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壬常识
1.什么是六壬
六壬,又称六壬神课,是用阴阳五行占卜吉凶的一种古老的术数门类,与奇门遁甲、太乙神数合称三式。
天干有十,而六壬神课独取壬者,因为壬水 属阳,天一生水,为数之始;壬又寄宫于亥,亥属乾宫,乾是《易》卦之首, 所以取壬。六壬是指千支相配成六十花甲,每干配六支,以壬配六支则为“壬子、壬寅、壬辰、壬午、壬申、壬戌”,故称六壬。
另说壬有王形,为诸易之 王,故称壬学。六壬术起源很早,汉代《吴越春秋》、《越绝书》中已有记载;《隋书•经籍志》录有《六壬式经杂古》、《六壬释兆》等书;《唐书•艺文志》及《宋史•艺文志》等史书中,也提及六壬之书名;《四库未收书提要》载录了宋代祝泌的《六壬大占》。
六壬学预断吉凶,其推演法类似易学。
2.学大六壬注意哪些问题
自学大六壬,不走弯路的正确步骤:
第一步,入门学习。
含九宗门、八煞论、神将释。掌握正确起课、发传方法。这阶段中,只要是适合的入门书,都可以读。
笫二步,基础学习。
含毕法赋、课经、类象。掌握课格关系与理气象类论,学会断课,形成基本的断课思路,并能断一些简单的课。这阶段中《大全》和《壬归》是必须读的。
第三步,进阶学习。
学习分类占,掌握分类占法,并借分类学习之机,不断地、随时地返去复习、深化以前学过的各项基础知识。这一阶段有点长,《指南》自然是首选的,且是必读的好书。
第四步,升华阶段。
上面三步踏实、有效地完成后,自学者已颇具功力。此时,除应不断温习已学知识并加以融会贯通外,应更进一步地逐个研究72O课,并大量研究古今课例,去印证与验证所学知识,在不断的思、疑、证、悟、思的过程中,逐级提高大六壬的水平与对加深对壬学的理解!这阶段中《壬占汇选》与《集应钤》是比较好的参考书。
自学大六壬应注意的问题:
1、重实践。上述文字中未提及实践二字,但并非说不重视实践。实际上,实践是贯穿整个学习、研究的过程中的。
2、重求师访友。俗云:“真传一句话。”诚哉斯言!
3、有长期学习的准备,有踏实的求学精神。学好大六壬,非一日之功!
4、重博览。上述步骤中,只提及几本经典书籍,但实际学习过程中,博览群书十分重要!此处不解者,于彼处可获知。再次,可使眼界开阔。
5、知识面应开阔。学大六壬不光只要看壬学书,要广泛涉猎各学科知识,须知天地之理一也。
6、重生活体验并与大六壬紧密联系。有人说:“壬即生活。”斯言非谬!
3.什么是六壬式法
六壬式法也是用阴阳五行占卜吉凶的一种术数。
六壬与遁甲、太乙合称三 式。五行以水为首,十天干中,壬、癸分别属于阳水、阴水。
合阴取阳,则六十甲子 中壬有六个(壬申、壬午、壬辰、壬寅、王子、壬戌),所以称为六壬。六壬一共有六 十四课,以刻有干支的天盘、地盘相叠,转动天盘后得出所值的干支及时辰,然 后据此判明吉凶。
六壬术起源很早,汉代《吴越春秋》、《越绝书》就已经有相关记载了,《隋书经籍志》也载有《六壬式经杂古》、《六壬释兆》。唐《王建诗一贫居》云:“近来身不 健,时就六壬古。”
说明在唐代时六壬术已经很流行了。到了北宋,宋仁宗还亲自 为杨维德编撰的《景偌六壬神定经》作序。
说明在宋代,六壬式法已经得到了社 会各阶层的喜爱。明清时期是中国数术蓬勃发展的时期,六壬类书籍也是层出 不穷,其中以陈公献的《大六壬指南》、尹希吉的《六壬捷录》较为有名。
到了近现 代,易学的春天再度来临,但是六壬作为一门传统学术,由于起点高学习难度 大,所以对六壬有较高造诣的学者和六壬类的专著却比较少见。
学风水看哪些书?
