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帝连续篇四的介绍
《神农帝连续篇》,介绍的是神农帝(又名:神农帝仙,也叫:五谷帝仙)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药经》专著。是中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药物学理论和配伍规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因此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它是医生和药师学习中药学的教科书,也是医学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
五谷帝仙的简介
五谷帝仙(又名神农帝仙)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远古人民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他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会人民农业生产。反映中国原始时代由采集渔猎向农耕生产进步的情况。又传说他遍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会人民医治疾病。继伏羲以后,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奇人物。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因为他发明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赤帝、烈(厉)山氏,则又成了与黄帝相争天下的首领。长期以来,对于神农氏是否是炎帝这个问题,一直悬而难决。传说五谷帝仙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几乎是全透明的,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见,还能看得见吃进去的东西。那时候,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神农为此决心尝遍百草,能食用的放在身体左边的袋子里,介绍给别人吃,用作药用;不能够食用的就放在身体的右边袋子里,提醒人们注意不可以食用。
神农帝连续篇二的介绍
《神农帝连续篇》,介绍的是神农帝(又名:神农帝仙,也叫:五谷帝仙)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药经》专著。是中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药物学理论和配伍规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因此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它是医生和药师学习中药学的教科书,也是医学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
名著简介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最优秀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小说以整整七回的“大闹天宫”故事开始,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全书首要的地位。第八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徵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取经的缘起。从十四回到全书结束,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护唐僧取经,在八戒、沙僧协助下,一路斩妖除魔,到西天成了“正果”。
《水浒传》写的是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1前后)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事在《宋史》和宋人笔记里有多种记载,虽不一致,但都说到力量强大,威胁朝廷,在民间影响深广.南宋人龚圣与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说书中也有宋江等人的故事.到宋,元年间,话本,杂剧广泛演说,有些存留到现在,如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和元人杂剧.施耐庵把宋元以来史书,传说,话本和杂剧等"水浒"故事加以汇集,选择,加工,创作而写成《水浒传》.它以梁泊起义叙写了农民反封建斗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以深刻的思想,广泛的内容,杰出的艺术谱出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英雄史诗,革命悲剧,反映出没落衰败的封建社会深重的剥削和残酷的压迫激化着阶级矛盾,反动统治的黑暗腐朽造成广大人民的反抗斗争.
《骆驼祥子》老舍用同情的笔触描绘的一幕悲剧:二十年代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小人物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它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希望的最终破灭。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这是旧中国老北京贫苦市民的典型命运。
《骆驼祥子》一书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读来亲切自然、朗朗上口,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繁星》、《春水》的内容,是诗人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后来,她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启发,觉得自己那些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因子,这才整理起来,而成为两本诗集。冰心在当时大约不会想到,她这两本含蓄隽永、富于哲理的小诗集的出版,竟会使那么多青年的久已沉默的心弦受到拨动,从而在她的影响下,促使“五四”以来的新诗,进入了一个小诗流行的时代
《童年》描述了阿列克谢在父亲去世后,在外祖父家度过的童年岁月。在年幼的阿列克谢眼里,成人的世界是那样的丑陋与无情;母亲在感染霍乱而死的父亲遗体旁声下的小弟弟夭折了;外祖父家里,舅舅们整日为了家产争吵斗殴、愚弄弱者,家里强壮的男性欺负殴打女人、毒打儿童;同时在这个家里,小阿列克谢始终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受到外祖母讲故事的熏陶。外祖母的形象在阿列克谢暗淡的童年岁月里闪耀着母性的光辉,带给了小阿列克谢一生的爱和感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是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和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出身在于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1919年加入共青团。在革命战争中,他身负重伤,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以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创作出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部)。
本书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光芒、洋溢着炽热的革命激情的长篇小说。作品是以作者生活史为原型写成的,但又并非作者本人的自传,而是经过艺术加工提炼、典型化的文学珍品。小说通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革命斗争中成长的历程,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从十月革命、国内战斗到恢复国民经济各个时期的苏联社会特点和时代气氛,热情歌颂了为祖国而战的苏联年轻一代,展示了他们的成长历程和精神风貌。本书一出版,就受到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欢迎和赞扬。它在国内被成百次地再版,并被译成50多种民族语言广泛传播;在中国、印度、巴西、蒙古、阿根廷等国都被翻译出版。保尔·柯察金的形象早已成为世界人民热爱的艺术典型和生活中的榜样。保尔关于“生命”的名言成了千百万革命青年的座右铭。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传》组成。三位传主都是世界级的艺术大师,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作者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
《鲁宾逊漂流记》故事中的鲁宾逊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少时喝望航海一心想去外面见识一番,于是有一天他瞒着他父亲出海,在第一次的航行中遇到了大风浪,险些丢了性命;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第三次又遭不幸,被摩尔人俘获,当了奴隶,后来他划了主人的小船逃跑;在第四次航海中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除了鲁滨逊船上其余人一个不剩全都遇难,于是他就只身一人飘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学着自给自足展开了故事传奇的情节 ... ... 当然在故事的最后,鲁滨逊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格列佛游记》以主角格列佛的角度描述在四个国度历险的奇遇: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駰国。
格列佛遇海难,来到小人国。这里居民身高仅六英寸,君臣贪婪、国家战祸连绵。作者以居高临下的角度,用巨人的眼光俯视人类的荒唐渺小。
格列佛好奇心起,误闯大人国。这里居民身高如尖塔,武器精良、国威赫赫。作者以小矮人的角度,仰视人类的粗俗和铁石心肠。
格列佛逢海盗,造访飞岛国。这里属地被笼罩控制,城市和乡间颓败、荒芜。作者以平常的心态,平视人类的疯狂和邪恶本性。
格列佛被叛变,遍历慧駰国。这里统治者高度理性,人形动物邪恶、低劣。作者以理性动物的角度,审视人类的本质。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
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
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
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
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威尼斯商人》威尼斯善良的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朋友,落入恶商夏洛克的圈套,必须在法庭上割下胸口上的一磅肉来偿还债务……
为了拯救丈夫的朋友,美丽的鲍西亚巧扮法官,运用聪明才智,欲擒故纵,步步紧逼,终于使夏洛克就范。阴谋败于智慧,邪恶输于正义。
两枚戒指一场虚惊,三封书信满堂欢笑。
金钱有价,爱情、友情、真情无价。 回答者: Richer_绿茶 | 二级 | 2009-3-4 04:18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国初期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传世名著百部是哪百部?
