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战国瓮棺葬

时间:2024-06-06 21:02:23编辑:花茶君

东北有什么历史背景 美食文化 想了解一下

从历史学角度看,东北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东北指代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之前大清朝在东北方向上的全部领土。大致上西迄贝加尔湖、叶尼赛河、勒拿河一线,南至山海关,东临太平洋,北抵北冰洋沿岸,囊括整个亚洲东北部海岸线,包括楚克奇半岛、堪察加半岛、库页岛、千岛群岛。辽东是东北南部的地理概念,一度用来指代广阔的东北地区。历史上的辽东一度包括汉四郡(朝鲜半岛汉江流域以北大部地区)。狭义的东北指代东北三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或说东北四省区(包括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大量文物表明,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东北地区劳动、生息和繁衍。公元前4000年前后,中华种族肃慎族系创造东北早期文明——新开流文化。大约在公元前23世纪的尧舜时代,全国划分为九个州,当时东北地区为幽州境内,夏商周时期,劳动、生息在东北地区的有肃慎、东胡、华夏等民族。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辽宁是燕国的辽东郡和辽西郡。   周代对东北地区的开发   东北是华夏民族的传统聚居地,在中国的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 ,周天子分封诸侯以屏藩王畿,赐周召公姬?#93;以东北之地,是为燕国的始祖。周召公姬?#93;(前十一世纪 又作“邵公”、“召康公”、“太保召公”。姓姬名?#93;(音「是」shì),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   燕国是西周至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封国。关于它的始封,《史记》卷34《燕召公世家》有明确的记载,称:“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史记》卷4《周本纪》也说武王伐纣之后,“封召公?#93;于燕”。召公名?#93;,姬姓,是与周室同姓的贵族,因食邑于召,称为召公。他和周公旦、太公望,都是西周开国奠业的重臣,也是周文王、武王最为信任、倚重的人。燕昭襄王(?—前279年)在位的时候,向东袭破东胡修筑长城,向南讨伐齐国,燕国达到极盛。   燕王喜三十三年(公元前222年), 秦灭韩、魏、楚后,再遣王贲攻燕辽东,燕军战败,燕王喜被俘,燕国灭亡。秦军回师攻代,代王嘉被俘。燕辽东故地和代地被秦分别设为辽东郡和代郡。   前226年,秦将王翦攻克燕都蓟,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秦将李信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河因此而得名。   高句丽和渤海国   公元前37年,高句丽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建立政权。创建者是夫余人(东北古代汉人一支与现代韩国人无关,人口几全部姓高)朱蒙;都城是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五女山城),后琉璃王迁都国内城丸都(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地方政权(共历705年),统治最盛时一度将朝鲜半岛大半纳入版图,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对东北地区南部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西晋时,慕容鲜卑迁到现在的辽西地区,公元337年称燕王,建乎府于龙城(今朝阳市),史称前燕,前燕亦重视发展生产,兴修水利,规定租税,非工商人口归农等等。使辽西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高句丽在唐军和新罗(今天朝鲜、韩国祖先)的夹击之下灭亡,第27代国王宝藏王高藏被唐军俘虏。高句丽人口绝大部被唐朝政府内迁中原融回中土,余众融入渤海国的人民里。   唐武后圣历元年(698年),肃慎后裔粟末靺鞨(满洲先祖)首领大祚荣以本部为主,结合其他部,在“白山黑水”(长白山、黑龙江)之间建立地方政权渤海国(亦称震国)。后来鼎盛时,疆土方圆5000里,人口近500万,胜兵数十万人,史称“海东盛国”。   辽金元时期   辽金元时期,先后有居住在辽河上游的契丹族建立辽王朝(907年~1125年);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入主中原建立金王朝(1115年~1234年)。这对于各民族的融合和发展,对于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唐朝末年,契丹在首领耶律阿保机把两大部落统一起来,自立为王。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国号契丹。阿保机逝世后,其子耶律德光继位,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改皇都为上京。辽王朝鼎盛时的疆域,东至当今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东北到外兴安岭和鄂霍次克海;南抵今天的天津市、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带,与北宋对峙。   公元1113年,肃慎族系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举兵夺取松花江流域,南下占领辽东半岛。1115年称帝,国号金,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以南)。建国后继续征战,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大金最盛时超过极盛时期的辽国,囊有辽吉黑三省和蒙古草原,大金骑兵向亚洲东北部海岸线纵横驰骋几拥有肃慎族系全部故地,西以河套、陕西横山、甘肃东部和西夏交界,向南一直到秦岭淮河与南宋对峙。   1287年,元朝设立辽阳行省,统辖东北全境。    明朝前期东北方向疆域图明代对东北的管辖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市)称帝,建立明朝,同年灭元。在辽东都司,农业、手工业都得到很大发展。现在的辽阳地区,在当时是“岁有羡余,数千里阡陌相连,屯堡相望的富饶地方。当时,辽东都司的冶铁、制盐等手工业也很发达。辽东的三万卫与四川的龙州、顺天的遵化,是当时全国闻名的三大冶铁中心。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即北京),元朝灭亡。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消灭盘踞东北,负隅顽抗的故元残余势力,一方面派黄俦等人前往辽东,“诏谕辽阳诸处官民帅众归附”;另一方面派兵从山东渡海,向辽东进军,迫使故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投降。