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狗理财游戏

时间:2024-12-27 19:56:46编辑:花茶君

幼儿园小班音乐《一只哈巴狗》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音乐《一只哈巴狗》教案(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音乐《一只哈巴狗》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意跟唱歌曲,初步学习音乐游戏《哈巴狗》。   2、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小狗头饰、骨头、房子   活动过程:   1、课前热身,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跟着音乐动起来,引入主题。提问:教师扮演小狗汪、汪、汪,嘘!你们听这是谁来了呀?那你们喜欢小狗吗?那我们一起来模仿下小狗的声音:汪、汪、汪。   2、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教师提问:   (1)刚刚你们听到了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吗?(哈巴狗等)   (2)哈巴狗蹲在大门口,眼睛怎么样?(眼睛黑黝 黝)   (3)它想干什么?它怎么吃的?(想吃肉骨头,学一学小狗吃骨头的样子)   3、幼儿学唱儿歌《一只哈巴狗》   (1)幼儿听老师唱一遍儿歌,然后跟着学唱儿歌   一只哈巴狗,坐在大门口,眼睛黑黝黝,想吃肉骨头。   一只哈巴狗,吃完肉骨头,尾巴摇一摇,向我点点头。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儿歌。   (3)再次播放音乐,幼儿边唱边跳。   4、音乐游戏:小狗抓骨头   (1)讲解游戏玩法: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边唱边跳走到小房子旁边蹲下拿起够骨头啃。   (2)教师示范一遍游戏:小狗抓骨头。   (3)幼儿跟着教师玩游戏:小狗抓骨头。   游戏结束:   播放安静的音乐,今天小朋友扮演哈巴狗开心吗?还想不想吃够骨头呀?那我们去找其他小朋友们都来当哈巴狗,到外面找找去!   幼儿园小班音乐《一只哈巴狗》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   《一只哈巴狗》是一首简单的4/2拍的儿童歌曲,节奏活泼明快,歌曲旋律简单优美,歌词短小易懂,富有生活气息,便于幼儿理解。通过让幼儿感受音乐节拍做动作,让幼儿在身体动起来的同时,又培养其对音乐对艺术的感受能力,得到一种欣赏美和发现美得情感体会。   活动目标 :   1.学唱歌曲《一只哈巴狗》,知道并理解歌词。   2.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能掌握4/2拍节奏,并随着音乐节奏用自己的肢体动作进行表演。   3.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并喜欢参与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   《一只哈巴狗》微课视频   活动过程 :   一、谈话导入主题。   教师:今天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哈巴狗。   哈巴狗想和我们一起玩,我们欢迎它吧!   二、讲解歌词内容,幼儿观看动画视频。   1.看动画理解歌词内容。   一只哈巴狗(视频:出现一只哈巴狗)   坐在大门口(视屏:小狗出现在大门口)   眼睛黑溜溜(视频:小狗眼睛转动)   想吃肉骨头(视频:出现小狗的想象,肉骨头)   吃完肉骨头(视频:出现小狗吃骨头动画)   尾巴摇一摇(视频:小狗尾巴摇一摇)   像我点点头(视频:小狗点点头)   2.看动画,听歌曲。   播放《一只哈巴狗》动画歌曲。   3.教师根据歌曲节奏介绍4/2拍节奏形式,并根据音乐节奏进行感知4/2拍节奏节奏的动作演示。   观看视屏(拍头、拍肩、拍手等)进行节奏感知。   4.根据视屏,幼儿进行节奏练习。   三、幼儿听音乐进行节奏拍打展示表演,音乐活动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节奏拍打表演。活动结束,挥手和小哈巴狗说再见!   活动反思 :   幼儿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能理解歌词内容并掌握4/2拍节奏,能跟随着音乐节奏用自己的肢体动作进行表演。但仍有不足之处,个别幼儿在节奏的把控上不是特别准确,一种节奏模式,出现节奏不稳的情况,一会快一会慢。还有个别幼儿手口动作不能统一,出现手上的动作比嘴里歌曲时而快时而慢。通过本节课,我觉得在幼儿对节奏的感知不准确方面,可以教师和幼儿一起,教师握着幼儿的手,跟随音乐一起打节奏,多加练习一定会有所改善。另外,针对手口对应不一节奏的幼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陪幼儿听音乐,做练习,逐渐提升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   幼儿园小班音乐《一只哈巴狗》教案 篇3   一、活动名称:   艺术活动《一只哈巴狗》(演奏)   二、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理解歌词内容。   