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高祖本纪

时间:2024-07-13 16:56:34编辑:花茶君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

高祖早年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哺之。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相鲁元,亦皆贵。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高祖问,曰:“未远。”乃追及,问老父。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巖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翻译:高祖是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中阳里人,姓刘,字季。他的父亲是太公,母亲是刘媪(ǎo,袄)。高祖未出生之前,刘媪曾经在大泽的岸边休息,梦中与神相遇。这时电闪雷鸣,天色昏暗,太公去找刘媪,看见一条蛟龙趴在她的身上。不久之后刘媪有了身孕,产下高祖。高祖这个人高鼻梁,额头高高隆起,鬓角和胡须很漂亮,左边大腿有七十二颗黑痣。仁义而爱人,喜好施舍,性情豁达。平常有远大的抱负,不从事一般老百姓所从事的职业。到壮年时通过考试成为了一名官吏,当泗水的亭长,亭中的小吏没有不被他戏弄耍笑的。喜好喝酒和美色。常常到武负、王媪的酒肆赊酒喝。醉了就睡,武负和王媪看到高祖的上方常常有龙盘旋,觉得很奇怪。高祖每次留在酒肆里喝酒,买酒的人就会增加,售出去的酒达到平常的几倍。等到看见了有龙出现的怪现象,到了年终,这两家常常毁掉欠据,免除债务。高祖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允许人们随意观看,他看到了秦始皇,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单父(shàn fǔ,善甫)人吕公与沛县的长官要好,吕公因避仇人到沛县县令家做客,于是就在沛县安了家。沛中的豪杰、官吏们听说县令有贵客,都前往祝贺。萧何当时是县令的属官,掌管收贺礼事宜,他对那些送礼的宾客们说:“送礼不满千金的,让他坐到堂下。”高祖做亭长,平素就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谎称“贺钱一万”,其实他一个钱也没带。名帖递进去了,吕公见了高祖大为吃惊,赶快起身,到门口去迎接他。吕公这个人,喜欢给人相面,看见高祖的相貌,就非常敬重他,把他领到堂上坐下。萧何说:“刘季一向满口说大话,很少做成什么事。”高祖就趁机戏弄那些宾客,干脆就坐到上座去,一点儿也不谦让。酒喝得尽兴了,吕公于是向高祖递眼色,让他一定留下来,高祖喝完了酒,就留在后面。吕公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给人相面,经我给相面的人多了,没有谁能比得上你刘季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爱。我有一个亲生女儿,愿意许给你做你的洒扫妻妾。”酒宴散了,吕媪对吕公大为恼火,说:“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她许配给个贵人。沛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吕公说:“这不是女人家所懂得的。”终于把女儿嫁给刘季了。吕公的女儿就是吕后,生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创作背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该文记述了汉高祖刘邦从布衣到皇帝的传奇一生。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所以史称太祖高皇帝、汉高祖或汉高帝。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强大和汉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有着决定性的贡献。

[create_time]2022-07-29 11:53:53[/create_time]2022-08-04 00:00:0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一粥合集[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28dbc399ec87aeebeb02678d73a9cfbe.jpeg[avatar]专注为您带来别样视角的搞笑合集。[slogan]专注为您带来别样视角的搞笑合集。[intro]1101[view_count]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翻译:高祖是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中阳里人,姓刘,字季。他的父亲是太公,母亲是刘媪。高祖未出生之前,刘媪曾经在大泽的岸边休息,梦中与神相遇。这时电闪雷鸣,天色昏暗,太公去找刘媪,看见一条蛟龙趴在她的身上。不久之后刘媪有了身孕,产下高祖。关于《高祖本纪》的介绍《高祖本纪》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该文记述了汉高祖刘邦从布衣到皇帝的传奇一生。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所以史称太祖高皇帝、汉高祖或汉高帝。他对民族的统一、我国的强大和汉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有着决定性的贡献。在《高祖本纪》中,侧重叙写的是刘邦如何战胜项羽,最后建立汉帝国的过程,同时也充分肯定了这位开国之君在统一天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司马迁运用鲜明、强烈的对比手法展示给读者的。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高祖本纪》

[create_time]2023-01-31 16:22:27[/create_time]2023-02-05 00:00:0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花花的情感日记[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b4eee0f.Oh1HC2boxeOEbmpxfWC2mQ.jpg?time=7487&tieba_portrait_time=7487[avatar]世界很大,慢慢探索[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866[view_count]

