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郎已恨蓬山远

时间:2024-11-26 13:56:08编辑:花茶君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刘郎是什么典故?如何理解?

一、典故的出处
刘郎的典故出自《幽明录》。据传东汉时期,刘晨和阮肇二人到天台山采药,迷路回不到家。遇到两位仙女,留下刘晨和阮肇居住了半年。回家后,世上已过七世。之后又到山中去寻访,再也没有见到了。后来用作吟遇的典故。
全诗原文如下:
《无题》(唐)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 ,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 ,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
意思:说好的约会却成了空言,你再也寻觅不见;夜半醒来, 斜月空照,听得见晓钟初鸣; 梦里又一次为你的远去而哭泣 醒后,相思成灾仓促写信,水墨未干;残烛半照金翡翠的被褥, 麝香微透芙蓉似的纱帐; 刘郎怨恨那蓬莱仙山的遥远,而我与你隔着的却不止是一座蓬山。
诗的前三联描写的是在梦中与她短暂相聚。从梦中可见作者思念之苦。尾联“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千万重”,抒发出远隔之恨。诗中虚幻和现实结合,来去空绝。月儿斜洒,淡淡地笼照;梦被离别的泪水啼醒;书被难以控制的情感摧成。残烛、半盖着的翡翠锦被以及炉中散出香气,透过芙蓉帐;更隔道千万重的蓬莱仙山。这一切景和物,描述出作者思念之切,含情之深。同时透露出作者在幻实之间的凄苦、孤独、寂寞和愁怅的心情,让人感慨万千。这种悲凉的心情。
细细品味李商隐这两句诗有暗喻自己之意。“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这两句诗中的刘郎,有暗指自己的怨恨比刘郎还高的寓意。他这是在说,当初刘郎怨恨蓬山的遥远,不能与相恋的她相见,自己的怨与遗憾比他惨了,刘郎的所在地距蓬山还要相隔万重山呢!难道李商隐对“异地恋”深有体会?否则,怎么能写出如此耐人寻味的诗作呢?从中看出李商隐诗歌创作之一的缠绵徘徊的风格。我们再联系这两句诗前的那几句,不得不令人赞叹李商隐情感丰富。


宋祁《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原文及翻译赏析

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原文: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注释 1画毂:彩车。2心有灵犀一点通:谓两心相通。灵犀,犀牛角。3蓬山:仙山,想像中的仙境。 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赏析   路上的意外相逢,使人意惹情牵。而伊人一去,蓬山万里,音容隔阻。绵绵相思,何时能已!这首小词以抒情为主。上片回忆途中相逢,下片抒写相思之情。柔情丽语,风流妩媚,轻柔儇巧。   上片回忆途中相逢,下片抒写相思之情。柔情丽语,风流妩媚,轻柔儇巧。《花庵词选》:子京过繁台街,逢内家车子。中有褰帘者曰:「小宋也。」于京归,遂作此词。都下传唱,达于禁中。仁宗知之,问内人第几车子,何人呼小宋?有内人自陈:顷侍御宴,见宣翰林学士,左右内臣曰,小宋也。时在车子偶见之,呼一声尔。上召子京从容语及。子京惶惧无地。上笑曰:蓬山不远。因以内人赐之。 诗词作品: 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 诗词作者:【 宋代 】 宋祁 诗词归类: 【婉约】、【相思】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刘郎是什么典故?

南朝宋的刘义庆写过《幽明录》,它讲述了“刘阮遇仙”的神话传说。汉朝的刘晨和阮肇的人去天台山旅游挖药迷路,结论遇上2个绝世女人。于是他们就在那山间日常生活了一段时间。春天到了,她们想念家乡,但是当他回到家后结果发现,山上一日地面上一年,世间中的人已属于自己七代以后。之后,刘晨和阮肇又回到寻找仙妻,却怎么也找不到。晚唐时期文坛慢慢廖落,李商隐的诗则是西斜夕阳的一抹余晖,如同夕阳黄昏的暗晦朦胧之美,纸墨染就了色彩,幽深的诗意在他的《无题》诗里读起来暗然劳神。这首古诗在虚拟和现实生活中,酿制出一种痛断肝肠的意境。“梦为远别”是这首诗的主题风格,当梦醒了,梦中的足迹从此找寻不到了,仅有天边的斜月和远方暮钟传出凄凉的响声。诗的前三联描写的是在梦里和她短暂相聚。从梦里由此可见创作者思念之苦。尾联“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千万重”,表达出相隔万里之恨。诗里虚无缥缈和现实融合,去空绝。月儿斜洒,万般无奈笼照;梦被离别的眼泪啼醒;书被无法控制的感情摧成。残烛、半盖着翡翠玉锦被及其炉中散出香味,通过芙蓉帐;更隔道千万重的蓬莱仙山。这一切景和物,叙述出创作者想念之切,含情之深。“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借刘晨的故事暗示着两人之间存有无法逾越的阻碍。刘晨与他钟爱的小仙女已经是仙凡异路,故恨蓬莱仙山太遥远,而诗里主角与深爱的人也是距离“一万重”了,导致天赐良缘隔绝的也许并不是空间的间距,反而是作家没法说明的社会原因。从今后,很有可能从此难相见,深爱着和对爱的崩溃纠缠不清在一起,相爱的人后来的我们的痛苦在诗的最后表露出去。

上一篇:吉娘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