2.能在间奏处一拍一下地拍手、拍响板,感受演奏与表演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哈巴狗的玩具一个;响板人手一个。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哈巴狗玩具,模拟哈巴狗的叫声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这是谁呀?今天,可爱的哈巴狗来和小朋友一起玩,大家鼓掌欢迎。   (二)教师出示教育挂图并范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音乐情绪,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范唱第一段,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教师提问:哈巴狗坐在哪儿?它在想什么?   2.教师范唱第二段。   教师提问:哈巴狗吃完肉骨头之后做了什么动作?   3.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三)幼儿与教师合作开展语言及体态节奏游戏,如教师唱“一只哈巴狗”,幼儿拍手并在间奏处唱“汪汪”。之后请幼儿想出其他体态动作,如举双手做小狗状等。   (四)学习响板的演奏方法,并随乐练习演奏。   1出示响板,介绍乐器的名称与演奏方法。   2幼儿自由练习演奏响板,教师随机指导,重在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持握与演奏方法,并按照教师的指挥一拍一下地演奏。   3随乐演唱歌曲,带领并指挥幼儿在间奏处边唱“汪汪”边演奏乐器。   4幼儿随乐分组合作表演。指导幼儿按意愿分两组,一组幼儿演唱,另一组幼儿在间奏处唱“汪汪”并演奏乐器。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五)游戏“哈巴狗抢肉骨头”。   游戏玩法:几个幼儿扮演哈巴狗,蹲在圈外,其余幼儿扮演肉骨头,蹲在圆圈中间。大家共同演唱歌曲,在最后一句“汪汪”之后,“哈巴狗”迅速跳入圈中抢“肉骨头”,而“肉骨头”迅速跑回座位,被“哈巴狗”抓住了就被“吃掉了”。   教师简要评价,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音乐《一只哈巴狗》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2.学习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3.体验模仿哈巴狗动作的乐趣。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毛绒小哈巴狗一只;小狗头饰若干;音乐光碟一张;   经验准备:幼儿学过发声练习和歌词   活动重难点:   感受歌曲的特点,学会演唱   能够试着边唱边做动作,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故事:有一个小男孩,看到大门口有一只哈巴狗,他长得一双黑黝黝的眼睛,一对大大的耳朵,他饿得一只摸自己的肚皮。小男孩一想,小狗肯定想吃肉骨头了。小男孩跑回家拿了好多的肉骨头给哈巴狗,哈巴狗吃完后,高兴的又向小男孩点头,又向他摇尾巴,小男孩就和哈巴狗成为了好朋友。   2、教师提问:(1) 小男孩在大门口看到了什么?(幼儿说出“哈巴狗”后,教师出示毛绒哈巴狗))   (2) 哈巴狗长什么样子啊?   (3) 哈巴狗饿了,它想吃什么呀?   (4) 哈巴狗吃饱后,对小男孩做了什么?   二、教师放音乐   1、放音乐时,让幼儿做律动,用手打节拍   2、教师边唱边做动作给幼儿示范一遍歌曲,然后教师一句一句的教幼儿,教师唱一句,幼儿唱一句。并要引导幼儿:   (1)哈巴狗除了像老师这样蹲在大门口,还可以怎么蹲?   (2)哈巴狗怎么吃肉骨头?   (3)哈巴狗吃完骨头,怎么向小男孩摇尾巴和点头的?要让幼儿有自己独特的动作,请表演有不同的幼儿上台示范做给大家看。   三、放音乐   1.让幼儿带上小狗的头饰,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试着边做动作边唱歌曲数遍   2.请表演好的幼儿站上台表演,台下的小朋友可模仿的做,也可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四、活动结束   请小朋友们都来当哈巴狗,想吃肉骨头吗?到外面找找去   活动反思   1.小班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想象力,当他们听到听到音乐会,就会手舞足蹈。哈巴狗这个小动物能够引起幼儿的注意,提高幼儿对此活动的兴趣,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并理解了歌曲每一句的特点。在授课中,我激发幼儿大胆表演,自由表达、想象和创造。在模仿小哈狗时,幼儿感到了乐趣。   2.在授课中,幼儿有表现出不一样、突出的模仿动作,没有注意观察到。   3.教师应该在教案中设计一个互动的游戏,让幼儿能够更好的感受歌曲特点,在模仿动作更加感到快乐   幼儿园小班音乐《一只哈巴狗》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乐意跟唱歌曲,初步学习音乐游戏《哈巴狗》。   