不求甚解 形影不离 不可抗据 絮絮叨叨   D 喜出望外 脸色憔悴 各得其所 水波粼粼   3.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   A.公交司机吴斌同志舍己救人的壮举,让获救的市民们耿耿于怀,一生难忘。 B.王老师看到我们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C.易中天老师在演讲中时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简直令同学们目不暇接。 D.网球选手李娜从小就有自命不凡的理想,这激励着她不断超越自己,成为亚洲网坛的骄傲。   4.下面语文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在刻画人物时可以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对人物进行细致的描绘,从而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B.想象和夸张是童话的重要特征,虚构的故事,离奇的情节,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   C.《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元代小说家。   D.“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塞翁失马》说明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   5.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   弯弯的月牙虽没有耀眼的光辉,但同样可以照耀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澈的溪流虽没有博大的胸怀,但同样可以滋润大地。   6.修改病句,并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1)移动互联网大大提高了人们处理 、接受信息的能力。   (2)是否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 罪人,是衡量党员干部党性坚定的重要标准之一。   7.古诗文填空(8分)   (1)子夏曰:“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仁在其中矣。   (2) _________________ ,志在千里。   (3) _________________ ,却话巴山夜雨时。   (4)《论语》十二章中表达孔子慨叹时光流逝,劝人珍惜时光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诗人触景生情,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40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0分)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一寺临河干( ) ⑵山门圮于河( )   ⑶竟不可得( ) ⑷但知其一( )   9.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2分)   ⑴如是再啮 古义:( ) 今义:( )   ⑵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今义:( )   10.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二)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7)题(15分)   ①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②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③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   ④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⑤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⑥“找蔡老师……”   ⑦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⑧“不是放暑假了么?”   ⑨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 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⑩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3.选文中共描述了几个经典事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14.第②自然段中的加点词“从来不”与后一句中的“仅仅有一次”是否矛盾,作者这样用词究竟是为了表现什么? ( 3分)   1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⑨段中的画线句?(3分)   16.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狡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3分)   17.文章结尾处写道:“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23)题。(15分)   最小的星星也闪光   ①潘小锋是个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瘦削的脸上有着一双透着忧郁却又叛逆的眼睛。他总是喜欢一个人躲着看他的动漫书,偶尔也会在纸上涂鸦着什么,平时很少参与班集体的活动,与班上的其他同学也极少来往,似乎成了被人遗忘的人。   ②那天,我正在神采飞扬地讲着课,学生都安静地听着。突然,原本安静的教室却被一声窃笑搅起了层层波浪。我怒火中烧循声望去,发现是潘小锋的同桌张晓琴在笑。张晓琴发觉我盯着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③我铁青着脸说:“张晓琴,你笑什么?”   ④张晓琴立马站起来小声说:“老师,他在画你——”并用手指着潘小锋课桌上的纸。   ⑤一下子,全班的目光齐刷刷地锁定在我和他的身上,旁边的几个学生猫着身子偷看他的画,也都偷笑起来。我一个箭步过去,一把抢过他的画,圆睁着愤怒的双眼,看着他在画我上课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⑥“潘小锋,你给我站到墙角去!”我用强硬的命令口吻叫嚷着。他耷拉着脑袋晃悠悠地走了过去。“上课不听开小差也就算了,竟敢丑化老师,岂有此理!明天叫你家长来。”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那堂课是我与他头一回交锋,也是他进入我视线的开始。   ⑦放学后,拿着缴来的画来到办公室,教师应有的品行规范让我平静下来。细细端详他的画,觉得倒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心情也渐渐舒展开来。   ⑧第二天,我在办公室静等他和他家长的到来,可是一个上午都没见人影。后来得知他因害怕告诉他父亲实情而挨打,一个人躲进了网吧。知道这一切后我和他父亲一起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了家。   ⑨到他家天色已晚了,天边零星地冒出几颗闪着光亮的星星。他父亲把我让进家门,招呼我:“老师辛苦了!坐一坐,家里太小太乱,不 好意思。”我笑笑便坐了下来,环视了一下房间。这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低矮房,墙壁灰暗,摇摆的蛛丝零落地挂在屋角,一些旧式家具零乱地堆放在各处,上面随意堆放着一些图书报刊,看来已许久没整理过了。   ⑩“老师别生气,您喝茶!”我接过茶杯放到桌子上。   “你小子尽给我惹事,骨头又痒了,想挨揍啊——”他父亲说着就要打他,我连忙制止,“怎么又要打,不是和你说了吗?别总是打孩子 。”   “不是,这野小子自从我和他妈离婚后就没人管,没办法。我也下岗了,一个人忙着照看书摊,难得有时间在家。他要是有空就到我书摊来帮我照看,喜欢看动漫书,没事时也瞎画,我看他有这兴趣就给他报了个绘画班。呵呵——老师,您瞧,这墙上的奖状是他得的奖。”   我按他指的方向看去,这才注 意到墙上贴着好几张奖状。他的书桌上也散落着一些他画的漫画,有各种可爱有趣的人物,惟妙惟肖。我顺手拿起一张来看,这时他父亲迅速 地收拾起来,说道:“老师见笑了,小孩子瞎画着玩,上不了台面的。”   我笑道:“其实,你儿子挺有天赋的,画的不错,他画我的那张我还留着呢,别说还蛮像。”   “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有意画您,我当时只是觉得您上课很有精神,所以不知不觉就画了下来。”潘小锋有点委屈地说道。   “潘小锋,既然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应好好培养,如果有兴趣,可以向这方面发展,创作出更好的动漫画。”我还是用老师的本职口吻教育他,“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活动,希望你能发挥出你的特长哦,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我会的,没问题。”他豪言壮语地答应了。   我欣慰地点点头,说:“好了,天也晚了,我也该走了。”说着便走了出来,他父亲忙说道:“那我送送您吧!”   “不用,我一个人走就行了。好好培养你儿子,他会有出息的。”   告别了他父子俩,我走在星光和街灯掩映的路上。我抬头望着天空,繁星满天,装饰着静谧的夜,忽然发现一颗微小的星星正闪着微弱的亮光。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潘小锋天真可爱的神情,我沉思良久,觉得他就像天空中的那颗最小的星星,虽然小其实也一样会发光。   18.请你谈谈对本文标题“最小的星星也闪光 ”的理解。(3分)   19.请你用四字词语,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3分)   ( )——星夜家访——( )——( )   20.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下面加点词语表现了人物当时怎样的心理。(4分)   (1)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   (2)“我会的,没问题。”他豪言壮语地答应了。   21.仔细品味最后一段中的划线句子,说说它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3分)   22.请你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对文中的“我”进行评价。(2分)(至少两点)   三.作文(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40分)。   (1)题目一:这里也有乐趣   (2)文题二: _______斑斓了我的岁月   如选文题二,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①两文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②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   ③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 更多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享:


上一篇:交通信用卡网上银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