于是洪武四年(1371年)明在辽东设置定辽卫都卫,洪武八年(1375年)明改定辽卫都卫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辽东二十五卫,一百三十八所,二州,一盟[70]。朱元璋为了向北推进,在“慎固边防,翼卫王室”的思想指导下,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在北方和东北,如封燕王于北平、封韩王于开原、封宁王于大宁(今赤峰宁城)、封辽王于广宁,其目的是“据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内”。当时故元太尉纳哈出占据金山(即吉林省农安县)一带,与辽东高家奴、哈喇张、也速之等故元残余势力,“彼此相依,互为声援”,企图继续顽抗。明朝要统一东北,就必须消灭东北境内的“故元遗兵”。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派冯胜、傅友德率领明军进攻金山,纳哈出兵败投降,其他“故元遗兵”也纷纷归降,蒙元在东北地区的残余势力被肃清。   建州女真   建州女真大约在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大多集结到以阿木河(又作斡木河、吾音会,今朝鲜会宁)为中心的图们江东西一带。经常袭掠朝鲜境内,明成祖即位后为了扼制其向北发展,骚掠朝鲜,于永乐元年十一月诏设建洲卫军民指挥使司,以阿哈出为指挥使。并遣千户王可仁等至朝鲜招抚女真。   永乐二年置奴儿干卫、七年四月又置奴儿干指挥使司,先后置卫所一百八十四,凡来降者均加官,授印绶,赐耕地。 1406年(永乐四年)猛哥帖木耳“入朝鲜庆源界抄掠”,游牧于半岛北部女真人传统聚居地区,迫于朝鲜蚕食女真故地,明永乐八年(1410年),建州女真斡朵里部领袖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耳率部从牡丹江西岸南行至宁古塔(今海林市旧街乡)定居下来,这一支女真在历史上被专称为建州女真。同时迁来的,还有部分毛怜卫的居民。猛哥帖木儿所统斡朵里部人世与胡里改部为婚,两部关系密切。所以当因在“庚寅事变”中参与“寇庆源府(朝鲜地名)”,畏朝鲜卷土来攻,亦于1411年(永乐九年)率部众迁到凤州地面。自洪武十五年(1382年)二月,“故元鲸海千户所速哥帖木儿、木达哈千户所完者帖木儿、牙兰千户所皂化自女直来归”开始,明政府对这些民族除了一些被留在辽东,编入辽东都司所属卫所之外,大部分安置在北京或南京。永乐七年(1409年),奴儿干卫地方官员忽刺冬奴等人来朝,奏称奴儿干“其地冲要,宜立元帅府。”明廷接受了这个建议,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任命内地官员康旺为都指挥同知,王肇舟为都指挥佥事[80]。永乐九年(1411年),正式派遣太监亦失哈、都指挥同知康旺等,“率军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前往该地“开设奴儿干都司”[81],专管卫所事务。奴儿干都司管辖地区,“东濒海,西接兀良哈,南邻朝鲜,北至奴儿干北海”[82]。根据《明实录》记载统计,从永乐初到嘉靖时,前后在上述地区共设立三百七十个卫,二十个所[83]。今天,明代设置的卫所早已废圮,但是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朝官员在奴儿干都司治所,修建永宁寺时刻的石碑《永宁寺记》,以及宣德八年(1433年)重修永宁寺时又刻的《重建永宁寺记》石碑,详细记载了奴儿干都司和卫所的情况,为我们提供了我国东北疆域的历史见证。另外还有《昭勇将军崔源墓志》记载,“宣德元年同太监亦信下奴儿干等处招谕,……正统元年,奉敕抚安忽(刺)温野人”[84],以及《明威将军宋国忠墓志铭》记载,宋国忠的高祖宋卜花,曾在明初奉命招谕奴儿干的事迹[85]。这两块墓志反映的事实和永宁寺两块石碑记载是完全一致的,有力说明明代在奴儿干设官建置,这里是我国疆域的一部分。   “卫所”是按照明朝政治制度设置的地方军事行政机构,它和内地有所不同的是除了军事职能外,还要管理地方行政事务,所谓“抚绥属部”[86],“看守地方”[87]。“卫所”官员都是明朝中央政府直接委任的,采取“因其部族,……官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职,给与印信,俾仍旧俗,各统其属”[88]的政策。他们的官职是世袭的,父死子继、父老子替都必须得到明政府的批准。如果要求晋升官爵、更换敕书(委任状)、增加赏赐等,则要呈报明朝政府,不得擅自行动,否则要受到处罚。明朝授给奴儿干都司属下卫所的官印,不断有所发现,如有《毛怜卫指挥使司之印》[89]、《木答里山卫指挥使司印》[90]、《禾屯吉卫指挥使司印》[91]、《囊哈儿卫指挥使司印》[92]、《塔山左卫之印》[93],以上的“印信”,清楚表明了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置地方行政机构,进行管理最好的历史物证。   由于女真和明朝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密切,来往更为频繁。因此,东北地区的水陆交通也随之发展起来了。明朝在蒙元设置驿站的基础上,大力扩建和新建驿站,延长或新辟驿站的线路,据《辽东志》记载,当时从辽东通往东北各地区共有六条交通干线,开原城是六条干线的起点[115]。东到朝鲜,西达蒙古,东北抵达特林地区的满泾;西北通往满洲里以北,形成四通八达的驿站交通网。特别是对黑龙江、松花江一带,明廷为了保证辽东同奴儿干地区的交通运输,永乐十年(1412年)自松花江到黑龙江下游,就设了满泾等四十五站[116]。永乐十八年(1420年)又在吉林的松花江畔建立了造船厂[117],担负“造船运粮”[118]和运送军队[119]的任务。正因为明朝积极发展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增设驿站,建立船厂,更加强了女真和辽东及中原地区的联系。然而明朝中期以后国力衰退,无力再维持对北方边疆的统治,1435年(明宣德十年),奴尔干都司被撤销,但下属的卫所则继续存在。随着鞑靼和女真的兴起,明朝在东北地区的有效控制区退缩到辽东地区。   清朝对东北的统治   16世纪末,女真再次勃兴强大。1616年建州女真领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大汗,重建大金国,史称“后金”。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改女真族号为“满洲”。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军大举入关,统一全国。“白山黑水”是满洲族发祥地。满族取得政权以后,以东北为“龙兴之地”,定盛京为“陪都”,对东北实行“特别之制”的治理办法。清朝极盛时期,号称“大清帝国”“天朝上国”,疆域之盛,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朝代。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前,清朝在东北地区疆域西括内外蒙古,尽有中、东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千岛群岛,北滨北冰洋,东北方向直到堪察加半岛和白令海峡。此时东北号称满洲本部,清初是东北历史上疆域最大时期。1689年《尼布楚条约》后东北地区疆域逐渐退至外兴安岭、乌第河、贝加尔湖南岸一线以南地域。清末民初中国衰弱,库页岛、千岛群岛丧失,外蒙古独立,东北版图最后缩至今日模样。   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开垦,中原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东北农业生产的基本轮廓大致形成。在农业发展的同时,商业、手工业随之兴起,出现了沈阳、辽阳、锦州、长春、吉林、宁安、辽源、哈尔滨等经济中心。   