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简介,及其他的写诗特点介绍
在我国古代,诗词大家可谓是数不胜数,诗歌以唐代最为闻名遐迩,杜甫李白等妇孺皆知的大诗人自不必说,宋代的词也是古代文学的顶峰,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著名词人,在这里也不用赘述。那么在混乱的南北朝时期,大家最熟悉的诗人又是谁呢?有人会说谢灵运,有人会说南陈后主,还有人则提到吴均。在这里我们主要看看吴均和他的诗吧。 吴均,字叔庠,据说他是今天浙江安吉人,出生于公元469年,死于公元520年。他是南朝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历史学家和著名的文学家。他曾在南梁武帝萧衍的手下做官,但都是一些清闲文职。在史学方面,他的主要作品是《齐春秋》,在文学方面,写有《吴均集》,但这部著作在历史的长河中亡佚了,其主要作品有:《咏宝剑》、《胡无人行》、《与朱元思书》、《山中杂诗》等等。 吴均出生贫寒家庭,从小就勤奋好学,长大后更是外表俊朗,学识渊博;他的诗文深受同时期的沈约的喜爱。吴均最擅长写山水风景,写景细致,内容现实。他的诗词不仅辞藻华美,而且字词之间透着一股刚健雄厚的风气。而且吴均还擅长书法,被人们成为吴均体,他提倡骈体文,主张学习古人,恢复传统礼仪,开创了一代清新秀丽的诗风,在南北朝那个战乱不断的时代,这是难能可贵的。 吴均的诗歌清新秀丽,而且内容反映社会现实,不卑不亢。在文中表达的都是自己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常常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他的诗文风格独特,艺术手法独到,内容和情感真实,这也是他的作品被历代学者所推崇和赞赏的原因。 翻阅典籍,吴均的作品主要有以下几首: 《与朱元思书》、《山中杂诗》、《赠杜容成》、《登二妃庙》、《赠周散骑兴嗣》、《酬别江主簿屯骑》、《答柳恽》、《行路难·洞庭水上一》、《赠王桂阳》。 在这里我们主要看下他的《与朱元思书》,其原文如下: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这是一首骈体文,是写给挚友的一封书信,文章语言词句清新而优美,用词也简单利索;此外条理非常清楚,所写景物也都生动逼真,更重要的是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诗人对山水的描写,表达了对他自然的喜爱之情,也暗语自己对世俗官场的厌恶,透露出高尚的情怀。后人都以他这篇文章为山水诗的模范之作,被人们广为传诵。 在这里我们主要解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和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那么这两句都是什么意思呢?首先第一句是说:风与烟都慢慢散尽了,天和山变成了同样的颜色。我坐的扁舟让它随着水流而行,有时往东有时飘向西边。从这句我们就能体会作者当时驾一叶扁舟游于江上的惬意和淡薄,体现了他顺其自然的平和心态。 第二句是在说:追求功名富贵的人,如果能和我一起看到这些高峰,就会放下追求名利的念头,整日忙于政事的人,看到这些山谷,恐怕也会不舍得离去了。在这里作者一方面表达了自然山水的美不胜收,一方面是在劝慰友人,放下功名之心,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厌恶世俗的争名逐利和明争暗斗;甘愿放弃功名利禄之心,归隐于田园之间,寄情与山水之乐的高尚节操。
[create_time]2022-11-12 12:46:10[/create_time]2022-11-22 21:47:2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野半下独0y[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40aad67.bRqPIenyYSh8dBq2TK6onQ.jpg?time=689&tieba_portrait_time=689[avatar]TA获得超过892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7[view_count]吴均当时人称什么
吴均当时人称”吴均体“。吴均为文清拔,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诗亦清新,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为时人仿效,号称“吴均体”。《与朱元思书》以简洁而传神的文笔,描写富春江两岸清朗秀丽景色,读后如亲临其境;《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将青山、石门山景物描绘得如诗如画、惟妙惟肖,为六朝骈文名著。现存的志怪小说《续齐谐记》,是继南朝宋东阳无疑《齐谐记》而作,故事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鲁迅誉为“卓然可观”。其中《清溪神庙》、《阳羡鹅笼》尤为出色。吴均诗文著作较多,惜多散佚。扩展资料:吴均其诗今存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吴均善于刻画周围景物来渲染离愁别绪。如《送柳吴兴竹亭集》“夕鱼汀下戏,幕雨檐中息。白云时去来,青峰复负侧。踯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朦胧暮色中的山野景象,更衬出离别时分的凄婉气氛。又如“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白日辽川暗,黄尘陇坻惊”,写景都很细致。