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为他们的国家带来了什么?
1、1861年,俄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由农奴制的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2、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起义不断发生,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上开始出现反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著名的自由主义者卡维林说,借着改良道路自上而下废除农奴制,似乎就可以在500年内使俄国国内一直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繁荣下去”。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对沙皇诏书表示热烈欢迎,称赞它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只有少数人认为诏书不利于地主,也不利于农民。由于他们的政治观点不同,所在地区的条件不同,对改革的意见也就不完全一致,结果提出的方案和奏折形形色色,数以百计。3、这些方案具有代表性的有两个:一个是维特尔省翁科夫斯基提出的改革方案,它代表非黑土地带那些希望把自己的经济转到资本主义轨道上去的地主的利益,方案要求完全废除农奴制,通过赎买方式把土地分给农民,土地由农民本人赎买,封建地租的赎金则应由国家负担。另一个方案是波尔塔瓦省波津提出的,它代表黑土各省地主的利益,方案规定只将宅园地分给农民,而全部土地的所有权仍归地主。尽管他们的方案不同,但是都是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4、通过这次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经济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农民为了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袱。
俄国农奴制改革实质是什么
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 资本主义 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下面是我分享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实质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实质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近代历程中重要的一个 历史 事件,俄国农奴制由来已久,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俄国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伴随着国内农奴起义反抗不断, 国际 环境恶化的现状,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开始着手推进农奴制改革,但是农奴制改革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解放农奴,那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
农奴制改革的推行不仅是为了应对国内的农民起义,同时也是国内农奴主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鼓励推行改革是必然的,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维护自身利益的一场改革。尽管农奴制改革规地主将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农民只需要缴纳一定的赎金,并且解除农奴主与农民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农民可以自由到城市的工厂打工参加生产,这也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但是这些都只是改革带来的积极正面的效应,由于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土地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地主所有权,农民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好处,反而更加遭受农奴主的剥削。
所以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实质是沙俄政府与农奴主勾结起来对农奴的新一轮剥削敲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实质是为了维护沙皇统治,是一场自上而下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良。但是由于其本质只是对农民的奴役由土地剥削变为工役剥削,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国内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是这样的。19世纪前中期,资本主义逐渐在俄国农奴制社会中发展起来。同时,俄国城市人口普遍增加,人民对粮食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但是俄国粮食的生产量远不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
为了提高产量,许多地主开始采用机器替换 手工 操作,改进耕作制度并雇佣劳动者。在当时的俄国,大工厂逐渐将手工工场替代,自由雇佣劳动逐渐将农奴劳动替代。自给自足的 自然 经济已呈现瓦解之势。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必须打破农奴制束缚的局势。
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将农奴制度的腐朽彻底暴露在人们面前。这场战役使俄国陷入内忧外患的处境,一时间民怨沸腾,进一步加深了农奴制的危机,阶级矛盾愈演愈烈。
但是,究竟是以革命还是改革的形式,是当时斗争的矛盾所在。以农民利益为主的革命民主派坚持用革命方式来废除农奴制,而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自由派则试图用改进旧制的 办法 废除农奴制。在当时的俄国,已渐渐有以革命方式废除农奴制的趋势,但是,农民运动最后并没有掀起革命的浪潮。
