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卍字会的简介
红卍字会就始于道院。1921年钱能训,杜秉寅,李佳白等人在北京组织红卍字会筹备处,以“促进世界和平,救济灾患”为其旨趣,后由内政部批准成立。道院与红卍字会是合二为一的表里组织,道院重内修,红卍字会则着重推展慈善事业。至清末民初之际,关内许多大城市几乎均有分会。因发起于济南,所以又称济南红卍字会为母院。解放后被作为会道门组织取缔。
红卐字会的组织标志
红卍字会的“”卍字是右旋的,也是中国的一个很古典的图式,在佛教里也有这个标志,叫“万字”,是很吉祥的一个图案。纳粹的标志是左旋的“卐”,是很容易弄混。记得刚解放时一个欧洲代表团来访,宴会上的汤里厨师把一些食材切成万字,结果引起代表团的误会,是周总理向大家解释了其中的含义,并机智地说,就算是纳粹,我们来一起消灭它们吧,不仅化解了外交纠纷,还留下了一段佳话。从转贴的文章看,上面的十字还真是旧物。
红卐字会的组织介绍
红卍字会是国际救济组织,受世界红卍字会资助。红十字会会旗上的那个卍字,原是佛教始祖释迎牟尼胸前的一个符号,表示吉祥万福和吉祥万德的意思。佛教流行于世界,世界需要万福和万德,以人道主义为宗旨的全球性的慈善团体就选中了这个不带任何政治色彩的、用三根经线和三根纬线组成的卍字作为自己的标记。世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成立于民国11年10月,相继在全国各省、市、县设立分支机构317处,并在朝鲜、香港、南洋等地设立分会。中华总会以办理赈务救济及各项慈善事业为宗旨,实行董事制,熊希龄、王正廷曾任董事长。所存档案计888卷,主要内容有:世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及上海分会、苏北各会联合办事处、中华东南各会联合总办事处章程、简章,中华总会及上海分会、苏北各会联合办事处组织概况、工作概要,中华东南各会联合总办事处工作报告及一·二八战事救济工作总报告表,世界红卍字会道院缘起、道旨说明书及组织概要,中华总会及东南主会、上海分会道务会议、总务会议议事录,中华总会及各分会历年办理慈善事业工作一览表、救济施诊统计表,中国各地救济及慈善团体调查表,上海市私立福利慈善团体调查表等。现在大部分市民都知道一曼街253号是哈尔滨市博物馆(市二类保护建筑),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它过去是世界红卍字会滨江分会的会址。世界红卍字会的“卍”字,往往会给一些人不好的感觉,会误以为是德国纳粹的标志(卐)。有资料显示,当年苏联红军解放哈尔滨后,就曾用一块标注“慈善机构”的木质牌匾将“卍”标挡上,以防人们产生误解。
世界上真的有鬼魂吗??卍卍卍
一提到鬼,难免要产生恐惧。鬼是什么东西?鬼既不是什么东西,也不是人。鬼,在人们的头脑中,往往是指人死后幻变出来的灵魂。平常时人们编造出的鬼的故事,艺术创作中鬼的出现,它们大都发生于坟边或停尸间。死去的人,在夜间出来,向生者诉说着什么,而它来无踪去无影,生者并非能真正触及得到。时间久了,这个鬼的概念就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 其实,鬼是不存在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千百年来,崇鬼信鬼之风流传甚广,无论是哪个民族,无论是哪个时代,无论是哪个区域,都有崇鬼信鬼者存在。有趣的是,信鬼者还把鬼分门别类,按大与小、尊与卑、善与恶将其划分清楚,此举意在不同的鬼要不同的对待。若是能保佑生者平安的就善待它;若是专门祸及人类的就坚决打击;若是名望较大就崇它敬它;或是无名鼠辈则不予理睬。这样也算是有区别才有政策吧。 据说在古代社会,在某些个别地方曾一度流行过杀人祭鬼的习俗。这说明那里的鬼闹得相当厉害,使活人鬼使神差,竞做些鬼事。 有学者指出,崇鬼信鬼观念的产生,与人类早期对科学缺乏认识有直接关系。在一个群体部落中,当一个人死去,其他成员不懂得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以为有一种人所左右不了的神奇力量在支配着人的生命,由此而产生恐惧感。这种恐惧感造成人心理上的压力,使生者常与故去的人在梦中相见。当然,对故去者的思念,也会使生者与死者在梦中不期而遇。久而久之,一种鬼神的力量,使一些人肃然起敬。鬼是什么?鬼什么也不是,是信鬼者的一种神经质,是自欺其人。但直到今天,仍然有人在信鬼,这确实让人不可思议!对生命的一种向往,后来被用于迷信和图腾.
万字会旧址的介绍
在济南上新街南端,有一组气势宏大的仿古建筑群,它就是刚刚被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万字会旧址。该旧址南北长约215米,东西宽约65米,主要建筑面积约42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晚清建筑风格的大型宫殿庙宇混合式建筑群。它的独到之处,是创造了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完全模仿宫殿大木做结构的典型实例,在全国也十分罕见。`
怣字什么意思?
怣忈(yóu rén)是痴情于第三人的意思。【释义】怣,汉语汉字,《康熙字典》注音为"尤"(yóu);解释为(集韵),古作"尤",可表示"失心"。它的释义有5个:尤--◎ 特异的,突出的:~为(wéi )。~异。无耻之~。◎ 更加,格外:~其。◎ 过失:效~(学着别人做坏事)。◎ 怨恨,归咎:怨天~人。◎ 姓。忈,对人友善、相亲;后来发展为含义广泛的道德范畴,是古时"仁"的异体字,指仁爱、亲,如儒家提倡“仁爱”“仁政”;在网络上,由于"忈"字的结构是上面一个"二",下面一个"心",常被比喻不够专心,专一。【资料拓展】泉州本地闽南人对“怣”的读音和解释,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都大相径庭。“怣”在南音唱词里经常出现,音是“旺--瓮”之间的”,只取鼻音不作发音,有“少女思春”或“少妇念夫”发呆之意,表达的是一种心情和表情。从音义上说,“怣”是个闽南语的会意字,“失+心”意为精神状态不好。闽南口语里经常使用,如“怣神”(发呆)、“怣话”(傻话)、“怣直”(憨直)、“怣钱”(傻瓜一样白白花钱)、“怣力”(傻瓜一样白白出力)、怣仔(傻小子)。另外,在闽南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等地方戏种的戏词里,也是经常出现的,如“怣大呆”(表示女子挑逗男子,男子不解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