清军入关后,于清朝初年,在东北设置了盛京将军、宁古塔(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三将军的辖区在管理方式、行政制度及土地占有形式方面有别于中原地区。多尔衮就在1644年下令严令禁止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这就是“禁关令”。虽然清朝于1692年开始向东北地区派遣八旗及汉军移民,但清初满洲人倾族入关后东北人口更加稀少,清朝统治者视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借口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与“禁关令”相关的词汇除了“禁关令”外,还有两个:“柳条边”和“闯关东”。为了严格执行“禁关令”,从顺治年间开始,清朝政府不惜代价于东北境内分段修筑了一千多公里名为“柳条边”的篱笆墙,也称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至康熙中期完成。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为“老边”;自开原东北至至今吉林市北的为“新边”。边墙以东的满洲严禁越界垦殖,边墙以西则作为清朝的同盟者蒙古贵族的驻牧地。清朝对东北的封禁造成了东北人口稀薄,最终为俄国对中国东北的蚕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晚清边疆危机日甚,清朝被迫开放边禁,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1861年至1880年代陆续开放了吉林围场、阿勒楚喀围场、大凌河牧场等官地和旗地。1882年(光绪八年)首先在吉林招垦,设立珲春招垦总局,此后又开放了黑龙江地区的土地开垦。并且在1907年,清廷裁撤盛京、宁古塔、黑龙江三将军,改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设巡抚,并设东三省总督。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东北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土质以黑土为主,是形成大经济区的自然基础。南面是黄、渤二海,东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环绕,仅西面为陆界。内侧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中心部分是辽阔的松辽大平原和渤海凹陷。东北区平原面积高于全国平原面积的比重,东北平原(包括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三部分)、呼伦贝尔高平原以及山间平地面积合计,和山地面积几乎相等;东北拥有宜垦荒地约1亿亩,潜力之大国内少有。广大的山区,蕴育着丰富的森林,总蓄积量约占全国的1/3,目前仍是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1995年木材产量占全国38.4%。 受纬度、海陆位置、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区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自南而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热量显著不同,大于等于10℃的积温,南部可达3600℃,北部则仅有1000℃。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在辽南各地可正常生长;中部可以生长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谷子、水稻、甜菜、向日葵、亚麻等春播作物;北部则以春小麦、马铃薯、大豆为主。自东而西,降水量自 1000毫米降至300毫米以下,气候上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农业上从农林区、农耕区、半农半牧区过渡到纯牧区。水热条件的纵横交叉,形成东北区农业体系和农业地域分异的基本格局,是综合性大农业基地的自然基础。 东北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及稀有元素等,非金属矿产有煤、石油、油页岩、石墨、菱镁矿、白云石、滑石、石棉等。这些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分布在鞍山、本溪一带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1/4,目前仍是全国最大的探明矿区之一。松辽平原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探明储量占全国50%左右。大庆油田是目前中国的最大油田,辽河油田为中国第四大油田,此外还有吉林油田,是东北区能源工业、化学工业、轻纺工业的重要基础。东北区煤炭资源的保有储量约723亿吨,煤种虽比较齐全,但总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匀,60%在内蒙古东部,27%在黑龙江,13%在辽吉两省,产销地结合不理想。东北油页岩储量占全国第一位,3省都有分布,具有开发潜力。南部沿海的海盐,东部山地的石灰石也极其丰富,发展化学工业和水泥工业条件有利。东北区的资源对建立冶金、燃料动力、化学、建材等基础工业有比较充分的保证。 东北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径流总量约为1500亿立方米,但分布不理想,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需进行区域性调水,才能根本保证本区发展的需要。本区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有1200万千瓦,充分利用后不仅可以节约煤炭和石油资源,而且对东北电网的调峰、调频将起重大作用。 东北区南部濒临黄海与渤海,沿海渔场面积为5.6万平方海里。另外,还有水库、湖泊淡水面积1358万亩,为发展海运和水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之,东北区除矿产与工业外,其土地、热量、水分、海洋、植物资源等条件,对建成为全国性的大型农业(粮豆、甜菜等)基地、林业基地、牧业基地以及渔业基地、特产基地提供了可能。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在三十年代开始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以沈阳附近为核心地带的东北亚最先进的工业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原有的工业基础和紧邻苏联的关系,许多重工业建设项目也都被安排在东北。 东北一度占有中国90%重工业基地。东北的经济作物为春麦、大豆、马铃薯、玉米、甜菜、高粱,其农作物分布有些微的区域差异,北部盛产大豆、甜菜、大米等,中部则盛产高粱、小米、棉、花生等,南部则盛产温带水果、玉米、棉花等,“寒暖农分异,干湿林牧全,麦菽遍北地,花果布南山” 即说明了当地的农作物分布现象。大连地区盛产苹果、梨、桃等水果,沿海地区盛产海参、鲍鱼、牡蛎、对虾及各种鱼类。东北拥有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的吉林黄金玉米带,玉米产量巨大。大豆,水稻,高粱,玉米不是在数量上居首,就是在产量上全国第一!