史记高祖本纪原文注释及翻译

史记高祖本纪原文注释及翻译如下:原文: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翻译:高祖,沛县丰邑中阳里人。姓刘,字季。父亲叫太公,母亲叫刘媪。先前刘媪曾经休息于大湖岸边,睡梦中与神相交合。这时雷电交作,天昏地暗。太公去看刘媪,见到一条蛟龙在她身上,后来刘媪怀了孕,就生了高祖。原文: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翻译:高祖这个人,高鼻梁,像龙一样丰满的额角,漂亮的须髯,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仁厚爱人,喜欢施舍,胸襟开阔。常有远大的志向,不从事一般百姓的生产作业。到了壮年,试做官吏,当了泗水亭亭长,宫廷中的官吏,没有一个不混得很熟,受他戏弄。爱好喝酒,喜欢女色。常常向王媪、武负赊酒,喝醉了卧睡,武负、王媪看见他上面常有一条龙,感到很奇怪。高祖每次来买酒,留在酒店中饮酒,酒店的酒比平常多卖几倍。等到发现了奇怪的现象,年终时,这两家酒店常折毁帐目,放弃债权。原文: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後。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原季自爱。臣有息女,原为季箕帚妾。”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翻译:高祖曾经到咸阳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车驾出巡)纵任人们观看,他看到了秦始皇,喟然长叹说:“啊,大丈夫应当像这个样子!”单父人吕公与沛县县令相友好,为了躲避仇人到县令家做客,因而迁家到沛县。沛县中的豪杰官吏听说县令有贵客,都去送礼祝贺。萧何为县里的主吏,主管收礼物,对各位贵客说:“礼物不满一千钱的,坐在堂下。”高祖做亭长,向来轻视那些官吏。于是欺骗地在名刺上说“贺万钱”,其实没有拿出一个钱。名刺递了进去,吕公大惊,站起来,到门口迎接高祖。吕公这个人,好给人相面,看到高祖的状貌,就特别敬重他,领他到堂上入座。萧何说:“刘季本来大话很多,很少成事。”(由于受到吕公的敬重)高祖便戏辱堂上的客人,自己坐在上座,毫不谦让。酒席就要散尽,吕公以目示意高祖不要走。高祖喝完了酒,留在后面。吕公说:“我从年少时就好给人相面,相过的人多了,没有一个像你刘季这样的贵相,希望你刘季保重。我有一亲生女儿,愿意做为你刘季执帚洒扫的妻子。”酒席结束后,吕媪生吕公的气,说:“你最初常想使这个女儿与众不同,把她嫁给贵人。沛令与你相友好,求娶女儿,你不答应,为什么自己妄作主张许配给了刘季?”吕公说:“这不是妇孺之辈所能懂得的。”终于把女儿嫁给了刘季。吕公的女儿就是吕后,她生了孝惠帝、鲁元公主。原文: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哺之。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相鲁元,亦皆贵。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高祖问,曰:“未远。”乃追及,问老父。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翻译:高祖作亭长时,曾经请假回家。吕后与两个孩子在田间除草,有一老人路过,要些水喝,吕后就请他吃了饭。老人给吕后相面,说:“夫人是天下的贵人。”吕后让他给两个孩子看相。老人看了孝惠,说:“夫人所以显贵,就是这个孩子的缘故。”看了鲁元,也是贵相。老人已经走了,高祖正好从别人家来到田间,吕后告诉他一位客人从这里经过,给我们母子看相,说将来都是大贵人,高祖问老父在哪儿。吕后说:“走出不远。”高祖追上了老人,向他询问。老人说:“刚才相过夫人和孩子,他们都跟你相似,你的相貌,贵不可言。”高祖便道谢说:“如果真像老父所说,决不忘记对我的恩德。”等到高祖显贵,竟然不知道老人的去处了。史记高祖本纪赏析在《史记》中,《高祖本纪》是优秀的篇章之一,汉高祖刘邦是司马迁笔下较富个性,血肉较为丰满的人物形象,司马迁以“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写作这篇传记,体现了一个历史家的非凡勇气和智慧,学习《史记》,应该说《高祖本纪》是较值得我们看重,也较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读的。《高祖本纪》记叙了刘邦从起事反秦,到楚汉相争,再到统一国家、建号称帝的全过程,对刘邦取得成功的原因做了全面而深刻的揭示,纵观全篇,我们可以看到,刘邦夺取天下绝非偶然,在性格上,他有许多他人无法具备和企及的优势。

