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渡头行客稀

时间:2024-07-28 05:23:08编辑:花茶君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浆向临圻。这句话的意思有吗?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浆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句解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临圻”,地名。长满杨柳的渡头,行人稀少,船夫划着桨向临圻驶去。 诗的开篇直接入题,描写送别情形。江边渡头,杨柳依依。这虽是随手写眼中现成之景,景中却蕴含深情:“柳”与“留”同音,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表示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但分别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友人乘坐的船只已经起航。 刚才还很热闹的渡头,一下变得行客稀少,冷冷清清。惟有诗人自己,仍然立在那里,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他的脑海里,或许在重温刚才与友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或许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但这一切,都只能是追忆了。眼前只见友人所乘的船顺水而下,离自己越来越远。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也有目送友人乘舟而去的情形:“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远眺孤舟,写的是远景。而王维捕捉的是船夫荡桨的细节,写的是近景。同样写送行,李白之潇洒与王维之细腻,可见一斑。 船儿渐行渐远,友人的身影也越来越模糊。只要再过一会儿,他们就将消失在诗人的视线之外。而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重新相逢。想到这些,诗人的心中难免有些怅惘。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桃红柳绿,芳草萋萋,春色漫漫,诗人忽发奇想:“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一直跟随着“你”归去。内心的无限别情,眼前的无边春色,两样似乎不可能有丝毫联系的事物,就这样被诗人完全交融到了一起。 这是多么美丽的想象,多么蕴藉而深厚的感情!诗人似乎在对友人说:你在江上走,江南江北的春色包围着你;我的牵挂、友谊也和这春色一样,时时刻刻包围着你,陪你一路前行。春满江南江北,情亦满江南江北。不必特意写离愁别苦,别情已经充盈了满篇。更巧的是,自然之景与深挚之情妙合无间,耐人寻味。 诗的最后两句,历来备受人们称赏。五代牛希济的词《生查子》有这样两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采用的就是类似的思路和手法。词中少妇对即将远行的人切切叮咛:记住我的绿罗裙吧,你无论到哪里,那里的芳草都呈显着我的裙色,都凝结着我对你的相思,你要怜惜它们啊!这两首诗相比,含蓄的表达方式一致,但感情一奔放一低徊,风格一浑成一婉约,各具魅力。 【评解】 这首诗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感情真挚,语言明快,风格清丽,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尤其最后两句,想象奇妙,余音袅袅。清人马位《秋窗随笔》评曰:“最爱王摩诘‘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之句,一往情深。”


[create_time]2017-11-26 12:20:51[/create_time]2014-04-21 10:35:4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8[alue_good]长关兵1361[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60817bd.AzEaYgMUvFd8GFr8bQX0EA.jpg?time=9399&tieba_portrait_time=9399[avatar]TA获得超过20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004[view_count]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浆向临圻。这句话的意思有吗?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浆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句 解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临圻”,地名。长满杨柳的渡头,行人稀少,船夫划着桨向临圻驶去。
  诗的开篇直接入题,描写送别情形。江边渡头,杨柳依依。这虽是随手写眼中现成之景,景中却蕴含深情:“柳”与“留”同音,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表示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但分别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友人乘坐的船只已经起航。
  刚才还很热闹的渡头,一下变得行客稀少,冷冷清清。惟有诗人自己,仍然立在那里,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他的脑海里,或许在重温刚才与友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或许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但这一切,都只能是追忆了。眼前只见友人所乘的船顺水而下,离自己越来越远。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也有目送友人乘舟而去的情形:“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远眺孤舟,写的是远景。而王维捕捉的是船夫荡桨的细节,写的是近景。同样写送行,李白之潇洒与王维之细腻,可见一斑。
  船儿渐行渐远,友人的身影也越来越模糊。只要再过一会儿,他们就将消失在诗人的视线之外。而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重新相逢。想到这些,诗人的心中难免有些怅惘。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桃红柳绿,芳草萋萋,春色漫漫,诗人忽发奇想:“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一直跟随着“你”归去。内心的无限别情,眼前的无边春色,两样似乎不可能有丝毫联系的事物,就这样被诗人完全交融到了一起。
  这是多么美丽的想象,多么蕴藉而深厚的感情!诗人似乎在对友人说:你在江上走,江南江北的春色包围着你;我的牵挂、友谊也和这春色一样,时时刻刻包围着你,陪你一路前行。春满江南江北,情亦满江南江北。不必特意写离愁别苦,别情已经充盈了满篇。更巧的是,自然之景与深挚之情妙合无间,耐人寻味。
  诗的最后两句,历来备受人们称赏。五代牛希济的词《生查子》有这样两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采用的就是类似的思路和手法。词中少妇对即将远行的人切切叮咛:记住我的绿罗裙吧,你无论到哪里,那里的芳草都呈显着我的裙色,都凝结着我对你的相思,你要怜惜它们啊!这两首诗相比,含蓄的表达方式一致,但感情一奔放一低徊,风格一浑成一婉约,各具魅力。
  【评解】
  这首诗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感情真挚,语言明快,风格清丽,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尤其最后两句,想象奇妙,余音袅袅。清人马位《秋窗随笔》评曰:“最爱王摩诘‘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之句,一往情深。”