中国传世名著百部(共14类120部)
一、权谋名著8部:
《贞观政要》、《反经》、《官经》、《盐铁论》、《盛世危言》、《商君书》、《鬼谷子》、《人物志》、《政训》、《康熙政要》。
二、兵法名著9部:
《六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诸葛亮将苑》、《练兵实纪》、《三十六计》、《刘伯温百战奇略》、《八阵图合变说》、《曾胡治兵语录》。
三、法治名著2部:
《唐律疏义》、《洗冤集录》、
四、历史名著8部:
《尚书》、《战国策》、《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二十五史》、《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通史》。
五、诸子百家12部:
《周易》、《道德经》、《论语》、《孝经》、《大学》、《中庸》、《孟子》、《庄子》、《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礼记》。
六、佛道名著9部:
《周易参同契》、《抱朴子内篇》、《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百喻经》、《坛经》、《太极图说》、《太上感应篇》、《性命圭旨》。
七、蒙学名著7部:
《千字文》、《百家姓》、《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三字经》、《格言联壁》。
八、家训名著8部:
《孔子家语》、《颜氏家训》、《袁氏世范》、《温公家苑》、《治家格言》、《郑板桥家书》、《曾国藩家书》、《双节堂庸训》。
九、处世名著3部:
《菜根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
十、文学名著29部: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隋唐演义》、《儒林外史》、《古文观止》、《三言》、《二拍》、《封神演义》、《七侠五义》、《三侠剑》、《东周列国志》、《济公》、《诗经》、《楚辞》、《汉赋》、《晋字》、《文心雕龙》、《千家诗》、《绝妙好词》、《郁离子》、《曲品》、《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中华成语故事》、《人间词语》、。
十一、学术名著7部:
《论衡》、《近思录》、《传习录》、《焚书》、《闲情偶寄》、《金圣叹读批〈水浒传〉》、《清代学术概论》。
十二、异域风情2部:
《大唐西域记》、《岛夷志略》。
十三、百科名著8部:
《黄帝内经》、《考工记》、《齐民要术》、《梦溪笔谈》、《新仪象法要》、《数书九章》、《农桑辑要》、《天工开物》。
十四、综艺名著8部:
《乐记》、《茶经》、《书谱》、《桔中秘》、《园冶》、《芥子园画传》、《景德镇陶录》、《弈理指归》。
附:《中华传世名著百部》概要:
《贞观政要》 (唐朝)吴兢——历代君王的教科书和资治手册,康熙、乾隆视之为座右铭,日本最高统治者的必读教材,韩国总统金泳三就任之前反复研读。号今天下,莫敢不从。
《反经》 (唐朝)赵菠历代统治者避而不谈,但又不得不读的一部经世致用之书。
《官经》 (清)载淳——总结千年政治权术,论释历朝官训谋略。
《盐铁论》 (西汉)桓宽——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政治学术著作。
《盛世危言》 (清)郑观应——一部系统论述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振兴中国,影响中国几代志士仁人的重要政治著作。
《商君书》 (战国)商软——中国最伟大的变法家的兴邦定国之书,虽遭五马分尸,但名垂革新青史。
《鬼谷子》 (战国)鬼谷先生——中国先秦时代游说、纵横之学的登峰造极之作,一部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奇书。
《人物志》 (三国)刘邵——选贤任能,陈力就列,第一部集名理学大成的人才学专著。
《政训》 (南宋)朱熹——一部集中反映儒家为政之道的从政者必读之书。
《康熙政要》 (清朝)张——一部记录康熙雄才大略,展示名臣风节的优秀权谋名著兵法名著。
《六韬》 (西周)姜太公——独具体系和特色的一部集先秦军事理论之大成的兵家典籍,千百年来武举武科的必读教材。
《孙子兵法》 (春秋)孙武——"兵学圣典"、"百代谈兵之祖"、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国外多家军事院校的教材,海内外企业家以兵法经营管理的'怪经", 广为流传,备受推崇。
《孙殡兵法》 (战国)孙殡——"孙子殡足,兵法修列",中国古代对战争观、战略战术和军队建设有独到见解的不朽军事著作。
《诸葛亮将苑》 (三国)诸葛亮——中国军事史上专论为将之道的兵学专著、"将才学", "统军带兵的将领的必读之书"。
《练兵实纪》 (明朝)戚继光——民族英雄抗侨名将戚继光的军事训练专著"撼山易,撼戚家军难",痛击日冠,还我河山。
《三十六计》 (南朝)佚名——一部充满玄机的军事谋略学专著,出将入相者必读之书,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商政。
《刘伯温百战奇略》 (明朝)刘基——一部集文学价值和军事价值于一体的不朽兵学专著。
《八阵图合变说》 (明朝)龙正——中国西代阵法集大成之作。
《曾胡治兵语录》 (民国)蔡愕——记录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军思想、治兵之法蒋介石亲笔为本书补辑《治心》 一章法治名著。
《唐律疏义》 (唐朝)长孙无忌——中国历史上现存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
《洗冤集录》 (南宋)宋慈——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历史名著。
《尚书》 (春秋)孔子著称"上古之书",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素以文辞古奥难懂。
《战国策》 (西汉)刘向——一部展示战国风云历史画卷最精彩的历史著作。
《史通》 (唐朝)刘知己——中国史学的百科全书,一书在手,历史全通诸子百家。
《周易》 (商朝)姬昌(文王)-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察人事"中国历史上内容博大精深的不朽哲学著作,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葩。
《道德经》 (春秋)李耳——又称《老子》 ,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对中国人立身处世之道影响最大的"阴谋"哲学,被译为数十种文字,海外发行量居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首。
《论语》 (春秋)孔子及后学——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中国儒家学派的基本经典,"半部论语治天下",影响中国二千年的"东方圣经",世界文化史上的不朽丰碑。
《孝经》 (春秋)曾参——一部罕见的奇书,帝王将相们多次为其作注,中国封建社会的治世法宝,"参两仪,长四德,冠五伦,纲维百行,总会六经", "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父令子亡,子不得不亡。"
《大学》 (战国)曾参及其门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历史上最系统的政治哲学。
《中庸》 (战国)子思——为政者的最高境界,中国封建社会,政治范畴中的哲学方法论,能守中庸之道者,必能成安邦定国、振衰起废之大业。
《孟子》 (战国)孟柯——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启明星。
《庄子》 (战国)庄周——先秦道家学术的集大成之作,中国哲学史上的伟大著作,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寓言文学的"奠基之作",中国小说创作的鼻祖,先秦诸子散文中思想性、艺术性最高的作品。
《荀子》 (战国)荀卿——先秦诸子学说的集大成之作,中国哲学、学术思想史上继往开来的不朽丰碑。
《吕氏春秋》 (战国)吕不韦——"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中国先秦杂家学派的集大成之作,吕不韦说"谁能增删一字,赏赐千金"。
《韩非子》 (战国)韩非——法、术、势并重,以"法"治国,弄权之"术",君王成"势",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的政治思想基础。
《礼记》 (西汉)戴圣——先帝儒家礼乐治国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中国作为礼义之邦的重要标志佛道名著《周易参同契》 (东汉)魏伯阳——中国最早的道教炼丹专著。
《抱朴子内篇》 (西晋)葛洪——一部完整、系统、包罗万象的道教理论专著,中国古代生命哲学的权威著作。
《妙法莲华经》 (北朝)鸿摩罗什天台宗的立宗经典,三乘归一,一切众生皆能成佛,中国佛教。
《维摩话经》 (北朝)鸿摩罗什——中国大乘佛教的经典之作,中国佛教宗派形成的理论依据。
《百喻经》 (南朝)求那毗地——东方的《伊索寓言》 ,文义浅白易解,喻义广博精深,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坛经》 (唐朝)六祖慧能——中国佛教史上的经典名著、中国禅宗的奠基之作,印度佛教中国化的标志之作。
