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有茶友拿着一罐茶叶来找贝叶,开口第一句就是:你猜,这是什么茶? 打开罐口的一刹那,浓郁花香扑鼻而来,贝叶脱口而出“茉莉花茶”。谁知茶友却满脸疑问:这不是绿茶吗,怎么是茉莉花茶呢?茉莉花茶怎么没有花呢?
对于茉莉花茶,想必各位茶友也有同样的疑问,甚至更多的疑问。 比如:这没花哪儿来的香气?是不是窨制次数越多的茉莉花茶就越好?市面上的茉莉花茶,到底是有花的好还是没花的好? 今天,关于茉莉花茶的三大未解之谜,会在知识渊博的贝叶手中一一终结!
贝叶能在罐口打开的一瞬间,脱口而出“茉莉花茶”,是因为馥郁的茉莉花香,但没有花的茶哪儿来的花香呢? 这源于传统茉莉花茶特有的“窨制”工艺。
茉莉花是一种“气质花”。在花蕾尚未开放时几乎不会释放香气,但随着花蕾逐渐成熟,花瓣微张,便会开始释放芳香物质。 这些芳香物质呈挥发性,无法保留在花蕾中。
而茶叶独特的多气孔结构,具有极强的吸附性,能够吸附正在释放芳香物质的茉莉香气。 所以,工人们会在晴天将茉莉花采摘;等茉莉花瓣在适宜温度开放时,再将茶、花拌和,静置窨花。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茉莉鲜花的呼吸作用,会释放一定的热量使茶堆温度升高,所以需要不断翻堆来降低温度,直到花香完全融入茶叶。
这就是传统茉莉花茶的“窨制”工艺,也是馥郁花香的由来。 茶叶在经过多次窨制之后,已经盛满了茉莉花香,将茶与茉莉分离,再烘干茶叶,没有花的茉莉花茶就诞生了。
在商家的宣传中,大家都认为花茶窨制的次数越多,品质就越好,这是有所偏颇的。决定茉莉花茶品质的有很多原因,其中原料和茶花配比是关键。 好的原料,能在窨制时事半功倍。
高端茉莉花茶一般采用烘青原料作为绿茶茶胚,因为吸附性更好;而低端花茶一般用炒青原料作为茶坯,吸附性较差。
茉莉花则以连续晴天时采摘的最佳,尤其是在7、8月份采摘的茉莉花,花香最浓,品质最好,不用多次窨制就能让茶叶吸香达到饱和。 而茶叶吸香达到最高值后,会反向吐香,反而影响品质。所以,并不是窨制次数越多就越好。
至于茶花配比,贝叶举个简单的例子。 有的商家100斤茶只下30斤的花,按窨制8次计算,茉莉花的总量是240斤。
而重视花茶品质的,可能每次窨制要下50斤花甚至更多,如果按窨制6次计算,茉莉花的总量达到了300斤以上。 这样的茶、花配比,你能说窨制8次的一定比窨制6次的好吗?显然不科学。
所以,想要判断茉莉花茶的品质,不能仅靠窨制次数,还要结合原料品质和茶花配比。
这跟地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例如福州产的高级茉莉花茶,通常都会进行茶、花分离。 在传统窨制工艺之后,茉莉花香已经被茶充分吸收,花中即便还残留着一丝香气,也变得低沉不鲜灵,翻堆后的花型也不再鲜嫩好看,价值不高。
且制作茉莉花茶的原料,多以绿茶、白茶为主,滋味都比较清淡,若不分离花瓣,多少会影响茶的滋味,所以需要将花瓣挑出。
这样用传统窨制工艺做出来的花茶,香气更加悠远清香。
而有的茉莉花茶采用了“炒花”新工艺,会在茶中故意留下一些花瓣,例如川式茉莉花茶。 川式茉莉花茶,是在窨花工艺的基础上,将最后一个加花步骤“提花”改为“炒花”。
具体操作是花茶干燥环节,将茉莉花和茶叶一起放入滚筒炒青锅中,既达到了干燥茶叶的目的,也增加了茉莉香气的鲜灵度。 这样的茉莉花茶,在用玻璃杯冲泡时,能看到洁白如雪的茉莉花瓣在水中飘动,茉莉花香张扬肆意,但随后会快速消散。
所以,有没有花瓣,也不是判断茉莉花茶品质的关键因素,更不存在所谓的“正统”之争。优质的茉莉花茶不论有没有花,都是香气高扬,茶汤鲜爽,口感绵滑,回甘生津的。
在天气渐热的时候,喝一点茉莉花茶,可以消除困乏,让人感到神清气爽,很适合现在这样的天气。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