[create_time]2013-03-30 13:43:45[/create_time]2013-04-13 14:57:4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匿名用户[uname]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yt/bdsp/icon/anonymous.png?x-bce-process=image/quality,q_80[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98[view_count]

江南江北送春归上一句

江南江北送君归上一句:
唯有相思似春色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词作品《送沈子福之江东》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create_time]2016-12-07 23:04:04[/create_time]2016-12-22 23:03:2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爱是错怪[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ecbe774.dDolFv6CH0LFR5QelJYF0A.jpg?time=3217&tieba_portrait_time=3217[avatar]TA获得超过4.8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25[view_count]

江南江北送君归的上一句是神马

上一句: 唯有相思似春色
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之江东
[作者] 王维
[全文]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译文
渡口杨柳依依,行客稀少,
艄公摇起桨驶向临圻。
我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样,
从江南到江北送你回家。


[create_time]2016-12-21 20:17:28[/create_time]2017-01-05 18:43:07[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1[alue_good]孟颜汐[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27ec9bc.PJUcczyL9B-_mIhBuozaEA.jpg?time=4387&tieba_portrait_time=4387[avatar]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08[view_count]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浆向临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杨柳飘拂的渡口行客疏疏稀稀,艄公摇荡着船桨一直驶向临圻。此句出自《送沈子福归江东》,为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全诗如下: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译文:杨柳飘拂的渡口行客疏疏稀稀,艄公摇荡着船桨一直驶向临圻。只有相思的别恨像无边的春色,不论江南江北时刻送你把家归。王维这首送别之作意韵悠长,风神摇曳,绵邈蕴藉。饱含劝勉,一叙理想抱负之情。与许多别诗一样,先用景色来制造—定的气氛,“行客稀”可见境地的凄清,反衬与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原本充满愁绪的离别被诗人写得哀而不伤,反而觉得形象丰满、基调明快,其动人的艺术魅力不可否认。

[create_time]2019-09-21 19:39:08[/create_time]2017-12-02 14:38:1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3[alue_good]百度网友26ebacf[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f2254e1.iXpKHAIb1Q_P6TBmhuEAfw.jpg?time=8465&tieba_portrait_time=8465[avatar]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361[view_count]

《送沈子福之江东》中“折柳”表示什么的习俗。诗歌首联写到杨柳渡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折柳在古诗中寓意是送别时的一个习俗,“柳”的音同“留”,表达分开时的依依不舍,自然杨柳渡头更强调了诗人对友人的难舍难分,古时候交通极不发达,而与友人此次分开,不知何日才能见面,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不舍情感。


[create_time]2012-11-02 19:31:16[/create_time]2012-11-17 15:21:11[finished_time]5[reply_count]2[alue_good]Alan1253[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3123964892,3590483289&fm=3012&app=3012&autime=1686571526&size=b200,200[avatar]超过3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44[view_count]