在1858~1860年期间,共爆发农民暴动和起义近290次。但是由于当时俄国并没有形成足以推翻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的革命力量,因此最终是由沙皇政府自上而下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并于1861年正式废除农奴制。这就是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俄国农奴制的法令,正式宣布了俄国农奴制社会的终结。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规定了农奴有人身自由的权利,并且有权合法拥有动产和不动产;农民能够担任公职和 工商 业;买卖农奴的行为被禁止。
地主对农奴的生活不得干涉;土地虽然仍然归属地主所有,但是农奴可以出钱向地址赎买,以此得到一定数量的分地;农民依然归村社统一管理。
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 :鼓励地方自治,建立地方自治机构。俄国于1864年颁布并实行《省,县,地方机构法令》,依据这个法令,俄国大部分地区纷纷建立了自治会议及其行政机关。
司法:改革将旧的等级审判制度统统废除,并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对于一般的案件将实行公开审判。
教育 :对办学大力支持和表彰,加强了大学自主权,同时对于西方 文化 加以肯定,允许各校及图书馆引进西方书籍。
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进一步影响俄国社会,越来越多的俄国百姓看到了农奴制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差距,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人们纷纷要求改革,以资本主义形式来实现社会的发展。
经济:改革增加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同时借鉴西方先进技术,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改良政策,使得俄国经济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得到飞速发展。
猜你感 兴趣 :
1.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俄国农奴制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
3. 为什么说俄国农奴制改革不彻底
4.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过程是怎样的
5.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有哪些
6. 俄国农奴制改革时间是什么
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在人身权利方面,《一般法令》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诸如自由买卖,依法开办和经营工厂以及种工业、商业和手工业作坊、加入行会、同业公会、有权起诉、出庭作证、参加选举、受教育和服兵役等等。农民结婚和处理自己的家庭事务不必取得地主的同意。根据这些规定,农民获得了“人”的权利。他们不再像牲畜那样可以任人买卖、典押或赠予了。
在财产权利方面,《一般法令》规定:“每个农民可以遵照自由农村居民有关法规,获得不动产和动产为私产,可以转卖、抵押和把它们作一般处理。”不动产有两种:一种是宅园地,农民可以赎买;另一种是耕地及其他土地(牧场、森林等),地主在保留对这些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作为份地分给农民使用。份地数额不等,非黑土地带,最高数额为3~7俄亩,最低为1~2.33俄亩;黑土地带,最高者为2.75~6俄亩,最低为2,200平方沙绳至2俄亩;草原地带根据各省农作物性质来定。农民可将份地赎买为私产,但须向地主缴纳大大超过土地价格的赎金。同时法令还规定,如果现有份地超过最高数额时,地主有权割去超过部分。据统计,在非黑土地带,割地占改革前农民使用土地的9.9%,而黑土地带21省则26.2%。
不仅如此,农民赎买份地之前,还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交纳货币代役租和工役租。这样的农民称临时义务农。农民在征得地主同意,将份地赎为私产时,才终止临时义务,成为自主农。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农民虽然人身得到了解放,但在经济上仍然处于对贵族地主的依附地位。
除此之外,根据法令规定在农村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管理农民的机构,如村社、张、乡理事会、乡法院以及选出的村长、征税官等,特别是袒护地主的调停官的设立,使贵族地主对农民的压迫更合法化了。贵族地主除了借助沙皇政府的武力来镇压农民的反抗,又有可能以调停官吏和管理农民机构的人来规劝农民,让农民安分守己,好好履行他们对地主所承担的义务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俄国农奴制创立于16世纪,在17世纪中期(1647年)成为了法律条文。1861年,俄罗斯帝国废除了农奴制。1861年前的俄罗斯农民有两大类:一是生活在国家土地上的农民;二是生活在私人土地上的农民。只有生活在私人土地上的农民才是农奴,他们占人口约38%。农奴除了对政府有义务,他们也对领主有义务;领主对农奴的生活拥有巨大的权力。农村人口生活以户为单位,多户聚集成村庄 ,由公社运行。分布于各地的公社是独立的,大部分自给自足,每10公里为一公社。俄罗斯帝国有约2000万户,其中40%有六到十人。公社与外界孤立,公社大会任命一位“长老”和一位“职员”以处理任何外部问题。公社内的土地根据土壤肥瘠分配给每一户,农民分享资源。村庄内的土地定期重新分配,以求公平。尽管如此,土地并非由公社拥有,而是由10万左右的领主所拥有。农奴是世袭的,不能离开他们出生的土地。农奴有义务定期向领主提供劳动力和货品。十九世纪上半叶时,据估计领主收租占产量至少三分之一。1861年的农奴制度改革是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俄罗斯帝国改革的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改革。此改革使俄罗斯帝国的农奴制度解体。在俄国某些地区农奴制被废除的时间更早。1861年农奴解放宣言宣布解放庄园农奴与家用农奴。此宣言使超过2千3百万的农奴获得自由。农奴被授予自由公民的所有权利,包括无需获得许可就可结婚的权利,拥有财产的权利,和拥有自己事业的权利。宣言规定农民可以向地主购买土地。家用农奴则只获得了自由,而没有土地。从农奴变成的农民得到了分配的耕地。但这些土地只是被分给了农村公社,一个管理这些耕地所有权和税款的组织。如果想切实的拥有耕地,农民需要交付附有税率的“赎金”。而在那时候,没有土地的农民只能去给别人干短工来赚取“赎回”土地的钱。不过在向沙皇交了这笔钱之后,新生的农民也就正式的成为了农民,不受地主的任何限制。但是这笔钱很高,因为是先由沙皇付给地主赎金,所以农民直接把钱还给沙皇,而后者要求的年利率是6%,支付期限是49年。另外,对地主经济上的补偿理由并不是土地,而是他们损失了应该为其义务劳动的农奴。不仅如此,很多地主还盘算着如何减少以前自己地上的农奴可以分得的已经少得可怜的土地,比如剥夺他们最需要的部分:农奴小屋周边的牧草地。其结果就是自由身的农民依然需要为以前的主人干活,借此来偿还赎回土地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