死人死了放棺材埋了,《过几年挖出来把人的骨头放缸里,拿到另一个地方埋了!》 ,这是什么习俗?叫什么

捡骨葬
复葬形式之一。壮族主要葬式。人正常死亡者,以薄木或木疏松的材料为棺,浅理入土一二尺,以
使尸体速朽。三、五年后(只取单数)子孙择日揭坟开棺,将尸骨腐肉洗净,按坐姿置骨架于高约二尺,直径一尺的陶制陶瓮内,俗称陶瓮为“金坛”,称装骨于金坛内因为“捡金”。金坛内以朱砂洒于骨上,并书死者姓名、生卒年月,封盖深埋于家族墓地,立墓碑。如非正式死亡或夭亡者,亦作二次墓,但不“捡金”,也不立碑。苗族葬俗。民间实行多次葬的形式,即初葬后,待棺木朽烂,再备新棺,殓骨复葬,俗称“翻尸”。经多次翻尸,直至捡不出尸骨为止。长江口部分地区汉族葬俗。死者入葬三年开棺拾骨,以被单罩于棺上,意为鬼怕光亮,防其逃遁。然后由捡骨老人将腐骨拾入瓦器内,盖上红纸,外面用石灰密封埋入深土中。
流行于福建,台湾各地以及客家族群的一种葬式,由于福建福州以及闽南,客家族群是古代中原汉人在北方游牧民族的打击下为了拓展生存空间而南下形成的汉族民系聚居族群,而汉族人的传统观念则是敬天法祖,许多人怀念中原,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回归故土,所以把祖先的遗骸装在一个瓮中埋入地下以便可以方便取出,同时还因为当时流落南方的汉人生存环境还未稳定下来,为了可以带着祖先一起跋涉,于是便产生了这种葬式


中国哪些皇帝的陵墓还未被发现?

我国古代朝代众多,出现的皇帝也是很多。现在还有未被发现的皇帝陵寝,未被发现的皇陵尚有很多,已经发现的皇陵由于种种原因都没被发掘。以下讲述没被盗过和已被盗过的皇陵大概情况。哪些帝王陵没被盗过:1,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2,桥陵-唐睿宗李旦之墓。3,秦始皇陵墓不敢挖,经考古专家多次勘探,加之卫星遥感得知,始皇帝陵中确实有大量的汞,这与史籍中传言秦始皇在自已陵寝中以水银造江河,以金银造日月说法似近。众所周知,水银为剧毒物液体,可导致人死亡,使盗墓贼望而止步。4,清朝的:孝陵(顺治)、清福陵(努尔哈赤)、清昭陵(皇太极)、清泰陵(雍正)、清昌陵(嘉庆)、清慕陵(道光)。5,明朝的:皇陵在北京和南京,这两个地方是被清朝打下来的,清朝对文物保护得很好,现在基本保护完好。6,明朝朱元璋陵墓没有被盗过。历史学家用高科技手段,也没探察到什么,只能证明孝陵墓没有被盗过。让考古学家兴奋的是在陵的西南角发现了一些人骨,但因数量少,不像陪葬坑。7,夏朝的皇陵因年代久远,又缺少文字记载,而没有被发现。8,商朝从汤立国到盘庚,共有十九王(除汤以外),这些帝王陵墓没有历史记载,至今未被发现。9,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的一个乱世,由于国家统治时期短暂,所以至今都未发现。10,曹操的墓历来以七十二疑冢而著称,并建立了很多假墓来掩盖他的陵墓所在,所以至今还没找到。11,元朝一代帝-成吉思汗陵不知去向,成吉思汗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而死后他的去向也成了千古之谜。12,辽-金代帝陵记载的不多,大都数可能在东北地区,至今都没有发现。13,刘备的陵墓在成都武侯祠内,可能是假的。已被盗的陵墓 :1,我国历史上记载被盗时代最早的陵墓是距今约3600年的商朝第一代王商汤之家,它约在2770的西周晚期被第一次盗掘。2,1956年,明-朱翊钧神宗、显皇帝万历的定陵被国家挖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的一次对皇帝陵的发掘。3,明朝的祖陵被起义军盗过。4,清朝帝陵被盗过,是最有名的孙殿英大盗所为,慈禧陵墓洗劫一空。还有康熙景陵、光绪的崇陵都被盗过。

中国哪些皇帝的陵墓还未被发掘?