怎样理解 杨柳渡头行客稀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译文】
渡口杨柳依依,行客稀少,艄公摇起桨驶向江东。我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样,从江南到江北送你回家。
【赏析】王维大约在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740、741)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他在江汉的行踪不止襄阳一处。沈子福,不详。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
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的开篇直接入题,描写送别情形。江边渡头,杨柳依依。这虽是随手写眼中现成之景,景中却蕴含深情:“柳”与“留”同音,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表示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但分别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友人乘坐的船只已经起航。 刚才还很热闹的渡头,一下变得行客稀少,冷冷清清。惟有诗人自己,仍然立在那里,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他的脑海里,或许在重温刚才与友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或许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但这一切,都只能是追忆了。眼前只见友人所乘的船顺水而下,离自己越来越远。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也有目送友人乘舟而去的情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远眺孤舟,写的是远景。而王维捕捉的是船夫荡桨的细节,写的是近景。同样写送行,李白之潇洒与王维之细腻,可见一斑。 船儿渐行渐远,友人的身影也越来越模糊。只要再过一会儿,他们就将消失在诗人的视线之外。而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重新相逢。想到这些,诗人的心中难免有些怅惘。


[create_time]2011-01-25 22:47:16[/create_time]2011-01-25 22:50:30[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7[alue_good]画_堂春[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6bd297c.zVFUy-TlQLJ8g6GwTzjqaw.jpg?time=3065&tieba_portrait_time=3065[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056[view_count]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10分)送沈子福之江东唐 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

集中答案:1.①(2分)送别(离别) 杨柳 ②(2分)明快;低沉。(意思对即可)2.(6分)王诗以新奇的比喻,把无形的惜别之情比作眼前无处不在、无边无际的春色(1分),从江北到江南,一直陪伴在友人身边(1分),表现出对友人惜别之情深厚(1分)。郑诗把原本无形无象的“离恨”,化为可以运载的有形有量之物(1分),仿佛画舸载着诗人的离恨驶向江南(1分),表现出离愁的深重(1分)。(意思对即可) 集中解析《送沈子福之江东》解析王维大约在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740、741)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他在江汉的行踪不止襄阳一处。沈子福,不详。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一句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醒出“归江东”题意。罟(gǔ古)师,渔人,这里借指般夫。临圻,当指友人所去之地。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象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象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多么美丽的想象,多么蕴藉而深厚的感情!将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便算是诗家能事。这里藉难写之景以抒无形之情,功夫当然又深了一层。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这是盛唐诗歌的特色。牛希济的《生查子》有这样的两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写的是少妇对远行人临别的叮咛:记住我的绿罗裙吧!你无论到哪里,那里的芳草都呈显着我的裙色,都凝结着我对你的相思,你要怜惜它啊!——这话也讲得非常之含蓄,非常之婉转,非常之好。与王维“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句比较,手法相同,思路相近,但感情一奔放一低徊,风格一浑成一婉约,各具姿态,而又同样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柳枝词》解析第一句,似乎柳枝可以把船系住。第二句,酒只半酣,还未尽情尽意。下面忽然一泻而下,行船载着离人,径自去了,也不理会是浪涛还是风雨。一纵一擒,一顿一放,极工的技巧,极怨的离情。【标签】诗歌鉴赏


[create_time]2014-11-28 12:39:23[/create_time]2015-02-05 00:56:1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纯洁的潇潇嚟mv[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aa5d053._nqzl33QnSpAoehR7IQ_2Q.jpg?time=3486&tieba_portrait_time=3486[avatar]超过6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40[view_count]