《太极图说》 (北宋)周敦颐——中国历史上颇负盛名的理学著作、中国儒、道释三教合一的直观反映。
《太上感应篇》 (北宋)李昌龄——中国道教内丹学的集大成之作,中国古代生命哲学研究的重大突破蒙学名著
《千字文》 (南朝)周兴嗣——中国最早问世的一部优秀童蒙读物,文笔优美,语言洗炼,流传海外,独领风骚
《百家姓》 (北宋)钱唐老儒——与三字经、千字文鼎足而立的优秀童蒙读物,千古传诵,琅琅上口。
《增广贤文》 (清代)周希陶——凝聚前人智慧,代表百家思想,处世、经验、智慧、原则的总结,通俗易懂,流传至今。
《幼学琼林》 (明朝)程登吉——"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 走天下",中国古代蒙学读物中影响最大,编得最好的读本,蒙学读物的百科全书。
《龙文鞭影》 (明朝)萧良有——一部颇富鞭策、启迪意味的优秀童蒙读物。
《声律启蒙》 (清朝)车方育——一部专门训练儿童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一部独具一格,历久不衰的优秀童蒙读物。
《三字经》 (清朝)区适子——"人之初,性本善",代表中国古代童蒙读物最高水平的一部经典读物,流传最广、家喻户晓的家庭教育教科书。
《格言联壁》 (清朝)山阴金——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凝聚古代先哲智慧的优秀蒙学读物家训名著。
《孔子家语》 (西汉)孔安国氏家学的珍贵文献与《论语》 相映成趣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研究孔。
《颜氏家训》 (北朝)颜之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专著。
《袁氏世范》 (南宋)袁采——一部与《颜氏家训》 相提并论,"于立身处世之道反覆详尽"的家训经典。
《温公家苑》 (北宋)司马光——一部因《资治通鉴》 名气太大而不太为人注意,但又"有补于世道人心非浅"的家训经典。
《治家格言》 (清朝)朱柏庐——"微言大义",深得治家之道的精髓,一部不可多得的害训读物。
《郑板桥家书》 (清朝)郑板桥——扬州八怪之首,难得其家书也是一怪。
《曾国藩家书》 (清朝)曾国藩——中国历史上一部前无古人,垂鉴后世的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家书,毛泽东、蒋介石均备加推崇。
《双节堂庸训》 (清朝)汪辉祖——一部融“圣贤书”与“人间事”于一炉,对普通家庭产生重要影响的家训经典处世名著。
《菜根谭》 (明朝)洪应明——一部融汇我国传统名家名派言论精华的优秀格言书,入世出世、修心养性、心人为善者必读之书。
《小窗幽记》 (明朝)陈眉公——一部广博精微的立身处世之学。
《围炉夜话》 (清朝)王永彬——一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秘笑文学名著。
《诗经》 (春秋)孔子——中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楚辞》 (战国)屈原、宋玉等——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之作。
《文心雕龙》 (南朝)刘勰——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划时代作品,第一次在中国文学史上建立起中国文学理论体系,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宝库中最耀眼的明珠。
《千家诗》 (南宋)刘克庄——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唐宋诗选本、不可多得的童蒙读物。
《绝妙好词》 (南宋)周密——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新代词选之一,集南宋婉约、格律派词作之精华。
《郁离子》 (明朝)刘基——指桑骂槐含沙射影,中国古代寓言的不朽丰碑。
《曲品》 (明朝)吕天成——中国戏曲史上不可多得的曲论专著。
《唐诗三百首》 (清)孙沫——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流传最广的唐诗选本,"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人间词话》 (清)国王维——中国最后一部,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古典词学专著,代代传阅,历久不衰学术名著。
《论衡》 (东汉)王充——秦汉时期最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无神论专著。
《近思录》 (南宋)朱熹——中国儒学史上理学的经典之作。
《传习录》 (明朝)王守仁——一部同程朱理学叫板,风靡晚明,启迪近代,影响至今的著名哲学著作。
《焚书》 (明朝)李赞——中国封建时代异端学说的滥筋。
《闲情偶寄》 (清明)李渔——清初学术界的《吕氏春秋》。
《金圣叹读批<水浒传>》 (清朝)金圣叹——一部扑面而来,颇具真人气息的评点。
《清代学术概论》 (清朝)梁启超——中国第一部系统总结清代学术思想的著作异域风情。
《大唐西城记》 (唐朝)玄类——现存规模最大的反映周边列国状况的风土人情专著,真"唐僧',的"西游记"。
《岛夷志略》 (元朝)汪大渊——中国元代航海家的壮举,历述九十九国社会,政治、经济、风土人情概貌,被译为英、法、日等多国文字,蜚声海内外的一部异国风情录中医名著。
《黄帝内经》 (战国)佚名——中国最早的中医学理论专著,奠定中国数千年中医理论的基础,指导中国数千年医疗临床的实践。
《神农本草经》 (战国)佚名——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
《脉经》 (西晋)王叔和——中国现存最早系统叙述脉学的医学专著百科名著。
《考工记》 (西周)周公——中国最早的一部科学文献。
《齐民要术》 (北朝)贾思瓣——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包括农林牧副渔的综合农书。
《梦溪笔谈》 (北宋)沈括——"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中国古代八大科学名著之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新仪象法要》 (北宋)苏颂——领先世界水平,内含世界上最早的星象图、最早的跟踪观测星体的天文仪器图、中国最早的机械图纸的天文学著作《教书九章》 (南宋)秦九韶——世界数学史上最传大的数学理论专著之一。
《农桑辑要》 (元朝)司农——中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天工开物》 (明朝)宋应星——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部科技百科全书,"国故有最值得赞许的一部科学典籍",中国古代八大科学名著之一综艺名著。
《乐记》 (西汉)刘德毛生——先秦至汉初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茶经》 (唐朝)陆羽——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
《书谱》 (唐朝)孙过庭——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的瑰宝。
《橘中秘》 (明朝)朱晋祯——中国象棋史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棋谱。
《园冶》 (明朝)计成——一部文化史上第一部系统的造园学专著。
《芥子园画传》 (清朝)王概等——中国书画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启蒙教材。
《景德镇陶录》 (清朝)蓝浦郑廷桂——中国第一部全面阐述景德镇古瓷业的专著,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瑰宝。
《弈理指归》 (清朝)施定庵——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围棋专著
神农帝连续篇四的论胃:
胃乃仓库,例如食物吃过喉经食道入胃口。胃分为上胃、中胃、下胃三部门。上胃者接食道下,例如一造石磨仔一般,将食物磨碎再送入中胃。中胃在心肝窟下,中胃乃消化为主力,中胃之造化必须感恩胆囊供应胆汁之功,不然消化慢也。下胃者分解之功能也,例如良质有营养之类葡萄糖份、钙质、蛋白质、蔬果酸质等各类之营养分别遣送各部经络转为营养之质。如不良之物分别遣送由小肠经大肠出肛门保持体内之清洁,所以一日便一次乃最适合胃之整天之造化,不然有人二天一次便等于污物寄留体内一样。而更加排泄之阻碍也。 下胃位在肚脐顶分解功能非常正确。例如有纤维质的不会消化一定排出肛门,胃部虽然分上、中、下胃三段经过造化,但是适当之食量给于胃造化乃最理想之方法也。不然食量过多会引起胃胀气消化慢而且成消化不良,反之营养不能吸收也,适当之食量胃造化功能充分发挥消化快,营养吸收也胃病之发生百分之百不节食而引起,如吃过饱是也。其次冷热相接、甜酸相接、哺有的食物哺无碎砧着胃膜而引起胃痛。先论吃过饱胃胀气之症:(一)上胃胀气。吾开处方。处方:砂仁一钱、厚卜一钱、麦芽一钱、麦冬一钱、川贝五分、川芍五分、柴胡一钱、杭菊一钱、茯苓一钱、老莲三分、黑枣三粒、半夏五分、双白五分、薏仁一钱、桂枝五分,水二碗煎八分不定时服之忌:酒。论中胃胀气之症开处方。处方:厚卜一钱、柴胡一钱、杭菊一钱、半夏五分、双白五分、归尾一钱、川贝五分、川芍五分、薏仁一钱、茯芩五分、老莲三分、麦芽一钱、麦冬五分、蔗草一钱,水二碗煎八分不定时服之。忌:酒。论下胃胀气之症吾开处方。处方:柴胡一钱、半夏五分、双白五分、老莲三分、苍术一钱、麦冬一钱、麦芽一钱、川贝五分、川七五分、杭菊五分、厚卜五分,水二碗煎八分不定时服之。忌:酒。 所谓胃湿就是冷药服过量,如消炎剂、解热散服过量所引起,此症吃热不对疗法也。如吃麻油炒鸡鸭肉完全不对也。虽然胃湿对身体无大碍,但是营养难吸收以致身体瘦,体重轻也。胃湿俗称胃寒,其实正名乃胃湿也。胃湿之人早上空腹饮鲜牛奶会下痢,但这种下痢属脂肪不能消化引起滑肠而出肛门脂肪泄尽病就好。胃湿之人如神经过敏食物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滑肠快而急出肛门之感。所以不顺便不行。所以疗养胃湿者,要兼定神之方也。胃湿分上、中、下胃三部门。各部症状都不同,如上胃湿食物吃过喉经食道至上胃时,上胃会感觉杂杂好像大气喘兮。此与症状之现象也,此症吾开处方。处方:砂仁一钱、元胡一钱、苍术一钱、杭菊一钱、厚卜一钱、麦冬一钱、茯苓一钱、蔗草一钱、归尾一钱、黑枣三粒、大蒜一大粒、福肉三两、白芍五分、生地五分,水二碗煎八分,不定时服之。忌:酒。论中胃湿之症,吾开处方。处方:柴胡一钱、半夏五分、双白五分、厚卜一钱、麦冬一钱、杭菊一钱、五味五分、熟地五分、茯苓一钱、蔗草一钱、川贝一钱、白芍一钱、首乌一钱、元参一钱,水二碗煎八分不定时服之。忌:酒。论下胃湿之症吾开处方。处方:老莲三分、黑枣三粒、五味五分、生地五分、厚卜五分、柴胡一钱、川贝五分、川芍五分、茯苓一钱、归尾一钱、麦芽一钱、半夏五分、双白五分、大蒜一大粒,水二碗煎八分不定时服之。忌:酒。 胃热分上、中、下胃三部门,如上胃热食物吃过喉经食道入上胃会感觉刺刺,而吃着热质之食物等于热加热就会引起胸痛,其实乃上胃痛而气穿引感觉胸痛也。此时服运功散解胸伤就不对之疗法也。应当注意无吃热质之食物时之情况是如何?不可急于服伤药粉而伤血气也。此症吾开处方,此症先下胃火、调和气血、帮助消化。处方:杭菊一钱、麦文一钱、柴胡一钱、淡竹五分、黄琴五分、双白五分、半夏五分、苍术一钱、厚卜五分、老莲三分、茯苓五分、黄柏三分,水二碗煎八分,不定时服之。忌:酒。论中胃热之症,中胃热食物吞到中胃时,胃会感觉嘈嘈好像饿痛之感,想要再吃食物止饿之。其实胃不饿而是神经之感想而已,此症注意要紧治疗不然感觉饿就吃东西,无定时,无节量,饿就吃会引起胃下垂。胃下垂之起病因为胃无休息时间,想要休息工作又来了,所以一日如是二日三日成通常之习惯,久来胃就渐渐下坠,所以中胃热处方必须兼顾胃气生津。吾对此症开处方。处方:砂仁一钱、厚卜一钱、川芍一钱、刈根一钱、双白一钱、柴胡一钱、川贝五分、半夏五分、苍术一钱、麦芽一钱、杭菊一钱、麦冬一钱、黑枣三粒、远志五分、老莲三分,水二碗煎八分不定时服之。忌:酒、酸、辣。论下胃热之症,下胃热分解功能会受影响(一)大便赤色,如吃过热质之食物影响秘便且黑色。下胃热很少人受感染。因为下胃是胃部最末端之造化功能也。所以受伤机会少也。虽然受染之人少,受伤机会少,成药经之起见,当然要开处方防备万一乃无缺点也。吾对此症开处方:先调和胃气,四时温和。处方:杭菊一钱、厚卜一钱、麦文一钱、麦冬一钱、半夏一钱、柴胡一钱、双白一钱、刈根五分、熟地一钱、麦芽一钱、苍术一钱、元胡一钱、茯苓五分、肉叩五分,水二碗煎八分不定时服之。忌:酒、酸、辣。 纯胃下垂身体弱、气血衰。胃胀大而气失自然成下垂,此症状胃会痛,好像闷闷痛,心神不清彩,愁眉不展,三餐之食物,营养丰富吸收难也,而且吃饱等一会儿又见饿了又想吃东西,此乃胃下垂自然之现象,但是无谨慎赶紧治疗愈坠愈下。如下垂四指之程度就困难医了。吾对此症开处方,先调理胃气复阳顾肝造血顾肾生津扶土壮气之方。处方:厚卜一钱、元参一钱、砂仁一钱、远志一钱、茯苓一钱、川芍一钱、杭菊一钱、苍术一钱、老莲五分、归尾一钱、柴胡一钱、半夏五分、双白五分、五味五分、生地五分、大枣三粒,水二碗煎八分不定时服之。忌:酒、酸、辣。 所谓胃溃疡,中胃受伤多也,胃溃疡是胃膜破裂,而食物触及胃壁之赤肉而神经敏捷之感应也。此症初患时食物吞到中胃时会一阵一阵痛痛,好像针刺一样,痛起来四肢无力,坐时姿势不挺身,立时姿势不挺胸,闷闷不乐,走路而不快,无元气。此症孩童大人都会受病。因为平常时暴饮暴食无准节之习惯,而且酸辣无嫌,甜咸相接,性急性燥引起身体之神经贯穿胃部之。神经脉统刺激胃使气震动本来静气,突然气升无限强,胃膜受伤裂痕之微也。再加酸、辣、甜、咸之气,刺激伤痕而胃壁赤肉受伤是也。吾对此症开处方,先弥补胃膜收缩添胃气,助消化造胃壮胃液保护胃壁强壮之方也。处方:砂仁一钱、生地一钱、厚卜一钱、苍术一钱、杭菊一钱、凤尾草一钱、川贝一钱、薏仁一钱、茯苓一钱、刈根五分、川芍一钱、老莲五分,水二碗煎八分不定时服之。 所谓十二指肠乃帮助胃消化之功能与胃有密切之连系。十二指肠位于胃下而一圈一圈环起来中胃送出之食物经由十二指肠一节一节分滤消化。如豆类属于有质之物,在第一节就遣回中胃给中胃再造化。如饭粥经中胃消化后直接送到十二指肠一节一节分滤精密之造化到第五节营养就分开。如葡萄糖份、钙质、维他命A、B、C、矿物质等分得清清楚楚一点无失误也。十二指肠之功能与胃通常和睦而不相违也。十二指肠溃疡分上节、下节之分,上节者乃一至六,下节者乃七至十二。上节属阳,下节属阴。阳部溃疡乃热性,阴部溃疡乃湿性。所谓热性乃酒之刺激成份多也,阴性乃食物刺激成份多也。如酸辣甜咸冷热相接成湿积气于下节做病源也。吾对此症开处方,先开阳症溃疡之方。处方:厚卜一钱、麦芽一钱、苍术一钱、半夏一钱、杭菊一钱、川贝一钱、远志五分、川芍五分、老莲五分、茯苓一钱、柴胡一钱、双白五分、砂仁五分、麦冬一钱、归尾五分、枣肉五分、木瓜一钱,水二碗煎八分不定时服之。忌:酒、酸、辣、炸、醋、土豆。其次开阴症溃疡之处方。处方:杭菊一钱、凤尾草一钱、厚卜一钱、双白一钱、刈根一钱、柴胡一钱、半夏五分、砂仁五分、远志五分、黄柏五分、归尾五分、川芍五分、茯苓五分、川贝五分、大枣三粒、福肉三两、生地五分、紫苏一钱、水二碗煎八分不定时服之。忌:酒、酸、辣、炸、醋、土豆。 所谓胃缩小者,乃胃气虚弱气脱而无力发挥消化功能衰退也。胃弱引起并发症多也。如食道自然会狭小所谓食道小条就是。食道小而更加胃弱消化功能衰退自然食量渐渐减量。如吃过饱就会胀气,如不吃无元气,吃过饱而成胀气不如减食,一天减食,二天亦如是,食欲不振营养就不良,营养不良并发症就发生了。如肾水供应不充分引起筋节、骨骼硬化,如软骨、脆骨都会硬化,胃口之脆骨、食道之软骨成硬化,引起食物通道有感不常而不想吃也。世俗称食道病也。食道病与胃部相和而不相逆之实也。如由食道送食物入胃口者,胃一定接纳也。如食道无送食物来,胃乃空等待,自然而然胃就缩小,乃理之所然也。吾对此症开处方,先润胃气顾肝壮肾促进,肾水充沛润其筋节骨骼,顾土生津之方也。处方:柴胡一钱、杭菊一钱、川贝一钱、厚卜一钱、砂仁一钱、茯苓一钱、五味一钱、熟地一钱、归尾一钱、麦冬一钱、肉叩五分、升麻五分、远志五分、川芍一钱、首乌一钱、蔗草一钱、桔梗一钱,水二碗煎八分不定时服之。忌:麻油、酒、酸、炸、土豆、辣。吾神农氏启示:软骨、脆骨硬化,润其筋骨之药,壮肾之方:五味、柴胡、杭菊为主药。顾土生津为:川贝、川芍、肉叩、远志为主药。其它为副药。 所谓胃酸症,乃俗称胃酸过多症是也。人之体内本有适当之酸性助其消化迅速,如吃过有质之食物有酸之帮助才能促进消化。如无胃酸者乃不能酦酵而不消化也。但是胃酸过多并不是消化快,反之阻碍消化慢而不完全消化,俗称消化不良是也。所以消化不良之症,可以肯定胃酸过多也。胃酸过多之现象,如食物吃过喉经食道到胃时会打嗝,此乃症之初期进而会打酸嗝。严重者吃过食物经食道入胃时会痛,饿时也会痛,饱也会打酸嗝,饿也会打酸嗝,胃酸过多确实很艰苦,事事不如意,行动不顺意。如早晚起床就赶紧寻药随身,三餐用过后随时药伴身在家如是,出外更不便也。所以说事事不如意,行动不顺意者是也。胃酸过多妨害新陈代谢,排泄慢而造化不彰。所以保持健康身者,预防胃酸过多最上策也。预防胃酸过多有妙法:(一)不饮凶酒,不混合酒,早上不饮酒,睡眠前小酌之。(二)不吃冷莱酸菜。(三)不要暴饮暴食,定时进食不要冷热相接。吾神农氏对此症开处方,先调理胃气复元、收胃酸、顾胃壁壮气复阳之方也。处方:肉叩五分、川贝一钱、川芍一钱、砂仁五分、厚卜一钱、归尾一钱、川七一钱、柴胡一钱、五味一钱、杭菊一钱、茯苓一钱、大枣三粒、薏仁一钱、蔗草一钱、首乌一钱,水二碗煎八分早晚服之。忌:酒、酸、辣、炸、土豆、醋。论胃痛胃痛分两症:(一)热痛。(二)冷痛。热痛属阳症,冷痛属阴症。何以说阳症?平素胃闷闷痛好像轻微刺刺而无注意吃过热质之食物。如麻油炒鸡鸭肉实时发作更加会痛,或者饮厚酒随时发作更痛,此症乃热痛是也。何以说冷痛?平素胃闷闷痛,如吃过凉质冰冷之类实时更痛,所以胃痛分两症,处方不同。吾对此症开处方,先开阳症,先调和胃气顾胃液、造胃壁。处方:砂仁一钱、厚卜一钱、杭菊一钱、老莲五分、生地五分、归尾一钱、茯苓五分、蔗草一钱、苍术一钱、远志五分、麦芽一钱、五味五分、柴胡一钱、川芍五分、川贝五分、半夏五分、双白五分,水二碗煎八分不定时服之。忌:酒、酸、辣、醋、土豆、炸。其次开阴症之处方,先调和胃气顾胃液造胃壁。处方:杭菊一钱、茯苓一钱、厚卜一钱、远志五分、苍术一钱、川芍一钱、川贝一钱、大枣三粒、柴胡一钱、归尾一钱、薏仁一钱、砂仁五分、竹茹半粒,水二碗煎八分早晚空腹服之。忌:酒、辣、酸、炸、土豆。 所谓胃出血者,乃胃囊破孔而胃液流出之症,轻者慢慢泄出胃液,重者量多也。此症多属中胃为最。原因乃造消化为功能。如吃过量刺激性一切中胃受,中胃之员荷过重。何说员荷过重过量之载。如一只小船过量之载即沉深也,而胃囊过载胃自然展大,而胃壁推薄也。所以吃过量容易引起胃囊破孔,因为一个胃不一定完全健全,一但胃展大,胃壁推薄时,必定对欠点之处破孔。如一个气球空气灌适当之量就不会爆破,一但空气灌量过多一定对最薄之处爆破,理同一样。暴饮暴食最危险也,暴饮暴食不但营养不吸收,反之加害胃之正常运作也。其次饮凶酒、混合酒对身体无益,而且胃受伤更厉害,如一杯凶酒其酒精份到胃时,胃液胃壁都受刺激,本来粉红色之胃壁,变成白色无血色等,待这白色之胃壁转回粉红色之时须要酒精份消失以后才能慢慢回复,请大家想一想须好久时间也。酒量之多时间必须愈长,可见酒之有害无益,戒之!胃出血吾开处方,先弥补胃壁造胃液扶元气之方也。处方:杭菊一钱、砂仁一钱、大金英一钱、厚卜一钱、元胡一钱、元参一钱、老莲一钱、双白一钱、双柳黄一钱、川贝一钱、麦冬一钱、苍术一钱、川芍五分、远志五分、麦芽一钱、蔗草一钱、洋参一钱,水二碗煎八分空腹服之。