[create_time]2023-02-16 11:27:41[/create_time]2023-01-11 00:00:0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ray聊教育[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ebc3305d307f38cb68b2eba1dff9fb63.jpeg[avatar]解答你所关心的各种问题[slogan]解答你所关心的各种问题[intro]1008[view_count]

史记高祖本纪原文注释及翻译

注释: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太公、媪分别为对老年男女的敬称,并非刘邦父母之名。刘邦父母不参与政治活动,又因为避讳,所以文献中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陂:水边。】,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隆准:高鼻梁。】而龙颜【龙颜:额头丰满。】,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高祖本纪 白话文翻译:高祖是沛县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他的父亲叫太公,母亲叫刘媪。早先刘媪曾在大湖的岸边休息,在梦里和水神相遇。当时电闪雷鸣,天色昏暗,太公前去察看,就发现一条蛟龙趴在刘媪身上。不久她就怀有身孕,于是生下了高祖。 高祖的相貌,有着挺拔的鼻梁和丰满的额头,留着漂亮的胡须,左大腿长着七十二颗黑痣。他仁厚爱人,喜欢施舍,胸襟广阔。他时常有远大的抱负,不愿从事普通百姓的生产劳作。等到壮年之时,被试用做过小吏,担任泗水亭长,廷中的官吏没有人不和他熟识。他喜好饮酒和女色。他经常到王媪、武负的...

[create_time]2022-11-27 11:30:55[/create_time]2022-11-30 14:06:4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A多次拒绝薛之谦[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0281656.WYE4y-5HifM3QixCTlgM7w.jpg?time=1847&tieba_portrait_time=1847[avatar]超过6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82[view_count]

《高祖本纪》如何翻译?

高祖是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中阳里人,姓刘,字季。他的父亲是太公,母亲是刘媪(ǎo,袄)。高祖未出生之前,刘媪曾经在大泽的岸边休息,梦中与神相遇。这时电闪雷鸣,天色昏暗,太公去找刘媪,看见一条蛟龙趴在她的身上。不久之后刘媪有了身孕,产下高祖。高祖这个人高鼻梁,额头高高隆起,鬓角和胡须很漂亮,左边大腿有七十二颗黑痣。仁义而爱人,喜好施舍,性情豁达。平常有远大的抱负,不从事一般老百姓所从事的职业。到壮年时通过考试成为了一名官吏,当泗水的亭长,亭中的小吏没有不被他戏弄耍笑的。喜好喝酒和美色。常常到武负、王媪的酒肆赊酒喝。醉了就睡,武负和王媪看到高祖的上方常常有龙盘旋,觉得很奇怪。高祖每次留在酒肆里喝酒,买酒的人就会增加,售出去的酒达到平常的几倍。等到看见了有龙出现的怪现象,到了年终,这两家常常毁掉欠据,免除债务。高祖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允许人们随意观看,他看到了秦始皇,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单父(shàn fǔ,善甫)人吕公与沛县的长官要好,吕公因避仇人到沛县县令家做客,于是就在沛县安了家。沛中的豪杰、官吏们听说县令有贵客,都前往祝贺。萧何当时是县令的属官,掌管收贺礼事宜,他对那些送礼的宾客们说:“送礼不满千金的,让他坐到堂下。”高祖做亭长,平素就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谎称“贺钱一万”,其实他一个钱也没带。名帖递进去了,吕公见了高祖大为吃惊,赶快起身,到门口去迎接他。吕公这个人,喜欢给人相面,看见高祖的相貌,就非常敬重他,把他领到堂上坐下。萧何说:“刘季一向满口说大话,很少做成什么事。”高祖就趁机戏弄那些宾客,干脆就坐到上座去,一点儿也不谦让。酒喝得尽兴了,吕公于是向高祖递眼色,让他一定留下来,高祖喝完了酒,就留在后面。吕公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给人相面,经我给相面的人多了,没有谁能比得上你刘季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爱。我有一个亲生女儿,愿意许给你做你的洒扫妻妾。”酒宴散了,吕媪对吕公大为恼火,说:“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她许配给个贵人。沛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吕公说:“这不是女人家所懂得的。”终于把女儿嫁给刘季了。吕公的女儿就是吕后,生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原文: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哺之。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相鲁元,亦皆贵。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高祖问,曰:“未远。”乃追及,问老父。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巖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通假字(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责”通“债”,债务。(2)高祖常繇咸阳"常"通“尝”曾经,“繇”通“徭”服役。(3)遂坐上坐,无所诎“诎”通“屈”,理亏,这里有不安的意思。(4)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卤”通“掳”抢;“憙”通“喜”,高兴;“解”通“懈”,懈怠。(5)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案”通“安”,不迁动,不变更(6)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距之。“内”通“纳”接纳。“距”通“拒”,抵御(7)乃详尊怀王为义帝“详”通“佯”,假意。(8)兵罢戏下,戏通“麾"(9)不如决策东乡“乡”通“向”,东乡,这里是指向东。