王维关于思乡的诗句有哪些

1.王维思乡的诗句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关于王维思乡的诗 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2. 《送别 》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3. 《杂诗·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4. 《送别 下马饮君酒诗》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5.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 夜静群动息,蟪蛄声悠悠。 庭槐北风响,日夕方高秋。 思子整羽翰,及日当云浮。 吾生将白首,岁晏思沧州。 高足在旦暮,肯为南亩俦。 3.王维思乡的诗 这首诗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全诗如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全诗翻译: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菜萸可惜至少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4.王维思乡的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 王维是早熟的诗人,“年未弱冠,文章得名”。他从十五岁开始作诗,二十岁以前便写出了《洛阳女儿行》和《桃园行》等佳篇。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他十七岁作的,立即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广泛为人们传诵。王维弟兄共五人,他居长,另有两个妹妹。作这首诗时,他初次离开了家乡,诗中表达了他思念亲人的深情。 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清人沈德潜以为诗的后两句“即陟岵诗意”(《唐诗别裁集》卷十九)。的确,二者在表现方法上颇有相似之处。《诗经·魏风·陟岵》末章有云:“陟彼高冈,瞻彼兄兮。兄日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梦想亲人,转而拟托亲人也想念自己。王维诗中也用了这种表现方法,以“遥知”使诗意的发展来个急转,转到从亲人的角度来加深表现两地相念之情。“遥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这重阳佳节到来之时,亲人们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这紧扣了诗题,也点明了第二句提到的“佳节”的具体所指了。作者料定,当亲人团聚一起欢度重阳节而“遍插茱萸”之时,会记起他这客处异乡的游子的。结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亲,而其情自见,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 王维的诗,有字句不苟、浑然天成、音调谐美的特点,这已在他的这篇少作中略露端倪了。宋人朱熹说:“古人诗中有句,今人诗更无句,只是一直说去。这般诗一日做百首也得”(《朱子语类辑略》卷八)。他鄙薄宋诗的意见固然偏颇,但所赞赏“古人诗中有句”还是有道理的。所谓诗中有句,是合观全诗自为一体,而其中的佳句又独具意义,可以单独流传。王维这首小诗就属诗中有句,它的前两句在人们的传诵中,成了人们思亲情感的普遍概括。所以,每当人们在节日思亲时,便很自然吟诵这两句诗了。 5.王维 表达思乡的诗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 王维是早熟的诗人,“年未弱冠,文章得名”。 他从十五岁开始作诗,二十岁以前便写出了《洛阳女儿行》和《桃园行》等佳篇。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他十七岁作的,立即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广泛为人们传诵。 王维弟兄共五人,他居长,另有两个妹妹。作这首诗时,他初次离开了家乡,诗中表达了他思念亲人的深情。 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 “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 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 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清人沈德潜以为诗的后两句“即陟岵诗意”(《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的确,二者在表现方法上颇有相似之处。《诗经·魏风·陟岵》末章有云:“陟彼高冈,瞻彼兄兮。 兄日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梦想亲人,转而拟托亲人也想念自己。 王维诗中也用了这种表现方法,以“遥知”使诗意的发展来个急转,转到从亲人的角度来加深表现两地相念之情。“遥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这重阳佳节到来之时,亲人们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 这紧扣了诗题,也点明了第二句提到的“佳节”的具体所指了。作者料定,当亲人团聚一起欢度重阳节而“遍插茱萸”之时,会记起他这客处异乡的游子的。 结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亲,而其情自见,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 王维的诗,有字句不苟、浑然天成、音调谐美的特点,这已在他的这篇少作中略露端倪了。 宋人朱熹说:“古人诗中有句,今人诗更无句,只是一直说去。这般诗一日做百首也得”(《朱子语类辑略》卷八)。 他鄙薄宋诗的意见固然偏颇,但所赞赏“古人诗中有句”还是有道理的。所谓诗中有句,是合观全诗自为一体,而其中的佳句又独具意义,可以单独流传。 王维这首小诗就属诗中有句,它的前两句在人们的传诵中,成了人们思亲情感的普遍概括。所以,每当人们在节日思亲时,便很自然吟诵这两句诗了。 6.王维的思乡诗 送别 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解】: 又题:《山中送别》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评析】: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 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 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 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 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 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 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 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 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 赏析王维 送别 下马饮君酒诗: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唐代诗人王维,大多数人知道他对佛学有所领悟,在他的许多诗中有一种禅静的空明灵静的感觉。但是,在他的有些诗中,却有一种道的味道,就是他的 送别 下马饮君酒诗,道的味道就很重。 禅味在诗中表现为一种空静,虚明,灵智的精美感。所以,对于禅味浓厚的诗,许多都很注意诗的格律与对仗,使诗的形式上做到精美,然后是意境上对仗,做到动静相宜,虚明兼空,从而使诗具有灵性,仿佛月光一样玲珑剔透。 因为佛是主要让人从内心修起,所以,一般的诗的意境都具有某种封闭性,以求在这个封闭的环境中,使意境无比的精美。在此基础上,使得心灵得以净化,以通向禅觉。 拿 床前明月光 一诗来说,此诗的意境就是相对封闭的,只是由月光泄落床前,从而勾起了思乡之情,整诗精美,而其境只是床前一片月光。 独坐幽篁里 一诗,其境也是封闭的,只是选取一个景点,然后将外围的事物都模糊化了。 再拿白日依山尽来说,此诗虽然提到白日,山,黄河,海,楼等,看似景远,但是其诗的意境还是封闭的,最终收到了一个固定的楼里。而且使成了说理诗,使诗味无多,而理性突起。 但是,王维的这首送别诗则不然,这首诗以极平白的语言写出来,舒叙了一个生活上很细微的情节,然而他的意境却是无限遥远的。 开始只是在路边相遇友人,同时饮酒,然后问话,朋友回答,而其意缈缈。 这首诗我不知平仄是否合律,但是整诗却不对仗,而每一句都是按事情的发展情况平平淡淡的写出,不着一点做诗的痕迹,所以,此诗来得很自然。 虽然来得自然得宛若随便,但是诗的味道很浓,其境意无穷尽。 如果将诗划类的话,我想此诗应做为叙事诗,因为每一句话都是写的诗或是诗中人物很自然的话语,但。