学风水看哪些书?万事万物有规律,学习风水也同样有规律可循。
学风水看哪些书?学习好风水就必须有一定的基础,专门揭示阴阳五行、干支运气、卦画爻像之谜的《阴阳系统论》是学习风水必备的工具书。《人体生物节律学》也是必备的工具书。
学风水看哪些书?风水属于学术,大凡学术方面的东西都不是越古越好,因为学术都是继承前人成就后的发展。所以要学好学会风水,《科学风水解密》与《人体内环境风水学》是任何层次的风水大师都必须要学习的好教材。
学风水看哪些书?学风水的目的就是在于通过风水的调理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风水有能量的风水大师都在看《风水调理学》。
学风水看哪些书?记住首先一定打好基础,如果没有基础,是不可能入门的。
学风水看哪些书?希望我的回答让所有的人在易学风水的学习中少走弯路,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什么是巫术?古代的巫术有哪些
古代的一种巫术,都是一种让人们能够探讨出自然的一种神秘的方法,而对于巫术,都会让现代的人认为,这些都是无稽之谈,根本没有可说性,对此什么是巫术?古代的巫术有哪些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巫术?古代的巫术有哪些 关于巫术 巫术起源于原始社会。原始人通过各种方法探索自然的奥秘。 在探索过程中,有个部落中的猎手,一天,他不小心把一些白颜料蹭到了脸上。这天打猎时,他碰巧打到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鹿。人们便相信白颜料能带来好运气,于是每次打猎前,总要抹一些在脸上。渐渐的,这就变成了打猎前的仪式。 原始人就高兴地认为他们找到了自然的法则,而这些法则是正确的。他们相信,只要按照法则举行特殊的仪式,愿望就会实现,巫术就是这么来的。 今天看来奇奇怪怪的仪式,原来就是最早的巫术。 总体来说,巫术分“白巫术”和“黑巫术”。“白巫术”是给人带来好运的巫术。如打猎或战斗之前,在脸上抹颜料、唱歌跳舞等。“黑巫术”是给人带来厄运的巫术。比如照某人的样子做个小木偶,在木偶身上插针,这个人就会倒霉等。 在原始社会,人们只把自己部落的成员当朋友,其他部落都是敌人。人们对自己部落的人施“白巫术”,对其他部落的人施“黑巫术”。所以,巫术并没有正义和邪恶之分。 什么是巫术 巫术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人、事物施加影响或给予控制的方术。古代施术者女称巫,男称觋。 中文“巫”是姓氏亦是职业。《风俗通义》言:“巫氏,凡氏于事,巫付、匠、陶也。” “巫”这个姓氏源于“巫”一职,即作为天地鬼神与人交通的媒介者。 《说文解字》释巫云:“巫,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觋,能齐肃事神明者,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国语·楚语》载:“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由于早期巫师掌握知识并解决民间的困难,因此地位崇高,陈梦家依《周礼》的分类,将卜辞所见殷人祭祀对象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类。(天神包括上帝、日、东母、西母、云、风、雨、雪;地祇有社、四方、四戈、四巫、山川;人鬼有先王、先公、先妣、诸子、诸母、旧臣)。意即巫本身即属巫术信仰被尊崇拜信奉的神祇之一。 