截止2019年2月,还有以下帝王陵墓还没被挖掘。1、秦始皇陵墓。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因为目前科技技术不够发达,无法更好地保护文物,国家文物局早就有明确规定——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因此,秦始皇陵墓还没被挖掘。2、乾陵,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乾陵也是唯一历经千年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其地宫遂道编号刻字砌石已被发现,出土有细腰铁拴板、锡铁锭等,具有一般陵墓所没有的独特价值。3、元代的皇帝陵墓。由于蒙古族盛行“密葬”,而且元代帝王死后,葬于漠北起辇谷,按蒙古族习俗,平地埋葬,不设陵丘及地面建筑,因此至今陵址难寻。就连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陵也只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扩展资料:1、明定陵1956年-1957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对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此后有关部门又对出土文物进行修整,修葺地上古建筑,公元1959年就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出土时,孝端皇后上盖缎被,尸体身下铺一床织金缎被,再往下有四层褥垫,其中一层褥垫上缀着100枚“消灾延寿”金钱。皇后头戴黑纱尖形棕帽,装饰着金簪,上身穿绣龙方补黄绸夹衣,下身穿黄色缠枝莲花缎夹裤,足蹬黄缎鞋,腰间系着绣云龙纹长裙。神宗的棺椁内塞满了各种陪葬品,最上层盖的是织锦被,被下放着袍服和织饰匹料,尸体的下面垫着一条锦被,被下还有9层被褥;其中一件被褥上缀着17枚“吉祥如意”金钱。神宗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穿刺绣衮服,腰系玉带,下身穿黄素绫裤,足蹬红素缎高绣靴。经过仔细清理分类,共发现各种珍贵金器数百件,其中以帝、后的金冠最为精美;各种袍料、匹料和服饰用品达600多件,尤以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龙袍和皇后的罗地洒线绣百子衣最为珍贵。2、长陵1970年—1976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长陵进行了全面的勘查,发现了大量的实物遗存。长陵由黄土夯筑而成,覆斗形,至今仍高达33米。根据测量,墓冢的底部东西宽153米,南北长135米;墓冢顶部东西宽55米,南北长35米,与史籍记载相近。3、清孝凌孝陵在清代皇家陵寝中比较特殊,其中所埋葬的清世祖及其两位皇后全部采用的是火葬,所以在地宫中仅留有三个骨灰坛,而且清世祖生前明确表示不要厚葬,加之地宫的防御严密,这使得清孝陵成为在民国时期清东陵唯一一个保存完好的皇陵。 该陵始建于十七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历时三百三十多年,在自然力及人力的破坏下已经相当残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批准,于1991年至1993年进行了全面的维修,从而又以健康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吉思汗陵百度百科——秦始皇陵百度百科——乾陵百度百科——帝王陵墓

丽江发现春秋战国时代古墓群,发现过程是怎样的?

丽江发现春秋战国时代古墓群的过程是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大具乡为都村在修建中学球场时发现的 ,古墓群最早发现时间是在今年年初,都中学翻新球场,挖掘中发现了古墓,文物保护所在接到消息后,准备进一步发掘时,因遇到疫情,所以搁置到最近才进行深入的发掘。考古工作人员根据实地勘察土坑和石棺墓的形状和样式,初步判定此次发现的古墓群为春秋战国时期古墓群。据报道,截止到8月11日,已经清理完成和正在清理的墓葬共59座,根据土坑和墓葬的形状共分4个类型,有圆形的、长方形的、不规则的和竖穴,排列紧密,年代久远,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生产生活的一些状况。而就墓葬而言,这群墓葬最大的特点是一个墓坑分层埋葬,且每一层都有一到两具遗骸,旁边还有很多二次葬。丽江发现的古墓群还有一个特点是墓葬遗骸都比较的完整,专家推测这可能和墓葬的土质有关,每个墓葬中都有相应的陪葬品,多为生活用品也有少量的首饰,这为后期探查古人的生活习惯和葬俗都有着很高价值,在云南考古史上较为罕见 。看了很多相关的报道,感觉特别欣慰的是,在整个古墓群的发现过程中,几乎没什么破坏现象。建设施工对地下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如有损坏也属正常。但是丽江的古墓群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经发现立即上报,不仅体现了现在人们的整体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外,人们保护文物古迹的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目前,丽江古墓群正在进一步的发掘中,考古工作者还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古墓群又将展现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些特点,值得让人期待。

丽江新发现的春秋战国时代古墓群,其墓葬类型是怎样的?

近日,在云南丽江的大具中学重建球场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个古墓群。经过考古部门的实地调查和勘探,现在已经清理完成和正在清理的墓葬有59座,初步判断下是春秋战国时期的4类墓葬,分别是长方形、圆形、不规则形竖穴土坑和石棺墓墓葬,陪葬的物品有陶罐、海贝、小件铜器等等。像这样墓葬的类型多种多样,葬式复杂的,其实在云南考古史上是比较罕见的。这次发现墓群的墓葬类型多种多样,有方坑墓、圆坑墓、竖穴土坑墓、石棺墓、瓮棺葬。葬式也比较复杂,有仰身断肢、直肢、侧身曲肢、夫妻合葬等等特点。而由于这个墓葬群地处沙地,土层沥水性能比较好,所以棺材内的人骨保存的还是比较完好的。而且此次发掘的墓葬排列都很紧密,还有不少的墓葬呈现了叠层的关系,以叠压打破的方式来累加,最深层的墓穴年代最为久远。让人感到惊讶的是,有不少石棺中有多具人骨,其中有一个四层墓穴当中一共清理出了19具人骨,但是关于他们是殉葬还是二次葬,还有和墓葬主人的关系也还在进一步的确认当中。根据现场的考古人员介绍,墓葬的每层都有随葬品,很多是单耳陶罐、双耳陶罐、石刀、石斧等等用于生产生活的用具,还有少数的饰珠、手镯、贝类等等,但这就大多出现在小孩的石棺当中了。这对于探查古人的生活习惯和葬俗都有着很高的价值。在发掘完成后,古物、人骨就在第一时间被带到了研究所进行鉴定化验,尽量在最大程度上减小古物出土后的氧化造成的损坏,这也有利于对后续资料的有序整理,目前考古的发掘工作还是在有序的进行中。

丽江发现春秋战国时代古墓群,此墓葬的随葬物品有些什么?