忌:酒、酸、辣、醋、炸、土豆。此药有效之见证:大便黑色而渐渐变黑绿而变绿再转变黄色。有秘便之时加木瓜一钱。 所谓胃膜发炎者,中暑而无注意饮冰凉之类,或吃过热质之食物,或炸之食物引起刺激即消化不良。如胃膜发炎而饮冰凉之类者即下痢也。下痢之情形一式如水,但肛门不痛。如胃膜发炎而吃过热质之食物,即胃起痛而下痢也。此时便如水一般,但碎碎红点红点而肛门不痛。如胃膜发炎而吃过炸油之食物胃会起痛而下痢,此时便碎碎黄色,肛门不痛也。此种症状可说胃中暑而胃膜发炎之症也。吾对此症开处方,先消胃膜炎,并顾元气。先开吃冰凉之类引起胃膜发炎。处方:仙查五分、杭菊一钱、凤尾草一钱、柴胡一钱、茯苓五分、麦文一钱、川七五分、砂仁五分、苍术五分、蔗草五分、洋蔘五分、竹茹半粒、老莲五分、木通五分、黄柏五分,水二碗煎八分不定时服之。忌:酒、醋、辣、土豆。吃过热质之类引起胃膜发炎。处方:老莲五分、杭菊五分、凤尾草一钱、砂仁一钱、柴胡一钱、厚卜一钱、麦文一钱、半夏一钱、双白五分、黄柏五分、远志五分、鹿草一钱、蔗草五分、桔梗五分、淡竹五分、枝子三分、黄琴五分、水金菊五分,水二碗煎八分不定时服之。忌:酒、辣、醋、土豆。吃过炸油之食物引起胃膜发炎。处方:老莲五分、厚卜五分、柴胡一钱、凤尾草一钱、麦文一钱、半夏一钱、双白五分、远志五分、砂仁五分、薏仁一钱、淡竹五分、桔梗五分、黄柏五分、蔗草五分、洋参五分,水二碗煎八分不定时服之。忌:酒、辣、醋、土豆。此三种服药有效之见证:即下痢之次数慢慢减而渐有便质。 所谓胃膜湿热者,乃胃湿引起之并发症,此症食物完全不消化。原因胃气衰,所谓衰者指胃之温度不够,所以食物入体内受寒气阻碍不能充分消化,不消化并非肚子不饿,肚子虽然饿但是所吃过食物胃内温度不和,以致难以消化,所以引起营养不良之体格也。此症要谨慎早医比较身体早舒服,虽然不下痢但营养不吸收,枉费补品,劳而无功也。吾对此症开处方,先要调和胃气,贯穿胃膜,生津造胃液,顾胃壁,以保健康体格之方也。处方:砂仁五分、杭菊一钱、厚卜一钱、川贝一钱、柴胡一钱、川芍一钱、归尾五分、老莲五分、生地五分、蔗草一钱、茯苓一钱、甘杞一钱、薏仁一钱、麦冬一钱、洋蔘五分,水二碗煎八分不定时服之。忌:酒、酸、辣、醋、土豆。论下胃与肚脐有相连:胃气之吞吐由肚脐做升降,仔细一看肚脐不停不休的做吞吐之动态,此乃下胃不断的升降也。下胃乃完全靠肚脐相通相连之气运作功能也。肚脐位于人体最中央,下胃即同样占中央位也。中央为分解之机能必须吸阴阳二气造化助其分解才能尽善尽美,如杂质之食物入下胃有阴阳二气之造化,就能清清楚楚不误又不错分解得各归各路,如营养归属各经络是也。 所谓下胃胀风者,气凝结于下胃,往下不通,上气下降成胀气。此症气胀起来下胃会痛,有人认为腹痛而误开处方乃不对也。下胃与腹位相等但功能不同。腹者以小肠为帅,下胃者乃小肠之先锋。下胃分解完毕将一切送给小肠循其功能一项一项之营养遣送各部经络。如筋、骨、肝、胆、肺、肾、脾…等之部位充实气血顾土生津,所以下胃之功能非常特殊,且要慎重照顾,万一有病故起胀痛时千万不可注射,若不小心下胃胀痛而注射等于供给风于水,完全无益而更加纠绞痛。如蹲下爬不起来之状态,严重者影响小肠相结。因为射药之作弄风之冲动,小肠自然不安宁副作用之故也,所以断症错误非常危险也,为断症错误而枉死者不计其数也。吾对此症关处方,先要消下胃气,促进气能顺通,由上而下顺势排出,即放屁是也。处方:柴胡一钱、杭菊一钱、砂仁一钱、枣肉一钱、川贝一钱、川芍一钱、苍术一钱、双白一钱、五味五分、元参一钱、归尾五分、蔗草一钱、竹茹半粒,水二碗煎八分不定时服之。忌:酒、辣、炸、土豆。 下胃出血很少数人染着此症。此症之起因,乃中暑而且无谨慎,吃过补品或热质之食物引起火盛,肚尾发炎分泌膜破裂以致大便时有鲜血,此鲜血乃黑色是也,大便时肛门不痛,而一滴一滴滴落,严重者量多也。此症与中胃出血症同而病不同。中胃出血严重者会吐出口,下胃不论轻重即往下排泄,所以不要看胃出血就肯定中胃出血,下胃也会出血也。吾对此症开处方,先理消暑平和体温,润肚尾膜收缩紧缩复原貌,促进排泄顺通不秘便之方也。处方:柴胡一钱、元参一钱、杭菊一钱、麦文一钱、谷芽一碗、洋蔘五分、老莲五分、黄柏五分、连乔一钱、凤尾草一钱、半夏五分、双白五分,水二碗半煎八分不定时服之。忌:酒、酸、涑、醋、土豆、炸。 所谓胃莺者中胃与胆之间一种病名,并非恐怖之症。因此症属阳症,发生在胃外面与胆之间。如手术简单而容易,因胃壁之外,刀不伤胃壁就容易割掉,而且过皮快也。此症并非毒质之病,不过胃外做病,必然引起邻腑之不舒服。例如活动当中一摇身蹲下爬起来就撞擦邻腑神经膜就发生痛之感觉,此症也会随气血之旋转渐渐展大。如展大副作症范围愈广阔即伤害邻腑更厉害就是。此症起因由食物火候无够,煮半熟而喜欢吃半熟之食物,细菌入肚内不死,且循其食物顺通之势由上而下滚走,而不堪受腑之热压迫而寻隙间跑出休息之态,即由中胃尾与胆囊嘴口逃出避在中胃壁外,即中胃下也。此地气温最舒适避住的地方,不热不寒之所也。胃莺有药医,但药管不着,原因在经络外,药气难灌穿就难治,只有预防胜于治疗。千不可、万不可吃半熟之食物为妙也。非体格强壮抵抗力有,一但气衰体弱之年实时发作也。患此症有预感:身躯轻轻一动或者转身,翻身都感觉中胃会痛而服胃散、胃药无效,食欲正常而不堪劳动。痛起来严重者会抱腹肚而龟势也。吾对此症开处方,勿论是解毒、扶气之方也。处方:仙查五分、厚卜一钱、柴胡一钱、金线莲一钱、杭菊一钱、刈根一钱、黄柏一钱、元胡一钱、双白一钱、半夏五分、归尾五分、蜜择兰一钱、通草一钱、大蒜三大粒、大金英一钱、大黄三分、麻黄一钱、蜜枇杷一钱、黄琴一钱、苍术一钱、含壳草(生的)搥糯米涂在心肝窟下,水二碗煎八分早晚空腹服之。忌:酒、辣、土豆。 所谓胃瘤位在上胃下与中胃上之接触处。所以此症会影响食道吞食物之阻碍。如食物吃遇喉经食道入上胃转送中胃之开会堵闷,喘气慢慢也。食欲正常而气睹引起消化不良。患此症起初时有人以为胃胀气而抹消气药,如万金油等乃不对药也。胃瘤起因:乃气与血之凝结。例如血与气混沌一般,清浊分不开,浊者质重,而且与血抵触成泥粘之气物,所以一般之消气散、丸、丹、膏者难以打通睹气之势。吾神农氏开处方,勿论先消胃睹气兼顾胃功能正常。处方:厚卜一钱、砂仁五分、杭菊一钱、柴胡一钱、凤尾草一钱、薏仁一钱、归尾一钱、川贝一钱、川芍一钱、茯苓一钱、苍术一钱、半夏一钱、双白五分、麦冬五分、竹茹半粒、远志五分、蔗草一钱、洋参五分、黑枣三粒,水二碗煎八分不定时服之。忌:酒、酸、辣、土豆。 所谓胃班黄之症者,现世俗称胃癌症是也。此症发生在胃壁一斑一斑粉红色而浮面一佛一佛小粒小粒成斑。此症繁殖很快,此症发生中胃比较多。此症起因乃饮酒遇量而饮劣质酒,而酒精份刺激胃膜,进而伤及胃壁而胃壁硬化无弹性,且气血不能穿气以致受伤之处渐渐干有,而且成斑。起初一粒班种而渐渐繁殖成花开之势,四方八达都穿进有可能侵整个胃包受害,所谓受害者乃指班气穿到位也。穿到位就是解释根满满的意思。此症食欲正常,但食物吃过喉经食道由上胃转送到中胃时胀气,非常艰苦,胃不痛而胀气十分痛苦,有时感想挖挖吐出来,岂不是更加舒服么?有此想法果然挖挖吐出以后舒服多了,此乃初期胃班黄之症发生之症状也。如是挖吐以后胃内空虚无物等一下胃又饿了,饿又想要吃东西,吃过食物又胀气艰苦,须挖吐一日如是,二日亦如是,三日营养失调身体就虚弱面色青黄无血色,而且无气力。患此症千不可、万不可手术,因手术不可痊愈而钱了人空也。不如服中药慢慢治疗。存生机虽然病入膏肓之境,呼吸未断之前,生机存在也。药治病乃理之所然,五脏六腑受病不可轻易手术欠完整之。且成遗憾之事实也。手术要看部位斟酌冒险不冒险,所谓冒险之意思者例如割掉后日能再得么?其次考虑割掉病能康复么?从古及今吾中华医学学者都肯定凡病中华医疗须药理。所谓药理者,药顾生机,理倡疗法。乃名医之良相也。今世医学受西方之医学手术之盛行,草菅人命,不管重与轻且不考虑手术能复原否?失败不负责任之作法,不守医德也。善性之大夫者,乃忠诚老实为患者详细加倍慎重诊断不哄惊,药真价实。重轻分明,断之正确,如手术无妨之症应当手术,手术不能胜之症,理当停止手术。以珍惜患者之生命与钱财也。如一名大夫以利为先不分轻重症想患者进来,宛然如钱来也之思想,乃不对医术济世也。所以医德之尊胜于七层珠宝塔也。大夫之贵,万人信赖也。德贵两全乃真正名医之言行也。吾中华药学绝无开刀手术之论说,一切凭药性治病医理疗病也。叹哉今非昔比变化万千,不遵古法,不守古道,赚钱以快为荣,自作聪明改变制药之法,口是心非广告遵古法制,瞒骗世人,欺骗同胞,对古圣尊为师。吾神农氏有愧而且自愧何来徒儿,不诚不实之徒岂不是盖仙也。胃斑黄症可说胃部最严重之症,百无一人能活,但是为求完整之药经必须开处方,流传百世也。吾神农氏开处方,先清渣物,润胃壁养胃液,顾胃膜,促遥新陈代谢,泄旧造新,去秽迎新,使胃部渐渐生津,身体舒服复元之方也。处方:仙查二钱、厚卜二钱、大黄二钱、元胡二钱、老莲一钱、杭菊一钱、苍术二钱、黄柏一钱、白韭菜五两、竹茹二粒、金线莲二钱、大金英二钱、柴胡二钱、半夏二钱、双白二钱、地骨二钱、川贝一钱、川芍一钱、茯苓一钱、砂仁一钱、大蒜三大粒、洋参一钱,水二碗煎八分早晚空腹服之。忌:酒、酸、辣、醋、炸、土豆。
神农帝连续篇二的论脑部:
脑亦有论阴阳,白脑浆为属阴,赤脑浆属阳。脑有分大脑、小脑、前脑、后脑。大脑者指挥全身肢体动作之变换,小脑者思考之功能也。前脑属阳,后脑属阴。阴阳相和即无病故,阳旺阴衰即病生,阴盛阳虚即病到,毛病经过大脑,什么病都什么样的病状排在眼前,不虚假也。例如现在世间尚有很多行动不便之人,就是例证也。脑症分为脑膜炎、脑出血、脑中风。脑中风分为左中风及右中风,脑瘤症、脑冲冠。脑冲冠之症属于现世之脑癌症也。 脑膜炎者以夏天容易发生,因劳动过度,逼暑加上感冒,阳火上升冲上脑部神经。起次头晕、疲劳、爱困、嘴渴爱饮冰凉茶水,进而会呕吐发热,目睛展不开,因神劳太疲以致也。此脑膜炎成也,赶快服药有救,吾对此症开药方,以大人份量。处方1大黄一钱、麦文一钱、双白一钱、天花一钱、厚卜一钱、卜荷三分、苍术一钱、刈根一钱、蜜麦冬五分,水二碗煎八分。忌:辣、酸、酱、豆、酒。小孩也会染着脑膜炎,份量减半小孩加冰糖。连续一日一服,约一星期过渐渐清醒。其次脑出血:例如骑机车摔倒时脑震荡以致,内出血此症非常严重。睡体要睡斜度,头向顶九十度半躺倒,先要安脑清血,引秽血下流成尿液放出而后补气添神也。吾开处方:此方预防治疗。处方2天花一钱、厚卜一钱、银花钱二、麦文一钱、人参脚一钱、苍术一钱、麦芽一钱、双白钱二,水二碗煎八分。忌:酸、辣、酒、酱、豆。尿液排泄大部份从大便去者很少,看小便有红黑色者脑血排下也。若是小便未见下加老莲五分,小孩份量减半。脑出血不可用冰枕,冰之寒气使血容易凝结,受病期间三餐禁食,五谷要食液体之类才不会动火也。动火之意思就是说不会伤着脑神经,才能安眠。 脑中风属于脑血管有阳脑浆塞之,以致血之循环被阻,而碍着脑细胞神经,而与细胞神经传全身五脏六腑。例如伤及什么经略,那该经略就反常,伤喉部之神经,喉之细胞功能就失。伤及肩和足,手脚就反常。甚至肩足会跛跛,手脚无力,脚难点土,手难抬高。若是伤及嘴之神经,即口歪斜。若是阳浆塞之右边脑血管者,即左边脚与手之细胞神经运作功能失。若是阳浆塞着左边脑血管者,即右边脚与手之细胞神经运作功能失。更严重者,左右脑血管被阳浆齐塞不省人事。例如大小便都不知觉,此乃伤及膀胱及大肠之细胞神经而失功能,此无奈何也。有一症大脑之脑血管,此血管乃属于中央器官细胞,被脑用浆塞神经失功能,呼吸即止,所谓脑根断大条也。其实脑根不会断而脑血管被阳浆塞碍着神经该部份细胞失运作功能是也。