张紫晨认为巫是中国知识份子的原型,是上古精神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它对中国文化的推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举凡天文、地理、历法、术算、军事、历史、乐舞、医药、技艺等无不与巫的活动和创造有关。 (错别字、举例、类似字)由亦墨勋爵标出 神迹:简单的说,巫术的使用一般是通过恶魔所释放的力量。巫术一般会通过一些特定的仪式,而神迹是来自神的纯净许可。就如同撒旦敌对神一样,巫术也敌对神迹。在基督教,犹太教,和 *** 教里,巫术是被禁止的。因为人因当求告神,耶和华(Yahweah)而不是恶魔。神许诺给予他的人民践踏蛇和蝎子的权利。也就是说恶魔不敢攻击选民。恶魔是在神的掌控之下的。除了给他的权利,他没有更多的了。神曾经劈开了红海,让死人复活,让选民说预言,让大国覆灭,治愈所有的病痛,洁净罪恶,派下天使保护或者毁灭。神迹是绝对纯净并且正义的,因为基督许诺,“你们以我的名所求的必定成就。”神也不会随意的交给你超过你本身所拥有的权柄,你需要通过正义,命运,和信心去成全它。如果实施巫术的仪式是祭品的话,那实施神迹的仪式就是祷告。 祈求帮助 它指人们以一定方式,欺祈求自然力或鬼神来帮助自己实现某种目的。如汉族求雨,多拜龙王,拜祭不成时,便要施巫术,逼迫龙王下雨。如抬龙王游街,曝晒龙王,把井水掏干等等。 招魂 用巫术把失落的灵魂招回来。它不仅限于人自身,也适用于动物、植物。如基诺族为谷神招魂,苗族为牛招魂,汉族小孩病了,往往以为是灵魂失落在村外,妈妈则要拿着小孩的衣服去村外呼喊小孩的名字,为其招魂。彝族也有为出走多年或客死异乡的长辈招魂的习俗。由巫师主持,往往站在高山上,望着死者出走的方向,呼唤死者的名字,一面用麻线佯占死者的灵魂回来。壮族、毛南族等民族还有为亡人、情人招魂的巫术。一般小伙子多请女巫,巫师头蒙被单,请神附体,不久她即进入昏迷状态,宣布魂已附体,于是女巫便代表男子的情人,与男子对歌,倾吐衷情。 诅咒 它是借助语言的魔力,达到加害对方的目的。最常见的形式是面对面的诅咒,不得好死、千刀万剐等等。更多的是通过诅咒对方的名字达到巫术的目的。傣族有一种 “放罗”巫术,目的是挑拨别人夫妻关系,自己好插足。做法是从夫妻家坟地的篱笆上取二片竹,刻上:“你两胸上长刺,不能彼此拥抱,只能象隔河相望一样”,然后放于对方竹楼下,认为三天内就会夫妻失和。在东北汉族和满族地区过去有一种蒸猫诅咒,如失者发现某人偷了自己的财物又据不承认,失者就将偷者的生辰八字、姓名写在纸上,与一只猫一起放在蒸笼内蒸煮,猫在笼中挣扎惨叫,失者便诅咒偷者也象猫一样,不得好死。 驱鬼 是对鬼施行的一种攻击性巫术。在生产、建房、治病、丧葬中经常使用。这是民间巫师的最主要的工作。凉山彝族毕摩为病人治病时,让病人坐在门口,头顶一个竹簸箕,毕摩大叫 ”把害人的鬼抓住,快抓住他“,同时命助手持锹把火塘灰撒向病人头,利用灰把鬼赶走。彝族另一种巫师苏尼在驱鬼时,在火塘边摆许多树枝贡品,他绕火塘而行,一边敲羊皮鼓,一面请各位山神降临,随后突然把一个陶罐口打开,说:“把鬼捉住了快放在陶罐里”,说完立即把口封住,并喊:“害人的鬼,我要烧死你!”说完,苏尼把陶罐中鬼倒进火塘,并说:“鬼阿,你等着吧,到竹筐能盛水时,你再回来。”还有:纸船明烛照天烧、婚礼上用箭射新娘、迈火盆等等,汉族的驱鬼巫术后来许多被道教继承下来。符、剑、印、镜是道士的主要驱鬼工具。驱鬼巫术也适用于凶死者。黎族对凶死者最为畏惧,送葬时必须举行复杂的仪式:必须走弯弯曲曲的路,使凶死者的灵魂谜途难返,下葬时还要以巨石压尸,或以木桩钉尸,目的是让凶死者的灵魂永远不能返回家园,否则就会扰乱家人。 避邪 它是利用一定的物件来防止邪鬼来犯,也是一种消极巫术。避邪物一般装饰在建筑物上、交通工具和生产工具上,也有佩戴在身上的。普米族在门或墙上印有许多石灰手印纹,据说这是一种打各鬼的姿势,鬼会见而生畏。在门楣上挂刀、剑、锯、羊角等也可避邪。