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师被现代搏击ko

时间:2024-10-03 14:00:27编辑:花茶君

武术大师们总被一拳KO,传统武术能打吗?

传统武术是能打的。中国古代肯定是有真功夫的,因为那是冷兵器时代、肉搏的时代,有硬功夫的人就能获得一定的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但是如今时代需求变了,现在的武术更多是表演技艺。从武侠小说和影视剧中,国人“见识”过中国传统武术的辉煌。武术是伴随着争夺、争斗、战争发展壮大起来的,必须承认的是,中国古代肯定是有真功夫的,因为那是冷兵器时代、肉搏的时代,有硬功夫的人就能获得一定的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但是如今时代需求变了,现在的武术更多是表演技艺。建国后的方针明确规定,武术只是一种运动,是表演性质的,目的是增强人们体质。在中国的文化中,是不提倡搏斗的。在现代社会,武术在赛事层面就是一个表演项目,在大众层面就是一个强身健体的运动,舒活筋骨,促进血液循环,仅此而已。不要被武侠小说、武侠电影蒙蔽双眼,想看真正的搏斗还有职业拳击和MMA可以选择。扩展资料“太极大师”马保国的比赛过程5月17日下午,在山东淄博,68岁的“太极大师”马保国首次参加了一场正式的搏击比赛,与49岁的武术教练王庆民交手,谁料擂台刚开打不到1分钟,马保国就惨遭KO,连一边的裁判都表示诧异,“实话实说,我都有点蒙。”在挨了对手王庆民的几记重拳后,68岁的“太极大师”马保国直接倒地,昏迷了许久才醒来。幸运的是,马保国不算伤得太严重。对于晚节不保的“太极大师”马保国来说,这30秒钟内,不仅仅是自己被打倒了3次,更是“武术大师”与搏击格斗高手对打的“闹剧”再度上演引发的信任危机。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马保国羞辱的不仅是自己,还有中国武术参考资料来源:潇湘晨报-““太极大师”30秒被KO 传统武术大师们为何经常一击就倒?

有哪些武术大师被一拳KO?

被一拳KO的武术大师:马保国、余昌华、刘俊、丁浩、魏雷。1、马保国5月17日下午,自称“混元形意太极拳掌门人”的马保国与一个叫王庆民的搏击爱好者在山东淄博切磋“比武”。30秒里内,马大师被王庆民击中面部5拳,打倒3次。最后一拳更是直接击中他的下巴,让马大师当场休克,轰然倒地。2、余昌华自称得到过叶问长子叶准点拨的“咏春六段”余昌华,曾经与业余拳击手熊呈呈对垒比武。据熊呈呈称,他的右臂曾经多次骨折,不能打拳。因此比赛全程都将右臂背在身后,只用左手应战。可能是缺乏与“独臂选手”的交战经验,余昌华的咏春寸拳、标指等高级技术无从施展,仅仅41秒就被熊呈呈击倒在地。3、刘俊坐拥近200万粉丝的散手大师刘俊,擂台对阵职业选手薄福凡,结果号称精通八极拳、千斤坠、寸劲掌的他,在比赛进行1分钟后就因体力不支弃权。4、丁浩“咏春高手”丁浩也曾经在与搏击选手的对战中被“爆头KO”,体重比对手重12公斤的丁浩仅在擂台上坚持了74秒,就被对手阿虎一记高扫击中头部,当场倒地昏迷不醒。5、魏雷太极大师魏雷在格斗界遭遇折戟后,选择了同为传统武术圈的50岁的“形意拳”传人王知亮。尽管魏雷在比赛中一共挨了王知亮127拳,还在赛后痛哭流涕地表示“太极拳适合健身,不再为打斗而生存”,似乎是受到了深刻的教训。

中国武术的意义?

中国武术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化。当然,它首先应该是一种格斗术。武术起源和流传的意义都在于它的格斗价值,但与泰拳,跆拳道,拳击,格罗西柔术不一样,它除了格斗部分外还融入了医学与哲学的成分。因此不能把武术与格斗技击划等号。我们知道,传统武学各个流派都有自己的疗伤方法和心法。摒弃其中虚无缥缈怪力乱神的成分,必须承认,武术界对骨伤和外创的处理是有其合理之处的,而武术界流传的拳谚剑诀其中也包含了太多的哲学道理。我所理解的中国武术包含几个方面:防身(格斗方面),健体(医学方面),修心(哲学方面)。三者合在一起才是中国武术。这与其他单纯的格斗术区别很大,因而可以说独特。在这一点上,日本的剑道也是一样。只是那是日本武术,不是中国武术。我以为就格斗方面而言,武术是最为全面的。其他格斗术拥有的拳腿摔膝肘拿等技术在中国武术中都不缺乏,但武术却拥有其他格斗术根本不存在而又及其厉害的技术。比如说咏春拳中的寸手,你绝对在其他格斗术中找不到(截拳道有寸拳,但在我的理解中,截拳道也是武术,一种现代的武术,当然它不能说绝对完善。)武术在擂台上之所以很难证明自己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传统武术的沿袭者并没有达到格斗的体质要求。在同样的身体素质和训练强度之下,武术并不会败给其他格斗术。举个例子,泰拳能胜散打不意味泰拳的格斗技术与理念胜过散打,泰拳的优势在于泰拳手大强度训练所造就的非凡体质。(关心散打的人可以看到,拥有超强体质的宝力高同样可以KO不可一世的泰拳手。)我这样说并不是忽略技术在格斗中的重要。我几乎可以肯定两个相同素质的选手在交锋时练习泰拳的较之练习跆拳道的要占优势,正如一个经过系统格斗训练的人肯定能在与自己素质相同但没有受过格斗训练的人较量中占优势。这是因为泰拳的技术更适合格斗。但是,两个技术含量都差不多的格斗流派差异就只在于选手的素质高下。古代及近代真正意义上的武术高手大多都进行过对自身体质极大限度的挖掘,他们的训练强度远非现在那些所谓的武术家能比。李小龙的训练方式相信很多人都有了解,正是那样的艰苦训练加上对技术的研究才造就了功夫之王的传奇。


上一篇:内涵段子被永久关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