神农帝连续篇二的论肝劳之症:
所谓肝劳者肝脏枯叶也,因气失而且失调,肝脏机能无法制造新血,快速老化,如干肝完全失去制造鲜血之功能也,本来肝脏有两叶,左叶大,右叶小,大属阳,小属阴。阳造血,阴润气,大小两叶保持永远光滑润,面气足生津,维护五脏之门户也。肝脏位居五脏之门户。如制造血供给抗生菌消胀解热,都走肝脏之劳务也。肝劳之起因:由感冒伤风服药,药有对症,但是药量过重,以致肝脏之负荷过份发生副作症,即肝脏之气衰,气衰即造血势必减弱,一日过一日,不知不觉肝脏气血两衰退,而且身体感觉疲倦,此时应该快服药不可怠慢,亦不可轻易服成药,如壮气就不对症也。吾对肝劳之症开处方,先以顾肝脏复气,活跃机能,生血造血,润肝脏之药方也。 处方:仙查一钱、柴胡一钱、水金菊一钱、凤尾草一钱、天麻一钱、杭菊一钱、牛七一钱、麻黄一钱、厚卜五分、洋参五分,水二碗煎八分泡冰糖,早晚空腹服之。忌:酒、酸、辣、醋、酱、豆。如是有效早时起床渐渐提早起床而精神好,记忆力渐渐恢复,食欲渐渐增进。肝劳之症劳动界之兄弟劳动过度,如挑重担走速路,背重爬高气喘过烈,呼吸不顺调,如前气未吐出而后气随之紧急吸入,以致出入之气凝结在肝脏伤害细胞,日积感觉呼吸会胸痛痛,此乃肝劳之症初起也,不可无谨慎也。
神农帝连续篇二的肝脏积水之症:
所谓肝脏积水起因,身染风邪之时乱服成药。如风邪有分实火、虚热、湿寒之别,头晕、喉痛、下痢、腹痛、筋酸、骨麻、腰酸、背痛随其感冒之状况而发生。如走不对症服药身体不自重,轻易服成药实难以对症,原因有并发症,成药无顾虑此点。如一病数症混杂之症者何以服成药也。成药之功能只治一、二方也,如止痛消炎共一方也,化痰解热共一方也。如此简易之处方怎能医好风邪之症,如医好及时之症,无顾及病后之调气扶阳之处方也。服成药者刺激性多也,如下痢腹痛虽然感冒引起而服成药下痢快止,腹痛使快痊安,但是快速之止泻,对肝、肠有立即之影响,肝火不能充分下而肠成湿,腹位居中因服成药快痊安,气成风积之上阻肝火下,而肝火不能下在肝脏经略,徘徊不泄,以致污气倒灌入肝脏,肝脏不堪此污物之刺激,而加添肝火之回升,以致肝脏渐胀大,所以肝脏积水也,服成药之不该者此也,肠受害之部位后论之,肝脏胀大有药医。吾对此症开处方,先要理肝火,通气下泻,所谓通气下泻,乃将腹之胀气解散,恢复元阳消肠湿才能顺序赶火下去。 处方:柴胡一钱、双白一钱、苍术一钱、麦芽一钱、仙查五分、黄柏五分、凤尾草一钱、蝉退一钱、杭菊一钱、五根(斤)草(干的)一钱、水金菊一钱、归尾五分、远志一钱、洋蔘五分,水二碗煎八分,早晚空腹服之。忌:酒、酸、辣、醋、豆等。所谓肝积水,乃肝胀大也。患此症之人,早时起床无法早起,大约巳时才想起床,而起床之时伸筋哈肺,嘴内苦苦,舌面生白菇薄薄,会嘴干,欲饮茶水,开水可以,茶叶不行,不思追食,自然食欲减退,营养失调,全身疲倦,不想做工作,而夜间多梦难安眠,夜间也会嘴干、喉阔想要饮茶水,切莫饮冰水,只能给开水饮之。看护病人要注意这点常识。
关于炎帝和皇帝
黄帝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因养有猛兽熊,也称有熊氏。黄帝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统一部落联盟,成为“黄帝”首领。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算数、医学等。历史上的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和“炎黄子孙”。
炎帝
神农氏便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他死于试尝的毒草药。
国语·晋语》四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按照这个说法,黄、炎两族是从互通婚姻的少典氏和有蟜氏繁衍出来的。黄、炎两族最初居住在今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后来逐渐东移。黄帝族的迁徙路线偏北些,东渡黄河以后,沿着中条山、太行山的山边地带直到今冀北地区。炎帝族的迁徙路线稍偏南,顺着渭水和黄河两岸发展到今河南以及冀南、鲁东北一带。他们在迁徙过程中曾与所迁地区的土著部落发生过斗争,《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族曾经“北逐荤粥”,《逸周书·尝麦》说炎帝族和原居于鲁、豫一带的蚩尤族发生激烈冲突,并被蚩尤族打败。黄帝族应炎帝族的请求而与蚩尤族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蚩尤族曾和少昊族关系密切,所以黄帝族亦和处于东方的太昊、少昊两族作战,并赢得胜利。
黄帝族打败蚩尤族以后,和太昊、少昊两族修好关系,在中原地区扩大了影响,但炎帝族却图谋与之争夺在各个部落间的主导地位,于是黄帝便“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①。阪泉之战先后进行了三次,炎帝族战败并归服了黄帝。此后,黄帝族与炎帝族联合,在我国广大的中原地区占据了主导地位,影响日益广泛。
新石器时代后期,黄帝族的影响更加扩大。战国、秦、汉期间,人们对黄帝族的发展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司马迁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在《史记·五帝本纪》里叙述了这样一个系统:我国上古时代,人名、族名和地名常常合而为一。上面这个系统里的名称绝大多数都不应当视为某一个人的名字,而应当作为族名来认识。相传黄帝25子,实即由黄帝族繁衍出来的25个氏族。我国古代文献里,几乎众口一辞地盛赞黄帝的巨大影响,很可能在那个时代已经形成了以黄帝族为核心的部落联盟。在我国上古时代的历史中,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被尊称为五帝,是最有影响的部落联盟首领。
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国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帝部落、炎帝部落以及蚩尤部落。黄帝部落的发祥地在陕西北部,后来向东北迁徙,最后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炎帝部落的发祥地在陕西渭水中游一带,其东迁路线是沿着渭水东下,顺着黄河南岸到达山东。蚩尤部落的活动范围大致是北自山东南部,西至河南东部,西南至河南南部,南至安徽中部,东达海边。
炎帝部落东迁的结果,是在山东、河南一带与原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蚩尤部落相遇,发生了冲突。经过长期的斗争,炎帝部落被打败,逃往河北涿鹿投靠黄帝部落。这两个部落联合起来与蚩尤在涿鹿进行了大战,蚩尤败后逃到冀州一带,被黄帝部落杀死。这就是史书上有名的“涿鹿之战”。
关于这次大战,有许多神话式的传说。据说黄帝平时驯养了熊、罴(音pí)、貔(音pí)、貅(音xiū)、貙(音chū)、虎六种野兽,打仗时把这些猛兽放出来助战。有人认为,传说中的六种野兽实际上是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但是遇到黄帝和炎帝强大的同盟军队,也抵挡不住,纷纷败逃,黄帝带领兵士乘胜追杀。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助战,一时间天昏地黑,浓雾迷漫,狂风大作,雷电交加。黄帝也不甘示弱,请天女帮助,驱散了风雨,终于打败了蚩尤。也有一种传说,说是蚩尤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黄帝用“指南车”来指引,带领兵士,依着蚩尤逃跑的方向追击,结果把蚩尤捉住杀死。
战后,黄帝对蚩尤部落采取了安抚政策,这样留在北方的蚩尤部落成员就加入了炎黄部落。不久,炎、黄为争做霸主,也发生了冲突,大战于阪泉(今河北涿鹿县东南的蚩尤村),炎帝被打败,这就是“阪泉之战”。战后,炎帝部落彻底归服了黄帝,加上蚩尤部落留在北方的成员,进一步结合起来。黄帝在今涿鹿县矾山镇建起历史上最早的一座都城--黄帝城(遗址今仍保留)。
涿鹿和阪泉两次大战后,炎黄后裔从河北一带向南发展,打败了其他部落,一直进到黄河流域一带定居下来。中原地区的那些原来不同祖先的居民,不管是炎黄蚩部落的后裔,还是夷人、羌人部落的后裔,都自认为是黄帝子孙,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繁衍,互相融合,共同组成了我国中原地区的远古居民,自称“华夏族”。西初周年,周公营建洛邑,称之为“中土”,而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又是华夏族,所以古代人称为“中华”。后来,由于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的不断融合,“中华”逐渐成为代表整个中国的名称,中华民族成为我国各民族的总称。“炎黄子孙”随之带有更广泛的含义,成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共同称谓。
