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号坦克取代三号坦克的原因
三号坦克是德国二战中前期比较有名的重要装备
但是和四号比,LZ是否觉得三号轻型了些么?
三号四号都是不错的坦克,稳定,简单,易于大量制造。但是三号坦克的地盘相对来说更加轻型
由三,四号坦克的发展历程也看得出
三号经历了37mm,50mm短,50mm长,75mm短,几个阶段。到了1943年,出现了装备短管75mm的三号N型坦克。在502重坦克营为虎式坦克保驾护航。
四号的发展过程则是:75mm短,75mm中长,75mm长,这几个阶段。到了战争后期,四号H,四号J两款加重了装甲,加长了炮管,火力大为增强,在有经验的坦克手驾驶下,也能算是盟军坦克杀手。而这个时候,三号坦克除了少量的喷火型,和装备大量75mm长管的三号突击炮以外,就再也没有了。
而因为地盘重量等级的限制,不可能在三号坦克上换装更大威力的火炮,所以更重型的四号坦克拥有更大的改造空间,能够发挥更大的威力。自然也就取代了三号坦克,成为二战中后期的德军主力装甲力量。
所以,综上所述,四号坦克比三号坦克更重型,拥有更重的装甲,更大口径,更长身管的火炮,是一款值得信赖的坦克。四号坦克的生产贯穿了整个二战,数量上的优势大大弥补了老虎豹子在数量上的不足。
而三号坦克,除了拆除炮塔改造成的三号突击炮以外,到了后期基本用处不大了。
由此,在整个二战的德军中大量服役勤恳踏实的四号坦克不愧帝国军马的称号。
至于这个车身高,目标大,也只是相对而言。具体因为这个外形增加的一点点高度而增加的战损率到底是多少,谁也说不清楚。比三号更重的四号坦克的外型轮廓肯定是要大过三号的。但是威力自然也不能相提并论,这是坦克的重量和外形对于重甲重火力做出的让步。后期三号坦克的短管75毫米火炮已经是三号坦克潜力的极限了,而短75毫米炮在滚滚而来的苏美坦克群面前作用几乎为零。所以四号坦克取代三号坦克,乃至后来老虎,豹子,犀牛,大象的诞生,都是必然结果。
再举一个例子,红军不喜欢租借法案得到的美国M4坦克,认为与T34相比,M4太过高大招摇,但是仍然不能抹杀M4是一款经典坦克的事实。
所以,坦克的好坏,要根据坦克的设计作战思路,机械性能,稳定程度,机动性,火力,生存能力,等等一系列问题综合起来看的。而不能光凭一个方面来武断地判断一件兵器。
回答完毕,希望可以帮到你
如果还有疑问,可以进我空间详谈 3Q
4号坦克怎么画
4号坦克的画法:工具/材料:笔、纸张。具体步骤:1、先画出一个椭圆形作为坦克的履带,如图所示:2、再在履带上画出四个椭圆形作为坦克的轱辘,如图所示:3、再在轱辘上画出轮轴,如图所示:4、再在履带上画出坦克的主体部分如图所示:5、在坦克的主体上画出炮筒的支架,如图所示:6、再在支架的前面画出炮筒,如图所示:7、最后在炮筒的前面画出出弹空。这样,4号坦克就画好了,如图所示:
三号坦克?
三号坦克三号坦克为德国在1930年代生产的一款坦克,并广泛地投入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号坦克被设计为专对付敌方装甲战斗车辆,并与支援步兵的四号坦克并肩作战,大量使用于战争德军活跃的的1941年至1942年。然而随着盟军新型坦克大量投入后,其有限能力无法赶上敌方坦克性能而过时,大部分用途被逐渐为强化后的四号坦克所取代,只有少部分在战争后期担当步兵支援的角色。从1936年至1943年,德国一共生产约5700辆三号坦克,并以其底盘为基础发展出三号突击炮,并一直生产使用到战争结束。技术数据名称:PzKpfw III/三号坦克。研发厂商:戴姆勒·奔驰。诞生时间:1930年。底盘类型:履带式。轮胎负重轮数量:五对。性能数据乘员与载员:5人。车长:5.52米。宽度:2.9米。高度:2.5米。战斗全重:22000千克。最大速度:40公里/小时。最大行程:155公里。结构特点由于三号坦克的尾部采用多层装甲,使得它成了整架坦克的累赘,使得后来三号坦克无法有效率地作战,不得不从前线退下来。早期生产的型号(A型至E型,以及少量F型)即安装由PAK36反坦克炮所修改而成的37毫米坦克炮,以应付1939年及1940年的战事。后来生产的三号坦克F型至M型都改装备上50毫米KwK38L/42及KwK39L/60型火炮以对抗敌军坦克;三号坦克A型至C型皆装上了230匹马力的12汽缸梅巴赫HL108TR发动机,而以后的型号皆使用320匹马力的12汽缸梅巴赫HL120TRM发动机,越野能力不错。使用情况三号坦克原来被计划作为德国陆军的主战坦克,量产后主要用于针对波兰、法国、苏联及在北非的战事,亦有一部分参与了1944年在诺曼底及安恒的战事。但在经过苏德两方交战后,证明了三号坦克的实力并不如苏联的T-34坦克。因此,三号坦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并逐渐由强化后的四号坦克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