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onv

时间:2024-10-28 19:07:12编辑:花茶君

江西一千年古墓,墓内46名少女“赤身”陪葬,专家的感受会是如何

陪葬是古代达官贵人炫富一种陋习,是没有人性可言的一种暴行,是对生命不尊重的一种表现。专家发现一千年古墓内的悲剧,直言太残忍。千年古墓中的悲剧。早些年,考古专家曾在江西靖安发现一座古墓,据悉这座古墓距今大约有2000多年,推测是东周时期。考古专家打开墓室,对墓室进行调查。发现这座古墓内部是由三部分组成,正中央是墓室,后面还有一个侧室,前面是一条很长的通道。本以为是一座在正常不过的古墓,但随着挖掘的深入,专家发现一幕悲剧。在主墓室内,除了墓主人华丽的棺椁外,周围还摆放着几十个普通的木棺。专家依次地打开木棺,惊呼太残忍了。原来普通木棺内是一个个赤裸的少女尸体,专家清点后发现一共有46具。专家经过检测,推断出她们的年龄在15—25岁之间。她们正值青春年少,却被强制陪葬,真的很悲惨。从她们形状各异的姿势能看出,她们死前曾痛苦地挣扎过,可能是被活活闷死在棺材里。专家从古墓陪葬的规模,猜测墓主人的身份不一般。又对墓室内物品取证后,证实这座古墓的墓主人是东周的徐王陵墓。民间早就有传闻,说徐王死后曾用数十名少女陪葬。陪葬是如果兴起的。陪葬最早始于殷商时期,那时处于奴隶社会。人们看一个人的身份高低,是看他拥有多少奴隶。受封建思想的影响,那时候人们认为死后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活着。所以那些奴隶主贵族死后,就会带着生前的一切跟着他一起埋葬起来。在奴隶社会,人被分为三六九等,最底层的奴隶如同家畜,没有选择权,自然成了陪葬品。据悉目前发掘出奴隶主的古墓中,一起陪葬的奴隶,少则几十多则上百。他们的形态各异,有的是被杀,有的是被活埋。奴隶主想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受其残暴奢靡的生活,陪葬时候除了日常使用的陪葬品外,还有他钟爱的女人和忠心的家臣。商朝后的几段时期,都存在陪葬的情况。主要原因还是君王为了彰显社会地位,用陪葬的人数,证明其身份高贵。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底下的臣子富贵人家,便依葫芦画瓢,学着君王的做法,便兴起惨无人道的活人陪葬。再往后儒家思想兴起,儒家倡导人善美,陪葬的情况逐渐减少。随着思想的日益深化,到了汉、唐的时候,活人陪葬逐渐消失。但在明朝时,由于朱元璋怕他死后,后宫妃嫔霍乱朝政,便下令无子嗣的妃嫔同他一起陪葬。明朝又开始陪葬制度,皇家既如此,何况百姓家。其实在古代不止是妃嫔会跟着陪葬,有的皇帝怕死后无聊,居然要带着良臣一起走。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有好也有坏,封建迷信要不得。吸取历史经验要取之精华,去其糟粕。陪葬制度的终结。明朝到了明英宗朱祁镇的时候,才真正意义上废除陪葬制度。有人说朱祁镇之所以废除陪葬制度,是为了他的皇后。朱祁镇前半生可谓是曲折不断,不仅被俘虏,还被囚禁。可能是遭受挫折后,对生命反而越发的珍惜。晚年的朱祁镇在弥留之际,嘱咐大臣废除陪葬制度,他不想看着妃嫔们为他白白丢掉性命。朱祁镇最疼爱的便是他的皇后,但皇后却一生无子。他和皇后算是政治联姻,开始并没有感情。但皇后对他忠贞不二,在他失利的时候,一直不离不弃,甚至做女红养活他。他被皇后的真情感动,也越加珍惜皇后,即使无子依然保留皇后位置。虽然大家谴责其错杀忠良于谦,但当时如不杀于谦,他也不能再次成为皇帝。如果他不废除陪葬制度,皇后就会因他而死,可能他感到心中有愧,也可能他心里舍不得皇后。不管什么原因,这样灭人性的制度被废除是好事。说到这儿江西一千年古墓,专家在墓中发现46具少女陪葬木棺,看到她们死后的状态,直呼太残忍。俗话说人活一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陪葬这种恶俗,泯灭人性,残忍暴力,多少无辜的生命死在封建迷信里。用他人的性命彰显自己的能力,想想都觉得残忍无道。