吴均很注意向乐府民歌学习,拟作了不少乐府古诗,如《行路难》五首、《胡无人行》、《从军行》等,虽辞藻华美,但不失刚健清新的气息,有鲍照余绪。他的一些五言诗句,如“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折荷缝作盖,落羽纺成丝”等,民歌风味也比较浓。吴均家世贫贱,终生不得意,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往往表现出寒士的雄心和骨气,如《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借松树来吐露怀才不遇的牢骚,其构思立意很像左思的“郁郁涧底松”和陶渊明的“青松在东园”。再如《梅花落》、《行路难》、《赠别新林》等诗中,也含蓄地抒写了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此外,如《边城将四首》,歌颂将士们“高旗入汉飞,长鞭历地写”的英雄气概;《闺怨》写征人家属相思之苦,都比较有现实内容,在当时诗歌中不多见。
[create_time]2019-08-22 16:13:16[/create_time]2013-04-18 10:54:58[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4[alue_good]小熊玩科技gj[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1493ac1.hZdz5caPiDo4mQl3qnaOZQ.jpg?time=4660&tieba_portrait_time=4660[avatar]世界很大,慢慢探索[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6163[view_count]吴均什么代什么家
吴均(469~520年),字叔庠(xiáng),南朝梁文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吴均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清新,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深受沈约的称赞。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create_time]2016-12-21 17:48:54[/create_time]2017-01-05 17:48:2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安菲尔德e1892[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3892408.ZzilPyAXpyM4C8m8boSvkw.jpg?time=4135&tieba_portrait_time=4135[avatar]TA获得超过6.1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19[view_count]吴均作为南朝著名文学家,他都有哪些代表作?
吴均是南朝梁代的一位文学家,代表作品除了《与朱元思书》外,还有《与顾章书》等。史称其:“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为‘吴均体’。”《赠王桂阳》、《咏慈姥矶石上松》、《行路难》、《宝剑》等为其代表作品。他的写景散文《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等艺术成就较高,为历代传颂的写景名篇。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骈体文。吴钧写《与朱元思书》的时候已经退隐了。这篇文章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对友人的规劝。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山中杂诗》,是吴均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通篇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只是描写自己山中极为普通的风景,可是诗人却在这首诗极为短小的诗作中,更是把这种普通的风景,描写得如诗如画,充满了一种高远的意境,使得人们读来,更是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也正是此诗最为令人感动的一个地方。而我们读这样的作品,也最是能够感受到山水田园诗的魅力。 吴均善于写山水风景,作者看似都在描述壮美秀丽的风景,实则是自己的理想,抱负。因当时的政治黑暗,吴均虽然依靠自己的才华经友人推荐与粱武帝,梁武帝也赏识他的才华,入朝为官,可是吴均并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做事,他编著《齐春秋》得罪了梁武帝,幸亏武帝赏识他的才华没有杀他,只是撤了他的官职,不久又把他诏回编撰《通史》,可惜书还没写完,吴均就因病于公元520年病逝,时年52岁。
[create_time]2021-12-20 13:55:07[/create_time]2021-10-28 15:28:26[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7[alue_good]号建晓04[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3a05ad4.ffsWgFG3Rsubuk2INJHLrQ.jpg?time=5827&tieba_portrait_time=5827[avatar]TA获得超过226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174[view_count]南朝文学家吴均简介 他怎么死的
