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乒乓大满贯选手在男乒乓运动员里相当于什么水平?
乒乓球作为中国的最热门球类运动之一,在这个项目上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在世界乒坛一共产生的十位大满贯选手中,除了瑞典的瓦尔德内尔之外,其余九位均为中国选手,其中女子选手有五位,分别为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和丁宁。 对于题主的提问,我们首先要了解男子运动员和女子运动员在打法上的差异。由于身体条件的差异,男子选手的移动能力以及绝对力量都要明显高于女子选手,不仅在乒乓球运动中如此,在其他项目中也大致如此。因此在比赛中,男子选手的击球质量都远远高于女子选手,而且在战术的使用上也更为大胆多变,相对女子选手更多一老攻防转换与相对稳健的相持环节得分,女子大满贯选手李晓霞之所以技术凶悍,就是技术男性化特征十分明显,整体技术质量向男子选手靠拢得最近。 对于男子选手和女子选手的差距,前女乒主教练李晓东曾经在解说比赛中有过这样的表述:同级别的对抗中,如主力对主力,男子选手让三分时,男子选手胜率偏高,让四分时,男女运动员胜率彼此彼此;让五分时,女子选手胜率偏高,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来的是,同级别的男女运动员大致差距在4分左右。在乒乓球每局11分的赛制中,这样的差距是不可弥合的。不过女子选手尤其是大满贯球员在对阵男宋鸿远、任浩,尤其是去年里约奥运会热身赛对阵任浩时,李晓霞还在第五局打了对手一个10:0,最终李晓霞主动送分,避免了尴尬局面的出现,当时丁宁也以4:1的比分战胜了男队选手严升。 记得孔令辉说过,看女乒打球都是漏洞。真是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由于男女体质,力量,速度,控球能力,旋转度等因素,最好的女乒球员与男乒最好球员是没法比的。至于能与哪级球员比,我觉得如果是十一分制,最好男球员让最好女球员5个球左右的水平吧。仅仅是个人看法,未必准确。 和其它运动一样,乒乓球运动男女差别也很大,在力量、速度、移动能力、反应速度、技术和战术运用等方面都有明显差距,发球、接发球、弧圈球、反手拧拉等各个技术环节男子都比女子强很多,所以男女乒乓球选手比赛,女选手处于绝对下风 ,国乒最高水平的女主力队员也基本难赢省级队男选手。 以女乒大满贯球员的真实水平,无论是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丁宁,她们在女队可以说是无敌的存在,但是跟同时代男队员相比,绝对不如男一队的任何人,勉强在男二队里打个中游水平,或者说跟省队的男主力差一个档次,比青年队员略强。 我觉得女运动员并不比男运动员差,如果说差也是差在体质,力量速度和体型体重上面 乒乓球三要素,力量、速度、加旋转。 乒乓球男女差别很大,在力量、速度、技术和战术运用等方面都有明显差距,包括发球、接发球、弧圈球、反手拧拉等各个技术环节男子都比女子强很多。 男女乒乓球选手比赛,同级别的女选手处于绝对下风 ,国乒最高水平的女主力队员也基本难赢省级队男选手。 所以我认为,无论是邓亚萍、王楠、张怡宁和丁宁这些大满贯选手,和省队男子选手水平差不多。 大家怎么看呢? 大家都知道乒乓球是中国的强势项目,也是中国的国球,多年来长期活跃在世界赛场上的中国乒乓球队曾经出了数不清的世界冠军。 对稍微了解一些乒乓球的人来说,男乒中马龙,张继科,马琳,王励勤,女乒中王楠、张怡宁,李晓霞这些人的名字都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他们因为经常获得世界冠军被人们所知,在前几年都是相当厉害的人物。 在女乒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大满贯冠军张怡宁。由于她具备过硬的实力和强大的心理素质,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大魔王”。事实上,张怡宁的实力确实配得上这个称号,两届奥运会冠军得主,职业生涯中一共获得19个世界冠军,她在役期间确实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乒坛传奇人物。 但是在张怡宁退役以后,有人却提出了这样一个奇怪的问题,那就是:巅峰时期的张怡宁能否打得过国乒一线男队员呢? 我们都知道,男子运动员与女子运动员从各方面来说都是有着很大差距的,那么在乒乓球项目中男女之间各个性别的顶尖球员之间究竟差多少呢?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张怡宁在采访中曾经回答过,在当时她的回答得也十分实在,平日里不善言辞的她只是回答道:自己勉强可以与男子的二队球员打一打!从她的话里我们得知,平时里十分高冷而且在女子乒坛叱咤风云的张怡宁竟然主动自己的水平与男子二队的水平差不多,由此可见,乒乓球男女运动员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后来,在孔令辉担任女子主教练的时候,曾经举行了一场跨性别的训练赛。她让张怡宁跟王励勤在一起训练,张怡宁与王励勤都是当时女子,男子乒乓球球队中最顶尖的选手之一了,而结果是在王励勤只守不攻的情况下,张怡宁每局都是大比分惨败。 