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火有关的神话故事
1、火神祝融的传说祝融原名叫黎,传说他诞生在氏族社会,是氏族首领的儿子。黎从小就特别喜欢火,那时,燧人氏刚发明了钻木取火,人们对保存和使用火的知识很缺乏。有一次,他随父亲进行氏族长途迁徙,因带着火种走路不方便,他只带了钻木取火的石头。晚上,大家要用火了,黎却取不出火来,气得他将取火的石头向山上扔去,不料石头落下来溅起了几颗火星。聪明的黎见了灵机一动,立即想出了新的取火办法。他采来晒干的芦花,用两块尖石头靠着芦花连敲几下,火星溅到芦花上,再轻轻一吹就冒起了火苗。这就是后来的击石取火方法。因此,当时黄帝封他为火正官,并赐名祝融。2、普罗米修斯盗火当世界成形时,宙斯是主宰一切,呼风唤雨的天神。他命令普罗米修斯用土造人,并教人们知识和技艺。但他千叮万嘱:“你可以送给人们任何礼物,除了只有神才能拥有的火!”普罗米修斯接到任务后,便开始造人,并帮助人们适应地上的生活。但是人间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着难以下咽的生食;一到了晚上就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尤其是冬天,人们被冻得瑟瑟发抖,只能蜷缩着。普罗米修斯看了于心不忍,便拜托宙斯的女儿雅典娜助他一臂之力,帮他盗取火种。雅典娜和答应了普罗米修斯的请求。趁宙斯不在的时候,雅典娜和普罗米修斯来个里应外合。普罗米修斯战战兢兢地溜回天上,从太阳神的马车上点燃了一簇火,然后偷偷地带走了。宙斯回到天上后,发现人间有一团团光亮的营火。勃然大怒,、查明是普罗米修斯偷了火种!宙斯下令把普罗米修斯五花大绑,用铁链把他锁在峭壁上,任由秃鹰叼食,而被吃掉的肉又会重新长出来。普罗米修日斯复一日地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人们则因为普罗米修斯的伟大奉献,开始过上了有火的日子。3、火神台传说相传帝喾的儿子阏伯原来是天上的“火神”,因偷着向人间投放火种而违犯了天规,天帝要把他贬到凡间为民。阏伯将要从天上下来的时候,又偷偷将火种藏在身上,带到了人间。时隔不久,阏伯盗火的事让天帝知道了,于是,天帝发了一场洪水,要淹没人间的火种,惩罚阏伯。地上的洪水像猛兽一样,吓得人们四处逃散。阏伯为了保存火种,筑起了高台,搭起了遮雨水的棚子,独自一人留在高台上看守火种。洪水退后,当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回来的时候,高台上的火种还燃烧着,阏伯却饿死在火种旁。4、燧人氏钻木取火钻木取火的发明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在远古时,河南商丘一带是一片森林。在森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经常捕食野兽,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碰时往往产生火花。燧人氏从这里受到启发,就以石击石,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生出火来。这种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农村还有人在使用。当时,有一位圣人从鸟啄燧木出现火花而受到启示,就折下燧木枝,钻木取火。他把这种方法教给了人们,人类从此学会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炼等,人类的生活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称这位圣人为燧人氏,奉他为“三皇之首”。5、火把节的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皇大帝怕地上的晦气冲上来,下令把天门长闭不开。可是不久,十八层天游腻了,仙境看烦了。一天他实在憋不住了,下旨打开天门,想看看人间的景致到底如何。天门一开,春风习习,只见人间绿水青山,百花争奇斗艳,玉皇大帝看得心驰神往,烦恼顿消。玉皇大帝把人间看了个够,又转身看看天宫,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怎么我的天宫竟然比不上凡间了,这还得了?”边说便下旨,叫红面天神把人间统统烧光。掌火的红面天神领旨后,腾云驾雾来到凡间。他并没有马上放火,先巡视一番,看到凡间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和天宫的生活没法比。掌火天神爱上了凡间,他不忍心烧毁这美丽的人间,不忍心摧残善良的百姓。虽然,他知道违反玉皇大帝的旨意定有杀身之祸,但他要避恶行善,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能执行玉皇大帝的旨意。主意一定,他便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撒谎道:“人间已经烧成灰烬。”玉皇大帝听了非常高兴:“哈哈,现在我的天宫远胜人间了。”隔了好久,玉皇大帝又觉得厌烦起来,他想看看被烧毁的人间。他又在仙姬们的陪伴下来到天门前,可是一看,他几乎要发疯了。人间不但没有被烧毁,反而更加繁荣昌盛,幸福美满了。他知道红面天神违背了旨意,一怒之下,叫左右诸神把掌火天神捆了起来,推出去处死他。掌火天神被杀时,一滴血溅出天门,落到大地上,滴在雪山脚下村寨旁边的一座庙里。有个和尚看见了这滴血,就小心地用红布把它包了起来,搁在殿里。六月二十四日那天傍晚,人们刚从田里收工回来;突然从庙里跑出一个小娃娃,拦住人们哭诉道:“专横残暴的玉皇大帝嫉妒人间的美好,今晚要派天兵天将下来烧毁凡间。你们赶快在门前点起火把,一连点三个晚上,点得越旺越好。这样用假火瞒过玉皇大帝,他和天兵天将们看见人间已经在烧了,就不会在下凡来捣乱了。”这个小娃娃就是掌火天神的心血变成的。善良的人们相信了他的话,就按照他的方法,纷纷点起火把,男女老少都舞起火把,一连三天三夜,火光冲天。玉皇大帝看了三个晚上,看到人间一片火海,才放心的回天宫去了。人们终于躲过了一场劫难。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表示对掌火天神的敬意,每到六月二十四日就要扎火把,点火把。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的火把节。
关于火的神话故事有哪些?