鄂伦春族在 “仙人柱上悬挂野猪牙、熊鼻;侗族在门上挂狗头,以狗护家。苗族在门上挂有米筛和渔网,认为米筛象征眼睛多,能识破鬼的行踪,鱼网则是捉鬼的工具,鬼见了便会避而远之。图腾也是一种避邪物,彝族多在门上画一只虎。中国西北和欧洲地区常常挂马蹄铁。汉族的护身符、门神镇宅宝剑等都是避邪物。推荐阅读:奇葩的世界,世界最胖的人 关于道法符箓与古代巫术 道教由先秦巫术发展而来,因此,和佛教相比,道教更注重的是"术",即操作性,而非"理",不像佛教那样尚谈玄理,好斗机锋。如果说佛教因理论高深而具有可听性的话,那幺道教则因法术奇奥更具可视性。道教之"术",包括种种科仪、法术,道法符箓便属于法术的一种。虽然,在先秦巫术阶段尚无道符,但先秦的种种巫术在道符中几乎都有对应品,这说明,巫术入道后,往往通过道符的形式表现出来,符箓成为道术的基本形态。以时间界定,早期道教指先秦两汉之际道教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巫术,由于未经道教的整合,不仅方法多样化,连名称也不一致,概而言之,有以下数种: (1)方。方即方法、方术。宋玉《高唐赋》:"有方之士:羡门、高骆。"有方之士,即有方术的人。《史记封禅书》:"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其游以方遍诸侯。"李少君是汉武帝时著名的方士,他带着祭祠灶神、辟谷术、长生不老的方术去晋见皇帝,并携其方术遍游诸侯之国。《史记始皇本纪》:"卢生说始皇曰:…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方中,即方术之中。按方术的说法,皇帝须经常微服出行,以辟恶鬼,且所居之处,也不要让大臣知道,否则,将有害于宅神。 方又称为方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淳于意云:"臣意家贫,不修家生,出行游国中,问善为方数者,事之久矣,见事数师,悉受其要事,尽其方书意。" 或称方技。《论衡道虚篇》:"世见黄帝好方术。方术,仙者之业,则谓帝仙矣。夫禹至会稽治水,不巡狩,犹黄帝好方技,不升天也。"上文中,"方术"与"方技"互文,可见,方技即方术。其实,"方" 与"技"亦可通训。《史记扁鹊传》:"是好为方,多技能。"这是同一语意采用不同的措词。方技的内容,按刘歆《七略》的说法,有以下四种:"论方技为四家,有医经家,有方家,有房中家,有神仙家。" 或称方略。《史记淮南王安传》:"游士奇材诸辨士为方略者,妄作妖言,谄谀王。"这里的"方略"即方术。《论衡道虚篇》对此有一段注脚:"安嗣为王,恨父徙死,怀反逆之心,招会术人,欲为大事。伍被之属,充满殿堂,作道术之书,发怪奇之文。"王充将"方略者"称之为"术人",可见方略即方术。 (2)法。法与方可以互训,古书中常常"方法"合称。《吕氏春秋先识览》:"妲己为政,赏罚无方,不用法式。"上曰"方",下曰"法",互文也。法也即方术,故行使方术又称之为"作法","画法"。《中论修本篇》:"行秽者,人不使画法,以无验也。"方术之书也称为"法",《汉书京房传》:"上封事曰:《法》曰,道人始去,寒,涌水为灾。" 或称法术。《韩非子观行篇》:"有贲育之强而无法术,不得长生。"这里的"法术",指长生法术。 (3)术。术本意为道路,引申为通神的方式。《论衡乱龙篇》:"孝武皇帝李夫人。夫人死,思见其形。道士以术为李夫人。"孝武皇帝即汉武帝,道士即方士李少翁。《史记封禅书》亦载此事,但李夫人记作王夫人。云:"夫人卒,少翁以方盖夜致王夫人。" "术"此作"方",可见术与方相通。 或称术学。《汉书伍被传》:"淮南王安好术学,招致英隽以百数。"所谓"术学",即方术之学。 或称术艺。艺者,技能。古代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可见方术也属六艺之一。