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战三国

时间:2024-10-24 05:10:10编辑:花茶君

在三国之后,用戟的武将越来越少了,是什么造成的?

戟,是中国古代武将的一种常用兵器。戟是一种长柄兵器,长度与长矛相似,但是杀伤力却比长矛要大得多。戟的矛头的侧面还安装有尖锐的横枝,它除了具备长矛的直刺功能,还兼有横击、反勾等辅助功能,因此戟的作战功能和杀伤力都要大于长矛,临阵作战也比长矛更为实用。出土文物和史书记载证实,秦汉时期一直到三国,戟都在军队中大量列装,是一种应用频率很高的常见兵器。很多武将都以善于用戟而闻名。三国时代,连年战乱,戟也因此有了用武之地,成为三国时代“出镜率”最高的兵器之一。如《三国志》引裴注《云别传》记载,长坂坡之战中,赵云在混战中失踪,与刘备失去联系。有个告密者告诉刘备,说“云已北去者”,赵云貌似向北逃跑了。刘备大怒,“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认为赵云根本不会做出背叛主公之事,并且用手戟狠狠敲击那个没眼力价儿的告密者。手戟是一种短柄戟,便于日常携带防身,可见连不怎么参与作战的刘备身边也时常带着戟。当时的武将中,很多人都以善用戟而闻名天下。第一个自然是吕布吕温侯,他手中一杆方天画戟,运用的炉火纯青,罕逢敌手。他在调解刘备与纪灵的冲突中,也是采用“辕门射戟”的方式来解决。第二个当属曹魏大将典韦。《三国志》记载,典韦手持两把短柄大戟,作战时“好持大双戟”,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军中称之为“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威名赫赫。在宛城之战中,典韦孤身断后掩护曹操突围,在敌军重重围困下,典韦奋起神威,“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馀矛摧。左右死伤者略尽”,简直是战神再世。除了吕布典韦,悍将太史慈的兵器也是戟,曾经与猛将孙策杀得难解难分。不过,令人不解的是,三国时代用戟的武将层出不穷,但三国时代之后,用戟的武将却越来越少,几乎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三国之后千百年来,除了唐朝的薛仁贵善于用戟,其他用戟的武将可称凤毛麟角,难得一见。为什么武将们都抛弃了戟这种杀伤力很强的兵器?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戟的“克星”面试。由于戟杀伤力太强,应用很广,导致各国都在寻找对付、克制戟的兵器,一种名叫“钩镶”的兵器应运而生。狮子山汉墓中,曾经出土过一件钩镶实物。钩镶全长将近一米,重约三斤,形如一根细细的铁棍,铁棍中间是一个长方形铁牌,长约30多公分,宽约17公分,用于遮挡戟的攻击。铁牌正面有一根向前突出的尖利铁锥,用于反击对手。铁棍的两端各有一个弯钩,用来钩住戟的侧枝。钩镶与刀剑配合使用,作战时,战士左手持钩镶,右手持刀。在交战中找机会用钩镶勾住戟的侧枝,使得对方的戟被锁定无法动弹,然后右手举刀砍刺对手,对手要么伤亡,要么只能放弃戟逃跑。钩镶的面世,准确击中戟的死穴,使得戟威风不再。其次,戟的衰落还与制式兵器的装备有关。为了适应大规模作战需要,古代军队的兵器发展大方向是简单实用高效,造价低廉。而戟的铸造工艺复杂,比长矛多好几道工序,制作费时费力,成本较高,不适应大规模装备部队,因此戟逐渐被抛弃。戟退出战场,导致用戟的技艺也逐渐失传,会用戟的人也越来越少,戟渐渐淡出古代兵器舞台,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国之后,为什么用戟的武将越来越少了?