旧事回顾:江西古墓群,发现几十具棺木,竟有二十多具为少女殉葬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古代丧葬有很多种,根据不同人的身份有所不一。秦始皇就是其中一个例子,烧制非常多的兵马俑进行陪葬。但这仅仅是其中一种,还有一种在奴隶 社会 就开始有的丧葬方法——殉葬。

殉葬也被称为人殉,就是将人活埋或者把活人杀害再用于陪葬,这种丧葬方法可以用惨无人道的来形容。在元代的时候,这种丧葬方法被大肆鼓励,并且在有关资料记载,“大宁和众县何千妻柏都赛儿,夫亡以身殉葬,旌其门”。到了康熙期间,虽说朝廷明令要求废止,但令人不解的是这边明令废止,那边却对民间殉葬大力表彰。

江苏发现1男4女合葬墓,墓中出土一只“金蝉”,围观者啧啧称奇

在我国发现的众多古墓中,很多都有殉葬的现象。一般都是像张安晚这座古墓一样,由于妻子或者妾侍进行陪葬,也有一些皇家贵族死后,相信只要在死后,将生前所喜欢的,所用的物品用于陪葬,在阴间仍然能像阳间一样生活,所以才会出现在古墓中出土很多陪葬品,甚至发现很多用于殉葬的人。

李家村是属于我国江西省靖安县,这村子仅仅是一个不到十户人家的山里小村庄。在2006年12月的一天,考古人员在李家村李洲坳山上进行考察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座东周时期的大型墓穴,也就是现在被大家称之为李洲坳东周墓葬。

墓葬封土高12米左右,底部为圆形,直径约30米左右,占地一千多平方,墓口到底部约4米深,墓穴的四周非常陡,并且在表面还使用了一种青膏泥涂抹上去作为保护,在底部也使用了青膏泥垫底,厚度有60厘米,使得底部非常平整。

在青膏泥上面放置了47具棺木,棺木底部铺设了一层竹席,整个棺木还用多层竹席包裹着,下葬后,再次使用青膏泥覆盖整个墓穴和棺木。再用黄土覆盖整个墓底,最后使用火烧的方式使得整个墓穴形成了密封状态。

47具棺木其中有1具是单独在东南一角,后来被证实为主棺。棺木使用上下结构,可以理解为圆形整木对半剖开,整个棺木没有发现使用锯子加工的痕迹。其他棺木经过挖掘发现22具发现人类遗骸,通过仪器检测,22具遗骸年龄在15到25岁之间。

考古专家在这个墓穴出土各类文物650余件。 其中,竹木器皿144件,漆器12件,玉石制品13件,青铜器30件,青瓷器7件,金器1件,金属器皿5件,纺织品300余件。 此外,还出土了许多人体骨骼标本。

在出土的众多文物中,纺织品的工艺极其复杂,做工精细,分为桑蚕丝和麻两种。在其中一个棺木出土了一块1.8米*1.3米的方孔纱,是我国纺织品文物中最早出土和面积最大的整幅纺织物。另外还有一块密度非常高的朱染织锦,这块织锦每厘米就有240根织物经线,形成了几何纹和动物的纹路。在墓穴中还出土了几种同样非常复杂的纺织新品种,在当时填充并且改写了中国纺织品的 历史 。

另外金器方面同样出土了一件造型非常独特,工艺考究的饰品。这件饰品为圆形,直径接近30厘米,表面使用錾刻工艺,布满了三圈龙纹,外围以陶瓷作为装饰嵌套,陶瓷上面刻有云雷纹饰。这件饰品的发现,是目前国内同一时期面积最大,也是最为复杂的金器之一。而这件饰品正是在东南位置的主棺所出土的。

“一坑多棺”的李洲坳墓葬也是我国发现到目前为止最早的墓葬,这座墓葬的奇特丧葬制度和丧葬习俗也是极为罕见的。墓葬在南方酸性土壤环境下,里面的骸骨和各种文物依然保存的这么好的,尤为难得。

专家们在推测墓主人的时候,在青铜器上发现了刻有关于徐国徐王的铭文,但后面出土的青铜器却未发现有其他相关的文字记载,墓主人并不会是徐王。后面有人提出,会不会是负责纺织方面的官员?但很快又被人推翻,理由是虽然出土的纺织品虽然很具有研究价值,但其他陪葬品太少,与其说是官员不如说是负责纺织方面的工头。但作为工头这样的墓葬规模和出土的文物来看,又不像。按照常规来说,这样规模的墓葬,墓主人的身份应该不低,但墓主人究竟是谁,在发掘完成后,专家并没有推测出墓主人的身份,所以到现在还是一个谜。


上一篇:c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