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谈读书二则》全文翻译是什么?
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原文:《古人谈读书》是三则关于古人读书的言论总编,从《论语》、《训学斋规》、《曾文正公全集》三部文献中总结古人读书的方法。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create_time]2021-10-20 13:35:18[/create_time]2021-10-27 13:40:45[finished_time]15[reply_count]15[alue_good]小郑老师爱知识[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6a600c338744ebf8288a56aecbf9d72a6159a7a3?x-bce-process%3D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450%2Ch_6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avatar]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slogan]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intro]14993[view_count]古人谈读书二则翻译是什么?
第一则翻译: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第二则翻译: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如果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作者简介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create_time]2022-01-26 14:49:01[/create_time]2022-02-05 10:29:02[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23[alue_good]comebbtt爱数码[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d1bdcd3e.3Zo-nDuH14sOXGr01v2dsQ.jpg?time=9301&tieba_portrait_time=9301[avatar]世界很大,慢慢探索[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9175[view_count]古人谈读书二的翻译是什么?
朱熹 〔宋代〕《古人谈读书·其二》翻译: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朱熹 〔宋代〕《古人谈读书·其二》原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作者背景: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create_time]2022-01-25 11:00:24[/create_time]2022-02-05 10:28:45[finished_time]10[reply_count]214[alue_good]影子分享休闲娱乐[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3c0ede.AIeohBrC_mI66-T1P0SNdQ.jpg?time=5454&tieba_portrait_time=5454[avatar]TA获得超过2781个赞[slogan]分享休闲娱乐知识帮助你我他。[intro]105136[view_count]古人谈读书二的翻译
《古人谈读书》二的翻译是: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就是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既然心和眼没有专心致志,只是随意的诵读,那么一定记不住,就算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是最紧要的。如果心神集中了,眼和口难道会不集中吗?
《古人谈读书》二出自宋代朱熹的《训学斋规》。《古人谈读书》是三则关于古人读书的言论总编,从《论语》、《训学斋规》、《曾文正公全集》三部文献中总结古人读书的方法。
作者简介: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其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原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create_time]2022-05-30 10:46:28[/create_time]2022-06-14 08:04:54[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31[alue_good]鲜活且善良丶桃花654[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cfe853e.n2L4jJuvR9CGPFsbSiQtBA.jpg?time=250&tieba_portrait_time=250[avatar]游戏我都懂点儿,问我就对了[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7268[view_count]
古人谈读书二的翻译是什么?
第二则译文: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出自出自宋代朱熹《读书要三到》:“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古人谈读书》的原文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朱熹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create_time]2021-12-31 16:14:32[/create_time]2022-01-04 16:51:54[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25[alue_good]社无小事[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d8320ad30a1e19c1e96686b3d51cd295.jpeg[avatar]游戏也是生活的态度。[slogan]游戏也是生活的态度。[intro]16282[view_count]《古人谈读书》二翻译简短是什么?
《古人谈读书》二翻译如下:简短的翻译是: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就是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既然心和眼没有专心致志,只是随意的诵读,那么一定记不住,就算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是最紧要的。如果心神集中了,眼和口难道会不集中吗?其实古人读书名副其实,不但要用眼睛看、高声朗读,并且要抄、背、默,用心用脑。看过或诵读过,都不如读书时动手更有其效。这是因为,动手之时势必动脑,动脑则有助于理解书中的含义。读书的一些方法:一段时间内专心致志地只读一本书。清朝政治家曾国藩就是这样读书的:“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书集,不当东翻西阅。”这种读书方法,最适合那些想练好基本功,打下扎实治学功底的读书人。一次读一本书,但不强求一气呵成,可以过一段时间再读。如果时间不充裕,或读一些“难啃”的大部头时,不妨采取这种方法。
[create_time]2022-02-15 21:32:58[/create_time]2022-02-26 10:51:2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22[alue_good]枕流说教育[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a57adc320dce9c5a5c1d5238ca38eff4.jpeg[avatar]教育就是忘记在校学得的内容后所剩的本事。[slogan]教育就是忘记在校学得的内容后所剩的本事。[intro]17639[view_count]古人谈读书(一)翻译全部
古人谈读书(一)的翻译是:天资聪敏又爱好学习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勤奋学习也不觉得满足,教导别人不知道疲倦。《古人谈读书》是三则关于古人读书的言论总编,出自《论语》、《曾文正公全集》、《训学斋规》。 《古人谈读书》的第一部分出自《论语》,记录孔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第二部分是朱熹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第三部分是曾国潘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古人谈读书》原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create_time]2022-07-18 16:49:32[/create_time]2022-07-27 12:38:49[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32[alue_good]成大文化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f9927e0.DNwLxPeDj1Jjpw4k5dcFUg.jpg?time=689&tieba_portrait_time=689[avatar]TA获得超过1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4434[view_count]古人谈读书三则原文及翻译
古人谈读书三则原文及翻译如下所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create_time]2022-09-30 14:50:06[/create_time]2022-10-15 14:50:0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3[alue_good]内蒙古恒学教育[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11385343fbf2b211a3de92dbd88065380dd78eb6[avatar]专注于教育培训升学规划[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357[view_count]
《古人谈读书》翻译是什么?
古人谈读书翻译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关于作者孔子与《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历代统治者称为圣人。《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create_time]2021-12-22 17:55:53[/create_time]2021-12-31 14:43:40[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26[alue_good]小小杰小生活[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1643312047,2448210907&fm=3012&app=3012&autime=1660590417&size=b200,200[avatar]致力于成为全知道最会答题的人[slogan]生活百宝箱,为你解忧排难。[intro]28260[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