《后汉书方术樊英传》:"尝有暴风,从西方起。英谓学者曰,成都市火甚盛。因含水,西向漱之,乃令记其日时。客后有从蜀都来云,是日大火,有黑云,卒从东起,须臾大雨,火遂得灭。于是天下称其术艺。" (4)数。数本意为数数,古代占卜往往通过数数决定吉凶,故数为方术之一,即术数。《史记扁鹊仓公传》:"太仓公者,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医方术。高后八年,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光又属意于殷,曰:意好数,公必谨遇之。"前云淳于意喜医方术,后云其好数,可见数即"方术"。 或称数术。在《后汉书方术传序》中,直接以数术代表方术"夫物之所偏,未能无蔽,虽云大道,其故或同。若乃《诗》之失愚,《书》之失诬;然则数术之失,至于诡俗乎?极数知变而不诡俗,斯深于数术者也;故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数术所包含的方术种类,据《汉书艺文志数术家》,有以下六类:形法家,杂占家,其蓍龟家,五行家,历谱家,天文家。 (5)道。道即信道,引申为通神方法,故掌握其方法谓之"有道"、"得道",有道或得道之人谓"道士"、"道人"。此"道"与方术之"方"相通。《论衡道虚篇》:"朔无少君之方术效验,世人何见,谓之得道?"朔即汉代名士东方朔,少君指李少君,汉代方士。文中前"方术",后曰"道",上下互文,意思相同。 或称道艺。《后汉书方术传序》:"汉自武帝颇好方术,天下怀协道艺之士,莫不负策抵掌,顺风而届焉。" 早期道法,虽然没有以符箓作为表现形式,但却成为后来道法符箓的张本。换言之,道法符箓几乎都可以找出早期法术的胎印。 ‘三’,中国的萨满教巫术 分布 在中国,萨满教巫术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汉族地区也有神汉和神婆,但他们的传承不甚稳定,真实性和有效性也广受怀疑。 据社科研究人员调查,至今仍保有萨满教巫术传统的民族有:蒙古族、满族、塔吉克族、达斡尔族、锡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藏族、珞巴族、纳西族、摩梭族、苗族等。 理论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教,它没有系统的教义、教规、经文,人们只能从巫师的巫术实践中窥探它的理论基础。 中国的萨满教巫术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万物有灵说。世间万物都有生命,都是一个整体里面的部分。动物、植物、乃至山河湖海,都能和人沟通。 灵魂说。灵魂是人的主宰,它可以暂时或永久地离开肉体,也可以独立地存在。巫师的灵魂可以漫游于迷幻世界,而精灵也可附着在巫师身上,借巫师的肉体表达其意志。凡人的灵魂受恶灵侵扰时会引致疾病。 人灵分界说。人居人界,灵居灵界。巫师可以前往灵界探访,得到精灵的指点和教诲。 精灵说。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保护精灵,每个巫师也有自己专属的“协作”精灵。巫师作法时需要精灵协助。巫师需要按期祭祀有关的精灵,否则会招来灾难。 特点 中国的萨满教巫术有如下特点: 曾受其它宗教影响。在与其它宗教互动的过程中,许多民族的萨满教巫术都发生了形式上的变化。如,蒙古族的巫术吸收了佛教的元素,塔吉克族的巫术吸收了 *** 教的元素,藏族和摩梭族的巫术吸收了藏传佛教的元素,汉族的巫术吸收了道教的元素,等。 *** 甚少给予支持。萨满教的巫师是通神者。在有的历史时期,巫师会有机会担任国师。但在更多的时候,巫术受到的是漠视和打压。