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战机

时间:2024-12-03 01:55:34编辑:花茶君

美军X-37B空天飞机

美军X-37B空天飞机美军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一直都披着神秘的面纱,关于其用途也是众说纷纭。在2019年7月17日至20日举行的阿斯彭安全论坛上,美国前空军部长威尔逊首次披露该航天飞机的另一项重要性能——在对手看不到的地球另一侧进入大气层然后借助空气动力实现机动变轨,进而让美国的作战对手丢失对X-37B的跟踪。美国前空军部长的这一论断可能颠覆之前认为其是一架可重复使用近地轨道飞行器的主流观点。一、号称美军最神秘的空天飞行器,外界对其知之甚少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也称无人空天飞机)源自于美国空军 X-40太空机动飞行器计划和 NASA“未来-X”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概念,是由美国空军领导实施、波音公司作为主承包商负责研制和建造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无人天地往返飞行器。X-37B号称美国军方最神秘的太空飞行器,除一些细枝末节和飞行器外观公布于众外,关于其成本预算、有效载荷、具体任务以及实际用途等信息,美军一直三缄其口,外界知之甚少。根据美国空军公布的X-37B自主着陆于加利福尼亚范登堡空军基地跑道上的照片和官方披露的细枝末节,外界得知X-37B采用翼身组合体构型,长约8.9米,高约2.9米,重约5吨,翼展约为4.5米。X-37B外形酷似小型无人航天飞机,集飞机、运载器、航天器等多功能于一身,既能在大气层内作高音速飞行,又能进入太空轨道运行,最高飞行速度可达25马赫,是现代作战飞机的6~12倍。除具有与航天飞机相似的功能外,X-37B 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技术,具备完全自动化、长期在轨运行、大范围轨道机动、小型化、多用途等独特性能。二、紧锣密鼓加紧测试,在轨飞行时间屡破纪录美国空军和波音公司紧锣密鼓推进X-37B空天飞机测试。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分别于2010年、2011年、2012年、2014年和2017年发射升空,共完成4次飞行任务,目前第5次飞行任务仍在进行中。2010年4月22日,X-37B由联合发射联盟的“宇宙神-5”火箭在佛罗里达州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入轨后运行在高度 400~450 千米、倾角为40°的近地圆轨道上。第一次飞行试验中,X-37B在轨运行期间变轨五次,离轨前轨道高度降至 270~280 千米,在轨安全飞行224天后于 2010年12月3日安全着陆于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2011年3 月5日, X-37B由“宇宙神-5”运载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入轨后运行在高度327~331 千米,倾角42. 8°的轨道上。在轨安全飞行469天后,于2012年6月16日安全着陆于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2012年12月11日, X-37B由联合发射联盟“宇宙神-5”火箭在佛罗里达州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在轨飞行675天后,X-37B于2014年10月17日安全着陆于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2015年5月20日, X-37B由“宇宙神-5”运载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2017年5月7日,X-37B首次在位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航天飞机着陆设施着陆,结束其第四次轨道任务,创造了X-37B在轨运行时间718天的新记录。2017年9月7日,X-37B由SpaceX公司研发的“猎鹰-9”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开启了X-37B第五次空间飞行任务之旅,目前仍在轨飞行。本次发射首次采用商业航天公司运载火箭,打破了X-37B此前4次均使用联合发射联盟“宇宙神-5”火箭发射的垄断格局,为X-37B进入太空提供了更加灵活且低成本的选择。三、蒙着面纱的太空多面手,或是太空作战利器美国着眼太空这一新的战略制高点,积极探索和发展太空作战能力,极力打造 “太空威慑”,谋求全球绝对霸主地位。X-37B持续多次实施发射和在轨飞行试验向外界昭示了美军发展太空打击威慑系统,积极抢占太空战略优势的野心与企图。据公开资料显示,X-37B功能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空间侦察监视,与卫星监视不同的是,X-37B具有较强的变轨和重复使用能力,可实现更机动快捷的侦察,甚至可以实现多架次组网侦察;二是空间对抗作战,包括对敌方空间目标进行动能武器攻击、捕获或者干扰等;三是快速空间支援响应,可以快速部署航天器,充当临时空间预备指挥所等。四是空间对地打击,X-37B可在准战争状态下升空,携带对地打击武器在轨运行在接收到指令与目标指示数据后,通过机动变轨,进入打击轨道实施对地打击。随着其各方面技术日臻成熟,X-37B未来将成为遂行航天侦察、通信指挥、空间对抗、远程精确打击等多样化任务的新型太空作战平台,堪称美军未来太空作战利器。划重点美国在空调飞机领域的技术研究和试验已持续数十年。X-37B是第一架同时具备太空轨道飞行和再入大气层能力的空天飞行器。 X-37B 是以运载火箭助推为动力、两级入轨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验证平台,整个飞行剖面大致分为起飞、上升、入轨、再入、末端能量管理及着陆阶段。X-37B发射方式与普通航天飞机类似,由运载火箭发射进入太空轨道,既能在大气层内高超声速飞行,又能在太空轨道上停留,执行任务的范围比传统航天飞机更为广泛。