吴均(469~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沈约见其文,倍加称赏。梁天监二年(503),吴兴太守柳恽召为主簿,常引与赋诗。建安王萧伟趋贤重士,召吴均为记室,掌文翰;萧伟迁江州(今江西九江),补吴均为国侍郎,兼府城局。后柳恽又转荐吴均于梁武帝,帝召之赋诗,深为赏识,任为侍诏,累升至奉朝请。
吴均通史学。在任奉朝请期间,先是上表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遂私撰《齐春秋》,成稿30卷。如实称武帝为齐明佐命,武帝不悦,以“其书不实”为名,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十条,竟支离无对。武帝下令焚之,并免其职。不久,武帝又召令撰《通史》,起三皇迄齐代。吴均撰本纪、世家已毕,惟列传未就而卒。吴均还注范晔《后汉书》90卷,著《庙记》10卷、《十二州记》16卷、《钱唐先贤传》5卷等。[1]
为文清拔,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诗亦清新,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为时人仿效,号称“吴均体”。《与宋元思书》以简洁而传神的文笔,描写富春江两岸清朗秀丽景色,读后如亲临其境;《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将青山、石门山景物描绘得如诗如画、惟妙惟肖,为六朝骈文名著。现存的志怪小说《续齐谐记》,是继南朝宋东阳无疑《齐谐记》而作,故事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鲁迅誉为“卓然可观”。其中《清溪神庙》、《阳羡鹅笼》尤为出色。吴均诗文著作较多,惜多散
[create_time]2017-09-04 14:22:06[/create_time]2017-09-19 13:04:5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3[alue_good]塑料机械副会长[uname]https://gss0.baidu.com/-4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zhidao/wh%3D450%2C600%3B/sign=5de0eaca6e59252da342150001ab2f0d/fd039245d688d43f038d9922731ed21b0ef43b3d.jpg[avatar]知道合伙人艺术行家[slogan]塑料机械工美会副理会长[intro]669[view_count]
吴均被称为什么
吴均的散文以写景见长,他的文体被称作吴均体。为文清拔,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诗亦清新,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为时人仿效,号称“吴均体”。《与朱元思书》以简洁而传神的文笔,描写富春江两岸清朗秀丽景色,读后如亲临其境;《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将青山、石门山景物描绘得如诗如画、惟妙惟肖,为六朝骈文名著。作品鉴赏他的一些五言诗句,如“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折荷缝作盖,落羽纺成丝”等,民歌风味也比较浓。吴均家世贫贱,终生不得意,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往往表现出寒士的雄心和骨气。如《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借松树来吐露怀才不遇的牢骚,其构思立意很像左思的“郁郁涧底松”和陶渊明的“青松在东园”。再如《梅花落》、《行路难》、《赠别新林》等诗中,也含蓄地抒写了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此外,如《边城将四首》,歌颂将士们“高旗入汉飞,长鞭历地写”的英雄气概;《闺怨》写征人家属相思之苦,都比较有现实内容,在当时诗歌中不多见。
[create_time]2021-10-16 16:48:50[/create_time]2016-09-30 13:35:09[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0[alue_good]小郑老师爱知识[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6a600c338744ebf8288a56aecbf9d72a6159a7a3?x-bce-process%3D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450%2Ch_6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avatar]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slogan]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intro]4286[view_count]吴均被称为什么?