三皇神农尝百草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黎民百姓靠打猎过日子,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就只好饿肚子。谁要生疮害病,无医无药,不死也要脱层皮啊!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他们走哇,走哇,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神农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神农马上让臣民们挥舞神鞭,向野兽们打去。打走一批,又拥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都赶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条条一块块伤痕,后来变成了皮上的斑纹。
这时,臣民们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神农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说着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神农摇摇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办法。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然后,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神农灵机一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传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的办法。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神农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神农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臣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他又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
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还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来到回生寨,准备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农正在为难,突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从此,回生寨一年四季,香气弥漫。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把神农升天的回生寨,改名为“留香寨”。后来人们把神农与伏羲、女娲合称为“三皇”。
炎帝生于姜水,故姓姜,出生时是人身牛首。一天炎帝在九龙泉沐浴后,头上的牛角隐去,而且天资更加聪颖,后来做了姜氏部落的首领。炎帝在常羊山下、姜水之畔,始做耒耜(一种像犁的农具),降牛耕田,教民稼穑,发展了原始农业,创立了以原始农耕为代表的姜炎文化。因此被尊称为“农业之神”。炎帝还是创立中国医学的先驱。炎帝为了给先民疗疾治病,曾遍尝百草,这就是流传民间的神农氏尝百草的传说。据说炎帝采药尝草、研究医药期间,曾一日遇七十毒,140岁那年,他上天台山采药,误尝小狼毒(俗称断肠草)而为民捐躯。后人于是根据他对草药的长期研究整理出中医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炎帝也因此被尊称为“神农氏、医药之神”。至于炎帝为什么被称为“太阳之神”,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炎帝得到丹雀鸟送来的嘉禾后,开始教民稼穑,但因不懂阴阳有差,种下后,禾苗只开花不结果。于是炎帝便乘骑五色鸟不远万里飞临东海,经过千辛万苦,最后终于从东海抱回了太阳,从此大地便五谷丰登。
黄帝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因养有猛兽熊,也称有熊氏。黄帝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统一部落联盟,成为“黄帝”首领。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算数、医学等。历史上的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和“炎黄子孙”。
炎帝
神农氏便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他死于试尝的毒草药。
国语·晋语》四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按照这个说法,黄、炎两族是从互通婚姻的少典氏和有蟜氏繁衍出来的。黄、炎两族最初居住在今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后来逐渐东移。黄帝族的迁徙路线偏北些,东渡黄河以后,沿着中条山、太行山的山边地带直到今冀北地区。炎帝族的迁徙路线稍偏南,顺着渭水和黄河两岸发展到今河南以及冀南、鲁东北一带。他们在迁徙过程中曾与所迁地区的土著部落发生过斗争,《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族曾经“北逐荤粥”,《逸周书·尝麦》说炎帝族和原居于鲁、豫一带的蚩尤族发生激烈冲突,并被蚩尤族打败。黄帝族应炎帝族的请求而与蚩尤族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蚩尤族曾和少昊族关系密切,所以黄帝族亦和处于东方的太昊、少昊两族作战,并赢得胜利。
黄帝族打败蚩尤族以后,和太昊、少昊两族修好关系,在中原地区扩大了影响,但炎帝族却图谋与之争夺在各个部落间的主导地位,于是黄帝便“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①。阪泉之战先后进行了三次,炎帝族战败并归服了黄帝。此后,黄帝族与炎帝族联合,在我国广大的中原地区占据了主导地位,影响日益广泛。
新石器时代后期,黄帝族的影响更加扩大。战国、秦、汉期间,人们对黄帝族的发展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司马迁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在《史记·五帝本纪》里叙述了这样一个系统:我国上古时代,人名、族名和地名常常合而为一。上面这个系统里的名称绝大多数都不应当视为某一个人的名字,而应当作为族名来认识。相传黄帝25子,实即由黄帝族繁衍出来的25个氏族。我国古代文献里,几乎众口一辞地盛赞黄帝的巨大影响,很可能在那个时代已经形成了以黄帝族为核心的部落联盟。在我国上古时代的历史中,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被尊称为五帝,是最有影响的部落联盟首领。
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国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帝部落、炎帝部落以及蚩尤部落。黄帝部落的发祥地在陕西北部,后来向东北迁徙,最后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炎帝部落的发祥地在陕西渭水中游一带,其东迁路线是沿着渭水东下,顺着黄河南岸到达山东。蚩尤部落的活动范围大致是北自山东南部,西至河南东部,西南至河南南部,南至安徽中部,东达海边。
炎帝部落东迁的结果,是在山东、河南一带与原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蚩尤部落相遇,发生了冲突。经过长期的斗争,炎帝部落被打败,逃往河北涿鹿投靠黄帝部落。这两个部落联合起来与蚩尤在涿鹿进行了大战,蚩尤败后逃到冀州一带,被黄帝部落杀死。这就是史书上有名的“涿鹿之战”。
关于这次大战,有许多神话式的传说。据说黄帝平时驯养了熊、罴(音pí)、貔(音pí)、貅(音xiū)、貙(音chū)、虎六种野兽,打仗时把这些猛兽放出来助战。有人认为,传说中的六种野兽实际上是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但是遇到黄帝和炎帝强大的同盟军队,也抵挡不住,纷纷败逃,黄帝带领兵士乘胜追杀。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助战,一时间天昏地黑,浓雾迷漫,狂风大作,雷电交加。黄帝也不甘示弱,请天女帮助,驱散了风雨,终于打败了蚩尤。也有一种传说,说是蚩尤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黄帝用“指南车”来指引,带领兵士,依着蚩尤逃跑的方向追击,结果把蚩尤捉住杀死。