为什么说白帝不可能是现实中的空天战机

为什么说所谓的白帝,不可能是现实中的空天战机?在航展上有一个项目非常奇怪不论名称还是造型都不走寻常路,因此引起了较大的关注。看其公开的展板叫做“白帝先进空战系统”;并且公开提到这是一种可以同时在大气层内外进行空战的新式战机。有人说叫做白帝应该是来源于李白的诗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一段;又因为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一句最为有名因此起名白帝,既有历史根基又有诗意,而且暗示可以进行大气层外作战;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响亮”的名称。不过事实求是地讲,如果把这个白帝空战系统或者说就是现实中展出的模型,直接认定为空天战斗机的基本概念模型的话,那是十分草率的。因为并不符合真正可以在大气层内外自由穿梭的空天战机的基本合理外形。展出的这个模型有非常细长而且像扁平的鸭嘴一样的机头加座舱部分。但是非常常见的航天飞机X37B、“神龙”空天飞机,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的外形轮廓这就是他们的机头部分都是非常“圆钝”的,没有一种例外。而且这些空天飞行物的机翼部分甚至包括气动边条部分的翼展都不大都属于“内敛”类型的。而看看所谓的白帝概念机除了大鸭翼还有非常大的主翼,与现实中真正可以在大气层内穿梭飞行的实物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凡是可以最终入轨飞行的物体都会飞到25马赫的水平,航天飞机与空天飞机都不能改变这个最基本的物理规律。那么为何这些人类制造的飞得最快的“飞机”,都是圆钝的头部再加小翼展,而不是像在万米高空做2到3马赫飞行的协和飞机或女武神之类的,有极其尖锐的头部再加大翼展呢?这就在于,高速气动飞行整体上是非常复杂的。在不同的大气密度不同高度,不同速度下对所谓飞机的最合理外形的要求都不一样。比如在底层相对稠密的大气层中,飞行速度在8马赫以下时,细长尖锐的外形最容易克服空气阻力实现相对的高速飞行。但是到12马赫以上也就是属于高速飞行中的超高速段时,如果此时飞行物的整体仍然非常细长,尤其是飞行物头部特别的细长尖锐,那么对高速飞行并没有太大的好处,反倒因为剧烈的气动加热效应,会对细长尖锐的头部,产生几千摄氏度直到上万摄氏度的高温。如果尖锐物的速度接近或者超过20马赫,甚至会把整个头部直接熔化掉!而且一旦这个细长而尖锐的头部的整体外形还是不规则的,不是标准的细长圆锥体而类似像鸭嘴,那么还会产生严重的头部气动偏转力矩,导致整个飞行体无法有规律的平飞,甚至会诱发过载超标而当空瞬间解体。如果像航天飞机一样采用相对圆钝的头部,其气动加热接触面相对最小,而且有不断熔化剥离的涂层,就会把大量的高速摩擦生热以最高的效率分散掉,并且高速下也不过产生过大的头部不规则气动偏转效应。最适合12到25马赫之间的超高速飞行。那么过于圆钝的头部会不会在40公里以下的大气层中产生巨大的飞行阻力?其实只要动力强劲圆钝头部仍然可以飞到5到8马赫;但是细长尖锐不规则的头部,却完全不敢飞到12马赫以上。权衡利弊之下于是把航天飞机和几乎所有的空天飞机,都做成圆钝的头部。至于相对不大的翼展,也是为了超高速下减少气动摩擦,并且保持飞机的整体刚度。高速下小机翼已经可以产生足够大的滑翔升力。相反如果超高速下机翼还很大那么更可能直接当空解体。世界上也有飞到12到20马赫仍然细长尖锐的飞行物,这就是洲际导弹的分导弹头,不过这些弹头都是规则的长圆锥,并且在再入大气层时高速自旋保持姿态稳定。即使如此这些弹头的圆锥尖也会产生上万度的高温,有彻底熔化的可能。但是弹头很快穿越稠密大气,即使最终熔化了最尖头,也不妨碍其完成作战任务。因此说到底白帝飞行器的整体外形,只能说其最大速度不可能超过4马赫。如果深究起来则完全不符合未来空天飞机的基本外形规律。甚至说是6代机的概念外形也非常勉强,只能算是一种用于引发外界想象力的“半艺术品”。