2、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大门口的背景图一幅,哈巴狗形象一只;小狗头饰;小椅子一张。   经验准备:幼儿学过发声练习和歌词。   活动重点:学习集体玩音乐游戏。   活动难点:听到哈巴狗“汪汪”后,反应较快的跑回自己的位置。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3 5 5 ︳5 3 3 ︳2 4 4 ︳4 2 2 ︳5 5 6 6 ︳5 — ︳   小 狗叫 汪 汪汪 小 狗叫 汪 汪汪 小狗 怎 么 叫   5 4 3 2 ︳1 — ︳   汪 汪 汪 汪 汪   二、歌唱活动《哈巴狗》   1、教师和幼儿围坐在大门口,引出课题。   师:有一只哈巴狗出来了,它蹲在大门口,真可爱,你们瞧!   2、幼儿完整欣赏歌曲一遍。   提问:哈巴狗蹲在大门口,眼睛怎么样?它想干什么?它怎么吃的?学学(适当奖励)   3、幼儿跟唱歌曲数遍。   三、音乐游戏“小狗抓肉骨头”   1、讲解游戏玩法:一只哈巴狗蹲在大门口,其余幼儿当肉骨头,小狗蹲在小椅子上,其余   [1] [2] 下一页   幼儿边唱歌边向小狗靠近,当音乐唱完后,哈巴狗大声“汪汪”,从椅子上跳下来去抓肉骨头,“肉骨头”赶紧跑回自己位置。被抓住的肉骨头由小狗吃掉。   2、老师当哈巴狗,游戏一遍。   3、请一名幼儿当哈巴狗,全体幼儿游戏一遍。   四、活动结束:   请小朋友们都来当哈巴狗,我们想吃肉骨头吗?到外面找找去!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哈巴狗》及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哈巴狗》及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哈巴狗》及教学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2.学习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3.体验模仿哈巴狗动作的乐趣。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毛绒小哈巴狗一只;小狗头饰若干;音乐光碟一张; 经验准备:幼儿学过发声练习和歌词 活动重难点: 感受歌曲的特点,学会演唱 能够试着边唱边做动作,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故事:有一个小男孩,看到大门口有一只哈巴狗,他长得一双黑黝黝的眼睛,一对大大的耳朵,他饿得一只摸自己的肚皮。小男孩一想,小狗肯定想吃肉骨头了。小男孩跑回家拿了好多的肉骨头给哈巴狗,哈巴狗吃完后,高兴的又向小男孩点头,又向他摇尾巴,小男孩就和哈巴狗成为了好朋友。 2、教师提问: (1) 小男孩在大门口看到了什么?(幼儿说出“哈巴狗”后,教师出示毛绒哈巴狗)) (2) 哈巴狗长什么样子啊? (3) 哈巴狗饿了,它想吃什么呀? (4) 哈巴狗吃饱后,对小男孩做了什么? 二、教师放音乐 1、放音乐时,让幼儿做律动,用手打节拍 2、教师边唱边做动作给幼儿示范一遍歌曲,然后教师一句一句的教幼儿,教师唱一句,幼儿唱一句。并要引导幼儿: (1)哈巴狗除了像老师这样蹲在大门口,还可以怎么蹲? (2)哈巴狗怎么吃肉骨头? (3)哈巴狗吃完骨头,怎么向小男孩摇尾巴和点头的?要让幼儿有自己独特的动作,请表演有不同的幼儿上台示范做给大家看。 三、放音乐 1.让幼儿带上小狗的头饰,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试着边做动作边唱歌曲数遍 2.请表演好的幼儿站上台表演,台下的小朋友可模仿的做,也可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四、活动结束 请小朋友们都来当哈巴狗,想吃肉骨头吗?到外面找找去 活动反思 1.小班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想象力,当他们听到听到音乐会,就会手舞足蹈。哈巴狗这个小动物能够引起幼儿的注意,提高幼儿对此活动的'兴趣,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并理解了歌曲每一句的特点。在授课中,我激发幼儿大胆表演,自由表达、想象和创造。在模仿小哈狗时,幼儿感到了乐趣。 2.在授课中,幼儿有表现出不一样、突出的模仿动作,没有注意观察到。 3.教师应该在教案中设计一个互动的游戏,让幼儿能够更好的感受歌曲特点,在模仿动作更加感到快乐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哈巴狗》及教学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 2、观察图片,通过具体的形象和动作掌握休止符。 3、感受休止符部分用动作来表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学习dvd、教学cd。 2、大门口的背景图一幅,哈巴狗形象一只;小狗头饰;小椅子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围坐在大门口,引出课题。 教师:有一只哈巴狗出来了,它蹲在大门口,真可爱,你们瞧! 2、幼儿完整欣赏歌曲一遍。 提问:哈巴狗蹲在大门口,眼睛怎么样?它想干什么?它怎么吃的?学学(适当奖励) 3、幼儿跟唱歌曲3遍。 4、音乐游戏"小狗抓肉骨头" (1)讲解游戏玩法:一只哈巴狗蹲在大门口,其余幼儿当肉骨头,小狗蹲在小椅子上。幼儿边唱歌边向小狗靠近,当音乐唱完后,哈巴狗大声"汪汪",从椅子上跳下来去抓肉骨头,"肉骨头"赶紧跑回自己位置。