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

时间:2024-11-30 14:23:52编辑:花茶君

腊八节的节日时间、风俗是什么

农历2020年腊八节的日期:2021年01月20日 星期三
腊八是一个多彩的节日,它既是春节的序幕,又是佛祖成道的纪念日。而它的形成,又与古代冬祭有关。
腊八节的别名是: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

在古代,“腊”与“蜡”两字基本通用,指冬季祭神祭祖。因为这种祭祀在十二月举行,所以便称十二月为“腊月”或“蜡月”。自汉代开始,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即冬祭日)。自南北朝开始,改十二月初八为“腊日”,又称“腊八”或“腊八节”。从此,腊八节便在十二月初八这天固定下来。
腊八节的风俗,古代主要有两个。一是祭神祭祖,其中祭祀的神灵有先啬神、司啬神、农神、邮表畷神、猫虎神、坊神、水庸神和昆虫神八种。二是腊鼓驱疫,又叫“驱傩”,即驱逐疫鬼。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相公头及作金刚士以逐疫,沐浴转除罪障。”这些风俗,如今已基本不存。而腊八节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最重要风俗,就是喝腊八粥。
腊八粥又叫“防风粥”。因腊八正逢数九寒天,喝粥可以御寒,故有此名。通常的腊八粥,是用糯米和赤豆、红枣、桂圆、莲子、花生、白果、松子、胡萝卜等熬制而成。后来各地的用料有所不同。有些地方不但用料品种繁多,制作也更加精致。如清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就对北京地区的腊八粥作了如下描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及白糖、红糖、葡萄,以作点染。”这就比普通腊八粥讲究多了。还有的只选淡色的糯米、薏米仁、菱角米、鸡头米、莲子肉等原料煮粥,深色的杂豆一律不要,这样熬出来的粥雪白透明,质地精细。然后将粥放在盖碗或特制的粥盒里,再铺上蜜饯果脯、荔枝肉、桂圆肉、桃仁、松子、染红的瓜子仁和青红丝,还要摆出图案和花样,谓之“八宝粥”。
有文字记载的喝腊八粥习俗可以追溯到宋代。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十二月》说:“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十二月》亦云:“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亦设红糟,以麸乳、诸果、笋、芋为之,供僧,或馈送檀施、贵宅等家。”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岁晚节物》中更提到称作“腊药”的腊八粥:“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医家亦多合药剂,侑以虎头丹、八神、屠苏,贮以绛囊,馈遗大家,谓之‘腊药’。”这说明,在宋代,腊八粥的品种已十分丰富,喝腊八粥也已经在民间广泛流行。
明清以后,喝腊八粥之俗依旧长盛不衰。尤其可贵的是,其施舍、济贫的用意得到进一步加强。最初,施粥主要在佛寺中进行。寺僧为答谢信徒,救济贫苦百姓,常在腊八节这天煮粥施舍。后此风流传渐广,腊月初八这天,不但各寺院煮粥施舍,民间也争相效法,亲友间相互赠送腊八粥。诚如陆游诗中所言:“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至明清,朝廷及地方官府每到腊八节这天便开设粥厂,施粥救济贫民。如清雍正年间,腊八节这天,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大锅煮腊八粥,将粥分给众人食用。京城的各条主要街道上也都搭有粥棚,向穷人施粥。此外,这天皇帝向文武百官赐腊八粥,皇后也向嫔妃、宫女赐粥。从宫廷到民间,都把喝腊八粥和送腊八粥当成一件表达友情和关爱的盛事看待,腊八节施粥也成了救助穷人的慈善事业。
除喝腊八粥外,腊八节还有一些与腊八粥有关的习俗,也很有趣。
许多地方都有在早晨喝腊八粥的习俗,所以天不亮就要煮粥。俗谚:“谁家烟筒先冒烟,谁家高粱红透尖。”意谓腊八节这天谁家粥喝得早,谁家就能喜获丰收。也有的将腊八粥涂于墙壁、树木、门环等处,俗信可以攘除不祥,带来好运。还有的将腊八粥涂在果树上,据说可以使果树茂盛,多结果实,即“大树小树吃腊八,来年多结大疙瘩”;将粥涂在妇人背上,俗信可以多生子……


腊八节的风俗是什么?