美国研制的X—37B,号称空天战斗机的雏形?拜托了各位 谢谢

美国媒体发布的数据称,X—37B空天飞机长约8.2米,翼展4.6米,尺寸约为航天飞机的1/4。从外形设计上看,跟美国传统的航天飞机比较像,但它采用了一种双垂直尾翼的设计,这又与美国现役的一些重型的战斗机相似。 空天飞机的奥妙之处在于它的混合动力装置。它安装有涡轮喷气发动机、冲压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可以使空天飞机水平起飞,当时速超过2400公里时,就使用冲压发动机,使空天飞机在离地面6万米的大气层内以3万公里的时速飞行;如果再用火箭发动机加速,空天飞机就会冲出大气层,像航天飞机一样,直接进入轨道。返回大气层后,它又能像普通飞机一样在机场着陆,成为自由往返天地间的输送工具。 正是由于空天飞机有了这种先进的动力装置,使得它具有许多其他航天器无法比拟的优点:首先是飞行速度,能达到25马赫即25倍音速(目前最快的人驾飞机仅2马赫);其次除消耗推进剂外不抛弃任何部件,且可维修性强,复飞间隔短,数天甚至数小时后就可再次起飞;三是每次的发射费用仅是航天飞机或一次性使用火箭的几十分之一;四是能将航天器送上任何轨道,并可以向任何方向发射,发射时亦不受轨道要求的限制;五是兼有运载火箭、货运飞船、载人飞船甚至小型空间站的许多功能。


美军X-37B升空780天后成功返航

美军X-37B升空780天后成功返航张召忠曾介绍过一种空天战机,说它可以摧毁任何卫星。卫星没了,敌人的一切指挥系统就会失灵。这种强大的飞机就是美国的X-37B。据美媒报道,美国空军的X-37B轨道测试飞行器五号机升空780天后成功返回地球,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航天飞机降落设施中成功降落。这次返航打破了X-37B升空718天(四号机)的记录,并意味着美国空军的X-37B计划在轨的总天数已经达到2865天了。X-37B具有惊人的速度,曾有外媒报道称,“如果将航天飞机比作一辆大货车,那么它就是一辆十足的跑车”。这辆“跑车”实力非常强劲,其外形仿佛一架缩小的航天飞机,是第一架既能在地球卫星轨道上飞行、又能进入大气层的航空器,同时结束任务后还能自动返回地面。令人惊讶的是,它的最高速度可达音速的25倍以上!因此常规军用雷达技术无法捕捉。不过美国空军高官不承认X-37B是一种太空战斗机,表示“X-37B只是航天飞机的升级版”。话虽如此,五次发射中,美方都对它的任务含糊其辞。2017年9月7日的飞行任务,美国空军就声称是测试某种电子元器件暴露在太空中的性能,但是一下子就测试700多天,未免也太说不过去了。军方表示是在试验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技术和重返大气层的相关技术。五号机的任务美国空军快速能力办公室主任说:“执行任务期间,成功完成了美空军实验室的实验,并发射了多颗小型卫星。”这是在藐视联合国的规定吗?按照联合国的规定,各国发射的卫星必须在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进行报备,并登记在统一目录中。然而美国空军人工航天设施目录中并没有列出这些卫星。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官网上也没有关于这些卫星的信息。如果说没有发射小卫星,那么X-37B的真实任务究竟是什么?其实,大众都怀疑X-37B是在从事军事相关的任务,其中一种观点认为,X-37B的发展方向就是研发太空战机,它将可以在太空和大气层内飞行,和科幻电影中的太空飞船一样。有专家表示,假如太空战机研发成功,武器系统与之相比就是弓箭和长矛。尽管官方否认,但是如果美军要武器化X-37B。也是“分分钟”的事。X-37B在军事上具备极高的实用价值。它既可以充当通讯的中继,也可以作为对地面监视的高空平台,而且X-37B的变轨能力,使得反卫星导弹无法命中。反卫星导弹对精度要求极高,需要精确计算出卫星运行轨道进行拦截。但X-37B拥有变轨能力,随便修改一下轨道,导弹就无法命中了。可以说,“雷达无法捕捉,导弹无法摧毁”。甚至,它还能“反客为主”。反过来,X-37B可以利用自身的变轨能力,成为“卫星杀手”,在天上猎杀敌方的卫星,只要装备激光武器或者其它武器都可以,甚至可以用机械手直接捕获。有消息人士称,X-37B将继续秘密发展,第六架计划发射。照此发展,X-37B的完成体将会是什么样的呢?可以预想,假如由此发展出一套天基武器,地面目标是完全无法防御的。并且它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目标的打击,若X-37B实现全球组网,一次性送十几架上天,实现全球覆盖,那么其打击范围将无死角。在战力方面,若从天基投掷大质量的金属棒可以攻击加固的建筑,甚至打击海面上的舰艇。如果攻击精度高,即便是航母这样的大型军舰也难逃。若携带的是微型核弹,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国都有过这样疯狂的脑洞,天基将变成一架基本无法防御的轨道核轰炸机。现有的核弹技术已经可以将弹头做到几十公斤,一艘X-37B带几十枚完全不成问题。想想无时无刻在头顶盘旋着核武器,真令人胆寒。不过,这种轨道核轰炸机的构想,太过惊悚,实用性微乎其微。但可以预见,由X-37B开拓的太空战机之路,预示着更高层级军备竞赛的雏形已经展现。

上一篇:微单单电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