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一名研三学生自杀,如何看待这起自杀事件?
我的孩子也在大连读书,看了这个新闻事件以后觉得挺遗憾的,心里挺不是滋味,一个家庭培养一名大学生并且是研三在读,马上就要毕业了,他却选择自杀,给这个家庭带来的是什么?他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以后的生活该怎么继续下去?看到这个学生的遗书,能够读出他内心的煎熬,只是想说,既然心里有这么多的压力,为什么不能跟最亲近的人去谈一谈?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大学生的内心也很复杂,好像故意和家人拉开了距离每个人都会长大,从他们背起行囊离开家的那一天开始,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进入大学就是一只脚已经跨入了社会,他们就会体验到很多世态炎凉,其实很多大学生内心都很茫然,因为现在的社会很残酷,大多数家庭是原生态家庭,需要每一个人去社会上努力打拼,去开创未来,能够找到一个养活自己的饭碗就不错了,所以很多大学生内心的压力特别大,家人对他们也不理解。高校老师应该对年轻的大学生多一些关心和理解,大学心理教育课应该跟上很多人说,现在的大学生没有抱负没有理想,说他们啃老,说他们内心很丧,其实又有几个人能关心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呢?去读大学以后,高校老师总会说,你们已经是成年人了,要自己去面对一些事情,还有一些高校老师对学生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给予很多打击。年轻的大学生离家在外,没有家人的关怀和鼓励,又受到了歧视,所以内心带着对未来的茫然,内心无限的自卑,就使自己彻底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无路可走他就选择了轻生。能够考上大连理工,这名学生很优秀,12年寒窗苦读,又读了4年大学本科,然后读研究生,现在已经是研三了,马上就要毕业去选择这种极端的方法,结束自己的生命,对于这个学生的家庭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社会问题,是不是应该多关心一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给予这些年轻人一个正确的就业指导,在他们迷茫的时候,应该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和鼓励,而不是冷嘲热讽,有些高校老师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实验室自缢,为何说夺去他生命的却不是那根“绳子”?
看者悲痛,闻者伤心,大连理工大学一名研究生在实验室里面永远闭上了双眼,而在离开世界之前,他还写下了一封遗书,在遗书当中并没有抱怨社会的不公平,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自责,原本能够拥有一个很美好的人生,但大连理工大学这名研究生却选择了挥手告别这个世界,让人感到万分可惜。很多人也想不开这名25岁的研究生为何要在实验室里面选择自缢,从他留下的遗书中,我们可以看见他承受了很大的学习压力,比如担心自己延迟毕业,又担心自己的就业问题,另外在做实验的时候,也是遇到了诸多的难题,这些事情都让他感到十分的无奈和无助。01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实验室自缢,夺去他生命的却不是那根“绳子”大连理工大学这名25岁的研三学子选择在空无一人的实验室里面自缢身亡,这着实让人感到很可惜,当然有的人表示该名研究生不值得可怜,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懂得爱惜,以这样草率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家人的不负责。有人拍下了大连理工大学这名研究生自缢的那根绳子,但其实夺走他生命的并不是这根绳子,而是抑郁。从他所写下的遗书当中,除了抱怨导师授课质量差,不作为之外,更多的是一种自责的情绪充斥在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名研究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的倾向,因此抑郁才是夺去他生命的“无形凶手”。大连理工大学实际上是里面自缢身亡的事情,也警醒着各位学生和家长一定要关注好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发现学生心理健康有问题,一定要及时进行疏导。02 如何避免抑郁,让自己开心起来?人的这一生当中,难免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挫折,每个人都需要承受一定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另外还有工作上的压力,而面对压力,我们要懂得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懂得让自己放松下来,避免抑郁。1、要多和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如果发现自己的情绪失常很低落,开心不起来,而且也会时常感到焦急浮躁,心也静不下来,发现自己有抑郁的倾向,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要多加强和家人朋友之间的沟通交流,而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另外也要多交一些朋友,毕竟朋友多了自己就能够有倾诉的对象,平时有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就能够和朋友倾诉,而不用憋在心里面。2、要以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人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懂得以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未来的人生,那么自己的一生就能够过得更好,更加精彩,不要一直抱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都应该要学会去接受自己不完美的地方。面对生活上的困难或者是学业上的难题,一定要想开一些,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这样才能够过好自己的一生。3、积极参加运动运动能够使人快乐,我们在运动的时候,身体会分泌一种多巴胺物质,而这种物质能够让人感到快乐和幸福,因此如果感到情绪低落,在自己闷闷不乐的时候,就要多加强运动。互动话题:你是否会经常感觉到不开心呢?有哪些方法能够让自己马上开心起来呢?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中分享!