原因有二:一、由于三国时期战戟的频繁使用,使得战戟的克星被制造了出来在三国时期以及三国以前,战戟由于杀伤力巨大,同时功能性也很丰富所以被广泛使用。当时各方的军队士兵主要使用的武器就是战戟,同时也使得战戟的使用技巧被开发出来,这才使得战戟被很多武将使用,并且使用战戟出名的武将也特别多。 但是到了三国后期,由于绝大部分军队都使用战戟,就使得有人开始针对战戟进行了创造克制它的武器。这种用来克制战戟的武器,整体上是一根长棍,在中间有一块方形的类似于盾牌的东西,这个盾牌可以抵挡战戟的正面攻击,而且盾牌的后面有一根铁钩,可以勾住战戟侧面的刀刃,从而牵制住敌方的战戟武器。 当敌方的战戟被牵制住之后,再使用长棍两端配置的刀刃对敌人进行攻击,此时敌人手中武器被牵制,无法进行抵挡,所以要么放弃手中的战戟,要么就只能挨上一刀。而且这种针对战戟的武器使用起来十分的方便,所以在后来被广泛的用来针对战戟,这就使得战戟的使用逐渐的减少了,因此后来使用战戟的武将也就很少了。 二、战戟制造困难,不利于批量制作,被逐渐的放弃了之所以三国时期和三国之前有很多使用战戟的武将,主要还是因为那时候战戟是战场上的主要武器,被各方军队广泛使用。而到了后期随着战戟克星的出现,战场的武器的使用也进行了改变。 战戟由于顶端的刀刃需要进行特殊的打造,使得工匠们很难进行快速的批量性的制造战戟,于是因此而改用了长矛。长矛的制作比战戟简单很多,在制作数量上可以更好的供应军队的使用,因此长矛逐渐取代了战戟在军队之中的地位。 而由于战戟的逐渐的被抛弃,使用战戟的人少了,使用战戟的很多技巧就逐渐的被人们所遗忘,因此使用战戟的武将也就变少了。