[create_time]2022-06-24 09:22:33[/create_time]2022-07-03 19:35:0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成大文化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f9927e0.DNwLxPeDj1Jjpw4k5dcFUg.jpg?time=689&tieba_portrait_time=689[avatar]TA获得超过1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91[view_count]

王维思乡的古诗

思乡是游子的情感流露,王维思乡的古诗有哪些?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1、 送别 下马饮君酒诗: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赏析: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起来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2、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 夜静群动息,蟪蛄声悠悠。 庭槐北风响,日夕方高秋。 思子整羽翰,及日当云浮。 吾生将白首,岁晏思沧州。 高足在旦暮,肯为南亩俦。 赏析: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作者是王维 ,是一首唐朝时期的诗词。 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 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4、 杂诗·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赏析: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 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应知”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 关于“故乡事”,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初唐的王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故乡是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绝非故作姿态。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和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级的技巧。象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殊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这正是所谓寓巧于朴。王绩的那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朴质的程度也许超过这首诗,但它那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量却远远抵不上王维的这一问。其中消息,不是正可深长思之的吗?

[create_time]2022-05-09 09:41:31[/create_time]2022-05-20 14:47:0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海猎o[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50af2c9.VTYH0-MQyPDYwhVsGrj64A.jpg?time=4756&tieba_portrait_time=4756[avatar]TA获得超过780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5[view_count]

送别诗在古诗中占有重要位置。当你与好友分别时,你也许会想到王维的什么 也许?