身为“真命天子”的皇帝直接传达天意,无须中介,通神的巫师只能削弱皇帝的权威。同时, *** 也担心巫师“妄言祸福”会影响社会稳定。1949年后,巫术更被视作是唯心主义的封建糟粕并备受压制。 强调实用性。中国巫师的日常工作有医病、求雨、寻魂、驱鬼、祈福、诅咒等,处理的都是现实问题。就算是进入灵境旅行,也多数是为求教或寻魂。而美洲的巫师在这些实践之外,还有更多灵性上的追求。 听凭天意而遴选门徒。长久患病的人会被送到巫师处检查,看他是否有责任传承巫道。如有,则他必须成为巫师的门徒。如拒绝,他的身体会一直不好。因此,许多巫师都只是“听从天意”而已,他们本身并不想做巫师。 现状 目前,在前述各少数民族地区,法力较大的巫师渐已老去。现存的少数巫师道行明显不如前人,愿意成为巫师的年轻人也少之又少。有些民族在由游猎/游牧生活向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中,失去了部落的结构,也失去了巫术的传承。许多巫术用具和萨满服装,现在只能在博物馆里找到。中国的萨满教巫术事业呈现出一派萧条的景象。
古代巫术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巫术是一种古老的准宗教现象,它产生于人类的野蛮时期,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它曾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幼稚形态。 在原始社会宗教还未形成之前,人类就开始出现了巫术信仰和巫术活动了,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人类逐渐产生了对大自然及周围事物的信仰和万物有灵的原始巫术思想,出现了对天象、大地、山石、水火、动物、植物等的神灵崇拜及图腾崇拜,认为水中的鱼鳖、陆上的鸟兽,乃至路边的古树和家中的用具都可以成精成怪。 原始人幻想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人、事、物施加影响或予以控制,以期达到自己的愿望,这种在当时极其模糊的神灵观念便是最初的巫术。 原始人相信通过巫术能对无生命的自然起调整作用。 在民间掌握巫术的人称为巫师。 巫的通晓人,又通晓神鬼,其通晓的方法,则为巫术。 巫术是巫师施行的一种极神秘手段和方法,巫师通过巫术将自己神秘化和神圣化。 按巫术达到的目的对其进行分类,可分为治病巫术、害人巫术和恋爱巫术三类。 过去,在湘西一带,常将年轻美丽姑娘死心踏地地嫁给一个驼背老公,甚至嫁给山神、洞神,或者这些漂亮的姑娘神经质地、癫狂地将自己打扮成新娘一样又唱又跳,喊着某某神来了,与她拜天地之类的现象,被人称为是媒巫师暗地里对她施了巫术,将她的魂魄勾引到男的身上或神灵洞府里去了。 据传,媒巫师会种草药,只要将这种草药放到某个女的所吃的食物中,这个女的就会发疯地热恋放药者,而不管放药者是麻子还是跛子。 巫术,既神秘而又神圣,巫术是严禁外传的,特别是对外族人更是“天机不可泄露”,如果泄密了,则会不灵,甚至泄密者会遭到祖师惩罚。 过去,湘西巫师授徒其戒规是极严的,拜师时,徒弟要在师傅面前立誓,若泄了密,受何种惩罚都需要对师傅说。 传说,有个人拜师学巫术时立了泄密蹲刀把死的誓言,这个人心想,砍柴割草的镰刀,握在自己手上,自己怎么可能会将自己砍死?结果,他将师传的巫术泄露了出去而大发其财。 结果,一次镰刀把松了,他蹲紧时,头勾下去,他忘了将镰刀口朝外,他的身子刚一蹲下,镰刀口就将自己的头割了下来,应了他立誓时的如果泄密所应受惩罚的誓言。 巫师施行巫术的场所,有在神堂进行的,有在郊野施行的。 施行对象,有祈神遣鬼,有治病招魂,有捉精降妖,有猎禽伏兽,有呼风唤雨等,这些在湘西一带被传得神乎其神。 