大连理工博士留遗书自杀被阻止,为何要选择自杀?
一、自杀人都是活够了一种现实世界,对待生活人生有了绝望的姿态,也是不能接受一种无法改变的陪伴,于是选择了自杀。自杀者都是想不开一种距离感,也是自我意识过于悲观,更是放弃一种现在的存在感,于是决定了却一生。这是不能解读生活人生的智慧,也是被自己的狭隘思维堵死了出路,更是舍得结束生命世界,是对家人不负责任的自私自利。没有解决不了的现实遭遇,没有处理不成的生活方式,也没有管理不好的交往世界,不管是哪一种失败都不能带走自己的美好世界。二、自杀者永远不明了一种海阔天空的方向感,自杀是敢于直面惨淡的死亡陷阱,也是对不起自己青春的死亡信号,好好生活的权利应该是公开人生的必然价值取向。自私的自杀都是告白社会世界,也就是失望落魄成灾难,罪魁祸首祸害自我认知,自杀是讨伐外界不能理解的个人主义。自毁的自杀都是离开生活人生,也就是不能遇到合情合理的交往者,看不见迷雾里的黎明,只看到一种荆棘密布没有退路,自杀是向自己死亡的通知书。三、这世界的酸甜苦辣最有阴晴圆缺的错落有致,错一点认知就能压力无限成长,这生活人生的抑扬顿挫最能创造悲喜交加的苦尽甘来,误一种似水流年都能增加以后的绝望。自杀是开错了窍,也就是直面现实时,对待自己过分冷酷无情了,于是有了自杀心理色彩。自杀是走错了方向,也就是直击心灵世界时,过于追究自己的苦恼焦虑,于是成了自杀的追随人。自杀是肆无忌惮的言行举止有了亡命天涯,也是自行了断成了唯一自由方式。选择自杀一定有前所未有的死亡对峙。
大连理工博士生留遗书自杀被阻止,遗书中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据网友爆料,4月21日,大连理工大学一博士研究生留遗书自杀,遗书中提到,因为害怕两周内不完成实验课题,第一次开始有了自杀念头,之后又因为被误会实验操作不规范,与实验组产生矛盾,而想要吞安眠药自杀。遗书中还提到对父母感到抱歉,自己智商低,办事不明白,喜欢闹情绪,估计到社会上会死得更惨,所以感觉只能选择自杀,不想拖累父母。遗书中有哪些内容值得我们关注呢? 首先,从遗书内容上看,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博士研究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为害怕两周完成不了实验的内容就开始有了自杀的念头,或许在我们平常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不就是完成不了课题作业吗?至于那么想不开吗?但是对于一个寒窗苦读十年,好不容易才考上的博士研究生,如果完不成实验课题就有可能会毕不了业,拿不到学位,这对一个努力了那么久的学生来说真的是一座压力大山。 其次,从遗书内容上看,该博士研究生内心十分孤独和脆弱,人际关系并不是很好。遗书中提到导致其最终产生自杀的念头是因为被误会实验操作不规范,与实验组产生矛盾。被所有同窗好友误解,孤立无援,心理压抑而没有有可以倾诉对象,这种孤独感估计是让他不留恋想自杀的主要原因。再有,我们可以从遗书的内容上看到该博士研究生十分的自卑,甚至对自己的人生产生怀疑。遗书中提到自己智商低、办事不明白,喜欢闹情绪,觉得自己这样的人到社会上会死得更惨,所以只能选择自杀。一个博士研究生,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优秀的一个人,到底是什么让其那么不自信呢?一个人的不自信往往都是身边的人经常对其进行长期的否定造成的,有可能来自老师,同学,也有可能来自家庭。 最后,该博士生对父母内心充满了自责。培养一个博士研究生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从不想拖累父母中可以看出父母花了很大的心血支持他的学业,他也很想成为一位非常优秀的人回报父母的恩情,奈何事与愿违,所以只能选择抱歉。可以看出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内心是十分挣扎和痛苦的。不过最终结局是好的,校方及时联系到该学生并阻止了其自杀的行为,否则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我们每个人不管处于哪个阶段都会有压力存在的,压力能够使我们进步,但是压力也能使我们失去失望,所以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尽力做到自己最好的一面,如果仍然达不到要求,那就请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优秀,千万别把自己逼上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