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测验的流速仪法
流速仪法 这是最基本的方法。常规的作法是在部分或全部测深垂线上用流速仪测定流速,用部分平均流速与部分面积之乘积作为部分流量,部分流量的总和即为断面流量。近来还创造了动船法和积宽法。前者在测船沿断面航行中,用回声仪测探,用特制流速仪测速,推算流量,宜用于需要测次较多的平原大河及河口地区。积宽法是利用水文缆道悬吊流速仪沿断面横渡测速,宜用于有缆道且水较深的测站。
流速测量都有哪些方法
流速测量方法
1、浮标法
浮标法是河流测速中很常用,简单易行的一种方法。在河流测速中,在上游的某一位置放置漂浮物,同时用秒表记下当时的时间,当漂浮物到达下游某一位置时记录时间,同时测出这两个位置的距离,就可以算出河水的流速,重复几次就可以求出河水的平均流速。但是这种方法只能测出流体的表面流速。在坡面流测速中,我们也可以用此种方法,漂浮物可以选用较为小的诸如泡沫颗粒一类的东西。两点间的距离应该是径流流过的距离。重复几次,即可确定水流速度的平均值。此种方法简单易行,不足之处就是误差较大。用公式表示为:
2、颜色示踪法
颜色示踪法也是河流测流速的一种方法。通过给流体注入染色剂,如红墨水,在初始位置倒入染色剂并记录时间,选定某一位置作为中止位置,当染色后的流体到达时记录时间,就可以求出水流流速。多做几个重复,就可以求出此段距离内的平均流速。这种方法同样简便易行,误差较浮标法小,但要注意距离不能选得太长,否则染色剂会稀释严重,肉眼不易观察。计算公式和浮标法相同
3、盐液示踪法
盐液示踪法是在上游某一位置给径流中注入盐液,同时用秒表记录时间,通过布设在下游的电极来感应盐液的到达,由连接在电极上的灵敏电流计显示出来。通过时间差和距离,就可以算出此段距离内的流体速度。
计算公式和上式相同,只不过时间 为从开始注入染色剂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明显偏移的时间。
4、流量法
在明渠水流测量过程中,对于非常规则的渠道,流量法是目前测量流速比较准确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明确、简单。对于坡面薄层水流,由于水流深度在厘米级,其误差主要是产生于水层厚度的测量。在不同坡度和泥沙含量条件下,测量水流流量与水深,流量用积分桶测量,水深用水位计测量,水位计的精度为1/10mm。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5、电解质脉冲法
这是一种较新的测速方法。在示踪法的基础上,假设加入的盐液为电解质脉冲,建立盐液在水流中迁移的数学模型,并求得解析解,再根据测量结果拟合出水流速度,这种方法即为电解质脉冲法。该方法从理论和初步测量结果来看是可行的,但其可行性还需要用大量的实验进行验证,分析泥沙含量、流速和流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由于在野外或室内不规范的条件下,至今没有一种好的方法对薄层水流流速进行比较准确的测量,因此只有在室内设置规范的模拟水槽,建立盐液在水流中迁移的数学模型,并求得解析解,经模数转换后用最小二乘法对电解质迁移的数学模型进行拟合,计算出水流速度。同时,用质心运动速度和流量法的测量结果对这种方法进行验证。
旋桨流速仪实验结束后应该如何放置?
旋桨流速仪实验结束后应该头部悬空放置。头部悬空可以避免损坏头部旋桨。当水流作用到仪器的感应元件——桨叶时,桨叶即产生旋转运动,水流越快,桨叶转动越快,转速与流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即v=f(n)。所以说,确定水的流速,实际上只要准确的测出仪器桨叶的转数及相应的时间就行了。假定仪器的临界速度为vk,实验表明,在vk以下至起转速v0之间,函数是曲线形式,vk以上则是线性关系。每架仪器检定结果,均附有曲线图和如下的检定公式:V=bn+a。式中:V——流速(m/s);n——桨叶回转率(转速),等于桨叶总转数“N”;b——水力螺距(对应于原标准的K),单位是m;a——仪器常数(对应于原标准的C),单是m/s。旋桨流速仪旋桨式流速仪供测定流水中预定测点的时均流速。本仪器特点是,体积小,造型轻巧,结构紧凑、精密,携带、使用方便,适用于小河流、大河沽水期浅滩、灌排渠道、水利调查、径流实验等,并广泛用于测试中小型泵站效率的管流测量和水力机械的效率实验,以及环保部门的污水监测、渗水流量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