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笠是穿着还是戴着?
斗笠是戴着的。斗笠在日常生活中用处颇大,主要是以戴着为主,是东亚及东南亚农夫及渔民的传统日常服饰,轻便好用,可遮阳挡雨。斗笠外形宽大、携带轻便,手感顺滑而不扎人,具备防晒、防雨、透气散热等多重功能。斗笠保护辛勤耕作的农夫的面部和颈部不受太阳的暴晒和风雨的侵入,方便耕作。后来,卖菜的妇女、模仿大人打扮的孩子,以及追求时尚的少女都相继开始受到斗笠文化的影响。社会影响1979年,中方斗笠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1985年,湖南省中方县生产的马尾斗笠在北京农展馆展出;2015年11月19至24日,2015中国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江西省永新县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红军斗笠”受邀参加。
斗笠是什么意思?
斗笠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dǒu lì,指一种遮挡阳光和蔽雨的编结帽,是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同时也是儿童文学作家王宜振的一首诗歌作品。斗笠是斗篷里的主要类型。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沿,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在江南农村一带,几乎每家每户家中都有斗笠。在外出中,他们不管天晴下雨,都戴在头上。成了自己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扩展资料中方斗笠是湖南省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历史已有五百多年;清朝初年,芭蕉村农户龙金田首制斗笠。乾隆年间盛行一时,制作技艺精细,畅销各地。中方斗笠,以轻便、精巧、光亮、耐用而著称,在省内外久负盛名。近年来,外贸部门把它推向国际市场,使这一民间工艺品飘洋过海,受到新加坡、日本、美国和芬兰等国客商的青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斗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