被抓住的肉骨头由小狗吃掉。 (2)老师当哈巴狗,游戏一遍。 (3)请一名幼儿当哈巴狗,全体幼儿游戏一遍。 5、幼儿学唱歌曲,并随音乐表演。 (1)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在休止符处用动作提示。 教师:我们一起唱,注意在小狗休息的时候要怎样做呢? (2)幼儿听伴奏独立歌唱,并做动作两遍左右。 教师:这次我不唱歌了,请你们自己听着教学cd的伴奏,边做动作边歌唱。 (3)教师鼓励幼儿到同伴面前边唱歌边表演。 教师:谁愿意到中间来表演给大家看呢?(可以根据幼儿的情况,决定表演的次数。)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都来当哈巴狗,我们想吃肉骨头吗?到外面找找去!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哈巴狗》及教学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乐意跟唱歌曲,初步学习音乐游戏《哈巴狗》。 2、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小狗头饰、骨头、房子 活动过程: 1、课前热身,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跟着音乐动起来,引入主题。提问:教师扮演小狗汪、汪、汪,嘘!你们听这是谁来了呀?那你们喜欢小狗吗?那我们一起来模仿下小狗的声音:汪、汪、汪。 2、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教师提问: (1)、刚刚你们听到了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吗?(哈巴狗等) (2)、哈巴狗蹲在大门口,眼睛怎么样?(眼睛黑黝 黝) (3)、它想干什么?它怎么吃的?(想吃肉骨头,学一学小狗吃骨头的样子) 3、幼儿学唱儿歌《一只哈巴狗》 (1)幼儿听老师唱一遍儿歌,然后跟着学唱儿歌 一只哈巴狗,坐在大门口,眼睛黑黝黝,想吃肉骨头。 一只哈巴狗,吃完肉骨头,尾巴摇一摇,向我点点头。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儿歌。 (3)再次播放音乐,幼儿边唱边跳。 4、音乐游戏:小狗抓骨头 (1)讲解游戏玩法: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边唱边跳走到小房子旁边蹲下拿起够骨头啃。 (2)教师示范一遍游戏:小狗抓骨头。 (3)幼儿跟着教师玩游戏:小狗抓骨头。 游戏结束: 播放安静的音乐,今天小朋友扮演哈巴狗开心吗?还想不想吃够骨头呀?那我们去找其他小朋友们都来当哈巴狗,到外面找找去! 《哈巴狗》教学反思 1、因为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一开始我就以游戏贯穿整个环节。引出哈巴狗和哈巴狗做游戏,来吸引孩子的兴趣。通过出示简单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图片里有谁?在哪里?它在干什么?来了解歌曲的内容。哈巴狗的出现很好的调动了幼儿的兴趣,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2、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大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我鼓励孩子用肢体动作进行表演,在熟悉歌曲内容的前提下,用自己丰富的肢体动作来演绎歌曲,丰富歌曲内容。让孩子自己大胆创造,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这个环节是孩子最喜欢的,积极性最高的。很多孩子都大胆的站起来,动起小手,跟着节奏摆动身体。我在他们的基础上,根据歌词内容对孩子的动作进行指导。比如“一只哈巴狗”孩子的手可以放在两侧摇摆,“蹲在大门口”孩子蹲在地上…… 也有个别孩子比较内向,坐在凳子上不愿意动,但是在这节课上我着重注意集体的反应,对个别孩子的情况没有及时给出指导和纠正,这是我的不足之处,以后在课上也要及时关注到个体。通过大家的兴趣和反应来影响他们,传递快乐,让孩子们都愿意、喜欢上音乐课,主动地加入到活动中来。 3、歌曲和动作的有机结合。熟悉了歌曲和动作之后,就可把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在欢快的音乐中,体验到音乐活动的快乐,特别在“汪汪”时,孩子模仿的很像,气氛也很活跃,我也加入孩子们中间,以一只哈巴狗的身份,和孩子进行情景交流,把孩子们带入音乐意境中。过程中,我不忘鼓励孩子,“你真棒”、“真能干”、“加油”等,多鼓励幼儿、表扬幼儿,肯定幼儿。使他们敢说、敢做! 音乐是孩子离不开的伙伴,音乐可以促使孩子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保证每一个幼儿能不断地从活动中获得成功,坚持鼓励欣赏,让幼儿获得积极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在音乐活动中真正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想象力和创造力。

上一篇:dongbeiwangshi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