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内容是什么?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内容:在归去来兮中又口口声声说他自己不想做官,把做官当做了误入尘网中。归去才是真的生活。但是从陶渊明的三仕三隐来看,既然他厌恶官场又哪来的三仕,可见归隐他是在为自己的私欲找的借口。《归去来兮辞》的背景: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语言朴素,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
归去来兮辞作于陶渊明什么时期?
《归去来兮辞》是作于作者辞官之初,是作者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全文叙述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文章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作者的生活理想。语言朴素,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相为表里,成“双美”之势。整体赏析:这篇辞赋,不仅是陶渊明一生转折点的标志,亦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归隐意识的创作之高峰。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一种“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辞前有序,是一篇优秀的小品文。从“余家贫”到“故便求之”这上半幅,略述自己因家贫而出仕的曲折经历。其中“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及“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写出过去出仕时一度真实有过的欣然向往,足见诗人天性之坦诚。从“及少日”到“乙巳岁十一月也”这后半幅,写出自己决意弃官归田的原因。
《归去来辞并序》与《桃花源记》问题
1、不一样。《桃花源记》是用奇幻故事来寄托陶渊明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社会,带有仙话性小说的性质,(这使得它成为后来六朝志怪小说的重要模式)。清代一学者(名字我不记得了)就评价它“设想甚奇,置于污浊社会中另辟一天地”。从《桃花源记》中可以看出来这个时候的陶渊明对生活的感受是理想的,甚至浪漫的,透露一种宁静、闲适与能够归隐的快乐。
《归去来兮辞》体现的则是一种不与人同流合污的高远情操,古人评其"素怀洒落,逸气流行"。体现的是陶渊明对田园生活充满了热爱和赞美,着力表现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里面对生活的体验、农耕生活的体验使得《归去来兮辞》与《桃花源记》相比更现实。
2、《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体现了文学中的回归主题。如开篇“田园将芜胡不归”就直接点题。文中所写归途的情景“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以及抵家后和家人团聚的场景 ,来年春天耕种的场景,都是想象之辞,通过逼真的想象来表现主题,体现出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桃花源记》则是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境。陶渊明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3、《桃花源记》是散文,不过带有仙话小说的性质。《归去来兮辞》很明显是辞啊。特色我在第一题的时候就说过了。
以上,具体的你需要自己整合加工。如果有帮帮到你的话请采纳,O(∩_∩)O谢谢。有问题再百度hi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