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款步战车诞生
第一款步战车诞生,创造了新一代“步坦协同”,坦克的最佳伴侣。苏联在二战后,其确定了将“大纵深”作为主要战略之一,该战略的核心便是大规模的坦克部队和机械化步兵进行全面突击,但是步兵却缺乏可用的机械化载具,以往的半履带车和人员输送车不足以有效地保护士兵,均为敞篷式结构,并且还无法应对核武器和化学武器的威胁,同时自身缺乏可靠的火力,难以在正面战场上存活。因此苏联在50年代提出了,开发一款新型的、全封闭式、拥有可靠火力的装甲车辆,即全世界第一款步兵战车:BMP1步战车。苏联在50年代制定了BMP的要求,必须具备较高的速度,以便能够协同其他装甲部队进行推进,同时还必须在车身上开设射击孔,最好能够使所有搭车的步兵从车内开火。武器方面也要求装备机炮或者火炮,对步兵的进攻与防御提供直瞄火力支援,而不像BTR50一样,仅有机枪,连敌方轻型装甲车都无法击穿。装甲方面要求能够保护步兵免受大口径机枪和炮弹破片的威胁。在1966年,BMP1正式定型并开始量产。先从武器方面说起,BMP1装备了一门低膛压73毫米火炮,并配备自动扬弹机(并非自动装填,但是为半自动),同轴机枪为标配的7.62机枪。这门低膛压坦克炮很难对当时的主战坦克造成威胁,但是能够对M48等一类的中、轻型坦克造成毁伤。但是该炮的主要任务是对进行推进任务的步兵,提供直瞄火力的支援,作为中口径火炮来说,它的任务基本上完成。BMP1在后续的生产中,接受过一定的升级与改造,使其能够发射反坦克导弹,来应对敌方的主战坦克的威胁。反坦克导弹的发射器位于炮塔上方,早期版本的BMP1能够发射9M14导弹,也就是AT3A型导弹,中国红箭73导弹的原型。AT3A型导弹便宜好用,穿深也可以击穿当时绝大部分的主战坦克。后续则将导弹升级为了9M133“短号”导弹,该导弹能够击穿600毫米以上的装甲,飞行速度也更快,实力更为强劲。BMP1的装甲方面采用的是焊接轧钢制装甲,这点与美军“布莱德利”步战车所使用的铝制装甲不同,成本更低,更易于大量生产。车体正面装甲的厚度为10毫米不等,但是拥有较大的弧度,在100米以上距离,可以抵御12.7毫米穿甲弹的射击。但是很难抵御20、23毫米等机炮的射击。车身四周可以抵御7.62毫米子弹的射击,并且对大口径火炮的炮弹破片免疫。相较于之前采用的BRD50装甲输送车,其对车内士兵的保护效果更好。BMP1的除车组外可以装载8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并且每名士兵都有各自的射击孔。每名士兵的座位和射击孔位置。BMP1拥有两个车尾舱门,可以在战斗时很快地将车内士兵卸下,并进行战斗。面对冷战时期的特征,即核战和生化战。BMP1全车拥有一定程度的封闭能力与核生化防御能力,士兵在车内可以安全地通过被核辐射和核生化污染的地带,从而在核生化作战环境下大大的提高战场生存率。苏联在1966年至1982年大量的生产BMP1,之后将其停产(因为更好的BMP2出现)。BMP1共生产了2万余辆,作为“大纵深”战略,苏联主战坦克的绝佳伴侣使用。大量的BMP1被出口和提供给了华约和其他友好国家,如东德、印度、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家。一度成为冷战时期苏联和华约军事力量的标志。BMP1作为苏联第一款步战车,也是全世界第一款步战车,其设计是绝对上的成功。尽管和以后的步战车相比,BMP1显得落后和火力薄弱,但是不可谓不是一种威胁。步战车也被作为是坦克以外的装甲单位的补充,纯步兵遇到BMP1和遇到一辆T55基本没有任何区别,其带来的恐惧是一样的,更何况苏联的机械化步兵还常常与BMP1一同作战。
我国的第一代步兵战车?
我国的第一代步兵战车ZBD-86步兵战车又被广大的网友们简称为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是中国的第一代步兵战车。该车的原型和蓝本是苏联BMP-1步兵战车,我国正式在这一基础上进行了改装和完善,最终才制造出了这么一辆美观实用,更加契合我军作战习惯的军用战车。该战车在成功研制后即可大批量的装备到各个部队,该战车的有效和广泛的使用无疑是有效地提升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增强了机械化部队的专业化和技术化水平。这辆战车在进行升级和改装期间,融入了一些现代技术的装备,更好的适用于现代战场的作战需要。例如该车抛弃旧式的火力导弹,加装了我国研制的新型“红箭-73”反坦克导弹,武装了30毫米机关炮,在火力射击上达到今时不同往日的效果,其次还在车前方加装了防浪板,在涉水环境下也能保障设备的完好无损。值得注意的是该步兵战车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那就是该车可以不经过任何的准备就直接地浮渡江河湖泊等涉水之地,在水陆之间任意切换,来去自如,非常的便捷,让驾驶员省心了不少。此外,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还特意的装备上了方向指示器,如此以来即使是在一眼望不到头的沙漠地带或者广阔的水域环境中,也不至于迷失方向,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向迅速的接近目标完成任务。在设计上,虽然整体而言86式步兵战车属于一种轻型的装甲车辆,灵活便捷,机动性能强是它最大的优势,但是它仍然注重在设计中强调火力的相关设备,但是值得加快解决的一个巨大隐患就是,该车的装甲防护力较差,外壳厚度较为单薄,在面对敌军正面的火力攻击情况下难以抵御。而我们智慧的设计师们也为了能够尽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尽可能的去提高战车自身的防护力,也想出来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该车在车体结构上就做出了一定的改动和升级,把原本高大威猛的苏式装甲模样拆开,做成了一款看起起来外形是低小矮平,但是具有完美的流线型的战车,这样的设计降低的地盘也就增加的稳定性。也就可以使得该战车自己具有比起一般的战车而言更加出色的防护力,此外还为该车辆增加了多种防护系统,进一步提高了该车的生存力。如今的我们早就研制出了更加优秀的步兵战车,大大的增强了我军的作战能力,研发设计的技术也同样实现了质的飞跃。
美苏两极格局是形成怎样的
1946年,丘吉尔在杜鲁门的陪同下,在富尔顿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演说题目为《和平砥柱》。认为欧洲存在着一道“铁幕”,鼓动美英合作对抗苏联。这个演说,实际上揭开了“冷战”的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上发表“冷战”演说,并向国会提出咨文,正式阐述美国对苏联政策及整个对外方针。它宣称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能够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以确保美国的安全和繁荣。这时美国政府内部酝酿已久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展开的重要标志,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转折点。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讲话,要求欧洲各国联合起来,主动向美国提出经济合作计划,美国尽可能地加以援助。这就是著名的“欧洲复兴计划”,又称“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在经济上遏制了苏联。它在政治上是杜鲁门主义的延伸,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
举例说出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
1)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杜鲁门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3)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也就是马歇尔计划。目的是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4)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①北约:为了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1949年春,美、英、法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同年夏,条约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简称北约。
②华约:为了稳定东欧,保障苏联的利益和安全。1955年苏联和保加利亚等八国在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简称《华沙条约》。同年6月条约生效,正式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