关于火的神话故事有火攻战法:当时南方有个氏族,首领叫蚩尤,经常侵犯中原,祝融奉命前去讨伐。蚩尤人多势众,非常强悍。祝融就命自己的部下每人打个火把和爆燃之物,等蚩尤的人一到,就四处放火,把蚩尤的队伍烧得焦头烂额,仓皇溃败,他们乘胜追击,终于打败了蚩尤,立了大功。为此,黄帝重赏了他,命他掌管天下的火,镇守南山。火神祝融的传说,带有神话色彩,但它反映了人类同火灾作斗争的一种希冀,寄希望于火神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光明和幸福,驱除邪恶,消灾免祸。然而,要真正预防火灾,避免火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祭神求佛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依靠科学,依靠人类的智慧才能战胜火灾。关于火诞生的意义人类是由古猿经过自然选择而慢慢演变而来,从使用木棍、石头等材料简单制作工具开始,标志着古猿成功过渡为人类,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使用火。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某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后与动物界分开。因为有了火,人类才与动物彻底分开,从而开始用火取暖、吃上熟食、照明等,此后还用于烧陶、冶炼金属等方面,火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也诞生了许多传说与神话。
关于火种起源的中国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传说火的由来是燧人氏钻木取火。在远古时,河南商丘一带是一片森林。在森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经常捕食野兽,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碰时往往产生火花。燧人氏从这里受到启发,就以石击石,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生出火来。这种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农村还有人在使用。当时,有一位圣人从鸟啄燧木出现火花而受到启示,就折下燧木枝,钻木取火。他把这种方法教给了人们,人类从此学会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炼等,人类的生活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称这位圣人为燧人氏,奉他为“三皇之首”。扩展资料燧人氏发明人工取火,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被尊为燧皇,奉为“火祖”。火的发明使人类有了可以创造的温暖,对远古人类的聚集提供了武器和条件,是人类群居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根源。火的发明创造了中国家文化的妊娠期。
有关火的神话传说有哪些?
1、蒙古族神话:《燕子盗火》从前人间没有火。人们看到天空有火焰,很是羡慕。就请求燕子给他们到天上取火。燕子答应人们的要求后飞到天上。这时天上的人正在做晚饭,燕子就从天窗飞进去,嘴里叼起火种就逃。天上的做饭的主妇发现后,手拿剪刀就剪燕子,结果燕子的尾巴被剪去一块。燕子飞回人间后把火交给人类,带来了温暖。而燕子的尾巴却变成今天的样子。2、击石取火传说从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后,到了黄帝时期,人类已开始用火烧熟食物,用火取暖,用火驱赶毒虫猛兽,用火打仗。但是在那时,人们只明白用火,却不会保存火种,这对过著迁徙不定的游牧游猎生活的人们来说很不方便。有一年,黄帝带著夏部落的群民,由南向北转移。中途忽然遇到暴雨,山洪暴发,大人小孩被雨水浇得像落汤鸡。祝融负责管理火种,他随身带的火种也被扑灭了。人们又冷又饿,孩子们哭叫不停。黄帝命令大家在一个大石洞里暂住下来,等天晴后再走。一连几天,雨一向不停地下著。人们住在洞里饥寒难忍。但因失去了火种,无法生火做饭取暖。饿得实在支持不住了,大人便开始吃生肉,老人和小孩也只得用冷水泡蘑菇吃。祝融著急万分,想用钻木取火的方法取火,但是带来的木柴全是湿的,钻了很长时间,也未钻出火星。一气之下,便把手里的钻头狠狠地扔出去。不料,钻头碰击在石洞的岩石上,溅出的火星更多。祝融心里顿时由忧变喜,找来好多岩块,用力互相碰击,只见火星不断飞溅。但是不知道怎样才能使火星燃烧。后来想办法把自己缠腰的腰围解下来,用劲撕开,从容掏出一团花絮,把芦花絮放在石头下面,再击石取火。火星溅落的越来越多,点燃芦花絮的声音越来越大,祝融用口轻轻一吹,随著一股浓烟窜出了火苗。取火成功了,有了火人们就有了生存的期望。石洞里的大人小孩无不欢呼跳跃。黄帝专门为祝融举行了庆功会,给他记了大功,并封他为“火正”(官职)。3、商伯盗火商伯原先是天上管火的火神。他听说凡间没火,就往人间扔火种,可扔了几次都没落到地上就灭了。这事叫老天爷知道了,说商伯犯了天规,把他贬到了凡间。商伯从天上下凡的时候,找到一根蒿草绳,偷偷点着火,藏到衣裳下面,把火种带到了凡间。商伯下到凡间变成了人,就用心教人用火:打猎时教人用火围成圈儿逮野兽,吃东西时教人用火把东西烧熟,冬天教人用火取暖,夜里教人用火照明。人的日子好过多了。谁知没过多长时间,商伯盗火的事又叫老天爷知道了。老天爷气得不行,立即下令叫下暴雨发洪水,把凡间的火种淹灭,把商伯淹死。暴雨下得像瓢泼,洪水冲了房子冲了地。老百姓只顾四处跑着逃命哩,谁也顾不得保存火种了。只有商伯记挂着火种,叫大家帮助垫个土台子,把火种放在上面,搭个棚子遮住雨,自己守着火种,叫大家去逃命。后来,洪水慢慢退了,人都回来了,来到土台子上一看,见火种没灭,可商伯给饿死了。这一带的人不忘商伯的功德,就称这土台子叫“火神台”,又叫它“商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