腊八节的风俗有祭祀、逐疫、喝腊八粥等。在中国古代,一些地方很早就有与“腊”相关的习俗,过腊八节,很多地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 1、祭祀 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的习俗。而且,腊八节还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节日。所以,在腊八节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灵、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头。 2、喝腊八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于佛教。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3、腊八醋、腊八蒜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别有一番滋味是。“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其实,腊八蒜与“腊八算”谐音,意为腊月初八算账。一家人把一年的收支、盈亏计算清楚,该还债的准备还债。 4、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5、腊八豆腐 在安徽省黟县地区,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以上内容参考:中国网-腊八节有哪些习俗?多给孩子讲讲咱们中国人自己的传统节日

腊八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腊八节节日饮食:1、腊八粥。很多人都知道腊八节要喝粥,却不知道原因。传说,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的日子。信徒在拜佛时总会送米、面给寺庙,而僧人们会在腊八这天,将没吃完多出的米和面熬粥,施给人们。流传至今,就变成腊八节要喝腊八粥的习俗了。传统的腊八粥由花生米、红豆、莲子、桂圆、红枣、蜜枣、白芸豆、白果、糯米、粳米等食材熬煮而成,放上少许白砂糖,味道香甜,口感软糯,老少皆宜。2、腊八蒜。腊八蒜是中国传统的美食之一。按照习俗,华北地区到了腊八这一天,都会腌制腊八蒜。剥了皮的大蒜放到米醋里浸泡,泡到春节前夕,大蒜就会变得碧绿爽脆,吃起来酸甜,泡蒜的醋也多了微辣的味道。过年吃饺子的时候,搭配腊八蒜和醋,味道也增色不少。3、腊八豆。腊八豆在湖南一带有数百年的历史了,用腊八豆制作的菜最能体现湖南湘菜的风味。

腊月初八是什么节日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来年丰收的传统。根据传说,这一天是释迦牟尼得道的日子,是佛教的盛大节日之一,后来合并成我们今天庆祝的腊八节。腊月被称为“腊月”,“腊”有三层意思:一是“腊,则也”,意思是新旧交替;二是“猎蜡者共猎”,意为狩猎动物,“冬祭”有肉,有祖先崇拜和神崇拜;三是“打蜡,抗疫,迎春”。这些意义都与祭祀有关,也验证了中国古代在农历十二月举行盛大祭祀的事实。据《礼记·郊祀》记载,腊祭是“十二月之年,集万物而求食。”夏朝称拉日为“嘉平”,商朝称拉日为“庆司”。在周朝,它被称为“大蜡”,这也是腊月的来源。在腊月的这一天,被称为“腊月”。在先秦时期,规定腊祭应该庆祝冬至后的第三天。《说文》也记载:“冬至三日,腊祭百神。”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徒为了扩大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把释迦牟尼在腊祭得道的日子定了下来。后来由于佛教的介入,两个节日合并,使得腊八节逐渐成为一个被大家重视的节日。南北朝时,把腊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佛教的说法中,佛陀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经历了六年的苦修,在一次日食之后身体逐渐变得极其瘦弱。后来他才知道,自己执着于苦行,受苦的只是肉体。没有办法完全实现,他调整了练习方法。河边的牛郎,见佛祖起身,立即将牛挤奶,蒸成食糜,奉给佛祖供奉。释迦牟尼每天都收到牧羊女献上的食糜。一月之后,他恢复了体力,在菩提树下得道,那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后来大家在腊八节喝的腊八粥,就是由牛女献给佛的食糜演变而来的。


腊八的寓意和象征

腊八节代表了人们对过去一年风调雨顺、谷物丰收的感谢,也代表了人们期待新的一年事事顺心的美好愿望。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对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腊八节是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内敛而含蓄的,圈子一般局限在家人之间的其乐融融,但是,腊八节似乎走出了家人的小圈子,人们通过腊八粥的馈赠与接受,建立了更广泛的情感联系。宋代时,每到腊八这一天,无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庶民百姓家都要熬制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加盛行。在宫廷,天子、皇后、皇子等都要向宫女侍从、文武大臣赏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粮、干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用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并且馈赠亲朋好友。腊八节借助土地出产的农业成果有力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以上内容参考 凤凰网-腊八节的意义是什么?腊八节的活动有哪些?

腊八节的含义是什么?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腊八习俗:吃腊八粥。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腊八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上一篇:高锰酸钾制氧气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