土家族巫师按巫术的高低分为两种:一种是主持大型祭祀活动的巫师,称为“掌堂巫师”,另一种是地位略低的巫师,被称为“帮师巫师”。 从洪荒远古到近现代,他们世代承袭,口耳相传延绵不绝。 他们在土家族地区是未完全脱离生产和世俗的民间宗教职业者,他们受人延请,走村串户,施行巫术,是祭神祀祖、赶鬼驱邪、招魂治病、还愿求雨等原始宗教活动的主持者,并在土家族的农耕渔猎、婚丧生育、卜居迁徒、节庆歌舞等生产生活中扮演不可缺少的角色。 在湘西,为了渲染巫术的神秘性和巫师的力量,在巫师施行巫术时,往往伴以怪异的,令人不可思议的表演,如上刀梯、穿越刀丛及踩燃烧得火红的铁铧口。 某家如果不断出现灾祸,或者家人久病不愈,土家人就要请巫师做法事,这种法事活动一般有四堂:(1)开坛。 巫师擂鼓三通后,让求神者到坛前禀告;(2)放兵。 也就是放出“四大元帅”所领兵马,以捉拿作祟的妖怪或为病人追寻魂魄;(3)观灯。 焚香熏灯布,念咒语,脚踩门槛,从灯幕上观察妖魔鬼怪或魂魄行迹。 (4)迭筛盘。 就是把抓来的作祟物(多以蚂蚱代替)投入盘中,并陈香蜡纸草、五谷盐茶、符咒等,各敕上鸡血,然后送到大门外十字路口,放入茅棚中,点火焚烧,由此灾祸可灭。 从巫师所进行的这些活动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原始与神秘气息。 巫师在从事巫术活动的看家本领和绝招是符咒,符咒是巫术中最为神秘的部分,在巫师的巫术仪式中,施术者都需要念咒画符。 符咒有白符咒和黑符咒之分,为人防病治病、避凶趋吉,对人有利的称为白符咒,一些巫师用符咒害人的称为黑符咒。 巫师施行巫术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占卜 即问卦,预测吉凶祸福,了解鬼怪意愿,据传:“千岁之龟死而留甲,卜之则灵。”巫师为人设坛卜卦较为常见,其占卜的法具使用最多的是司刀和竹卦。 巫师晃动司刀后,出现大小铁圈相套、相隔的不同形状,以其形状的不同来判断所测吉凶。 巫师用竹蔸占卜时以竹卦落地形状来判断吉凶,此种方法简便,被泛用于丧葬、婚育、祭祀、请神驱鬼及生产等方面。 二、祭祖还愿 祭祖还愿被土家族人称为“做土菩萨”或“还神愿”,其主要目的是为人消灾、招魂、求子的巫术活动。 一般是户主请巫师主持操办,施行巫术,其规模较大,有“掌坛巫师”和“帮师巫师”多人参加,还愿活动需要一系列的祭品,一般要有“三牲”(即一头牛或羊、一只小狗、一只雄鸡),建国后禁止杀牛,便以猪、羊代替。 通常要持续三天三夜,其仪式繁杂,内容多。 如“腊月堂”中的拖磨子便为招魂术的一种,其作法是:在堂屋里放一晒簟,掌堂巫师仰卧其上,其肚子上放一个簸箕,上面再放一扇磨子,磨子上再放有一小木箱,箱内装着“失魂”者的衣帕,在磨眼里穿一绳子,帮师巫师绕着晒簟不停地拖,口中念诵着咒语,拖毕,翻开磨子,打卦占卜是否拖着了魂。 三、解结 解结的主旨是赶鬼驱邪,土家人凡遇事不顺、精神不振、恶梦惊床、久病不愈等,被认为是“中邪”、“失魂”,这时,就需要请巫师来施行巫术进行解结。 在解结过程中一般只请一个巫师行事,不需要杀牛办酒席,只需要杀只羊作祭品。 形式不拘,时间地点不限,规模稍大的要踩“地刀”,通常是将十二把柴刀在磨刀石上磨锋利,将这些柴刀安装在树筒上或由人一排执着,刀刃朝上。 巫师喝了碗中的“法水”之后,口念咒语,一手拿着刚割下的羊头,一手拿着占卜用的法具,赤脚踩着刀刃从其上而过,然后再边唱边施行巫术以驱鬼赶邪。 还有一种则是避邪,是巫师利用一定的物件,在其上施行巫术和口念咒语后以防止邪鬼来犯,避邪物一般装饰在建筑物上、交通工具和生产生活工具上,也有的佩戴在身上。 四、驱鬼 是对鬼施行的一种攻击性巫术,在生产、建房、治病、丧葬中经常使用,这是民间巫师最主要的工作。 驱鬼巫术也适用于凶死者。 在对凶死者进行送葬时必须举行复杂的仪式,必须走弯弯曲曲的路,使凶死者的灵魂迷途难返,下葬时还要以巨石压尸,或以木桩钉尸,目的是让凶死者的灵魂永远不能返回家园,否则就会扰乱家人。 