三国到两晋,战戟之绝唱

三国到两晋,战戟之绝唱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动荡的时代是兵器大放异彩的最佳舞台,而大汉五杰之一的战戟就值得大量使用。不过,铁戟的形制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日趋成熟,因此在三国乱世拔得头筹的铁戟依然是卜字戟,而丫字戟和其他铁戟早在东汉就已逐渐消失。三国时代的卜字戟主要有两种形制:其一是标准形制的卜字戟,其二是横枝向上翘起的改型卜字戟。占卜用铁剑的标准形制与西汉基本相同,占卜用铁剑的标准形制出土于湖北叶城孙吴墓。戟虽然不完美,但看得出来是一把典型的八卦戟,长而直,与脊柱呈90度相交。改型卜字戟与两汉时期相比则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横枝弯曲的程度更大。这种戟目前尚无考古发现,但是其形象资料可以在不少画像中看到。比如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壁画中就有这样的形象:前列队伍中有骑兵一手控缰,一手持马戟;一些步兵携带戟和盾牌。另一张营地照片上有一张戟从帐篷里伸出来的照片。壁画中的戟全部呈戟枝向上弯曲的形态。相对于稀少的考古发现,众多记述三国历史的文献倒是对戟这种兵器大书特书。其中最有名气的大概就是“辕门射戟”了。范晔的《后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两部正史都对“辕门射戟”有所著录。《三国志·魏国·吕布传》有云:“布便弓马, 膂力过人,号为飞将”。为了调解刘备与袁术之间的争斗,他令士兵于辕门处树起一支大戟,对众人说:“请大家看我射戟的小枝,若一箭射中,你们和解,射不中, 你们再打不迟。”随后张弓搭箭,结果正中戟的小枝。《后汉书·吕布传》在记述这件事时, 引用了郑众的注云:“援,直刃。胡,其孑也。即今戟旁曲支。”可见吕布所射之戟,很可能就是改型卜字戟。这样的戟能刺、挑、击、刻,是当时杀伤力强、实用性强的兵器,是仅次于长枪的军队装备标准装备。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许多名将都曾使用戟,如曹操帐下勇将典韦:“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为之语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典韦随曹操征荆州, 遇张绣反叛,袭太祖营,“韦以长戟左右击之, 一叉入辄十余矛摧”,身披数十创仍拼死力战。除了典韦,使用双戟的还有东吴孙权帐下的甘宁。而使用单戟的有曹操部将张辽,他曾在合肥以七千兵对孙权十万之众,毫不畏惧,“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阵。杀十数人, 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孙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由此可见,当时孙权所用的武器也是戟。无从考证上述人物使用的是什么样的戟,但毫无疑问,戟在三国时期作为武器是辉煌的。衰落通常是从辉煌的巅峰开始的,但是对于戈来说是这样,对于戟来说也是如此。三国时期长戟的辉煌是无法被掩盖的。《后汉书·董卓传》中记载:建安年间,吕布发动兵变要杀死董卓,李萧先用戟刺他, “卓衷甲不入”,“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可见,要对付穿铁甲的敌人,矛比戟更为有效。太康元年,东吴灭亡。三分的天下最终归入晋朝,华夏重回和平时代。从此时开始,关于戟的记述和考古发现都急剧减少。不过在西晋时代,戟作为实战武器仍是有一定地位。例如西晋名将周处,便将戟誉为“五兵之雄”。考古资料告诉我们,标准形制的卜字戟在西晋时期仍然存在,山东诸城西晋墓中曾出土过这种卜字戟。其形制与两汉的卜字戟别无二致,且器型较大,通长48 厘米,应该属于实战兵器的范畴。然而,也就是从这时起,考古资料中再也见不到标准形制的卜字戟了。那些横枝向上弯曲翘起的改型卜字戟逐渐开始占据主流地位。及至西晋灭亡,衣冠南渡,中原地区又重回乱世。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渐渐入主中原,甲骑具装的铁蹄像旋风一样叩击着黄河两岸。骑兵披重甲,战马着具装,护具的进步对格斗兵器提出了空前的要求,原来的卜字戟,乃至戟枝向上弧弯的改型卜字戟,都很难破甲而入伤及敌身。因此,在这一时期,挑战铠甲马术装备的变身长戟造型发展到了极致。为了增加杀伤力,武器制造商将戟的分支做得更高,完全失去了水平分支的几何形状。不仅如此,甚至出现了将戟枝的前端变直,与戟刺平行,形成一长一短两个戟刺的叉式戟。这类戟加大了突刺力量,而完全舍弃了勾斫功能。不过这两者都未见于出土实物,只在北朝的壁画和刻画作品中见到过。不过不管这戟的造型怎么变化,铠甲的防御性能都跟不上,这种双管齐下的戟也就走到了尽头。在攻防冲突中,戟逐渐失去了优势,完全被长枪取代成为作战兵器。矛历来是传统的格斗兵器,到了南北朝时期,形制有所改变,长身、阔体、直刃,突刺性能远比戟类优越, 加之制作工艺比戟简单,易于大量生产,戟的淘汰成为必然。这种新式矛在当时称作“矟”(槊),最早只有骑兵使用,因而又被称为“马矟”(马槊)。及至南北朝时期, 这种武器在步兵中也被逐渐普及,从而产生了“步矟”(步槊)。从此矛矟在实战兵器中的地位再也无法被撼动,而伴随这个过程的就是戟的消亡。至于隋唐乃至更后一些时代,虽有一些勇将仍把戟作为格斗兵器,那也仅仅只是个例而已。当然,隋唐以后只有戟作为实战的兵器使用,一直到隋唐才使用戟作为仪仗兵器,乃至宋代。这种戟被称为“门戟”、“棨戟”。唐代诗人王勃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中的“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说的就是这种戟。不过,这些“戟”的造型通常是套着戟鞘并加以装饰。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作为仪仗的“戟”已经不再用金属制造,其造型和实战的戟也大相径庭。因而,从战场上消失的戈与戟就逐渐从人们的认知中消失了。随着戏剧兴起,小说的繁荣,三国时代的故事变得脍炙人口。然而故事中三国猛将用的“戟”,却和历史上完全不同。小说里的“戟”,其实是宋代才出现的一种名为戟刀的兵器。最初的戟刀是在矛头的锋刺一侧横出一个月牙形刃。后来又出现在矛头两边各有一个月牙形刀刃的戟刀,加上刀头和刀柄上装饰的精美饰物,于是便产生了所谓的“方天画戟”。这种顶着战戟盛名的武器,在宋代只属于杂类兵器,后来则是民间练习武艺的器械和戏剧表演的道具,而真正的戟,仍隐没于历史之中。不过,由于戈与戟这两个字始终被使用着,所以关于其真正形制的讨论,自北宋时期开始始终没有停止。当然,这些争论是有时间限制的,而且总是不切实际。 20世纪上半叶,包括郭沫若先生在内的众多现代学者也参与了这场论战,将文献研究与新兴考古相结合,最终接近真相。其中郭沫若先生设想的戟的形制,已经接近了联装戟的真实形制,并被后来陆续出土的实物所证实。因此,随着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和成熟,矛和戟的产生和演变的背景也越来越清晰。而这些兄弟和军人的真实面目终于拨开历史的迷雾,清晰地呈现在人民面前,真是中华民族的幸事。

上一篇:mtk6589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