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有什么专业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很多个专业,覆盖了很多当下热门的专业。专业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历史教育、体育教育、音乐教育、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园林技术、药学、食品营养与检测、商检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精细化工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文秘、会计、旅游管理、服装与服饰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艺术设计等。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文化传统
“诚真笃教,博学致用”释义:“诚真笃教博学致用”的内涵主要是从德、教、学、用四个层面提出勉励和鞭策。诚真的意思是做人求诚,做学问求真。笃教要求教师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期望——教人教校训己同样重要,每个人都必须通过自我完善提升自己。博学不仅要求要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期望学院人都能学而不厌,学海泛舟。致用,即学以致用,这是对学院每个人最为具体而直接的要求。 总之,“诚真笃教博学致用”既适用于全体教师,也适用于全体学生;既适用于师类学生,也适用于非师类学生。 校徽主体设计突出学院的特征,由教学楼、紫峰山和象征人类文明和前进方向的启明星构成。外圈是学院中英文全称,整体构图分内三个层,层层递升具有较强的层次感和艺术性,显得厚重、古朴。颜色主要采用中国传统较典雅、高贵的金黄色和紫罗兰色为主调,格调稳重、平和、高雅。校徽的主体构图具有较深蕴的文化内涵,最上面的启明星代表天,中间的紫峰山代表地,下面的 教学楼代表人。符合中国古代文化天地人三和之意,象征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暗示学院和谐发展,蒸蒸日上。此外,校徽的构图和校歌中的歌词。“人生之旅登上了紫峰山头,同学少年乘风漫游谁摘星斗?”“再登紫峰高举美酒”等吻合,因此校徽基本上能突出学院特色,具有较深文化内蕴,而且又能和其他校园文化相协调,共同构成学院的文化特色。 曲名:《青春之旅》作词:秦庚云作曲:赵弟军 由于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是揭阳潮汕地区的一个大学,这个学校的学生社团特别保护自己潮汕地区的传统文化,建立了几个很有名的社团,分别是历史民俗协会和灯谜协会。这两个协会通常跟汕头大学和韩山师范学院每年都进行文化交流。
揭阳职业技术学校有什么专业
揭阳职业技术学校有什么专业如下:序列 学校名称 层次 专业名称 1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园林技术 2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 3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模具设计与制造 4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机电一体化技术 5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工业机器人技术 6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电气自动化技术 7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应用化工技术 8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分析检验技术 9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化妆品技术 10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 11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以上数据源于网络,具体以官方为准。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宿舍有没有空调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宿舍没有空调。宿舍区有A、B、C、D、E、F六栋,D、E两栋以及B栋的部分宿舍是男生居住,其余都是女生居住。宿舍大多六人间,B栋是上床下桌,其余都是上下铺。宿舍分别配置有书桌椅,储物柜、独立阳台、洗漱台,两台360°旋转式风扇(目前没有空调),卫生间里安装有蓝牙智能热水器,每层宿舍楼走廊尾端都设有饮水机(手机即可充值,刷脸即可取水),楼下装置有饮料自动售卖机。(宿舍门禁时间:周一到周四、周日23:00; 周五、周六23:30)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揭阳职业技术学院(Jieyang Polytechnic,简称揭阳学院)创建于1999年,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由揭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根据学校官网2022年10月显示,有教职工423人,下设经济管理系、电子商务创业学院、继续教育部等8系2部1院,开设有电子商务等42个专业,招生专业32个,拥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二类品牌专业立项建设2个、省级专业群立项建设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立项建设2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优质课程1门、省级微课3门。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有空调吗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没有空调。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筹建于1999年。2002年,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学院坐落于广东省揭阳市,是揭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专科院校,是广东省“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据2022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46.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82万平方米。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8247.18万元;馆藏纸质图书55.24万册,电子图书51.4万册;开设8系2部1院,开设有42个专业,教职工423人,全日制在校生7433人。师资力量据2022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423人,专任教师296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60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215人(其中在职攻读博士学位3人),具有“双师型”素质教师158人,“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7人。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大师1人,市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7人,市宣传思想文化人才3人;省专业领军人才1人、省“扬帆计划”培养高层次人才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