吴均体。吴均,469至520年,又作吴筠,字叔庠,吴兴故鄣即现在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诗文自成一家,长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吴均曾经当过奉朝请,作品集被叫做《吴朝请集》,可以被叫做吴朝请。他的诗文清新秀逸,工于描山状水,在当时颇有影响,故称吴均体。其诗今存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吴均体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作品一览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二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失。还著有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一卷。《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其“文集二十卷”。《隋书·经籍志》著录:“梁奉朝请《吴均集》二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皆为二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均诗集》三卷。”可见其文集宋时已大部分散失。明代的辑本有:《吴朝请集》三卷,附录一卷,明张燮辑《七十二家集》本;《吴朝请集》一卷,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另有《吴朝请集选》一卷,清代吴汝纶评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本。
[create_time]2021-10-25 17:01:03[/create_time]2021-11-06 10:11:4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八卦娱乐分享[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b7b02087bf40ad1d936a571452c11dfa8ecce56?x-bce-process%3D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450%2Ch_6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avatar]开开心心聊八卦娱乐。[slogan]开开心心聊八卦娱乐。[intro]2570[view_count]吴均 《山中杂诗》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屋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
这四句写景的小诗,自成一种格调。每句之前,如果用“你看哪”三字一气连读,在我们眼前,就会展现出一幅绝妙的图画,就会响起一曲优美的乐章。
[create_time]2011-03-14 22:24:26[/create_time]2011-03-14 22:25:0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46[alue_good]月影琉风[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9a3522d.I2ti6bY1zuJuxEPB7vIV9Q.jpg?time=3081&tieba_portrait_time=3081[avatar]TA获得超过50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466[view_count]
吴均的《山中杂诗》赏析
山中杂诗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作者】 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家贫好学,曾任奉朝请。因 私撰《齐春秋》免官,后奉诏撰《通史》,未成而卒。工于写景,文辞清拔, 时人效之,号曰“吴均体”。 【品评】 这是描写日落景象的一首小诗,清人沈德潜称赞它:“四句写景,自成一 格。”黄昏时分,山边暮霭弥漫,竹林中透出落日余辉——这是头两句所描写 的画面。“山”而特意点出是“山际”,“竹”而特意点出是“竹中”。这别 致的观赏角度使画面平添了几分幽谧气氛。在苍茫暮色中,倦飞的鸟儿纷纷归 巢,栖息在茅檐下;山风吹拂,晚云飘浮,仿佛是从窗里飘出。整个画面透出 一股飘逸出尘的韵味,展示着诗人闲淡自得的情怀。 写意 漫步在铺满夕阳艳丽光芒的山路上,俯瞰山下,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油然升起。一层层朦朦胧胧的烟雾萦绕着山际边,随风飘舞。好似有什么气息钻进了鼻子里。
是炊烟!周身弥漫着从远处农家飘来的香香的刚煮熟的米饭味,很是诱人!
一丝凉风轻轻拂过,竹叶沙沙作响。站在被茂密的竹叶交纵包围的竹林下,仿佛这就是一个单独的清新的世界,“沙沙”的声音回荡﹑起落在耳边。
夕阳,她美丽带些耀眼的光芒无可阻挡地从竹叶的隙缝间透了出来。洒在叶片上,好似给它们抹了层亮亮的金色。瞧,竹叶又像得到了什么似的,得意的满怀喜悦地在那儿一起跳动。温和的风吹起,我抬头凝视着这个残缺的天空,满是红色的彩霞,看上去充盈了活力。
远处的房屋在夕阳的映衬下,留下了长长的影子。几只无名的鸟成群结伴,飞向栖在檐上的巢穴。
黑色的瓦片在屋檐末梢微微翘起,就像鸟儿的尾巴。矣,他忽然动了一下!我有些惊愕,乍一看,原来真是鸟儿。瞧,他扑打着翅膀,跃跃欲试地期望飞翔。
累了,便歇在山顶的亭中。一个人静静地望着苍穹,似乎还一犹未尽,想欣赏这尚未雕琢的纯自然气息。
云仿佛就飘浮在周围,若隐若现的夕阳余辉完完全全地落在了洁白的云端。很是美丽。又好像近在咫尺,触手可及,似流水般从我身边悄悄划过,清澈而妖艳……
[create_time]2014-03-04 21:06:22[/create_time]2014-03-19 14:09:5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4[alue_good]匿名用户[uname]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yt/bdsp/icon/anonymous.png?x-bce-process=image/quality,q_80[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955[view_count]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诗文自成一家称为“吴均体”。