[create_time]2021-04-25 17:33:45[/create_time]2021-05-09 00:00:00[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1[alue_good]阿肆说教育[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b83e3d0b1b28baa65ce490d3e1784aa1.jpeg[avatar]我是阿肆,专注于分享教育知识。[slogan]我是阿肆,专注于分享教育知识。[intro]2681[view_count]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对项羽的评价是什么

项羽一生气宇轩昂,踌躇满志,一心要成就一番大业,但由于他本身性格上的目空一切、自以为是,认识上的偏差,作战谋略上的失误,血气方刚而智谋不够,最终只能是走投无路,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对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项羽本纪》一文中自始至终都曾做过生动传神的描写。如写项羽年少时学书学剑都不成,但他却自有道理:“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意思是,读书写字只要能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击剑只能对付一个人,不值得学, 要学对付万人的本领。他的一番话就体现体现出了他只求一蹴而就,不懂得循序渐进,逐步积累自己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来使自己有足够的阅历来对付战乱中的各种情况。后来,他的叔父就叫他去学兵法,但“又不竟学”,半途而废。扩展资料《史记》里的本纪,本以各代帝王为中心,叙述各朝代的兴亡及重大政治事件。项羽虽没有成功帝业,但因为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在秦汉鼎革之际的一段时间里,他发政令、称霸王,权同帝业,所以司马迁列项羽于本纪。《项羽本纪》通过叙述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项羽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而在《史记》中,“本纪”所记录的大都是皇帝,其中项羽并没有成为皇帝,司马迁把他归入“本纪”则表现了对项羽的尊重。参考资料:项羽本纪-百度百科

[create_time]2023-01-28 03:37:17[/create_time]2023-02-12 01:13:4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林老肥儿[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9b992f9e.zxX5JM7-J0YZocU1O4xGJA.jpg?time=5137&tieba_portrait_time=5137[avatar]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675[view_count]

司马迁在写《史记》时,为何把项羽归到“本纪”中?

之所以看到作为西楚霸王的项羽能够进入到本纪中,其实这是司马迁对法统的确认。在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中,黄帝的法统源于神农氏,其后所有天子和君王的法统,皆源于黄帝,包括汉之北疆的敌人匈奴,他们的法统也可以追溯到黄帝。这种法统思维,在汉高祖刘邦这里遇到了挑战。照理说,汉高祖刘邦的法统应源于秦,因秦王子婴是向刘邦投降的,但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之后,刘邦并未事实上成为关中之主,而是被项羽打发了偏远的蜀地。故而,我们不能说刘邦的法统源于秦了,而要说刘邦的汉的法统源于项羽。既然刘邦的法统源于项羽,我们就要承认项羽曾一度拥有宰割天下的地位,承认项羽曾在一段时间内拥有天子之实。故而,司马迁把项羽写到了本纪之中。项羽收到了代表汉国意见的张良的书信,张良在信中的意思很明确,汉还是愿意尊西楚霸王为天子的,但汉想拿回三秦,也只想拿回三秦而已。与此同时,张良还在书信中呈上了田荣、彭越、陈馀等人造项羽反的证据,所以项羽在百般权衡之下,把矛头指向了田荣。后来,汉王又趁项羽深陷齐地之际,偷袭了彭城,这是明明白白地不承认项羽的天子地位,所以在其后的两年多时间里,项羽始终把矛头指向汉王刘邦。也就是说,直至彭城之战前,刘邦仍是表面上臣服于项羽的,后来刘邦造了项羽的反并成了新的天子,所以刘邦的法统是源于项羽的,所以司马迁把项羽写到本纪中并置于刘邦的传记之前。

[create_time]2021-11-22 14:54:56[/create_time]2021-12-01 13:19:0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果果就是爱生活[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21c8701a18b87d60ae1488e150828381e30fd84?x-bce-process%3D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450%2Ch_6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avatar]专注生活教育知识分享[slogan]专注生活教育知识分享[intro]1344[view_count]

上一篇:虚空梦魇

下一篇:密汁炖鱿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