王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交友广泛,写下许多带有深情厚谊的送别诗,例如《送元二使安西》、《送别》、《山中送别》、《酬张少府》、《送梓州李使君》、《送沈子归江东》、《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等等。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王维的送别诗中著名的《山中送别》、《渭城曲》:
  山中送别
  唐代: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reate_time]2021-04-27 09:22:32[/create_time]2021-05-11 19:07:20[finished_time]16[reply_count]1[alue_good]芝芝教育问答[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df043f04d566fd2b92d173ab30ec91733265.jpeg[avatar]文书[slogan]文香书厚,为您解答中小学及各类教育问题。[intro]3583[view_count]

告别亲朋好友时,我们会想起王维的诗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代大诗人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笔者认为,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诗。奇就奇在,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但是,千百年来,文人学者未能准确把握该诗的风格,望文生义地曲解了诗的意蕴,从而降低了它的格调和品位。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而设的都护府的简称。王维所处的年代,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大逸战胜土蕃,唐玄宗曾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沿途他写下了《使至塞上》、《出塞作》等边塞名篇。《阳关曲》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估计在“安史之乱”以后,据《资治通鉴》至德元年(756)七月载:“征河西、安西兵赴行”;至德二年二月载:“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


[create_time]2022-06-26 20:27:01[/create_time]2022-07-11 20:18:4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匿名用户[uname]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yt/bdsp/icon/anonymous.png?x-bce-process=image/quality,q_80[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54[view_count]

最有名的六首送别诗

最有名的六首送别诗:《山中送别》、《金陵酒肆留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别·其二》。1、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唐·王维《山中送别》翻译: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2、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翻译:春风吹拂柳絮满店飘酒香,吴姬捧出美酒请客人品尝。金陵的朋友们纷纷来相送,主客畅饮频频举杯共尽觞。请你们问问这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与它比谁短谁长?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三秦之地守护着长安,透过迷茫的烟雾遥望蜀地。与你分别有许多感想,因为我们都是离家做官的人。四海之内只要存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同近邻一样。所以我们不需要在岔路分手之时,仿效那些青年男女流泪惜别。4、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翻译:渭城清晨的细雨打湿了路边尘土,客舍边的杨柳愈发显得翠绿清新。劝君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人。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翻译:旧友告别了黄鹤楼向东而去,在烟花如织的三月漂向扬州。帆影渐消失于水天相连之处,只见滚滚长江水在天边奔流。6、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其二》翻译:聚首如胶似漆作别时却像无情,只觉得酒筵上要笑却笑不出声。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会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直流到天明。

[create_time]2023-03-04 15:04:30[/create_time]2023-03-13 00:00:01[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2[alue_good]歆如谈教育[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6e994dd58375c41b8e80cbb4a913fe092375.jpeg[avatar]财务会计[slogan]关注教育领域,感受教育魅力。[intro]1958[view_count]

最有名的六首送别诗

最有名的送别诗如下:1、《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2、《赋得古原草送别 · 节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6、《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7、《卜算子 · 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眉眼盈盈处。8、《别董大 · 其一》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10、《送友人》李白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reate_time]2022-12-04 15:37:33[/create_time]2022-11-30 14:03:0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4[alue_good]可耐屁[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569496a.x7SVAMLMmJgkjExIBDS_CA.jpg?time=8157&tieba_portrait_time=8157[avatar]TA获得超过20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6632[view_count]

杨柳渡头行客稀…打一个数字?

杨柳飘拂的渡口行客疏疏稀稀,艄公摇荡着船桨一直驶向临圻。此句出自《送沈子福归江东》,为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全诗如下: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译文:杨柳飘拂的渡口行客疏疏稀稀,艄公摇荡着船桨一直驶向临圻。 只有相思的别恨像无边的春色,不论江南江北时刻送你把家归。王维这首送别之作意韵悠长,风神摇曳,绵邈蕴藉。饱含劝勉,一叙理想抱负之情。与许多别诗一样,先用景色来制造—定的气氛,“行客稀”可见境地的凄清,反衬与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原本充满愁绪的离别被诗人写得哀而不伤,反而觉得形象丰满、基调明快,其动人的艺术魅力不可否认。


[create_time]2018-07-30 13:16:37[/create_time]2018-08-14 13:16:1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匿名用户[uname]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yt/bdsp/icon/anonymous.png?x-bce-process=image/quality,q_80[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81[view_count]

上一篇:同学聚会发生的悲剧

下一篇:老炮儿电影完整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