生平简介 吴均(469~520年),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天监六年(506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临川王萧宏将他推荐给武帝,很受欣赏。后又被任为奉朝请(一种闲职文官)。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于是私撰《齐春秋》,称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之臣,触犯武帝,书焚,并被免职。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 卒于普通元年(520年),时年五十二岁。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文史成就 《梁书·吴均传》说 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自其文风清拔,而有“古”气,自称“吴均体”。其诗今存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吴均善于刻画周围景物来渲染离愁别绪。如《送柳吴兴竹亭集》“夕鱼汀下戏,幕雨檐中息。白云时去来,青峰复负侧。踯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朦胧暮色中的山野景象,更衬出离别时分的凄婉气氛。又如“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白日辽川暗,黄尘陇坻惊”,写景都很细致。吴均很注意向乐府民歌学习,拟作了不少乐府古诗,如《行路难》五首、《胡无人行》、《从军行》等,虽辞藻华美,但不失刚健清新的气息,有鲍照余绪。他的一些五言诗句,如“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折荷缝作盖,落羽纺成丝”等,民歌风味也比较浓。吴均家世贫贱,终生不得意,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往往表现出寒士的雄心和骨气,如《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借松树来吐露怀才不遇的牢骚,其构思立意很像左思的“郁郁涧底松”和陶渊明的“青松在东园”。再如《梅花落》、《行路难》、《赠别新林》等诗中,也含蓄地抒写了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此外,如《边城将四首》,歌颂将士们“高旗入汉飞,长鞭历地写”的英雄气概;《闺怨》写征人家属相思之苦,都比较有现实内容,在当时诗歌中不多见。 作品一览 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二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失。还著有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一卷。《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其“文集二十卷”。《隋书·经籍志》著录:“梁奉朝请《吴均集》二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皆为二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均诗集》三卷。”可见其文集宋时已大部分散失。明代的辑本有:《吴朝请集》三卷,附录一卷,明张燮辑《七十二家集》本;《吴朝请集》一卷,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另有《吴朝请集选》一卷,清代吴汝纶评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本。严可均《全梁文》卷六十辑录其文有《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 现被收入《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21课 )《与顾章书》等十三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十辑录其诗有《赠王桂阳》《山中杂诗》《答柳恽诗》等一百四十七首,较为齐备。 吴均善于写作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俱以写景见长。如“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青川万转”,“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等句,皆文笔清丽,韵味隽永。 作品欣赏 《咏宝剑》 我有一宝剑,出自昆吾溪。 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 锷边霜凛凛,匣上风凄凄。 寄语张公子,何当来见携? 《胡无人行》 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 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 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 《与朱元思书》【 选自《艺文类聚》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人物评价 梁武帝曾有 “吴均不均,何逊不逊” 的批评。( 见《 南史 》卷三十三《何逊传》 ) 史籍记载 《梁书》本传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也。家世寒贱,至均好学有俊才。沈约尝见均文,颇相称赏。天监初,柳恽为吴兴,召补主簿,日引与赋诗。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为“吴均体”。建安王(萧)伟为扬州,引兼记室,掌文翰。王迁江州,补国侍郎,兼府城局。还除奉朝请。先是,均表求撰《齐春秋》。书成奏之,高祖以其书不实,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条,竟支离无对,敕付省焚之,坐免职。寻有敕召见,使撰《通史》,起三皇,讫齐代,均草本纪、世家功已毕,唯列传未就。普通元年,卒,时年五十二。(吴)均注范晔《后汉书》九十卷,著《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唐先贤传》五卷、《续文释》五卷,文集二十卷。( 《梁书》卷四十九 ) 《南史》本传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也。家世寒贱,至均好学有俊才,沈约尝见均文,颇相称赏。梁天监初,柳恽为吴兴,召补主簿,日引与赋诗。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均尝不得意,赠恽诗而去,久之复来,恽遇之如故,弗之憾也。荐之临川靖惠王,王称之于武帝,即日召入赋诗,悦焉。待诏着作,累迁奉朝请。先是,均将着史以自名,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遂私撰齐春秋奏之。书称帝为齐明帝佐命,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十条,竟支离无对。敕付省焚之,坐免职。寻有敕召见,使撰《通史》,起三皇讫齐代。均草本纪、世家已毕,唯列传未就,卒。均注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着《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唐先贤传》五卷,《续文释》五卷,《文集》二十卷。( 《南史》卷七十二 )
[create_time]2022-11-15 10:31:07[/create_time]2022-11-26 22:44:4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野半下独0y[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40aad67.bRqPIenyYSh8dBq2TK6onQ.jpg?time=689&tieba_portrait_time=689[avatar]TA获得超过892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7[view_count]
吴均人称什么?
