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儿爷和兔爷儿区别
兔儿爷是北京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老北京中秋时令的传统物件儿,也是唯一的一个能拿在手里玩儿的神仙。相传,兔儿爷的“家”在花市外的灶君庙,是位北京本土的神仙。兔儿爷首先是兔,也是人(穿盔甲,骑着坐骑,拟人化),也是可供奉的神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兔儿爷还是玩意儿。上供过后,小孩子就可以拿在手里玩。兔儿爷兼具神圣和世俗的品性,融祭祀和游乐的功能于一体,这一点和别的其他神仙有明显的区别。 兔儿爷源于古老的月亮崇拜。明清以来,月宫玉兔逐渐从月亮崇拜的附属物中分离出来,在祭月仪式中形成了独立的形象,并逐渐丰富。如今兔儿爷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为啥叫兔爷儿,这个问题,可以从北京话的儿化音和北京“爷”文化两个角度来回答。 首先,北京话的儿话音的发音关键是不要刻意,任何儿话音都要顺其自然,如果拗口,那么肯定就不是地道的北京儿化音了。您可以试一试,“兔儿爷”比“兔爷儿”要朗朗上口多了。 其次,“爷”是封建时代北京人对地位尊贵者的敬称,北京话中的敬称是不加儿话音的,所以很明显,“兔儿爷”才是正确的叫法。每逢中秋,讲究的北京人会“请”一尊泥塑的“兔儿”且称之为“爷”,恭而敬之地“供”起来。
兔儿爷指的是什么呀?
兔儿爷是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人们按照月宫里有嫦娥玉兔的说法,把玉兔进一步艺术化、人格化,乃至神化之后,用泥巴塑造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兔儿爷。它渊源于古老的月亮崇拜。明清以来,月宫玉兔逐渐从月崇拜的附属物中分离出来,在祭月仪式中形成了独立的形象,并逐渐丰富。兔儿爷兼具神圣和世俗的品性,融祭祀和游乐的功能于一体。如今兔儿爷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兔儿爷的解释指月中的玉兔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那对鸡冠花儿,算是月亮里的娑罗树。那两枝子白花藕,是兔儿爷的剔牙杖儿。中秋节应景的一种兔头人身的小玩具。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兔儿爷摊子。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老舍四世同堂十四街上的香艳的果摊中间,还有多少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的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都一样的漂亮工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