除此以外,当时女子单打第二好的李晓霞被孔令辉安排的对手是老将马琳。当时的马琳已经过了巅峰期,体能以及反应相比之前已经有了明显的下滑。而当时的李晓霞刚刚随队夺得奥运冠军,状态真佳,而且她还是女队中十分男性化的了,击球的力量非常大而且击球的旋转也快,在当时的女队中只有张怡宁能跟她过过手。结果,同样是只守不攻,马琳轻松赢下了比赛,其中有一局还差点零封她。 不得不说,在乒乓球这项运动中女子运动员与男子运动员之间确实有着很大的差距,至于具体差在哪,我想在力量,速度,反应以及对战术的执行力上都有差距。 其实,这种问题在许多其他的竞技性比赛中也被人提起过,比如,网球运动中的小威廉姆斯和费德勒,羽毛球运动中戴资颖和林丹,台球运动中的潘晓婷和丁俊晖等等,为了圆人们心中他们同场竞技的梦,有一些赛事的活动方也曾经安排过他们交手,事实上结果也都是在男子运动员没有出全力的情况下,女子运动员完全落于下风,毕竟,男子运动员与女子运动员在一些先天方面上的差距确实是无法忽视的。 首先,个人认为没必要一定拿女子大满贯来到男队中排名次,邓亚萍也说过,同项目,男子和女子其实是两个不同的运动,女子先天性的力量、速度、爆发都没男子大这是无可避免的,排到前八或者前16都是大家的猜测,很难有一个真正的数值摆出来。 所以好好欣赏比赛就可以了,何必劳心这些问题呢? 限于身体条件,女队员力量,反应速度,球速都远远弱与男队员,并且限于身体条件,技术上还有代差,比方说,女队员接发球时候,成熟的技术是搓长,过渡一板,发力。在男选手看来,搓长,就是对手送来的最佳得分机会,直接一板打死了。还有过渡球,转速,球速质量都差一点,非常容易上手,占据主动。并且,好多女选手击打的球不是上升期的,这和我国传统的强调前三板技术,有点背离了,反倒不如日本的几个女队员做的好。在男选手看来,即便大满贯队员,像丁宁,也是攻击不足,给对手机会太多。总起来说,女大满贯队员,相当于男队员的二队吧,甚至还不到 女性的力量速度反应能力都逊于男性,运动员也如此。据说,有位大满贯获得者,与男队一队的实力靠后者过招,没拿下过一局。为了不引起争执,这里就不说穿了吧。文章开言的,是人生的自然现象,要是女性在竞技 体育 中都于男性争雄,这不符合自然规律,可以有个别现象,但绝大多数不行。
乒乓球大满贯得主都有谁
目前世界乒乓球坛大满贯得主共有10位,他们分别是瑞典选手瓦尔德内尔、中国选手邓亚萍、中国选手刘国梁、中国选手孔令辉、中国选手王楠、中国选手张怡宁、中国选手张继科、中国选手李晓霞、中国选手丁宁以及中国选手马龙。1、邓亚萍,世界乒坛第一位大满贯女子选手1991年,18岁的邓亚萍获得世乒赛女单冠军。1992年,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顺利拿下女单金牌。1996年,女单世界杯邓亚萍登顶,成为世界乒坛第一位获得“大满贯”殊荣的女子选手。2、马龙,18岁就获得世界冠军2006年,18岁的马龙随中国乒乓球队出征,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世界冠军,随后又获得世界杯男单冠军。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马龙击败张继科夺得奥运男单冠军,实现个人男单大满贯。3、丁宁,奥运会上实现大满贯梦想丁宁获得1次奥运会冠军,3次世乒赛单打冠军和3次世界杯单打冠军,共计7次单打冠军。丁宁在2016年的奥运会上,战胜李晓霞夺得奥运冠军,在这一年完成大满贯成就。如果再参加一届奥运会,再夺一次奥运会单打冠军,那么她也可以成为双满贯。4、李晓霞,6年时间获得大满贯从2008年到2013年,李晓霞在吉隆坡世界杯、伦敦奥运会、巴黎世乒赛上先后获得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成就大满贯。是一位先获得了奥运冠军,再在世乒赛上成就大满贯的球员。5、张继科,445天完成大满贯壮举张继科曾创造了用时445天完成“大满贯”的壮举,2011年首次参加世乒赛的张继科就一鸣惊人夺冠,年底又在世界杯上夺冠。2012年,张继科在他的第一届奥运会上没有让“大满贯”的梦想落空。6、张怡宁,世乒赛完成“大满贯”之旅张怡宁获得2次奥运会单打冠军,2次世乒赛单打冠军和4次世界杯单打冠军,共计8次单打冠军。她是唯一实现双满贯的球员,大魔王名不虚传。当然邓亚萍要想实现双满贯,那也非常容易。7、王楠,19岁成就世界冠军1997年,年仅19岁的王楠首首次获得三大赛的单打冠军。1999年的世乒赛中,王楠击败张怡宁首度捧起吉·盖斯特杯。在悉尼奥运会上,王楠包揽了单打、双打冠军,完成大满贯。8、孔令辉,历经五年奋斗成就伟业第一次参加世乒赛的孔令辉就获得了单打冠军,同年在世界杯中赢得了第二个世界大赛男单冠军。悉尼奥运会,25岁的他历经五年奋斗,终于成就了“大满贯”的伟业。9、刘国梁,中国男队第一个“大满贯”刘国梁获得1次奥运会单打冠军,1次世乒赛单打冠军,1次世界杯单打冠军,共计3次单打冠军。三大赛各一个冠军,就实现了大满贯,没有一点浪费,也是够幸运的。当然刘国梁退役比较早,26岁就退役了。如果迟几年,也许还能多得几个单打冠军。10、瓦尔德内尔,全世界首个乒乓球大满贯瓦尔德内尔是瑞典人,被称为乒坛常青树。他获得1次奥运会单打冠军,2次世乒赛单打冠军,1次世界杯单打冠军,共计4次单打冠军。他是第一个成为大满贯的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