今年6月,玉龙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在大具中学足球场经过初步的现场查看发现有大面积的石棺墓葬密集分布于该球场内。此次勘察发现的墓群基本呈现墓葬类型多样,类别有方坑墓、圆坑墓、竖穴土坑墓、石棺墓和瓮棺葬。葬式比较复杂,有的仰身断肢、有的直肢、有的侧身曲肢、还有夫妻合葬等特点。此次发掘的墓葬排列紧密,其中有不少墓葬呈现叠层关系,用叠压的方式累加,勘测到的最深层的墓穴年代最为久远。更令人惊奇的是,墓葬不少的石棺中有多具人骨,其中一四层墓穴中共清理出19具人骨。据现场的考古人员介绍,为都墓葬每层都存在随葬品,这些随葬品多为单耳陶罐、双耳陶罐、石刀、石斧等生产生活用具,也发现了少量饰珠、手镯、贝类等,但这些装饰物多出现于小孩的石棺当中。此次发现的墓葬的紧密排列、独特的葬俗方式以及出土的随葬品,这些都对于进一步研究金沙江河谷地区的文化序列以及古代民族的生活习惯和葬俗礼仪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现场发掘的古物、人骨都将第一时间被带到研究所进行鉴定化验,以最大程度减小古物出土后因氧化对其造成的损坏,这样也将有利于后续资料有序整理。此次为都古墓考古发掘的行动,与传统考古作业有很大的差别,除了以前运用的纸笔测绘,现在的无人机航拍、RTK测量、三维建模等数字化技术也被广泛运用于此次考古工作当中。此次大具乡为都村墓葬是玉龙县第一次考古挖掘,墓葬群现有面积约为2500平方米,是近年来在丽江金沙江河谷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墓葬发掘,此次发现填补了该区域大型墓葬群考古发掘的空白。

各朝的墓葬特点

中国的历史悠久,其中各个朝代都在墓葬方面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以下将从墓葬规模、布局、构造及装饰等方面探讨各朝的墓葬特点。
先秦时期的墓葬规模较小,以箕形墓和竹筒棺为主。墓穴多采用竹木构筑,壁面装饰为泥塑、石雕等,主要内容为生活器物、军事器械和动物图案。秦汉时期,随着封建制度加强,墓葬规模逐渐扩大,盗墓活动也屡见不鲜。同时,良莠不齐的墓主也逐渐出现,导致墓主与墓室之间的匹配不再严谨。
唐宋时期,墓葬规模大幅度扩大,从散墓逐渐过渡到大型墓群,通道、墓室、石棺等构造均趋完善,墓室内的壁画也开始流行。元代墓葬则逐渐采用石构建,墓穴呈现出“封闭、雕琢、豪华、复杂”等特点。
明清时期,墓葬规模再度扩大,布局以“道门楼阁、墓道石殿、神道逾对、墓地石桥”为主,构造精益求精,装饰更是丰富多彩,出现了诸如“石狮、石马、石人、石笋”等石雕艺术品。此时期墓葬的功能也逐渐转变为陵园,成为家族永恒的象征。
总的来说,各朝墓葬的特点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当时的文化与社会背景。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墓葬的要求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如现代公墓、火葬、海葬等,都是适应时代需求的产物。


各个朝代墓的结构及特点

中国历代帝王把陵寝作为社稷江山的象征。从登基之日起,下令建造陵墓。各个朝代的陵墓有显著特点。

魏晋时期的墓穴特点:设法防止盗掘。南北朝之南朝陵墓的特点:规模大,布局规整,豪华的地宫。南朝墓室在高出平地十米以上处开挖,平面椭圆形,砖墙,上为椭圆穹窿,长十米,宽六米。南北朝之北朝陵墓的特点:采用传统的替埋办法,不起坟。秦汉时陵墓是覆斗式,选空旷,风水好的地方平地堆土。唐宋时以山为陵,将山凿空成为陵墓 。明清时陵墓之上修建庞大的宫殿。宋代用砖石建地宫,出现壁画。


墓葬制度,又出现一次低迷,为什么?