吴均好学有俊才,人称“古之狂者”。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文史成就其诗今存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与朱元思书》以简洁而传神的文笔,描写富春江两岸清朗秀丽景色,读后如亲临其境;《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将青山、石门山景物描绘得如诗如画、惟妙惟肖,为六朝骈文名著。现存的志怪小说《续齐谐记》,是继南朝宋东阳无疑《齐谐记》而作,故事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鲁迅誉为“卓然可观”。其中《清溪神庙》、《阳羡鹅笼》尤为出色。吴均诗文著作较多,惜多散佚。
[create_time]2021-11-05 00:40:44[/create_time]2021-11-14 12:39:3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爱教育的小达人[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8132fa7631e68f9208f97a5c70138ed0.jpeg[avatar]我是教育小能手,乐于助人。[slogan]我是教育小能手,乐于助人。[intro]1094[view_count]吴均简介
吴均(469~520年),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 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 吴均是历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他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 吴均好学有俊才,他的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 他的诗清新,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他的文擅长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 天监六年(506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 临川王萧宏将他推荐给武帝,他很受武帝欣赏。 后又被任为奉朝请(一种闲职文官)。 他想撰写《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答应,于是私自撰写《齐春秋》,称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之臣,触犯了武帝,书被焚烧,并被免职。 吴均后来奉旨撰写《通史》,还没写完书就去世了。 死于普通元年(520年),年五十二岁。 扩展资料: 1、吴均(469~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 沈约见其文,倍加称赏。 梁天监二年(503),吴兴太守柳恽召为主簿,常引与赋诗。 建安王萧伟趋贤重士,召吴均为记室,掌文翰;萧伟迁江州(今江西九江),补吴均为国侍郎,兼府城局。 后柳恽又转荐吴均于梁武帝,帝召之赋诗,深为赏识,任为侍诏,累升至奉朝请。 2、吴均善于写作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俱以写景见长。 如“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create_time]2022-10-19 05:37:58[/create_time]2022-10-29 20:01:0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温屿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2ab3c6b.EGWNOK5JoOudI3wwHvt0TA.jpg?time=4578&tieba_portrait_time=4578[avatar]TA获得超过970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0[view_count]吴均的生平简介
1、吴均,字叔庠,故鄣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时官吴兴主簿。
2、明人辑有《吴朝清集》吴均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天监六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临川王萧宏将他推荐给武帝,很受欣赏。后又被任为奉朝请。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于是私撰《齐春秋》称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之臣,触犯武帝,书焚,并被免职。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 卒于普通元年时年五十二岁。吴均是历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他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create_time]2023-02-17 04:02:40[/create_time]2023-03-02 12:46:1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爱读书的吕老师[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9e972cb.1ZGltRuZVx7gtN66WGx6uA.jpg?time=7183&tieba_portrait_time=7183[avatar]TA获得超过219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9[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