战后,黄帝对蚩尤部落采取了安抚政策,这样留在北方的蚩尤部落成员就加入了炎黄部落。不久,炎、黄为争做霸主,也发生了冲突,大战于阪泉(今河北涿鹿县东南的蚩尤村),炎帝被打败,这就是“阪泉之战”。战后,炎帝部落彻底归服了黄帝,加上蚩尤部落留在北方的成员,进一步结合起来。黄帝在今涿鹿县矾山镇建起历史上最早的一座都城--黄帝城(遗址今仍保留)。
涿鹿和阪泉两次大战后,炎黄后裔从河北一带向南发展,打败了其他部落,一直进到黄河流域一带定居下来。中原地区的那些原来不同祖先的居民,不管是炎黄蚩部落的后裔,还是夷人、羌人部落的后裔,都自认为是黄帝子孙,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繁衍,互相融合,共同组成了我国中原地区的远古居民,自称“华夏族”。西初周年,周公营建洛邑,称之为“中土”,而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又是华夏族,所以古代人称为“中华”。后来,由于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的不断融合,“中华”逐渐成为代表整个中国的名称,中华民族成为我国各民族的总称。“炎黄子孙”随之带有更广泛的含义,成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共同称谓。
三皇神农尝百草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黎民百姓靠打猎过日子,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就只好饿肚子。谁要生疮害病,无医无药,不死也要脱层皮啊!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他们走哇,走哇,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神农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神农马上让臣民们挥舞神鞭,向野兽们打去。打走一批,又拥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都赶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条条一块块伤痕,后来变成了皮上的斑纹。
这时,臣民们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神农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说着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神农摇摇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办法。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然后,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神农灵机一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传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的办法。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神农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神农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臣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他又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
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还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来到回生寨,准备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农正在为难,突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从此,回生寨一年四季,香气弥漫。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把神农升天的回生寨,改名为“留香寨”。后来人们把神农与伏羲、女娲合称为“三皇”。
炎帝生于姜水,故姓姜,出生时是人身牛首。一天炎帝在九龙泉沐浴后,头上的牛角隐去,而且天资更加聪颖,后来做了姜氏部落的首领。炎帝在常羊山下、姜水之畔,始做耒耜(一种像犁的农具),降牛耕田,教民稼穑,发展了原始农业,创立了以原始农耕为代表的姜炎文化。因此被尊称为“农业之神”。炎帝还是创立中国医学的先驱。炎帝为了给先民疗疾治病,曾遍尝百草,这就是流传民间的神农氏尝百草的传说。据说炎帝采药尝草、研究医药期间,曾一日遇七十毒,140岁那年,他上天台山采药,误尝小狼毒(俗称断肠草)而为民捐躯。后人于是根据他对草药的长期研究整理出中医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炎帝也因此被尊称为“神农氏、医药之神”。至于炎帝为什么被称为“太阳之神”,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炎帝得到丹雀鸟送来的嘉禾后,开始教民稼穑,但因不懂阴阳有差,种下后,禾苗只开花不结果。于是炎帝便乘骑五色鸟不远万里飞临东海,经过千辛万苦,最后终于从东海抱回了太阳,从此大地便五谷丰登。
黄帝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因养有猛兽熊,也称有熊氏。黄帝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统一部落联盟,成为“黄帝”首领。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算数、医学等。历史上的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和“炎黄子孙”。
炎帝
神农氏便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他死于试尝的毒草药。
国语·晋语》四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按照这个说法,黄、炎两族是从互通婚姻的少典氏和有蟜氏繁衍出来的。黄、炎两族最初居住在今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后来逐渐东移。黄帝族的迁徙路线偏北些,东渡黄河以后,沿着中条山、太行山的山边地带直到今冀北地区。炎帝族的迁徙路线稍偏南,顺着渭水和黄河两岸发展到今河南以及冀南、鲁东北一带。他们在迁徙过程中曾与所迁地区的土著部落发生过斗争,《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族曾经“北逐荤粥”,《逸周书·尝麦》说炎帝族和原居于鲁、豫一带的蚩尤族发生激烈冲突,并被蚩尤族打败。黄帝族应炎帝族的请求而与蚩尤族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蚩尤族曾和少昊族关系密切,所以黄帝族亦和处于东方的太昊、少昊两族作战,并赢得胜利。
黄帝族打败蚩尤族以后,和太昊、少昊两族修好关系,在中原地区扩大了影响,但炎帝族却图谋与之争夺在各个部落间的主导地位,于是黄帝便“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①。阪泉之战先后进行了三次,炎帝族战败并归服了黄帝。此后,黄帝族与炎帝族联合,在我国广大的中原地区占据了主导地位,影响日益广泛。
新石器时代后期,黄帝族的影响更加扩大。战国、秦、汉期间,人们对黄帝族的发展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司马迁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在《史记·五帝本纪》里叙述了这样一个系统:我国上古时代,人名、族名和地名常常合而为一。上面这个系统里的名称绝大多数都不应当视为某一个人的名字,而应当作为族名来认识。相传黄帝25子,实即由黄帝族繁衍出来的25个氏族。我国古代文献里,几乎众口一辞地盛赞黄帝的巨大影响,很可能在那个时代已经形成了以黄帝族为核心的部落联盟。在我国上古时代的历史中,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被尊称为五帝,是最有影响的部落联盟首领。
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国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帝部落、炎帝部落以及蚩尤部落。黄帝部落的发祥地在陕西北部,后来向东北迁徙,最后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炎帝部落的发祥地在陕西渭水中游一带,其东迁路线是沿着渭水东下,顺着黄河南岸到达山东。蚩尤部落的活动范围大致是北自山东南部,西至河南东部,西南至河南南部,南至安徽中部,东达海边。
炎帝部落东迁的结果,是在山东、河南一带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