一、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的出现1.1墓葬的概念 墓葬俗称山坟,古墓葬是清代以前的墓葬。中国古墓葬“墓”与“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事物。“墓”是指放置尸体的固定设施,“葬”则是指安置尸体的方式。在考古学上,二者常被合称为“墓葬”。在墓葬中﹐往往还包含着各种随葬的器物。自古以来,由于受“祖先崇拜”以及“事死如生”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丧葬十分重视。因此,墓葬资料所提供的就不仅仅是埋葬习俗和墓葬制度本身,往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政治、经济、生产、生活、风俗、宗教、观念等方面的情况。所以,墓葬所展现的埋葬习俗与埋葬制度常常被视为当时社会的缩影,墓葬研究就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墓”作为放置尸体的固定设施,是随着人类文化的进步而发生的,并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最初的时候,对尸体的处理非常简单。《周易·系辞下》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即用茅草裹尸,弃置荒野了事,并不挖墓穴。后来,人们可能不忍心看到亲人尸体被禽兽所食,开始掩埋尸体,于是就出现了专门放置尸体的墓穴。二、原始时期墓葬2.1 原始时期的墓葬形式2.1.1 墓葬形制分类一般说来,史前时代的墓主要可分为五种形式,各种形式的墓不仅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而且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1 -1 .岩洞墓: 利用天然岩洞作为墓地始自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华南的一些地方仍较流行。由于华南岩溶地形发育良好、岩洞众多,利用天然岩洞安葬死者的习俗不仅开始较早,而且延续时间很长。2 .堆土墓: 这类墓的总体特征是,墓室构筑于地面之上,系由地面堆土构筑而成。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明显比较适应南方地区多河流湖泊、地下水位较浅的自然环境特征。按其结构特征还可分为两种形式:第一,无圹堆土墓。即没有明显的墓圹,大概是把尸体直接放置在地上,然后用土掩埋。堆土墓是一种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墓葬形式。第二,有圹堆土墓。即先在地面堆筑成高大的土堆,然后再在其上挖掘墓穴,主要流行于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中。3 .竖穴土坑墓 :竖穴土坑墓是新石器时代最为流行、数量最多的墓形,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及华北、东北、西北各地,长江流域及华南的某些地区也有发现。这类墓是由地面垂直下挖而成,依平面的形状可分为长方形、方形、圆形或椭圆形、三角形、不规则形等,其中以长方形墓最为多见。早期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多较小较浅,仅能容尸,一般长约 2 米左右,宽 1 米左右,深多在 2 米以内。中、晚期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墓。4 .土洞墓: 土洞墓是先挖一竖穴式土坑(墓道),然后在坑底部一侧壁挖一横穴墓室而成。最早出现并流行于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5 .积石墓: 积石墓是一种用天然风裂石块、采用压缝交迭的方法在地面筑成的墓室。多分布在东北地区,积石墓始自史前时期,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时代,是东北地区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的墓葬。6 .贝丘墓: 是一种利用食余贝壳堆积掩埋尸体的墓葬。多见于东南沿海地区,如在粤东一带分布有较多的贝丘遗址,其中以广东潮安陈桥村和池湖凤地、鲤鱼墩、罗山咀、深湾等遗址为代表。鲤鱼敦墓地有狮蚶海月片铺垫,随葬有石锛、纺轮、穿孔狮蚶壳和螺壳饰物等;罗山咀墓葬随葬有穿孔鳖甲饰物。这些墓均埋在贝丘之中,形成滨海地区具有显著特色的墓葬类型。2.1.2 葬具所谓葬具,是指殓藏尸骨的器具,包括“棺”和“椁”两类。直接装殓尸体的器具叫“棺”,俗称棺材;围砌或套在棺外的设施叫“椁”,亦称外棺。从考- 2 -古发现来看,葬具是史前埋葬习俗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最初,人死之后可能只是“厚衣之以薪”,用茅草裹尸了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葬俗的发展,“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周易·系辞下》),出现了真正的葬具。考古发现最早的葬具,是距今约 7000 左右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到了龙山时代亦即铜石并用时代则比较流行。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原始时代的葬具还可分为陶棺、木棺、石棺等几类:1 .陶棺: 指的是陶质葬具。陶棺出现在史前时期,中国古代文献称之为“瓦棺”,《礼记·檀弓》有“有虞氏瓦棺”的记叙。史前的陶棺,一般用实用生活器皿代用。常见的用作陶棺的器皿有陶瓮、陶缸、陶罐、尖底瓶、陶鼎、陶盆、陶钵等,尤以大型陶瓮作为葬具的现象较为多见,故常被统称之为“瓮棺”。瓮棺葬较早出现并流行于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一般认为,瓮棺葬是仰韶文化时期对夭折幼儿通行的葬俗,多葬于居住区,也有葬于氏族墓地的。一则由于死者尚未成年、不被视为氏族成员而不得埋入氏族墓地,二则基于“灵魂观念”及“亲子之情”而把幼儿葬于健在的亲人附近,并在葬具上凿出小孔以供弱小灵魂出入,便于得到照应。成人瓮棺葬则多被解释为对特殊身份或凶死者的处理,有的学者认为可能是部落酋长的葬具;也可能反映了某些地域或文化的葬俗特色。2 .石棺: 是用石材垒砌而成的葬具,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北、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在西南地区四川川西高原、西藏的藏东高山峡谷和云南滇西北横断山高山峡谷区的青铜时代乃至更晚时期也有石棺分布。3 .木棺椁: 木棺或木椁,就是指用木材制作的葬具。木质葬具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葬具类型,广泛分布于各地并流行于各个时代,而其渊源则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史前时代的木质葬具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在长江下游崧泽文化中晚期以及良渚文化中也有少量发现。