若家中有生病久治不愈之人,家人也会去找巫师,如果被算出是有鬼魂附身,则需要巫师进行赶鬼,进行赶鬼仪式时,巫师手持一土罐,口部用一红布封住,用香火在上面烧一小孔,洒米粒于其上,然后关闭门窗,巫师一手摇动司刀,一手在桌上拍击令牌,并大声吼叫,以震动红布,等米粒逐渐从那小孔中掉入罐内,鬼便被收住了,随即用红布封紧罐口,口念咒语,用令牌在布面上画符,随后,巫师拿着罐跑向屋外,将罐埋在荒郊野外。 五、杀铧口 它是在愿家疾病缠身,久病不愈,或家宅不宁,邪鬼作崇的情形下请巫师用烈火强行将鬼疫瘟病驱逐的一种巫术活动。 其作法是:将犁田的铁铧口用炭火或柴火烧得通红,巫师一边念动咒语,一边用几张草纸包上祭祀燃烧后的纸钱灰,然后垫在脚下,巫师赤脚在烧得通红的铁铧口上踩过。 表演中,巫师的脚一踩上铁铧口,铁铧口上便冒出一缕青烟,并有吱吱的响声。 接着,巫师还要向烧红的铧口喷上包谷酒、桐油的汁液,燃起几尺高的火苗,巫师则用手端着正在燃烧的铁铧向四周冲杀,嘴里念着咒语。 六、茅人替身 这是一种被认为恶鬼缠身而阳寿未尽的重病之人施行的一种巫术,这种巫术除了要烧香焚纸“观师请圣”的固定的法事外,巫师扎一个茅草人,这个茅草人就是重病之人的替身,随后巫师念动咒语后,由主人提着茅草人走在前面,巫师则提着一只公鸡走在后面,主人一边走一边要呼唤着病人的名字,巫师在后面高声答应。 到了山里,巫师将鸡头砍下,将茅草人烧掉。 这烧掉的茅草人则被认为是代替重病之人去阴曹地府里去报到。 七、招魂 用巫术把失落的三魂七魄招回来。 招魂术不仅适用于人,也适用于动物和植物。 小孩病了,土家人往往以为是人的部份灵魂失落,故拿着小孩的衣服去村外呼喊小孩的名字,为其招魂。 有时也会为出走多年或客死异乡的长辈招魂。 如果我们把巫术作为一种人化了的文化现象来研究,把它还原为原始的形态,我们会从中发现它对远古时代先民所发挥过的启蒙文化的作用,巫师在实施巫术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巫歌、巫咒的语言手段,成了维系民族、德化人们、沟通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感情,形成了一种人事关系的重要渠道。 通过这一渠道,它把经济、历史、哲学、艺术等纵横于整个民族,并不断地鼓舞民与天斗、与地斗、与“鬼”斗的勇气,使本民族的人民现出存在自我、发展自我的民族精神。 巫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原始文化中巫术与巫医便是相通的。 现在中医的炙烤疗法,便是从原始巫术和驱魔仪式中演绎而来的。 直到如今,在一些偏僻边远的山寨,也仍然有巫医存在。 至于巫与历史,巫与歌舞,巫与思维等不可分割,更是一种社会底蕴的特殊文化。 所以说,具有浓厚迷信色彩的巫术,是人化了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 巫术为文明起源也作出了贡献,举凡天文、地理、历法、术算、军事、历史、乐舞、医药、技艺等无不与巫的活动和创造有关。 宋兆麟认为史前时代的巫师不仅是巫教和巫术活动的主持者,也是当时科学文化知识的保存、传播和整理者,特别是在天文学、医学、文字、文学、历史、音乐、舞蹈、绘画等方面都有不少的贡献。 虽然其所能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巫师是当时解释世界的精神领袖,是史前时代的智者或知识分子。 在史前时代,实际知识总是和巫术观念密不可分地交织在一起,也因此说它是文明的起源因素,在其存在愚昧的另一面合理的因素,促使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