甘青地区史前文化的葬具多用松柏类树干制成,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梯形木棺 即一头大一头小呈梯形的木棺,见于马厂类型墓葬。棺的四壁由半圆木或木板围拼而成,棺板表面未经刨光,均保留原来的劈裂面,有的还有树皮的痕迹;四角的接合采用穿榫法,即边壁挖槽、端壁作榫、紧密合缝;有的棺上有盖。- 3 -吊头木棺 与梯形木棺相似,唯两壁板伸出挡板约 0.1 ~ 0.3 米,伸出挡板的部分被称之为“吊头”。木棺四角接合法与梯形木棺相似,也采用穿榫法。 长方形木棺 整体呈长方形,有底有盖。其结构是:棺盖上和棺底下各置 2 ~ 3 道等距离的小木板(每条小木板宽约 4 ~ 8 厘米),棺两侧壁外各竖置 2 ~ 3 道与盖、底同等距离的木条,用穿榫法加以套合形成加固棺身的木框。木棺一般长约 2 米,最大者长可达 4 米。独木棺 形似独木舟,即将一段圆木相对的两面稍削平,然后将中部凿空成船仓状;独木棺两端多为平头,齐家文化有少数削成弧形,有的棺上另置一棺盖;一般长约 1.5 ~ 2 米,宽约 0.5 米。垫板 是一种用一块大木板或 2 ~ 3 块小木板拼接成长方形的、用于放置尸体的葬具。垫板的长短因人而定,没有固定的尺寸。2.2 原始时期的埋葬方式葬式即埋葬的方式。我国史前时期除土葬外,还有火葬,但就绝大部分时间和地域而言,土葬一直是史前时代最主要的埋葬方式。不过,即便是土葬,其埋葬方式也不尽一致,还可分为多种形式。2.2.1 按埋葬人数分类按照同一墓穴中埋葬人数多少进行的分类。通常主要分为单人葬和合葬两大类。1.单人葬: 所谓单人葬就是指一座墓仅埋一人的埋葬方式。在史前时代的大多数时间和地域内,常常是以单人葬为主要埋葬方式的。2.合葬: 所谓合葬即同一墓穴中埋葬两人及其以上者。史前时代合葬墓埋葬的人数少则 2 ~ 3 人,多则可达数十人。如在陕西渭南史家墓地,共清理墓葬 43 座,其中 40 座为合葬墓,每墓少者 4 人,多者有51 具人骨。而且,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合葬墓多为同性合葬或母子合葬;如半坡为一女性 4 人合葬墓,元君庙为母子合葬墓。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降,成年异性合葬和父子合葬现象有所增加。如属齐家文化的甘肃武威皇娘娘台为成年一男二女合葬墓;山东大汶口墓地为一对成年男女与一女孩的合葬墓。这些变化反映的应是社会组织与家庭婚姻的改变。2.1.2 埋葬次数分类- 4 -按照人们对尸骨的埋葬次数进行的分类,一般分为一次葬和二次葬两种埋葬方式。1.一次葬: 即对死者遗体一次性处理的埋葬方式。一次葬是中国史前时期最主要的埋葬方式,广泛流行于华南、华北、东北、西北各地。2.二次葬: 是对死者的尸体或遗骨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处理的埋葬方式。史前的二次葬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在东北、华南的一些地方也有发现。二次葬依埋葬人数划分,可分为单人二次葬、多人二次合葬和集体二次合葬三类。二次葬反映的可能是以下几种葬俗:A. 迁葬: 在史前时代,当一个氏族离开原居住地而迁往另外一个地方时,为了使所有死者能够团聚而进行异地迁葬;或者为了使氏族中不同家族的死者能够集中一处埋葬而在整理墓地时进行的同墓地迁葬。B . 洗骨葬: 即将已埋葬多年的尸骨取出 , 用水洗涮后再次安葬。这种葬俗主要是为了免遭死者的鬼魂作祟于活人,达到逢凶化吉的目的。C . 再次葬: 即先把死者停放在一个地方,待肉体腐烂殆尽,再正式收骨埋入墓地。采用这种葬俗的民族,都有一种普遍的信念,即认为人的血肉是人世间的,人死之后,等肉体腐朽,再将尸骨正式埋葬,死者才能进入鬼魂世界。2.2.3 尸体放置方式分类按照尸体在墓葬中的放置方式进行的分类。主要可以分为四种形式:1.仰身直肢葬 具体是指面部向上、身体仰卧伸直、上肢垂直放于两侧的葬式。这种葬式是史前时代乃至以后各历史时期葬俗中放置尸体的主要形式,普遍存在于各地考古学文化之中。2.侧身直肢葬 就是将尸体侧卧伸直放置的葬式。史前时期的侧身葬较为少见,仅在少数墓地发现有个别的例子。如青海柳湾半山类型墓地,共发现墓葬 257 座,其中侧身直肢葬墓仅有两座,因而可能是一种特殊的葬式。3.俯身葬 就是面部向下或向两侧、身体俯卧伸直的葬式。这种葬式主要流行于长江下游的马家滨文化中,在浙江嘉兴县马家滨、江苏吴县草鞋山、常州圩墩等遗址发现200多座墓,绝大多数为俯身葬。长江中游大溪文化中也有一定数量的俯身葬。这种葬式在黄河流域发现较少,如在宝鸡北首岭遗址发掘清理出的 451- 5 -座墓葬中,俯身葬仅有 14 座。因此,一般认为黄河流域的这种葬式可能具有一些特殊含义,如可能是对非正常死亡或凶死者的一种处理方式。4.屈肢葬 主要是指将尸体下肢向上卷曲的葬式。依尸体放置的姿态可分为仰身曲肢、侧身曲肢、蹲踞葬等形式。根据有关民族学资料,屈肢是在人刚死之时用布带、绳索之类将下肢向上捆扎所致。在史前时期曲肢葬比较集中地流行于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和西辽河流域的小河沿文化中;在广西南宁的贝丘遗址和甑皮岩遗址等也发现有蹲踞式曲肢葬;黄河中下游地区则少见。在春秋战国时期,屈肢葬在秦人中仍较盛行,被认为是秦人葬俗在重要特征之一。关于曲肢葬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屈肢是按照人们休息或睡眠时的自然姿势放置的,表示死者长眠不醒。如云南独龙族的安葬方式,就是依照人们生前面朝火塘侧身屈肢的睡眠姿态。 屈肢状颇像胎儿在母体中的姿势,象征着人死后又回到初始状态中去,以企再生。 捆绑死者,以防其作祟活人。如广西壮族认为如果不这样安置,死者的灵魂就会走出来对活人作祟,反之则会暗中保护家人的平安。 屈肢可缩小墓圹,以节省墓地和掘墓工时。 屈肢是仿生前的跪坐(跽坐)姿势,是卑贱者侍奉尊长者之礼,也是奴婢执事的姿态。因而屈肢葬应是秦国奴隶的一种固定葬式。 肢体卷屈而卧即秦简《日书》甲种中所说的“窟卧”。所谓“窟卧”当即卷曲而卧,为鬼之所恶,入葬时为防止鬼物侵扰,很自然地会根据生前习俗将尸体摆放成“窟卧”之状。因此,屈肢葬实际上是秦人这免遭恶鬼侵害而采取的一种“避鬼之术”。总之,屈肢葬俗一方面可能体现着文化上或地域上的特色,另一方面在不同文化中可能也具有不同的含意。三、结语 原始人类受灵魂不死观念的支配,一般按照“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安葬死者,修建墓穴,因时代、地域、文化的不同而在墓形、葬式、葬具等方面显示出不同的特色。原始社会的墓葬制度是史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方面,原- 6 -始社会墓葬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与原始宗教信仰、祖先观念的产生与发展密切相关,而且是后世墓葬制度的渊源。另一方面,墓葬制度又是当时人类现实生活的缩影,能够一定程度地反映出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特征。墓葬埋葬制度的发展演变化,无疑和以政治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演变情况密切相关,亦可一定程度地认识史前社会组织结构的发展演变。


上一篇:冥河:暗影大师

下一篇:云南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